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某地铁车站出入口基坑开挖施工方案.doc
《广东某地铁车站出入口基坑开挖施工方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某地铁车站出入口基坑开挖施工方案.doc(6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深圳市城市轨道交通7号线BT项目7301-1标珠光站B、号出入口基坑支护及开挖安全施工专项方案编制:审核:批准:中国水利水电第十三工程局有限公司二零一四年八月目录1、编制依据12、工程概况12.1工程概况及周边环境12.1.1 D号出入口工程概况12.1.2 B号出入口工程概况22.2工程、水文地质情况22.2.1 D号出入口工程、水文地质情况2基底、墙底地质情况22.2.2 B号出入口工程、水文地质情况3基底、墙底地质情况33、重难点分析43.1 工程重难点分析43.2工程重、难点应对措施54、施工部署64.1总体方案64.2资源投入74.2.1机械设备如下表74.2.2人员安排85、工期安
2、排86、主要施工工艺及方法96.1围护结构96.1.1测量放线96.1.2导墙施工96.1.3连续墙施工116.2土方开挖146.2.1、施工准备146.3基坑降、排水施工176.3.1基坑降水以管井井点降水为主,排水沟明排为辅。176.3.2排水施工196.4 冠梁及第一道砼支撑施工206.4.1 施工工艺流程206.4.2 施工方法206.5钢支撑安装236.5.1施工准备236.5.2钢支撑安装施工236.5.3钢支撑的安装施工工艺流程256.5.4钢支撑拆除施工267、施工监测267.1监测组织机构267.2监控量测主要项目267.3测点埋设及测试方法287.3.1围护结构水平位移测孔
3、(测斜管)287.3.2围护结构顶部水平位移和沉降观测点307.3.3支撑轴力监测307.3.4坑周水位监测317.3.5坑周地表沉降监测327.3.6建筑物沉降及倾斜337.4监测的数据处理与反馈357.4.1数据的分析357.4.2监测信息反馈357.4.3保证措施367.5安全人员巡查巡视措施367.6成品保护及应急措施378、质量保证措施378.1 质量保证体系378.2 质量保证措施389、安全施工保证措施3910、雨季施工措施4011、应急预案4111.1基坑开挖风险分析及预防措施4111.1.1支撑失稳4111.1.2基底隆起及突涌4111.1.3围护结构渗漏水4211.2应急组
4、织机构与职责4311.2.1组织机构4311.2.2职责4511.3危险源识别与监控4711.3.1 基坑支护危险源识别与监控4711.3.2 基坑降水危险源识别与监控4811.3.3 土方开挖危险源识别与监控4911.4应急救援5011.4.1汇报程序5011.4.2应急程序5111.4.3事故现场救援措施5111.4.4信息发布与公证教育5211.4.5事故后的恢复程序5311.5 处置预案5311.5.1基坑坍塌处理预案5311.5.2机械伤害、触电事故及交通事故预案5311.5.3台风、雨季应急预案5411.5.4管线破裂造成泄漏事故应急预案。5411.5.5边坡失稳事故应急预案541
5、1.5.6基底突涌事故应急预案5511.5.7基坑大幅变形应急措施5511.5.8 钢支撑失稳的应急措施5611.5.9 高处坠落事故应急预案5611.5.10 周边建筑物变形、裂缝应急预案57珠光站B、D号出入口基坑开挖施工方案1、编制依据主要依据现有的设计、施工规范,施工图纸以及相关部门的规定等。(1)地下铁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99-1999(2003年版);(2)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8);(3)地下防水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8-2011);(4)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5)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
