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浇筒体模板施工工艺标准.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现浇筒体模板施工工艺标准.doc(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八章 现浇筒体模板施工工艺标准8.1总则8.1.1适用范围1 砼筒体结构的规定:适用于内壁无凸出结构的剪力墙结构筒体(有无顶板均可使用)。2 筒体平面尺寸的规定:适用于平面尺寸最小边宜大于1.8M, 立面高度不宜大于4.0M的独立矩形筒体。3 筒模重量的规定:必须满足现场起重量的要求。4 其它:此筒模宜与全钢大模板配合使用。如同其他模板体系配合使用时,需作协调措施。8.1.2编制参考标准及规范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8.1.3工作原理 井筒模板有多种形式,但基本原理相同:筒模通过铰链和支拆机构具有收缩和涨开功能,
2、使筒体模板在筒体施工中实现整装整拆,提高施工效率,保证筒体几何尺寸。各种形式产品的铰链方式和支拆机构有所不同,以八角链井筒模为例进行说明,其它种类筒模不同之处参照相应产品说明。8.2术语全钢八铰链电梯井筒模的立面及平面构造图见图8.21和图8.22。8.2.1八铰链电梯井筒模由定型钢模板和铰链式角模组成,内设可调支撑系统且整装整拆的筒型模板。优点在于整体收缩幅度大,方便施工。8.2.2钢背楞,背楞的固定端、活动端钢背楞为筒模模板的水平主肋。背楞在筒模支拆时始终与模板固定连接的一端称为背楞的固定端,而背楞在筒模支拆时反复与模板连接的一端称为背楞的活动端。8.2.3阴角规方芯带在筒模角部用于增强角
3、部刚度、保持筒模四角方正的直角形连接构件。8.2.4可调支撑系统由正反扣丝杠组成的,用于支拆筒模的组合系统。8.2.5底座由钢爬梁和木制平台组成的,承受筒模自重和施工荷载并且可随结构一起提升的水平操作平台。8.2.6钢爬梁由钢梁和联动支座组成,是底座的主要受力构件。图8.21 八铰链电梯井筒模立面图1-吊钩;2-中部铰链角模;3-角部铰链角模;4-阴角规方芯带;5-钢楔子;6-定型钢模板;7-穿墙螺栓;8-背楞;9-背楞活动端;10-背楞固定端;11-筒模滑动轨道(滑道);12-钢爬梁;13-联动支座;14-木方龙骨;15-木跳板;16-底座吊钩;17-安全限位 (a) (b)图8.22 八铰
4、链电梯井筒平面支拆示意图(a)支模状态;(b)拆模状态8.3施工准备8.3.1技术准备1根据设计要求,组织图纸会审,详细了解筒模及其配套产品的名称及使用方法,检查筒模的尺寸和配件的数量是否齐全,并核对塔吊的起重量。2组织操作人员对筒模及其配套产品的使用进行技术交底,必须着重说明筒模及其配套产品在使用过程中应注意的涉及安全的问题。3如筒模需就位在已成形的非本筒模施工的筒体上,应核对已成形的筒壁尺寸与筒模尺寸是否一致,若不一致应采取相应的措施。4砼内壁模板用筒模而外壁模板用非全钢大模板时,两种不同体系模板应采用相应技术措施,保证模板的正常使用。5编制施工方案,其中应明确:1)筒模及底座的预拼装方案
5、;2)筒模及底座的就位方案;3)筒模支拆方案。4)底座预留洞平面位置,标高及洞口尺寸的确定。8.3.2材料要求根据设计要求,备齐连接螺栓、木方、木板、木楔、铁钉等材料,并保证材料的质量符合标准要求。8.3.3工具设备准备扳手、手锤等工具,以及钢尺、靠尺等测量工具。8.3.4作业条件1筒模重量满足塔吊起重量的要求2隐蔽工程验收完毕3底座预留洞标高验收完毕4下层砼强度验收完毕5起重量校核完毕6以成型砼井筒平面尺寸校核、调整完毕7底座就位(如有顶板、直接就位与顶板上)8水电、照明到位8.4施工工艺预留洞埋设8.4.1工艺流程:筒模就位成型尺寸校核底座提升浇注混凝土筒模清理筒模拆模底座就位图8.4.1
6、 工艺流程底座制作筒模预拼装图8.4.2操作工艺:1筒模预拼装:1)预拼装前准备工作:筒模运输到现场后,应按设计要求清点构件数量;准备筒模拼装场地及平台,平台应平整及足够大;木工工具及检测工具准备;塔吊准备就绪;每套筒模拼装需34名操作人员,并应在拼装开始前对操作人员进行技术及安全交底。2)筒模的预拼装按设计要求将定型钢模板和铰链式角模在拼装平台上就位(图8.4.21);图8.4.21 筒模预拼装前就位示意图背楞的连接。背楞以三种方式与模板相连。第一步:在背楞固定端将背楞连接角钢、定型钢模板和角部铰链角模连接成整体。第二步:将背楞连接螺栓在靠近背楞固定端侧与中部铰链角模和定型钢模板连接成整体。
