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暴雨强度公式.doc
《武汉暴雨强度公式.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武汉暴雨强度公式.doc(1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武汉暴雨强度公式2011 3 22011-06-23武汉暴雨强度公式2011-3-2武汉暴雨强度公式2011-3-2新时期城市排水系统设计的生态途径2008-08-03本站陈志宇王宏彦摘要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水资源问题将成为社会发展的最主要矛盾之一。文章介绍了传统城市排水系统设计的现状和利弊后,结合武汉市实际情况提出了新时期城市排水系统设计的生态途径,并分析了各种雨洪技术的利用特点及适用范围,最后得出结论一一城市雨洪利用将是有效地解决我国水资源短缺和水环境恶化问题的最优化途径之一。关键词排水系统设计生态可持续性雨洪利用一、背景介绍城市化是21世纪人口统计发展的最重要趋势之一。据估计到20
2、30年,全球城市人口将达到49亿,比2000年增加20亿。城市人口占全球总人口的比例由47%增长到60%(联合国2001年资料)。与之相应的是中国的城市化进程也在不断的加快,城市的规模也越来越大。城市化进程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和矛盾,而水资源匮乏的矛盾已成了制约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据不完全统计,全国600多个建制城市中有300多个面临着不同程度的缺水问题;根据中国城市可持续发展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国工程院钱易、刘昌明等)对中国城市水资源的预测,水资源的供需矛盾今后将进一步加剧,水环境压力还将越来越大,解决水资源紧缺问题已成为国家和各级政府的重大攻关课题。2006年8月,作为我国国家中长期科学和
3、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确定的16个重大科学技术研究专项之一的水体污染控制雨治理科技正式启动。水专项启动实施关系着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也意味着我们党和政府对构建和谐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大决心和战略意义。城市化带来了人口在城市大量的集聚并形成了为数众多的居住小区、公建楼宇、道路广场等。这些硬质铺装和不透水面积使得城市降水的入渗量大大减少,而进入到按照传统理论设计的敷设在地下的暗管和箱涵中排往下游水体。因为按照传统理念设计的雨水管涵由于汇流时间较短使得雨洪峰值增加,从而导致城市雨洪危害加剧,水涝灾害频发,每年因此造成难以计数的巨额损失;与此同时,直接排放的雨水还导致了雨水资源的
4、大量流失,并对下游城市防洪造成了巨大的压力和雨水径流污染的加重。甚至在北方一些地区和城市,还使得地下水位下降造成了地面沉降,城市生态环境恶化等多种环境危害。针对这种情况,我国已制定了节流优先、治理为本、多渠道开源的城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战略和建设和谐社会与循环经济的发展战略。因而如何正确对待和有效利用这些既有巨大潜在价值又有广泛潜在威胁的雨水资源,已经摆在了我们城市排水规划设计工作者的面前,它也是一项新的课题和紧迫任务。反过来,这也使我们不得不对按照传统理论进行的城市排水规划和设计进行总结和反思,并在新形势下如何更好的来面对这些问题并作出有益的尝试。二、传统理念的城市排水系统设计概述1、传统理念
5、城市排水系统所谓城市排水系统,是指城市中排水的收集、输送、处理和利用以及排放等设施以一定方式组合成的总体。通俗一些也可理解成用暗管加适当的沟渠来收集雨、污水的一系列构筑物,按照污水的不同排除方式可分为合流制和分流制。本文主要探讨的是分流制排水体制下的雨水排水系统,污水排放系统因其特点与传统雨水系统不尽相同,不在本文研究之内。2、传统城市排水系统的优缺点传统城市排水系统主要设施是通过在居住小区、工厂企业内布置的屋面的雨水斗或天沟收集屋面雨水、用雨水口收集地面雨水(山区采用截洪沟收集雨水)后流入居住小区、厂区或街道下埋设的管渠系统后,通过出水口或泵站提升后排入自然水体或海洋。工程性在其中扮演这非常
