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舶电气工程电缆敷设工艺(详图丰富).doc
《船舶电气工程电缆敷设工艺(详图丰富).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船舶电气工程电缆敷设工艺(详图丰富).doc(2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图纸履历PLAN HISTORY日期DATE版本REV.标记MARK说明DESCRIPTION设绘DSND审核CHKD审定APPD25/07-07AInitial DesignProject:35,000 DWT DOUBLE HULL BULK CARRIERShipyard/Hull No.:DSND:设绘:Koo, Yu25/07-07Title:船舶电缆敷设工艺要求Drawing No:PD-110-015Rev.:ACHKD:审核:Koo, Yu25/07-07Scale:Dimensions withoutNATolerancePage:1 / 28APPD:审定:Koo, Yu2
2、5/07-07Material:Weight:This drawing & the information contained herein is the exclusive property of CSDC-SH, and must not be copied or handed over to third parties unless authorized by CSDC-SH.Title:船舶电缆敷设工艺要求Drawing No :PD-110-015Rev.:AScale :NAPage:2 / 281范围本规范定了电缆敷设前的准备工作、电缆敷设人员、电缆敷设的基本工艺要求、 电缆敷设
3、操作要领及检验。本规范适用于本公司新建或修理船舶的电缆敷设。凡属具有特殊要求的电缆敷设,不属于本 规范范围。2规范性引用文件GB3386.1-92船用电缆耐火贯穿装置 技术条件 船舶电气设备和电缆接地工艺规范3电缆敷设前的准备工作3.1准备“电气设备布置图”、“电舾装布置图”、“综合导电系统图”“电气系统图”、“电 缆清册”、“隔热布置图”及“防火区域划分图”等。3.2熟悉本工艺要求和施工方法以及该船舶的电气施工原则工艺。3.3准备好电缆敷设用的安装件、支承件、紧固件及施工用工具和材料。3.4为便于安装,电缆安装件、支承件等按施工区域集配。3.5根据电缆清册进行电缆切割备料。3.5.1事先做好
4、电缆临时标牌,标牌上注明电缆编号、规格、长度、起终点设备名称和位置,每 根电缆二块。3.5.2按“电缆清册”规定的长度做好电缆穿过隔舱或甲板的停止标记。3.5.3每根电缆切割时,随时将临时标牌包扎于该电缆的两端。3.5.4电缆的切口应避免受潮影响绝缘,必要时可采取包扎封口措施。3.5.5按照“电缆清册”规定的拉敷地点及顺序将电缆依次卷入电缆筒备用。3.6根据“电气设备布置图”、“电舾装布置图”于船上对电缆支承件和贯通件进行定位。3.7在船体构件和甲板上开孔3.7.1开孔一般应为圆形或腰圆形,如开孔为其它形状,其折角应为圆角。3.7.2在横梁、肋骨及纵衍上开孔见图 1 和表 1。开孔边缘至纵桁面
5、板的距离 H 应不小于纵桁腹 板高度 h 的 40%。当贯通件开孔尺寸超过上述规定进行强度补偿时,应与船体结构设计联系。Title:船舶电缆敷设工艺要求Drawing No :PD-110-015Rev.:AScale :NAPage:3 / 28L0.1Lb0.1L0.1LB(a)强横梁结构支柱上部支柱下部靠壁支柱下部ddd A区域 B区域 C区域(不准开孔)ddd(b)支柱结构图 1船体构件开孔区域划分表 1 船体构件开孔规则 0 . 5* d 600 3.7.3在甲板上开孔3.7.3.1开孔的形状为圆形或腰圆形,孔的长宽比不小于 2,其长轴应尽量沿艏艉线方向布置, 以保证在相同的面积情况
6、下减少沿船宽方向的开孔宽度。3.7.3.2在船肿二分之一船长的区域内的强力甲板上开孔,沿船宽方向的开孔尺寸不得超过货舱 口至船边距离的 6%,其它处甲板上开孔,腰圆形开孔宽度不得超过货舱口至船边距离的 9%,圆构 件 名 称 及 部 位 孔 高 d / 型 材 高 h b/ B 备 注 A区 域 B区 域 不 补 强 补 强 不 补 强 补 强 桁材货 油 舱 0. 2 *2 0 . * 0. 1 * 0.1 * 0 . 2 5 0.5 * d 300 货 物 舱 、 机 舱 、 除 货 油 舱 以 外 其 他 舱 0 .25 0 . 2 5 0 . 5 0. 125 0.1 25 0 . 2
