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连拱隧道施工工艺在九瑞高速桂林二隧道施工中的改进应用职称论文.doc
《双连拱隧道施工工艺在九瑞高速桂林二隧道施工中的改进应用职称论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双连拱隧道施工工艺在九瑞高速桂林二隧道施工中的改进应用职称论文.doc(3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申报中级职称论文一 双连拱隧道施工工艺在九瑞高速桂林二隧道施工中的改进应用单位:中交一航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姓名: 2011年6月15日双连拱隧道施工工艺在九瑞高速桂林二隧道施工中的改进应用冯海暴中交一航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青岛,266071摘要:随着我国高速公路的发展,隧道施工的工艺也在不断改进,双连拱隧道施工工艺正做为隧道施工中的一项工艺在不断改进;本文通过施工九瑞高速桂林二双连拱隧道,解决了双连拱隧道施工中遇到的煤矸石问题、洞口段回填土地质进洞问题、边仰坡滑坡问题、土石夹杂地质冒顶问题、伪顶问题等,并在传统的施工工艺上进一步优化改进,采用了中导洞双端掘进,加快了施工进度,并总结出了初衬工序
2、的工效参考指标,分析了锚杆受力原理,在二次衬砌施工中,优化了原有的施工工序,并设计了混凝土分流槽,不仅节约了人工,也有效的避免了衬砌台车的偏压现象;本次施工对双连拱隧道施工工艺方法进一步优化改进,并完成了整套工艺的开发,可为以后的同类工程施工提供参考。关键字:双连拱隧道 施工工艺 套壳法 伪顶 岩溶 Improvement Application of Construction Technique of Twin Multiple-Arch Tunnel in Jiu Rui Highway Guilin tunnel 2 constructionFENG Hai-bao(No 2 Eng.
3、Co. Ltd. of CCCC First Harbor Engineering Co. Ltd., Qingdao, 266071 China;)Abstract: Along with our country highways development, the tunnel constructions technique is also improving unceasingly. The constructions technique of twin multiple arch tunnel is improving unceasingly as a craft in tunnel c
4、onstruction. This paper presents construction of Jiu Rui highway Guilin tunnel 2 twin multiple-arch tunnel and solved culm, cave entrance section backfill soil enter the cave, side supine slope landslide, roof failure of earth stone mixture with impurity, false roof etc.problems which met in twin mu
5、ltiple arch tunnel. The further optimized improvement in the traditional construction craft, has used the guide hole double-end tunneling, sped up the construction progress, and summarized work efficiency reference index at the primary lining working procedure. The anchor rod has been analyzed the s
6、tressed principle. In seconary lining construction, optimized the original construction working procedure, and has designed the concretes dividing trough, not only saved the man-power, also effective avoid lining trolleys bias phenomenon.The construction technique of this construction of twin multip
7、le-arch tunnel has further optimized improvement, and has completed whole set craft development, may provide the reference for the later similar project construction.Key words: twin multiple arch tunnel; constructions technique; casing hub method; false roof ; karst1 工程概况桂林二双连拱隧道是中交一航局承建的第一座连拱隧道,也是九
