轨道交通土建工程监理细则.doc
《轨道交通土建工程监理细则.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轨道交通土建工程监理细则.doc(11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 第一章 细则编制依据3第一节 业主提供的资料3第二节 当地工程建设政策、法规方面资料3第三节 建设规范、标准3第二章 工程概况6第一节 工程项目总体概述6一、十四号线一期工程工程概述6二、新广从路快速化改造工程概述6第二节 本标段工程简述6一、本标段线路走向7二、车站工程简述7三、区间工程简述11四、太平节段梁及挡板预制场简述15五、新广从路快速化改造工程简述15六、工程投资、工期及监理服务期27第三章 监理目标27第一节 投资控制目标27第二节 工期控制目标28第三节 质量控制目标28第四节 安全生产控制目标28第五节 文明施工与环保控制目标28第四章 工程质量控制点29第五章 施工监理措
2、施与方法39第一节 施工准备阶段39第二节 施工阶段工程进度控制43第三节 施工阶段工程质量控制47第四节 旁站监理方案70第五节 工程竣工验收73第六节 质量问题和质量事故处理74第七节 施工阶段工程投资控制77第八节 安全监理控制82第九节 环境监理控制91第十节 合同及其他事项的管理93第十一节 信息管理101第十二节 协调103第六章 工程质量控制方法与措施106第一节 本工程质量控制点分析106第二节 质量控制手段和方法107第三节 质量控制措施111第四节 进行严格的过程控制112第一章 细则编制依据第一节 业主提供的资料1、XX轨道交通X号线监理4标段服务合同协议书2、施工设计图
3、纸3、工程地质勘察报告4、施工合同5、工程管理办法汇编第二节 当地工程建设政策、法规方面资料1、工程建设程序2、招、投标和建设监理制度3、工程造价管理制度4、XX市建设工程质量条例5、XX市施工安全条例等第三节 建设规范、标准本项目引用国家和有关部委颁发的主要标准、规范和规程如下:序号标 准 名 称标准号备注工程规范和法律文件1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2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3建设工程安全管理条例4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5建设部、省建委有关工程建设监理法规及规定/6建设工程监理规范/GB50319-20007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8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范城市轨道交通技术规范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项目管
4、理规范城市轨道交通地下工程建设风险管理规范GB/T50326-2006GB、50490-2009GB50722-2011GB50652-20119安全管理依据的法律、法规及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国营建筑企业安全生产工作条例建筑工程施工现场供用电安全规范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程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手持电动工具的管理、使用、检查和维修安全技术规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规范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范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GB50194JGJ46JGJ33GB3787-2006/GB/T28001GB/T50326-2006JGJ59-2011通用标准1
5、0地铁设计规范GB50157-200311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012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813建筑钢结构焊接技术规程JGJ81-200214城市道路交叉口细则规范GB 50647-201115城镇道路养护技术规范CJJ 36-200616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0B1-200317公路工程土工合成材料 短纤针刺非织造土工布JT/T 502-200418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19公路路基路面现场测试规范JTG E60-200820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21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 F10-200622公
6、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 034-200023公路水泥砼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30-200324公路土工合成材料应用技术规范JTJ/T019 -98设计标准25铁路钢筋砼和预应力砼结构设计规范及铁建设【2009】22号局部修订条例TB10002,3-200526铁路桥涵砼和砌体结构设计规范TB10002,4-200527铁路桥涵地基和基础设计规范TB10002,5-200528铁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GB50111-2006(2009版)29铁路砼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TB10005-201030铁路桥涵设计基本规范TB10002,1-200531公路钢筋砼及预应力砼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
