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某隧道出口灰土挤密桩施工方案.doc
《山西某隧道出口灰土挤密桩施工方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西某隧道出口灰土挤密桩施工方案.doc(1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ZNTJ-4标杨家沟隧道出口灰土挤密桩编制: 复核: 审核: 批准: 中国葛洲坝集团山西中南部铁路通道ZNTJ-4标项目四分部2011年5月15日目 录1、工程概况2、洞口段岩土工程特性简述3、地基处理目的4、隧道灰土挤密桩设计5、主要施工方法和施工机械6、工艺试验6.1 灰土挤密桩施工工艺及试验6.2 复合地基承载力试验6.3 试验结论7、地基处理施工8、施工质量检测9、施工组织9.1人员组成9.2施工机械9.3施工进度10、质量保证措施 11、雨季施工措施12、安全施工措施 杨家沟隧道出口灰土挤密桩施工方案1、工程概况 杨家沟隧道全长6780m。 隧道出口位于山西省中阳县暖泉镇,出口洞门里
2、程DK195+ 395,暗洞进洞里程为DK195+365,设计明洞长30m。隧道出口位于峁梁上,属于浅埋段,埋深813m。隧道洞身60m位于Q3eol新黄土上,具有湿陷性,s=0.0150.046,黄土场地为级(轻微)级(中等)非自重湿陷性场地,黄土为第四系上更新统风积层;下部为Q2pl老黄土为第四系中更新统洪积层。洞内DK195+320+365长45m及DK195+365DK195+382明洞段17m(共62米)采用灰土挤密桩加固(挤密桩直径40cm,桩长深入老黄土地层2m,正方形布置,间距1m1m)。DK195+195DK195+365长170m设计为黄土级加强复合式衬砌,施工方法采用三台
3、阶增设临时仰拱,该隧道设计为无砟道床(见杨家沟隧道出口灰土挤密桩纵断面图布置图)。2、洞口段岩土工程特性简述隧道出口段表层覆第四系上更新统风积层(Q3eol)新黄土;浅黄色,硬塑,具湿陷性,大孔隙,厚度约1030m;DK195+365暗洞进洞处仰拱底部开挖线以下新黄土厚约8m,下部为中更新统洪积层(Q2pl)老黄土;黄褐色,坚硬,含钙质结核。新黄土与老黄土交界面以21%纵坡沿线路方向向洞内延深,在DK195+320处老黄土界面全部进入隧道路肩标高处。 洞口段施工场地主要为黄土及砂类土,有湿陷性,场地湿陷类别为非自重湿陷,地基湿陷等级为I级(新老黄土界面见DK195+365横断面图)。3、地基处
4、理目的 3.1、消除地基土的湿陷性; 3.2、提高地基土的承载力,减少地基变形。 4、隧道灰土挤密桩设计 灰土挤密桩:DK195+320+382段长62m设计采用灰土挤密桩,其中洞内45m,明洞部分17m。设计灰土挤密桩桩径0.4米 ,桩长深入老黄土地层2m,不宜大于25米,正方形布置,桩距1.01.0米。灰土体积配合比3:7,土料选用粉质粘土,石灰采用新鲜消石灰,粒径不大于5毫米,设计桩间土挤密系数不小于0.93,灰土桩压实系数不小于0.97。在柱顶上部铺设50cm厚灰土垫层,上面再铺一层10cm厚C15混凝土垫层并压实 。 地基处理工程数量:(按设计桩径加宽10cm计算)40灰土挤密桩:5
5、58m3(暗洞45m)+212 m3(洞外17m)=770 m3; 50cm厚灰土垫层:150m3; 10cm厚C15混凝土垫层:65m3; 5、主要施工方法及施工机械灰土挤密桩采用导杆式柴油打桩机沉管成孔,人工分层回填水泥土,机械夯锤分层夯实。 6、工艺试验 为验证设计方案及施工工艺的合理性,取得合理的工艺参数,确定最佳的机械组合方式,根据设计及客货共线铁路路基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202-2008、客运专线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铁建设2005160号的要求,地基处理正式施工之前对柱锤冲扩桩、灰土挤密桩进行工艺试验。 6.1灰土挤密桩施工工艺及试验6.1.1施工前应进行地下水位、地基
6、土的含水量、饱合度复核,当处理深度范围内有地下水或地基土的含水量小于12%或大于24%、饱合度大于65%时,应由设计单位确定是否要变更设计。6.1.2灰土挤密桩所用的石灰质量应符合要求。设计无要求时,石灰中活性CaO、MgO含量不应低于50%(按干重计),粒径小于5mm,夹石量不大于5%。6.1.3 灰土挤密桩所用土的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且有机质含量不应大于5%。6.1.4灰土挤密桩的数量、布桩形式、填料的配合比、最优含水率应符合设计。孔内填料应分层回填夯实,其压实系数不应小于0.97(轻型击实)。6.1.5桩间土处理效果应符合设计要求,灰土挤密桩处理后的复合地基承载力应满足设计要求。6.1.
7、6 灰土挤密桩成桩后要求桩身平均压实系数 c 097,桩间土平均挤密系数c 093,最小挤密系数c 088。6.1.7按照设计和验收标准的要求进行灰土挤密桩的试桩,拟定了3种试验方案,并在正式施工前在路堤坡脚外进行了小面积群桩试验。 根据地质情况,地基处理深度范围内的湿陷性黄土较松散,直接沉管成孔较为容易,采用直径 50cm 的沉管成孔,按表 2 所示工艺参数进行前2种拟定试验方案的试桩: 表 2 灰土挤密桩试桩方案 方案分层厚度(cm)分层夯击次数落距(m)锤重(t)桩体压实系数成桩直径(cm)150341.80.9811.00660225330.20.8550.89950 试桩后进行桩身和
8、桩间土的取样检测,根据检测结果,方案 1 桩体密实度均能满足要求,但是成桩桩径不易控制,为设计桩径的 1.5倍,超过设计桩径,填料量超出设计 44左右;方案 2 桩体直径能达到设计要求,但桩体密实度未能达到 097的要求,且分层厚度小,夯填速度慢。 根据上述检测结果,修改方案 1 工艺参数,采用直径 377mm 的沉管成孔,按表 3 所示参数进行工艺试验: 表 3 灰土挤密桩试桩方案方案分层厚度(cm)分层夯击次数落距(m)锤重(t)桩体压实系数成桩直径(cm)3903.5m 以下 2 次,3.5m 以上 3 次3721m 以上 0.90560 按方案3试桩后进行桩身和桩间土的取样检测,桩体压
9、实系数能够达到要求,且桩径扩大后合理,能够满足设计要求。对桩间土取样检测,平均挤密系数为 0962,最小挤密系数 0920,分别满足 093 和 088 的要求。62 复合地基承载力的荷载试验 地基处理 28d 后,进行隧道底板面复合地基承载力的荷载试验,以确定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计算地基变形模量。载荷试验应严格按载荷试验的有关规定进行,并绘制荷载与沉降关系曲线。 63试验结论 6.3.1灰土挤密桩施工按照表 3 中方案 3 进行施工,桩身压实系数能够达到设计要求,桩径扩大附合要求,桩间土平均挤密系数为 0962,最小挤密系数 0920,分别满足 093 和088 的要求,方案 3 可作为施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山西 隧道 出口 灰土 挤密桩 施工 方案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1861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