6、2003)(6)深圳市城市轨道交通7号线工程施工图设计 珠光站 地下结构B、D出入口(明挖段)围护结构3/7/D08/S/S04/WOO/QT/070000/A;3/7/D08/S/S04/WOO/QT/090000/A。(7)深圳市轨道交通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8)深圳市轨道交通7号线BT项目7301-1标段施工组织设计;(9)我单位相关施工经验。2、工程概况2.1工程概况及周边环境2.1.1 D号出入口工程概况深圳地铁7号线珠光站位于深圳市南山区龙珠大道与龙珠二路交口处,车站为2层地下站,岛式站台,车站中心里程为DK4+271.725,设计起点里程为DK4+125.725,左线设计起
7、点里程为DK4+057.975,终点设计里程为DK4+365.625,车站长239.9m(不含站前渡线),站前渡线长67.75m。设两风亭及三个出入口,1号、2号风亭及C、D出入口采用明挖法施工,B出入口采用明暗结合法施工。D出入口位于珠光站北侧,标准断面处基坑深度9.92m,集水井处深12.82m。出入口基坑围护结构采用600mm厚地下连续墙加内支撑的围护体系,基坑内降水。连续墙顶设800800冠梁,冠梁顶标高以上采用240240mm砖砌体结构。地下连续墙嵌固深度不小于5m,明挖部分共设2道支撑,第一道支撑采用混凝土撑,水平间距6m,第二道撑采用60916mm钢管支撑,支撑水平方向按最大3m
8、间距布置。本工程围护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重要性系数1.0。2.1.2 B号出入口工程概况B出入口位于珠光站南侧,采用明暗结合法施工,标准断面处基坑深度10.381m,集水井处深13.381m。出入口基坑围护结构采用600mm厚地下连续墙加内支撑的围护体系,基坑内降水。连续墙顶设800800冠梁,冠梁顶标高以上采用240240mm砖砌体结构。地下连续墙嵌固深度不小于5m,明挖部分共设2道支撑,第一道支撑采用混凝土撑,水平间距6m,第二道撑采用60916mm钢管支撑,支撑水平方向按最大3m间距布置。本工程围护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重要性系数1.0。 图2-1珠光站站位及周边环境图 2.2工程、水文地
9、质情况 2.2.1 D号出入口工程、水文地质情况D出入口范围内上覆第四系全新统人工堆积层(Q4ml)、冲洪积层(Q4al+pl);自上而下主要分布:1素填土、5粉质黏土、10砂、11砂、1砾质黏性土。 基底、墙底地质情况:基坑范围内主要以软弱地层为主,底板处基本为11砂、部分为1素填土、5粉质黏土,地连墙墙底基本为为1砾质黏性土。详见下图 图2-2基坑地质剖面图图2-3珠光站D号出入口平面布置图2.2.2 B号出入口工程、水文地质情况B出入口范围内上覆第四系全新统人工堆积层(Q4ml)、冲洪积层(Q4al+pl);自上而下主要分布:1素填土、5粉质黏土、10砂、11砂、1砾质黏性土。 基底、墙
10、底地质情况基坑范围内主要以软弱地层为主,底板处基本为11砂、部分为1素填土、5粉质黏土,地连墙墙底基本为为1砾质黏性土。详见下图 图2-4 B出入口基坑地质剖面图图2-5 B号出入口平面布置图3、重难点分析本单位工程施工重难点也是施工中主要管控的风险源。3.1 工程重难点分析(1)D出入口南侧居民小区基本是90年代建筑,为多层居住性房屋,建筑物基础均为摩擦桩,地层失水,极易造成周边建筑物沉降,给施工带来了极大的安全隐患。出入口场地存在密集的电力、电信、雨水、上水、污水、燃气、路灯等地下管线管道,施工期间基坑周边土体沉降,引起管线沉降,危及管线安全场,基坑开挖引起周边失水极易引起管线沉降和位移,