7、 5 0.5 居 住 区 、 露 天 甲 板 0 .33 0 . 3 3 0 . 5 0. 165 0.1 65 0 . 2 5 0.5 船 中 0. 75 L, 中 纵 桁 材 0. 4 0 . 4 0 . 5 0. 2 0.2 0 . 2 5 实 肋 板 、 双 层 底 内 旁 桁 材 、 各 种 隔 板 0. 5 0 . 5 0 .66 注 : 1 ) 开 孔 应 有 光 滑 的 边 缘 和 良 好 圆 角 。 2 ) 对 不 加 强 的 开 孔 使 用 的 框 圈 , 可 用 厚 度 不 小 于 5mm 的 扁 钢 制 成 , 对 应 加 强 的 孔 使 用 的 框 圈 , 其 钢 板
8、 厚 度 与 所 属 构 件 厚 度 相 当 。 Title:船舶电缆敷设工艺要求Drawing No :PD-110-015Rev.:AScale :NAPage:4 / 28形的开孔则不超过上述距离的 6%。当贯通件开孔尺寸超过上述规定进行强度补偿时,应与船体结构设计联系。3.8电缆框、筒与电缆支承件、船体构件的间距3.8.1电缆贯穿横梁或舱壁电缆框(见图 2,当电缆框有填料时,图中 200D300) 图中 E 表示 电缆离开电缆框内壁最小距离,电缆支承件上表面一般比电缆框内表面高 10mm。D150D1501231 电缆框2 电缆3 电缆支承件图 2电缆贯穿横梁或舱壁电缆框3.8.2电缆
9、贯穿甲板电缆筒(见图 3)图中 E 表示电缆离开电缆框内壁最小距离,电缆支承件上表面一般比电缆筒 内表面高 10mm。 1 2 3 E5 4 20 1501 电 2 电缆支承件 3 电缆筒4 甲板Title:船舶电缆敷设工艺要求Drawing No :PD-110-015Rev.:AScale :NAPage:5 / 28图 3电缆贯穿甲板电缆筒3.9支承件、贯通件、安装件的焊装3.9.1电缆支承件、贯通件应焊接牢固,应能保证电缆紧固而不致脱落。电缆框、 筒在船体舱壁或甲板上的焊接应采用双面连续焊,以保证强度。3.9.2支承件和安装件的撑脚不应直接焊接在主甲板以下的船壳板上,也不应直 接焊接在
10、球扁钢的端面上。3.9.3若在水密舱壁、油柜和水柜上焊接底脚,则须加装加强复板焊接。3.9.4所有焊接件在焊接后应随即清除焊渣,并涂以防锈漆。电缆敷设前,电缆通 道部分应预先涂以完工漆。4电缆敷设人员电缆敷设施工人员上岗前应进行船舶电缆敷设的工艺知识和安全生产知识的应知、应会培 训,考核合格方能上岗操作。5电缆敷设的基本工艺要求5.1电缆敷设的线路应尽可能平直和易于检修。5.1.1主干电缆暗式敷设时,敷设路径上的封闭板必须便于开启。5.1.2所有电缆线路的分支接线盒若为暗式安装时,则封闭板必须便于开启,并有耐久标志。5.1.35.1.3不应将电缆敷设在隔热或隔音绝缘层内,也不应在电缆上喷涂油漆
11、、泡沫塑料等 热材料。5.1.3冷藏室、锅炉舱等处的电缆应全部明线敷设,居住室应尽可能采用暗式敷设。5.1.5居住室电缆若采用明线敷设,可采用滞燃塑料槽予以保护。5.2电缆敷设应防止机械损伤5.2.1尽量避免在货舱、贮藏室、甲板上、舱底花钢板下等易受机械损伤的场所敷设电缆,若无 法避免时,则须设置电缆护罩或电缆管加以防护。货舱和甲板上的电缆护罩厚度,一般不应小于3mm,以保证足够强度。5.2.2尽量避免在可动或可拆的部位敷设电缆,以免活动件移动或拆装时损伤电缆。5.2.3电缆穿过甲板时,应采用金属电缆管、电缆筒或电缆围板保护。5.2.4在前桅敷设电缆应采用长度不小于 2m 的镀锌钢管(或不小于
12、 1m 单根电缆管)。保护钢管尽 可能装在前桅后部,且管子上端必须密封(见图 4)。Title:船舶电缆敷设工艺要求Drawing No :PD-110-015Rev.:AScale :NAPage:6 / 281234A-AAA6575641-电缆 2-填料函 3-填料函盒 4-管子支承件 5-电缆管 6-U型管夹 7-电缆管图 4电缆在前桅敷设5.2.5雷达桅内敷设电缆,可在距甲板高度 250mm 以上处,经多个水密电缆筒或水密填料函箱将 电缆引出(见图 5)。Title:船舶电缆敷设工艺要求Drawing No :PD-110-015Rev.:AScale :NAPage:7 / 281
