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某枢纽改造工程隧道监控量测信息化实施细则.doc
《大连某枢纽改造工程隧道监控量测信息化实施细则.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连某枢纽改造工程隧道监控量测信息化实施细则.doc(1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中铁二十一局大连铁路枢纽改造工程SN2隧道监控量测实施细则 编制: 复核: 审准: 中铁二十一局集团大连铁路枢纽改造工程SN2标项目经理部二一四年六月目 录一、编制依据及范围11.1编制依据11.2编制范围1二、工程概况12.1 自然特征12.2 地震动参数22.3隧道围岩分级32.4不良地质及特殊岩土3三、监控量测的内容及方法33.1 量测的内容33.2 监控量测系统的测试精度(必测项目)33.3 量测方法4四、数据分析与反馈7五、量测点的埋设方法及量测断面布置95.1 量测点的布设方法95.2洞内测点布设图95.3地表测点布设105.4量测断面间距105.5 量测资料的处理及应用11六、监
2、控量测管理126.1组织机构126.2信息管理与反馈136.3现场监测预警管理标准146.4施工监测信息反馈14一、编制依据及范围1.1编制依据铁路隧道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204-2008)关于进一步明确软弱围岩及不良地质铁路隧道设计施工有关技术规定的通知铁建设【2010】120号。铁路隧道施工规范TBJ163-2002;铁路隧道监控量测技术规程TB-10121-2007;铁路隧道工程施工技术手册;铁道第三勘察设计院下发的新建东北东部铁路通道大连铁路枢纽改造工程广宁寺隧道设计文件及施工图本公司所具备的技术管理水平、施工能力及类似工程的施工经验。1.2编制范围二十里堡隧道(DK37+035-D
3、K44+680),广宁寺隧道(起讫里程为DIK49+4740-DIK50+905),陈家店隧道(DIK51+660-DIK53+160),郭家岭隧道(DK60+040-DK62+035)。二、工程概况2.1 自然特征二十里堡隧道起讫里程为DK37+035DIK44+680,全长7645m。洞身最大埋深约156m。进口至DK37+474.829段位于直线上,DK37+474.829DK38+117.301段位于左偏曲线上、曲线半径R=2800m,DK38+289.293DK39+196.376段位于右偏曲线上、曲线半径R=4000m,DIK39+554.387DIK40+967.233段位于右偏
4、曲线上、曲线半径R=5000m,DIK43+899.704至出口段位于右偏曲线上、曲线半径R=4000m,其余段落均位于直线上。隧道内全线为上坡,其中DK37+035DIK40+970段坡率为4.9, DIK40+970DIK44+680段坡率为5.1。线路于DK37+865处下钻既有哈大铁路。广宁寺隧道和陈家店隧道位于大连市保税区二十堡街道办事处赵家村初家屯及亮甲店街道办事处陈家店村陈家屯境内,隧道通过低山及剥蚀丘陵区,地貌形态较复杂,沿线所经过之处山峦叠嶂,沟谷纵横,地形起伏较大,部分丘前缓坡及丘间沟谷中被第四系地层覆盖,地势总体呈北高南低,微向海岸倾斜。广宁寺隧道起讫里程为DIK49+7
5、40-DIK50+905,全长1165m,洞身最大埋深23m,最小埋深约5m。陈家店隧道起讫里程为DIK51+600-DIK53+160,全长1500m,洞身最大埋深30m,最小埋深4m。根据区域地质图及野外地质调查,隧道区无断层通过,金州岩石圈断裂带、金州-登沙河韧性断层带距工程较远,对工程影响小。郭家岭隧位于大连市保税区亮甲店街道办事处泉水村及柳树村境内,为丘陵地貌,小里程进口处地势较平缓,自然边坡511,大里程出口处地势较陡,山体自然边坡2740,起伏较大。工点区多辟为耕地,冲沟发育;隧道通过中低山及剥蚀丘陵区,地貌形态较复杂,沿线所经之处山峦叠嶂,沟谷纵横,地形起伏较大,部分丘前缓坡及