6、重要的角色。按照传统理论设计城市雨水管道,是以极限暴雨强度理论公式确定的雨水流量来作为管道设计的依据,其公式为Q=Q/qF。式中Q一雨水管道设计流量(L/s);-径流系数,其数值小于1;q-设计暴雨强度L/(shm);F-汇水面积(hm);通过上述公式可以看出传统城市排水设计的目的在于尽快地排除降落在小范围汇水面积上一定重现期下产生的全部降雨。传统理论设计的城市雨水系统的优点也是显而易见的:(1)由于雨水管径的确定是根据极限强度理论来确定设计流量的最大值,故降雨时它能及时地汇集并排除暴雨形成的地面径流,防止城市居民区和工业企业等受淹,有效的保障人民财产生命的安全、保护居民健康安全、提高生活质量
7、使城市闩常生活正常运转。(2)传统按照理论设计的城市排水管道系统属于重力流管道,有排除超设计标准的一定重现期的雨水能力。其弊端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这种以尽快排除城市小范围区域内的雨水设计理念使得下游城市防洪压力骤增,以武汉市为例,长江武汉段的洪水经常受到上游地区的洪水影响(武汉段洪水主要由长江上游重庆等地区洪水、洞庭湖流域洪水、湖北境内沿江支流洪水组成,并受鄱阳湖流域洪水的顶托影响),反过来,武汉段的洪水又会给九江、安庆、南京等地区带来上游洪水的压力。(2)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这些未经任何形式处理的雨水直接排入受纳水体,会对受纳水体造成严重的污染,有些甚至到了不能容忍的程度。有些资料证明
8、,雨水径流特别是初期雨水径流对水体的污染相当严重。(3)由于排水系统的管径确定是按照最大流量来确定的,无形中会增加一部分排水管道基础设施的资金投入,这会给城市建设带来资金上的压力。三、持续城市排水系统设计的理念和途径介绍1、可持续城市雨水系统它也称为生物一生态雨水系统(BIOECODS),所谓可持续城市雨水系统设计是指以生态工程原则为基础,以保存自然存水形式和模仿自然水循环的为目的,采用工程和非工程措施相结合的集成手段来达到排除降水、避免雨洪威胁同时减少地表径流、贮存水资源,保护自然环境和生态性和多样性,以实现雨水资源化,节约用水,修复水环境和生态环境,减轻城市防洪排涝威胁。2、开展可持续城市
9、排水系统设计研究的意义2007年12月初,国务院正式批复了武汉1+8城市圈成为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简称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武汉城市圈综合配套改革试验的主要内容是:按照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总体目标,以武汉市为主体,发挥武汉在城市圈中的龙头和辐射作用,同时增强武汉城市圈内1+8城市在产业、金融、交通等方面的关联度,通过改革缩小城乡差别。这就要求我们的城市发展必须走绿色生态发展之路,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所以可持续城市排水系统成为城市发展的必然趋势。3、雨水径流源头控制策略在可持续城市排水系统设计中的作用在源头(水量和水质两个方面)防止和缓解降雨径流为难题是设计可持
10、续排水系统的关键原则,实施源头控制的一个主要优点就是可以减少径流量(包括总经流量和径流峰值),这样也就降低了下游雨水基础设施的投资和下游城市的雨洪防护压力,从控制雨水径流的观点出发,它包括使用雨水入渗设施和雨水利用,从而有利于改善地下水循环和减少水需求量。4、几种主要的可持续性城市排水设计方法(1)屋面雨水收集城市雨水径流利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许多干旱城市的缺水形势也使得那里的人们开始收集利用屋面雨水径流。即使在水资源相对丰富的武汉市,由于降雨时空分布不均也会给屋面雨水径流收集利用带来广阔的前景。具体应用如下:在家庭使用方面,屋面雨水收集在雨水桶中可供给家庭生活以外的其他低质用水,如浇花、
11、冲厕、衣物洗涤等方面;在公共用水方面,更大范围的公共建筑群或地区的屋面雨水被收集到雨水存储罐中或调蓄池中,经过撇流初期雨水和简单的沉淀消毒处理即可用于更大范围内的市政杂质用水(如洗车、冷却、消防等低质用水)、灌溉用水、景观用水、家禽用水或回灌到地下等。雨水利用不仅可以降低城市供配水管网在用水高峰时的用水量,还可以有效缓解暴雨洪峰流量。同时减少降雨径流的污染负荷,此外,屋面雨水利用是城市径流综合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2)雨洪入渗在土壤具有良好的通透性并且径流水质不会造成地下水污染的情况下,将雨水直接入渗地下也是雨水生态设计的一个重要策略。相对无污染的雨水径流入渗可以减少径流的量和速率,并能补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武汉 暴雨 强度 公式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1904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