11、对管线造成极大损坏。 (2) B出入口位于龙珠大道南侧绿化带内,南靠龙辉花园小区,目前尚未进行征地拆迁,由于工程所处位置位于紧邻龙辉花园及龙珠大道,B出入口施工用地规划原则是在施工范围内,尽量减少用地,考虑施工的具体要求,围挡沿东西方向设置,长55m,宽19m。具体设置如下:B出入口施工用地围挡北墙沿龙珠大道南侧马路牙即马路栏杆设置,距围护桩外缘线5m,围挡西侧作为出入口施工车辆进入通路,沿出入口明挖基坑西边线向西外扩5m;围挡南侧沿出入口明挖基坑外线外扩5m,距离龙辉花园小区4米,预留小区商店通行道路,东侧围挡紧邻现有公交站牌,预留车辆通行大门。测量放线完成后,尽快安排B出入口南侧部分二次交
12、通疏解工作。 该地区地下管线较多,主要管线有直径1650mm的雨水管、直径600mm污水管、直径250的给水管、10001000mm的10kV的电力管沟等。管线改迁详见管线改迁设计单位图纸。 (3)场地内普遍存在冲洪积的饱和砂层,富水性大,结构松散,属较不稳定土体,透水性强,施工中砂土可能产生缩孔、坍塌,引起局部地面变形或沉降,地连墙接缝处渗水,且基坑开挖经历雨季,大量的降雨冲刷基坑,增加地层的含水量,对开挖纵坡稳定,地层本身的稳定产生极大的影响;带来极大的安全隐患。3.2工程重、难点应对措施为确保基坑开挖的稳定,减少对周边建构筑的影响,严把地连墙施工质量关,在开挖过程中,采取分段、分台阶开挖
13、的模式,及时安装支撑,同时以监测数据指导施工,针对本工程面对的主要风险源拟采取的具体措施如下周边环境复杂,如何保护建筑物安全是重点也是难点,应对措施如下:(1)考虑车站开挖与支撑,合理确定施工单元数,根据监测结果不断调整优化施工参数。遵循分段、分层、纵向放坡开挖,并及时施做支撑,及时施工结构,以减小围护结构变形,开挖过程中,按规范要求进行放坡,严禁掏挖。(2)加强对地下水的处理,采取开挖排水沟,集水井集中抽排的方法疏干地下水。(3)加强对开挖标高的控制,开挖接近设计标高时,预留30cm厚度土层人工验底,严禁超挖,超挖部位回填夯实,土方开挖面的高差最大不超过1.0m。(4)尽量缩短围护结构暴露时
14、间,土方开挖满足混凝土结构施作条件后,立即展开混凝土结构的施工。(5)施工过程中,避免土方开挖机械对围护结构的碰撞破坏,围护结构角落位置附近的土方开挖由人工配合进行开挖。(6)施工时加强监测,必要时进行加固。基坑开挖恰逢雨季,控制基坑开挖面的稳定难度加大,应对措施如下:(1)严格做好场地内地表水的排放系统,确保基坑外的排水系统畅通。(2)降水井施工时,加强质量控制,确保降水井的质量,保证各降水井在开挖过程运行良好。(3)疏通基坑内的地表水收集,外抽;多准备水泵,确保基坑内的水能及时抽往基坑外。(4)施工过程中,通过网络或者向有关部门探询天气信息,提前安排好工作,提前做好防雨准备工作,确保在大雨
15、来临时,现场排水系统通畅,现场覆盖到位。地连墙渗漏给施工带来极大的风险,施工过程需高度重视 ,应对措施如下:(1)加强围护结构施工质量控制,确保围护结构成形质量,地连墙接缝处迎土侧埋2根通长注浆导管,管径不小于25mm,围护结构施工完成后对接缝进行注浆止水,并在现场备足应急物资。(2)在开挖过程,发现渗漏处,必须分析产生的原因,及时封堵。(3)加强坑外水位观测,发现水位下降,加大频次,若水位下降达到报警值,及时查找原因,分析对策,采取相应的措施。(4)基坑开挖过程中,加强值班巡视,及时动态掌握基坑状况。4、施工部署4.1总体方案基坑降水完毕进行土方开挖施工,遵循“分段分层先撑后挖”的原则,每段
16、长度2030m,每层厚度不得大于2m,开挖纵向放坡不大于1:1.5,基坑开挖至冠梁底标高后,凿除墙顶残渣至新鲜混凝土面后施工墙顶冠梁,开挖至每层土方下0.5m及时架设钢支撑并施加预应力,对架设好的钢支撑进行悬吊措施,土方开挖至基底上上30cm处采用人工清底。D出入口基坑土方开挖面积349.4,开挖深度总体约9.163m,局部达到12.263m,开挖约3000m。开挖到基地后及时施工垫层,依次进行防水层施工,附属主体结构施工。B出入口基坑土方开挖面积270.7,开挖深度总体约10.381m,局部达到13.381m,开挖约2515m。开挖到基地后及时施工垫层,依次进行防水层施工,附属主体结构施工。