6、丘间沟谷中被第四系地层覆盖,地势总体呈北高南低,微向海岸倾斜。郭家岭隧道起讫里程DK60+040DK62+035,全长1995m,其中明洞350m,暗洞1645m,隧道拱顶以上最大覆土41m。2.2 地震动参数根据GB1830-2001中国地震动参数图,本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0.15g,地震基本烈度。2.3隧道围岩分级二十里堡隧道的围岩由、围岩组成,广宁寺隧道的围岩由、围岩组成,陈家店隧道的围岩由、围岩组成,郭家岭隧道的围岩由、围岩组成,具体围岩等级如下表:工程名称起止点总长隧道围岩情况起点终点二十里堡隧道DK37+035DIK44+6807645540290019602245广宁寺隧道DK49
7、+740DK50+9051165461703陈家店隧道DK51+660DK53+1601500105407988郭家岭隧道DK60+040DK62+035199522056612092.4不良地质及特殊岩土隧道位于低山丘陵区,地形起伏不大,少数沟谷及人工开掘处岩石稳定性较差,另外由于该区基岩为强风化弱风化片麻岩,当节埋裂隙及其发育时,岩石稳定性也较差,对线路有一定影响。隧道进出口位置岩石稳定性较差,易发生崩塌等不良地质事故。三、监控量测的内容及方法3.1 量测的内容 量测内容项目名称方法及工具布 置量测间隔时间115d16d1个月13个月3个月以后量测项目净空变化徕卡 全站仪级围岩3050m一
8、个断面,级围岩10m一个断面级围岩5m一个断面,每断面 2对测点12次/天1次/1天1次/2313次/月拱顶下沉徕卡 全站仪级围岩3050m一个断面,级围岩10m一个断面级围岩5m一个断面,每断面 2对测点,每断面1个测点12次/天1次/1天1次/2313次/月地表沉降徕卡 全站仪浅埋、洞口,每1020m一个断面,埋设宽度为从隧底至地表斜向45范围内,每25m一个点12次/天1次/2天12次/周13次/月3.2 监控量测系统的测试精度(必测项目)拱顶下沉、净空变化、地表沉降测试精度为0.1mm.3.3 量测方法监控量测流程图隧道围岩开挖后24小时埋设量测点修改支护参数,加强初期支护紧跟衬砌作仰
9、拱按照规定项目,频率进行围岩监控量测量测数据回归分析变形速率是否逐渐下降否是变形速率或总变形达到规定数值后作二次衬砌3.3.1 拱顶下沉和地表下沉在地表稳定处设一固定点做为基点并设定高程,即可进行地表下沉的观测(具体式样见附图)。拱顶下沉使用洞内布置的控制点进行量测,地表及拱顶下沉观测均采用全站仪进行量测,测量时,用蓝牙装置把装有监控量测软件的手机和全站仪进行连接,测量出监控点的坐标,保存在手机中,测量完成后对数据进行复核,复核无误后对数据进行上传至丹大客专监测系统,读数精确到0.1mm。3.3.2净空变化隧道开挖后,围岩向坑道方向的位移是围岩动态的最显著表现,最能反映出围岩的稳定性。因此对周
10、边位移的量测是最直接、最直观、最有意义、最经济的量测项目。周边位移用收敛仪量测其中两点之间的相对位移值,来反映围岩的动态。测试方法及注意事项A开挖完成后尽快埋设测点,并测取初读数,要求在24小时内完成。测量方法与拱顶测量方法一致。B测点要尽量靠近开挖断面,要求在2m以内。C整个过程做好记录,并随时检查有无错误。记录内容应包括断面位置、测点编号、初始读数、各次测试读数、当时温度、以及开挖面距量测断面距离等。3.3.3 监控量测频率测量项目的监控量测频率应根据测点距开挖面的距离及位移速度分别按表1-2和表1-3确定。由位移速度决定的监控量测频率和由距开挖面的距离决定的监控量测频率之中,原则上应采用
11、较高的频率值,出现异常情况或不良地质时,应增大监控量测频率。表1-2 按距开挖面距离确定的监测频率监控量测断面距开挖面距离(m)监控量测频率(01)B2次/d(12)B1次/d(25)B1次/23d5B1次/7d表1-3 按位移速度确定的监测频率位移速率(mm/d)监控量测频率52次/d151次/d0.511次/23d0.20.51次/3d0.21次/7d3.3.4结束量测的时间考虑到我单位监控量测的实际操作目的和意义,我单位的监控量测的结束时间定为:当围岩达到基本稳定后,以1次/3天的频率量测2周,若发觉无明显变形,便结束该点的量测工作。3.3.5测试断面、测线、测点、测孔的布设测试断面的布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大连 枢纽 改造 工程 隧道 监控 信息化 实施细则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1845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