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某楼QTZ63塔吊基础方案.doc
《深圳某楼QTZ63塔吊基础方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深圳某楼QTZ63塔吊基础方案.doc(1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塔吊基础施工方案工程名称:汇峰轩 工程地点:深圳市龙岗区龙岗镇南联村 施工单位:安徽水安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编制人: 审 核: 审 批: 日 期: 安徽水安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目 录一工程概况2二主要施工方法2三主要安全技术措施3四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3五、计算书6六、塔吊基础平面图及大样11塔吊基础施工方案一工程概况本工程位于深圳市龙岗区龙岗镇南联村,在龙岗路与龙惠路交汇处。总建筑面积16124,设计为地下二层,地上十二层。建筑物总高度0.000以上为83.55m。因工程施工材料垂直运输需要,项目拟在交轴线间(具体位置见详塔吊平面布置图)。安装一台中联重科生产的QTZ63型塔式起重机。由于
2、本工程场地狭窄,地下室基坑外周边无位置安设塔吊,塔吊安装位置只能选择在坑内设置,即塔吊安装位设在地下室二层底板处,其基础设在地下室底板底。根据塔式起重机使用说明书,塔吊基础地耐力要求160Kpa,基础重量不少于60t,长宽不小于5m,厚度不小于1m,上下纵横钢筋25200,结合本工程的地勘资料,并取塔吊附近的ZK48、ZK46勘察孔为参考。位于塔吊基础下部土层为粉质粘土,厚设约312m ,承载力为160KPa。粉质粘土层之下为含卵石砂质粘性土,厚度约28m ,承载力为190KPa。根据地质报告提供的地基承载力(具体地质情况详深圳市南华岩土工程有限公司提供的地质报告),满足塔吊基础要求,故本项目
3、塔吊基础采取天然地基,塔吊基础采用现浇钢筋混泥土基础,基础尺寸为5x5x1.3m ,采用C35砼浇筑(根据建筑机械使用-安装规程JGJ332001),基础面标高9.70m。二主要施工方法塔吊钢筋砼承台选用5m(长)x5.2m(宽)x1.2m(厚),采用C35混凝土浇筑,混凝土采用泵送工艺。基础垫层采用C15混凝土100厚,基础面标高为9.70m,基础的钢筋保护层厚为5,基础侧模采用240厚砖胎模。砼浇筑时采用平铺法,每层原渡不超过400,振捣密实。振捣时应密切注意避免碰撞钢筋和预埋的塔吊地脚螺铨。塔吊基础预埋1648,L=1350的高强度螺杆,连接钢板及具体位置详厂家有关图纸,具体位置及配筋详
4、见附图。由于受场地所限,塔吊基础施工时,塔吊基础附近的工程桩承台CT116和CT110两个要和塔吊基础同等施工,该位置两个承台砼先浇至底板底,其上再和底板一同浇筑砼。 此外,塔吊基础设在地下室结构底板下,故施工完该塔吊基础承台后,承台面与底板之间联络处的防水参照工程原后浇带防水做近处法进行施工处理。三主要安全技术措施 1.严格执行各项安全操作规模,施工前交任务必须同时进行安全交底,加强对现场工人的三级安全教育,提高他们的自保,互保意识。 2加强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工作。特殊工程必须持证上岗。 3.桩基周围5m以内应无高压线路,作业区应有明显标志或围栏。 4.在基坑作业时,必须戴安全帽,严防上面土块
5、及其他物体下落砸伤头部。5.在基坑操作时,应随时注意土壁的变动性,如发现大面积裂缝现象,必须暂停施工,撤离现场,报告上级处理6施工现场内的一切电源,电器的安装和拆除,必须由持证电工专管,电源线路必须按“三相五线制”架室设置,实行一机一闸,严禁拖地和乱拉L搭。7.各分次工程施工安全必须遵守相关安全操作规程。四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1.安全事故应急救援架构及应急救援联络电话组长:钱勇生 电话:13397703223副组长:彭成照 电话:15012583923小组成员:詹和生、邱建楼、吴新建、彭祥灵应急救援联络电话:15012583923现场办公室:15012583923公司应办公室:13502881