17、4.2资源投入4.2.1机械设备如下表机械名称规格型号额定功率(kw)数量(台/套)新旧程度(%)预计进场时间或 容 量(m3) 小计其中或 吨 位(t)拥有新购租赁成槽机宝峨BS650222kw1902014.09冲击钻机CZ-30A45kw 0.82952014.09履带式起重机QYU5080t1952014.09轮式起重机25t1902014.09挖掘机PC2000.8m32902014.09挖掘机PC600.28m31902014.09砼输送泵HBT60C60m3/h1852014.09自倾汽车EM44315T20852014.09闪光对焊机UN-150150kw2902014.09交
18、流弧焊机BX-30024kw41002014.09钢筋切割机GT-6/407.5kw21002014.09钢筋弯曲机WJ-1-6/403kw21002014.09钢筋调直机GJ-4/1405.5kw21002014.09泥浆分离器2902014.09制浆设备2902014.09发电机220 kw1902014.09潜水泵QS25 2.2 kw61002014.094.2.2人员安排管理人员5人,降水井、钢管支撑加工及安装10人,土方开挖15人,合计30人。 5、工期安排B出入口基坑开挖工期计划为:2014年9月30日2014年10月22日。D出入口基坑开挖工期计划为:2014年8月30日201
19、4年9月19日。 图5-1 B出入口基坑施工进度横道图 图5-2 D出入口基坑施工进度横道图6、主要施工工艺及方法6.1围护结构6.1.1测量放线施工前由测量队放出结构中线及边线位置,并放出围护桩位置,基坑开挖时测量人员放出结构中线、控制线,到底时应放出槽底开挖控制线。结构施工时标出底板、边墙、墙顶控制线以便于钢筋绑扎和模板的支立。施工测量应严格执行工程测量规范中的有关技术要求。6.1.2导墙施工本站导墙结构形式采用“”型,导墙墙底伸过冠梁底面下100mm,且导墙高度不小于2000mm,以满足其稳定性及施工要求。6.1.2.1 施工工艺测量放线土方开挖墙 体 修 整绑 扎 钢 筋混 凝 土 灌
20、 注拆 模导 墙 对 撑土 方 回 填中心线复测边墙及翼缘立模钢筋加工制作砼拌制、运输图6-1导墙施工工艺流程图6.1.2.2主要施工方法1) 沟槽开挖 导墙沟槽采用人工开挖,局部路面混凝土可采用风镐进行破除。 导墙分段施工,分段长度根据模板长度和规范要求。 导墙开挖前根据测量放样成果、地下连续墙的厚度及外放尺寸,实地放样出导墙的开挖宽度,并洒出白灰线。 开挖工程中如遇坍方或开挖过宽的地方施作120砖墙外模,外侧用土分层回填夯实。 为及时排除坑底积水,在基坑南侧设置一排水沟,在一定距离设置集水坑,用抽水泵外排。2) 导墙钢筋、模板及砼施工 导墙沟槽开挖后立即将导墙中心线引至沟槽中,及时整平槽底
21、,如遇软基础地质,可采用换填或浇注C15素混凝土垫层,以保证基底密实。 土方开挖到位后,绑扎导墙钢筋,钢筋施工结束并经 “三检”合格后,填写隐蔽工程验收单,报监理验收,经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导墙模板采用组合钢模板或木模板,模板加固采用钢管支撑或1010cm方木支撑加固,支撑的间距不大于1米,严防跑模,并保证轴线和净空的准确,砼浇注前先检查模板的垂直度和中线以及净距是否符合要求,经“三检”合格后报监理通过方可进行砼浇注。 砼浇注采用商品砼,溜槽入模,砼浇注时两边对称分层交替进行,严防走模。如发生走模,立即停止砼的浇注,重新加固模板,并纠正到设计位置后,再继续进行浇注。 砼的振捣采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广东 某地 车站 出入口 基坑 开挖 施工 方案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1865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