7、-200432砼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GB/T 50476-200833砼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GB/T 50476-200834铁路隧道设计规范TB10003-2005(2010年局部修订35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36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37建筑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201038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JGJ 50-200139城市道路交叉口设计规范CJJ 152-201040城市道路路线设计规范CJJ 193-201241城市建设设计规范CJJ 37-201242城市快速路设计规范CJJ 129-200943城镇道路路面设计规范C
8、JJ 169-201244公路环境保护设计规范JTG B04-201045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 D50-200646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 D30-200447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G D20-200648公路水泥砼路面设计规范JTG D40-201149透水砖路面设计规程CJJ/T 188-201296验收标准50铁路桥梁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 10415-200351铁路砼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 10424-201052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2011版)53城镇道路工程与质量验收规范CJJ 1-200854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第一册 土建工程
9、JTG F80/1-200455沥青路面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092-199656水泥砼路面施工及验收规范GBJ 97-198757地下铁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9958建筑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同意标准GBJ30059建筑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GBJ30160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 1-200861建筑地面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962城市绿化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CJJ/T82施工标准63铁路桥涵设计基本规范TB10002,1-200564客货共线铁路桥涵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203-200865铁路桥梁钻孔桩施工技术指南TZ 322-201066铁路预应力砼连续梁(钢构
10、)悬臂浇筑施工技术指南TZ 324-201067铁路工程基桩检测技术规程TB 10218-200868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其它参见69政府批准的本项目的相关文件70监理合同及业主认可的其它监理工作文件71XX市轨道交通十四号线一期土建工程本监理标段范围内正式的设计文件、图纸及说明72业主与承包商等与本工程有关的合同和附件73XX市轨道交通工程管理办法汇编74铁四院(湖北)工程监理咨询有限公司工程项目廉政管理办法铁四院(湖北)工程监理咨询有限公司工程项目安全生产监理责任制度第二章 工程概况第一节 工程项目总体概述一、十四号线一期工程工程概述XX市轨道交通十四号线一期工程整体呈
11、南北走向,从XX市中心向北部地区放射,经过XX市越秀区、白云区、从化市(太平镇、中心城区、温泉镇及良口镇),线路始于嘉禾望岗站,终点在迎宾大道路口的街口站。线路全长54.3km,其中地下线长21.8km,地上线长32.5km,设13座车站,其中地下站6座,高架站7座,换乘站2座。二、新广从路快速化改造工程概述新广从路快速化改造工程是结合地铁X号线一期轨道交通工程同期进行的工程项目,南起黄石路,北止于街口。道路全长49.55km。其中白云区段长33.3km,从化段长16.25km。全线共设一处下穿隧道(永平隧道),14座分离式立交,9座既有桥梁拓宽,42座新建人行过街天桥。第二节 本标段工程简述
12、本项目为XX市轨道交通十四号线一期土建工程施工监理4标,监理范围包含轨道交通十四号线一期工程及新广从路快速化改造工程(黄石路街口)两个项目,轨道交通工程包含2站2区间3个跨线桥1个预制梁场, 即【新和站】、【太平站】、黎家塘新和(YDK40+665YDK41+730)部分高架区间、新和站太平站(YDK41+870.9YDK46+881)高架区间、太平节段梁及挡板预制场;新广从路快速化改造工程(黄石路街口)K30+240K36+790段包括路基、路面、立交、人行天桥、排水、绿化、照明、交通工程、交通疏解等工程。工程简述如下:一、本标段线路走向经现场实地勘查并调查了解相关细则设计,结合招标文件相关
13、内容,本标段工程线路起于新和站前1.065公里处,线路沿105国道路中跨凤凰河后拐入东边路侧走行至新和站,过九龙大道后由路侧拐入105国道并沿路中走行至太平站。本标段新广从路快速化改造工程范围为K30+700K36+790段,其线路走向与轨道交通线路走向基本一致。本标段线路图如下:二、车站工程简述本标段车站工程包括新和站、太平站主体及其附属工作,属于高架车站,工程简述如下:(一)新和站1、车站站位及周边环境新和站为十四号线一期工程由南往北第8个站,此站为高架站。车站位于广从路(105国道)右侧,沿道路呈南-北走向。车站北侧现状为民房,站址范围内为空地;广从路现状宽30.631m,设置双向6车道