13、B-B23BB31-扁钢电缆支架2-焊接电缆支架3-水密电缆筒(填料函箱)图 5电缆在雷达桅内敷设5.3电缆敷设不应跨过船体伸缩接头,如确实不能避免时,电缆应保证有一定伸缩裕度。5.4电缆应尽量远离热源敷设。电缆离蒸汽管、排汽管及其法兰、电阻器、锅炉等热源的空间 距离一般应不小于 100mm;电缆与蒸汽管、排汽管交叉时,其空间距离一般不应小于 80mm,否 则应采取有效的隔热措施。5.5电缆敷设应防止潮气凝结和油、水的影响5.5.1尽量避免在有潮气凝结、滴水和有油、水侵入的场所敷设电缆。5.5.2在易受油水浸渍的花钢板下敷设电缆时,应将电缆敷设在金属管子或管道内,管子或管道 应贴近花钢板安装,
14、其两端一般应高出花钢板 250mm 以上,并用填料函或护圈填塞堵料封闭(见图 6a、图 6b)。Title:船舶电缆敷设工艺要求Drawing No :PD-110-015Rev.:AScale :NAPage:8 / 28124346 579891 控制箱2 托板3 电缆4 堵料和护圈5 套筒接头6 镀锌钢管7 泵8 支架9 泄水孔(去毛刺)图 6a1234465789101 控制箱2 托板3 电缆4 堵料和护圈5 连接器(可不用) 6 金属软套管 7 泵8 扁钢电缆支承件9 包塑不锈钢扎带 10 泄水孔(去毛刺)图 6b图 6电缆在花钢板下穿管敷设5.5.3在潮湿舱壁上敷设电缆时,电缆与舱
15、壁间至少应有 20mm 的空间。5.6电缆应避免穿越易燃、易爆和有腐蚀性气体影响的场所(如氧气间、油漆间、蓄电池室、 煤仓、弹药库等)。对必不可少的照明电缆应敷设在金属管内。金属管穿过舱壁时,应保持其原 有的密封性能,以防止有害气体进入其它舱室。5.7电缆严禁穿越油舱,电缆一般不应穿越水舱,如无法避免时,可用单根无缝钢管穿管敷设,管子与舱壁的焊接应保证水密,并应有防腐蚀措施。5.8电缆与船壳板、甲板、舱壁及防火隔堵间距不小于 20mm;电缆与双层底及滑油、燃油柜的 敷设间距应不小于 50mm。Title:船舶电缆敷设工艺要求Drawing No :PD-110-015Rev.:AScale :
16、NAPage:9 / 285.9电缆敷设的弯曲内半径应在允许范围内,最小弯曲内半径应符合表 2 的规定。表 2电缆敷设最小弯曲半径电 缆 结 构电缆总外径最小弯曲半径绝 缘外 护 套热塑性材料 和弹性材料金属护套、铠装或编织任何6D其它护套25 mm4D25 mm6D矿 物硬金属护套任何6D5.105.10下列电缆应尽量避免敷设在一起5.10.1 5.10.1具有不同允许工作温度的电缆不应敷设在一起,如敷设在一起,则同束内所有电 缆的允许工作温度应以该束中允许工作温度最低的电缆为准。5.10.2 5.10.2对要求两路供电的重要设备,例如操舵装置的供电及其控制用的两路电缆,应尽 最大可能在水平
17、及垂直方向远离敷设。5.10.3 5.10.3对具有双套设备的重要设备或互为备用完成同一重要功能(例如机舱传令钟等) 的双套系统,其各自的供电及其控制用的两路电缆,应尽最大可能在水平及垂直方向远离 敷设。5.10.4 5.10.4具有不同护套或外护层的电缆,若敷设时可能损坏其它电缆的护套或外护层时, 一般不应成束敷设在一起。5.10.5 5.10.5电力推进装置的主电路电缆应与励磁电缆和其它低压电缆分开敷设。5.10.6 5.10.6到各台发电机去的电缆应单独敷设,最少要分二路。动力电缆和控制电缆可以分 束敷设在同一托架上。5.10.7除光缆外,对于船舶推进和操纵等重要的控制、监测和安全系统的
18、信号电缆,它们可能受 到电磁干扰的影响,不能与电力或照明电缆成束敷设在一起。5.115.11用于重要设备或应急动力设备、应急照明,以及应急状态下使用的船内通信或信 号设备的电缆应尽量远离厨房、洗衣间、机器处所及其舱棚,以及其它高度失火危险处所, 但对这些处所中的设备供电的电缆可例外。5.125.12由应急配电板至舵机的电缆及由应急配电板至应急消防泵的电缆不允许经过机 舱。5.135.13三相系统均应采用三芯对称电缆,若不得已在电流 20A 以上的电力系统采用单芯 电缆,其敷设应符合规范要求。5.145.14电缆连接和分支Title:船舶电缆敷设工艺要求Drawing No :PD-110-01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船舶 电气工程 电缆 敷设 工艺 详图 丰富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1944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