7、第三步:将直角规方芯带用钢楔子固定在背楞的活动端,再将背楞连接螺栓安装在背楞活动端的定型钢模板上。第四步:将背楞连接在以上三种节点上,完成背楞安装。紧固所有拼装螺栓,应先紧固到最终紧固量的80,此后进行板缝间隙及相邻高低差的调整,最后完成全部紧固;组拼完成后,应进行拼装质量检查后方可进行筒模的整体组装;筒模整体组装(应注意本步骤为筒模预拼装过程中较为危险的环节)。用卡环吊住第四面墙模(包括定型钢模板和一个中部铰链式角模),提升至与第三面墙模成90状态,并使第四面墙模的直角规方芯带的竖直端伸入第三面墙模的背楞里,并打入两个钢楔子将第四面墙模的直角规方芯带与第三面墙模的背楞连接紧固,摘掉吊钩卡环;
8、将第一面墙模与第二面墙模按上述方法连接紧固;将已连成整体的第三、四面墙模提至与第二面墙模成90状态,并连接紧固。最后将第一面墙模的可活动角部铰链式角模与第四面墙模用螺栓紧固。安装可调支撑系统,将筒模吊装直立于平台上。筒模的预拼装即告完毕。(图8.4.22)图8.4.22 筒模预拼装示意图2底座制作:按设计要求将钢爬梁与木制平台制作成底座。3已成形筒体尺寸校核:如筒模需就位在已成形的筒体上,应核对已成形的筒壁尺寸与筒模尺寸是否一致,若不一致应采取相应的措施。4底座就位1)检查预留洞平面尺寸、洞口标高;2)检查砼强度必须满足10Mpa; 3)首次使用时,用绳子将联动支座的配重提起。将底座提到预留洞
9、标高,松开绳子,联动支座自动伸入预留洞口;4)施工人员认真检查联动支座伸入预留洞口的搭接尺寸必须满足设计要求后,用木楔将底座四周用砼墙体固定后,摘取吊钩,完成底座就位。5筒模施工1)筒模吊入底座就位,初步找正、摘钩;2)调动支撑系统的丝杠,使筒模涨开,使用钢楔子将直角规方芯带楔入背楞中,用背楞连接螺栓将背楞活动端与模板连接紧固;3)穿入穿墙螺栓与外壁模板对拉紧固,浇注混凝土时筒模上部应封盖防止杂物进入筒模内部;4)待砼达到拆模强度后方可进行拆模操作:拆模时先拆出背楞活动端的背楞连接螺栓,退出直角规方芯带中的钢楔子,将直角规方芯带退出,退出穿墙螺栓,检查筒模是否还有与墙体连接的任何配件,检查无误
10、后,调节支撑系统的丝杠,使筒模收缩,同混凝土墙体分离,完成拆模;5)检查吊钩连接螺栓是否牢固,检查无误后将筒模吊出砼筒体。清理并涂刷脱模剂;6底座提升1)提升前应清理联动支座各转轴处和钢梁中的各种杂物。挂钩后,操作人员必须退出底座;2)底座用塔吊吊至预留洞标高,按上述4款进行底座就位;重复筒模施工。8.5质量标准表18.5 筒模组装质量标准相次项目允许误差(mm)检测工具1组装平面尺寸+5.0钢尺2组装高度尺寸5.0钢尺3相邻模板表面高低差2.0靠尺、塞尺4相邻模板拼缝间隙2.0塞尺5组拼后平整度3.02米靠尺、塞尺6组拼后孔眼位置1.0钢尺7钢背楞组装位置3.0钢尺8组装后整体自重不许超重按
11、图纸设计8.6产品保护筒模提升时应平稳,不得碰撞已成型的筒体砼。筒模每使用一次后应及时清理,涂刷脱模剂。8.7安全环保8.7.1安全1预拼装时的安全:筒模预拼装的过程是一个将筒模由可变机构变为不变机构的过程。因此在进行每一步操作时,必须使筒模形成不变机构后方可摘去塔吊吊环。2吊装前的安全检查:1)核对起重量应满足要求;2)吊钩与模板连接螺栓应连接紧固;3)应满足吊装安全规范的要求;4)当风力大于5级时禁止进行吊装。3底座的检查:1)联动支座转动应灵活,不得有建筑垃圾填充;2)钢爬梁下部必须有安全限位措施;3)底座提升过程中,禁止站人;4)底座在下一施工层就位后,施工人员进入底座将底座固定之前,不得摘钩。4筒模应缓慢就位,防止对底座产生冲击荷载。5筒模不得对方在施工层上,如必须堆放,必须有牢固稳定的支撑措施。8.7.2环保1脱模剂应先用无污染环保型;2施工中注意控制声、光、电污染;3严格按照其他国家规范中的规定。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1933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