14、+两侧硬路肩。道路两侧为按60m红线留绿化隔离带和道路排水设施。2、车站规模结构形式新和站为路侧高架三层双岛四线车站,总长143.8m,标准段宽40.3m。附属结构共3个出入口、1个天桥。其结构形式如下:(1)主体工程结构形式新和站为高架车站,现浇结构,首层部分架空,二层设站厅(纵向长143.8m),三层为站台。车站轨道梁、站台梁采用桥梁式结构,轨道梁采用标准跨径24米的预应力混凝土简支小箱梁,支撑于门式墩两侧边牛腿上,站台梁采用5*24m钢筋混凝土箱梁。轨道梁及站台梁下支撑结构采用三柱两跨门式墩(15.8m+15.8m),墩柱截面尺寸1.6m*1.8m(横向*纵向),门式墩纵向间距24m。站
15、厅层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梁板结构,纵向柱距24米,横向柱距15.8m。雨棚结构采用钢结构,雨棚钢立柱拟支撑于门式墩横梁两端顶部及站台梁上。基础均采用直径1.2m钻孔灌注桩。(2)附属土建工程结构形式车站附属结构天桥采用单跨钢箱梁结构,桥宽7m,梁高1.5m。天桥主梁支撑采用板式橡胶支座。天桥雨棚采用钢结构,雨棚钢柱支撑于钢箱梁两侧边。3、车站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情况(1)工程地质情况场站岩土由上至下为:素填土、可塑状的粉质粘土层、坡积土层、硬塑状的粉质粘土层、残积土层(Qel)、全风化岩层、砾岩、粗砂岩、含砾粗砂岩强风化层、泥质粉砂岩、粉砂岩、细砂岩强风化层、砾岩、粗砂岩、含砾粗砂岩中风化层等。(
16、2)水文地质情况地表水:主要为大气降水、小河涌、小河道水等地下水:为冲洪积砂层含水,地下水位的变化受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下水补给来源及排泄等因素控制。每年二月起随降雨量增加与农灌水的增大,水位开始逐渐上升,到六月至九月处于高水位时期(丰水期),九月以后随着降雨量与农灌水的减少,水位缓慢下降,到十二月至次年二月处于低水位期(枯水期)。水位变化幅度约1.03.0m。3)环境水及土的腐蚀性评价地下水和土对混凝土结构具微腐蚀性,对钢筋混凝土中的钢筋具微腐蚀性,对钢结构具微腐蚀性。4、不良地质情况本车站场站无不良地质。(二)太平站1、车站站位及周边环境太平站为十四号线一期工程由南往北第9个站,此站为高
17、架站。车站位于XX大学华软软件学院西侧105国道上,沿道路呈南北走向。车站东侧为商用房和民用房,西侧为华软软件学院。2、车站规模结构形式太平站为中高架三层双岛四线车站,总长120米,标准段宽为35.7米。附属结构共设2个出入口、1座天桥、1个站房。其结构形式如下:(1)主体工程结构形式太平站为高架车站,现浇结构,首层架空,二层设站厅、三层设站台。车站轨道梁、站台梁采用桥架式结构,轨道梁采用标准跨径24米的预应力混凝土简支小箱梁,支撑于门式墩两侧边牛腿上,站台梁采用5*24m钢筋混凝土箱梁。轨道梁及站台梁下支撑结构采用三柱两跨门式墩(15.8m+15.8m),墩柱截面尺寸1.6m*1.8m(横向
18、*纵向),门式墩纵向间距24m。站厅层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梁板结构,纵向柱距24米,横向柱距15.8m。雨棚结构采用钢结构,雨棚钢立柱拟支撑于门式墩横梁两端顶部及站台梁上。基础均采用直径1.2m钻孔灌注桩。(2)附属土建工程结构形式车站附属结构有站房和天桥。站房位于路侧,地面三层,首层变电所用房下部设一电缆夹层。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框架柱网布置为纵向7.3m+9.5m+8.2m+8.1m+8.9m,横向7.7m+8.4m+8.9m,框架柱截面尺寸均为0.6m*0.6m,站房设计按建筑结构设计规范执行,基础采用直径0.8m钻孔桩,摩擦桩设计,设计桩长30m。天桥采用钢箱梁结构,桥宽8m,梁高1
19、.3m。天桥主梁支撑采用钢式橡胶支座。天桥雨棚采用钢结构,雨棚钢柱支撑于钢箱梁两侧边。3、车站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情况(1)工程地质情况场站岩土由上至下为:素填土、中粗砂层3-2、可塑状的粉质粘土层4N-2、硬塑状的粉质粘土层4N-3、淤泥质土层4-2B、坡积土层(Qdl)、可朔状的粉质粘土层、硬朔状的粉质粘土层、全风化岩层、粗砂岩、含砾粗砂岩强风化层、粉砂质泥岩强风化层 、泥质粉砂岩强风化层 、粗砂岩、含砾粗砂岩中风化层 、粉砂质泥岩中风化层 、泥质粉砂岩中风化层。(2)水文地质情况地表水:主要为大气降水、小河涌、小河道水等地下水:为冲洪积砂层含水,地下水位的变化受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下水补
20、给来源及排泄等因素控制。每年二月起随降雨量增加与农灌水的增大,水位开始逐渐上升,到六月至九月处于高水位时期(丰水期),九月以后随着降雨量与农灌水的减少,水位缓慢下降,到十二月至次年二月处于低水位期(枯水期)。水位变化幅度约1.03.0m。地下水和土对混凝土结构具微腐蚀性,对钢筋混凝土中的钢筋具微腐蚀性,对钢结构具微腐蚀性。4、不良地质情况根据本次勘察钻孔揭露,本站场的特殊性岩土有:填土、软土、分化岩和残积土。(1)填土:本站场分布的人工填土主要为素填土,呈灰色、灰褐色、灰红、灰黄色等杂色,全部钻孔均有揭露。素填土以填砂土、粘性土为主,稍压实。局部区域填石,沿105国道行进地段表层多为混凝土路面
21、。本层全线分布于沿线表层,平均厚度1.96m。填土层一般具有空隙较大,承载力较低,压缩性较高,自稳性差、透水性较好的特点,局部含上层滞水,但水量一般不大,本层表层多为混凝土路面,含较多建筑垃圾,局部填石,人工填土对桩基础施工会带来不利影响。(2)软土场站分布的软土主要为河湖相沉积的淤泥质土,成灰黑色,组成物主要为粘粒,含少量有机质,局部含较多有机质,局部夹朽木或粉细砂,流塑状。主要呈透镜体状零星分布。本层平均层厚1.45m。软土具含水量高、承载力底,自稳性差、空隙率大、高压缩性、高灵敏性等特点。软土对桩基础施工会带来不利影响。(3)风化岩和残积岩本标段线路勘察揭露的基岩有第三系的粗砂岩、含砾粗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轨道交通 土建 工程 监理 细则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1950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