6、813急救中心:120 火警中心:119报警中心:110 交通事故:122临近医院主要有龙岗中心医院(深惠路新生桥边),龙岗人民医院(龙岗中心城爱心路)。2.当事故发生后,现场有关人员应立即报告现场负责人及事故应急救援组组长,由应急救援组长指挥对伤员立即组织救援,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事故扩大和保护现场。按照有关规定,及时报告适合安全管理部门和本企业安全生产负责人,及请求救援。3. 发生物体打击事故应急救援当发生物体打击后,抢救的重点放在对脑颅损伤,胸部骨折和出血上进行处理当发生物体打击事故后,应马上组织抢救伤者脱离危险现场,以免再发生损伤。在转移昏迷的颅脑损伤伤员时,应保持头、颈、胸在一直线上,不
7、能任意旋曲。若伴颈椎骨折,更应避免头颅的摆动,以防引起颈部血管神经及脊髓的附加损伤。观察伤者的受伤情况、部位、伤害性质,如伤员发生休克,应先处理休克,遇呼吸,心跳停止者,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胸外心脏挤压。处于休克状态的伤员要让其安静,保暖,平卧,少动,并将下肢抬高约20度左右,尽快送医院进行抢救治疗。出现颅脑损伤,必须维持呼吸道通畅。昏迷者应平卧,面部转向一侧,以防舌根下坠或分泌物,呕吐物吸入,发生喉阻塞。有骨折者,应初步固定后再搬运。遇到凹陷骨折严重的颅底骨折及严重的脑损伤症状出现,创伤处用消毒的纱布或清洁布等覆盖伤口,用绷带或布条包扎后,及时送就近有条件的医院治疗。防止伤口污染,在现场,相
8、对清洁伤口,可用没有双氧水的敷料包扎,污染较严重的伤口,可简单清洗伤口表面异物,剪除伤口周围的毛发,但切勿拔出创口内的毛发及异物,凝血块或碎骨片等,再用浸有双氧水或抗生素的敖料覆盖包扎伤口。4.发生机械伤害事故应急救援 发生机械伤害事故应立即切断动力电源,首先抢救伤员,观察伤员的伤害情况,如手前臂,小腿以下的位置出血,应选用橡胶带,布带或上血纱布等进行缴扎止血。 如伤员发生休克,应先处理休克。遇呼吸,心跳停止者,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胸处心脏挤压。处于休克状态的伤员要让其安静、保暖、平卧、少动、并让下肢抬高约20度左右,尽快送医院接受治疗。 发现脊椎受伤者,创伤处用消毒的纱布或清洁布等覆盖伤口,
9、用绷带或布条包扎后,移动时,将伤者平卧放在帆布担架或硬板上,以免受伤的脊椎移位、断裂造成截瘫,甚至死亡。抢救脊椎受伤者,移动过程中,严禁上抬伤者的二肩与腿或单肩背运。 发现伤者手足骨折,不要盲目移动伤者。应在骨折部位用夹板把受伤位置临时固定下来,使断端不再移位或刺伤肌肉、神经或血管。固定方法:以固定骨折处以上下关节为原则,可就地取材,用木板、竹板等,在无材料的情况下,上肢可固定在身侧,下肢与提创下肢缚在一起。 遇有创伤性出血的伤员,应速度包扎上血,使伤员保持在头低脚高的卧位,并注意保暖。 动用最快的交通工具或其他措施,及时把伤者送往临近医院抢救,运送途中应尽量减少颠簸。同时密切注意伤者的呼吸,
10、脉搏,血压及伤口的情况。 当机械发生重大事故时,必须及时上报有关单位和组织抢救,保护现场。设置危险区域,专人监护,拍摄事故现场照片。5.发生触电事故的应急措施 触电急救的要点是动作迅速,救护得法,切不可惊慌失措,束手无策。要正确贯彻“迅速、就地、正确、坚持”的触电急救八字方针。发现有人触电,首先要尽快使触电者脱离电源,然后根据触电者的具体症状进行对症施救。 脱离电源的基本方法有: 将出事附近电源开关闸刀拉掉,或将电源插头拔掉,以切断电源。 用干燥的绝缘木棒、竹竿、布带等物状电源线从触电者身上拨离或者接触电者拨离电源。 必要时可用绝缘工具(如带有绝缘柄的电工钳、木柄斧头等)切断电源线。 救护人可
11、戴上手套或手上包经干燥的衣服、围巾、帽子等绝缘物品拖拽触电者,使之脱离电源。 如果触电者由于痉挛手指紧握导线缠绕在身上,救护人可先用干燥的木板塞进触电者身下使其与地绝缘来隔断入地电流,然后再采用其他办法把电源切断。 如果触电者触及断落在地上的带电高压线,且尚未来确证线路无电之前,救护人员不可进入断线落地点810m的范围之内,以防跨步电压触电。进入该范围的救护人员应穿上绝缘靴或临时双脚并拢跳跃地接近触电者。触电者脱离带电导线后应迅速将其带至810m以外立即开始触电急救。只有在确定线路已经无电,才可在触电者离开触电导线后就地急救。在使触电者脱离电源时应注意的事项:未采取绝缘措前,救护人不能直接触及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深圳 QTZ63 塔吊 基础 方案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1924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