8、瑞高速公路最长的一座连拱隧道,隧道洞门为削竹式结构,断面造型美观,位于江西瑞昌市桂林办事处,东洞口在桂林办事处徐家山,西洞口位于岩家。隧道起讫桩号为K33+830K34+343,全长513米。隧道主要处于半径等于4000得曲线段中,无超高。隧道纵坡为双向坡,坡度为+1.5%、-0.56%。进、出洞门均为1:1.5削竹式。该隧道技术含量高,施工工艺复杂,施工时首先进行中导洞开挖,然后浇筑中隔墙,最后进行侧导洞和主洞开挖,见表1-1隧道衬砌类型。隧道衬砌类型 表1-1桂林二隧道处于构造剥蚀低山区,山势较陡峭,局部见有基岩出漏,植被极发育,通视条件差。山脊呈近东西走向,与隧道轴线大角度相交。沿隧道轴
9、线,区内的最高点在轴线右侧山脊(狮子山),标高为234.2米,最低点在隧道出口,标高为95.50米,相对高差为138.7米,在进行桂林二洞口施工时,出口仰坡开挖过程发现煤矸石,围岩破碎,孤石夹杂粘土。并发现大量煤矸石,使用瓦斯检测报警仪检测后发现没有有害气体;为调查清楚隧道地质结构情况,经超前地质预报探测,出口段20米电磁波衰减较重,因此该段围岩破碎、软弱;导洞因掌子面条件限制,干扰较大,前方大约20m左右围岩破碎。在进洞20米后,围岩节理发育,有溶蚀现象,但规模不大,其中K34+291284段围岩非常破碎,其它地段围岩稍好,但仍较破碎,见图1-1桂林二隧道结构断面图。图1-1桂林二隧道结构断
10、面图2隧道掘进方案比选在连拱隧道施工过程中,通常采用侧导洞法和侧壁导坑法施工,根据桂林二隧道地质和实际情况,对隧道掘进方法进行了比选,以便采取更合理的施工方案,减少不必要的损失,确保安全掘进,分析如下:2.1 侧导洞法施工工艺流程及工序说明施工工艺流程:中导洞开挖及初期支护1 中隔墙浇筑2 套拱及管棚施工右侧导洞开挖及初期支护3 左侧导洞开挖及初期支护4 右洞主洞上台阶开挖和初期支护5 右洞主洞下台阶开挖6 左洞主洞上台阶开挖和初期支护7 右洞主洞下台阶开挖8 右洞二次衬砌左洞二次衬砌,见图2-1-1侧导洞法开挖顺序。图2-1-1侧导洞法开挖顺序图注意事项:侧导洞法首先进行中导洞开挖和初期支护
11、,中导洞贯通后进行中隔墙浇筑,完成后再顺序进行右侧和左侧导洞开挖及初期支护,侧导洞开挖15m 以后方可进行主洞上台阶开挖。施工间隔距离工序5 和工序6 保持56m ,工序6 和工序7 30m ,工序7 和工序8 保持56m。2.2 侧壁导坑法施工工艺流程及工序说明施工工艺流程:中导洞开挖及初期支护1 中隔墙浇筑2 套拱及管棚施工左洞左侧壁上导坑开挖及初期支护3 左洞左侧壁下导坑开挖及初期支护4 右洞右侧壁上导坑开挖及初期支护5 右洞右侧壁下导坑开挖及初期支护6 右洞左侧壁上台阶开挖和初期支护7 右洞左侧壁下台阶开挖和初期支护8 右洞二次衬砌左洞右侧壁上台阶开挖和初期支护9 左洞右侧壁下台阶开挖
12、和初期支护10 左洞二次衬砌。中导洞和中隔墙和侧导洞法施工相同,中隔墙施工完成后,按短台阶方法开挖左洞左侧壁上下导坑,同时及时施作初期支护和左侧临时支护。然后对称施工右洞右侧壁,注意两开挖面要拉开距离25m 以上,工序6 和7 错开15m 以上;对于洞口围岩软弱带,在工序8 和工序10 施工完成后应及时施作仰拱和二次衬砌,尽早形成闭合环受力,工序8 和9 至少应拉开距离30m 以上。侧壁导坑法开挖顺序见图2-2-1。图2-2-1侧壁导坑法开挖顺序图注意事项:在开挖过程中注意工序衔接,做好围岩监控量测,确保隧道施工安全,要坚持“短进尺、勤支护、勤观测的原则”。2.3 分析确定掘进方案(1)施工方
13、法分析:侧壁导坑法与侧导洞法相比,侧壁导坑法将一个大跨度断面分解成若干个独立小断面导洞进行施工,而侧导洞法中两个侧导洞的开挖, 能够大幅减小主洞的开挖跨度,侧壁导坑法的古典力学模型明显要优于侧导洞法。但侧壁导坑法工序相对复杂,降低了施工速度,增加对围岩的扰动次数,使围岩力学性质下降,临时支护成本也略高于侧导洞法。(2)确定施工方法:由于桂林二隧道为粘土夹杂孤石,为减少开挖对围岩的扰动次数,保证施工的安全和质量,桂林二隧道决定级围岩采用侧导洞法施工,并在施工中尽量采用人工配合小型机械(如风镐等) 进行开挖,尽可能地减小施工对围岩的扰动,当进入类围岩后,采用全断面开挖以提高施工速度。3桂林二隧道出
14、口仰坡洞加固措施3.1仰坡加固原因桂林二隧道出口右洞仰坡于2008年10月2日按设计要求及施工规范完成刷坡支护后,因2008年10月24日至11月2日期间连下大雨,使得仰坡处支护部分出现沉降,在已支护好的仰坡出现宽约6-20cm的横向裂缝,裂缝由右洞边坡延伸至中导洞右侧边墙脚,且在中导洞洞顶范围内也出现了细微的横向裂缝。经分析:由于连续降雨,有部分雨水从仰坡顶部渗入围岩,导致粘土支撑力下降。见图3-1-1桂林二隧道出口处仰坡滑坡实景拍摄。图3-1-1桂林二隧道出口处仰坡滑坡实景拍摄3.2加固措施: 为了保证中导洞及以后主洞开挖的施工安全,决定对桂林二隧道出口右洞围内的仰坡进行加固处理。(1)对
15、于洞口仰坡与洞顶截水沟之间的裸露土层全部采用6钢筋网片和C20喷射砼(厚8cm)进行封闭,以防止地表水渗透进入土体影响隧道内的施工安全;(2)在右洞仰坡上出现的裂缝进行注浆固结,仰坡(K34+325K34+335)范围挂6钢筋网片和C20喷射砼(厚6cm)进行全方位封闭;(3)在右洞边坡与仰坡交界处施工两根100PVC泄水管,泄水管上部60度范围内钻泄水孔,装入时外裹土工布,泄水孔必须钻入岩层3米;(4)在右洞仰坡面上施工十根锁坡管。见图3-2-1桂林二隧道出口处仰坡滑坡加固方案。图3-2-1桂林二隧道出口处仰坡滑坡加固方案4桂林二隧道出口中导洞进洞方案调整 4.1桂林二隧道出口回填土地质处理
16、方案桂林二隧道出口中导洞进洞方式原设计进洞里程K34+325,由于该位置处中导洞右侧拱部位于岩层破碎地段,仰坡经过塌方加固,出口端边仰坡最高处达23米之高,桂林二隧道进、出口均为V级浅埋段围岩,并且在中导洞的右半部出现大面积的人工开挖过的回填土,围岩承载力太小,达不到达设计要求,若全部明挖可能引起塌方,经过实地考查后,为了保证施工安全,决定对中导洞采取“假拟洞门”的削竹进洞方法施工,即把中导洞进洞里程调整为K34+334,加长9米,使中导洞仰坡坡度减小,由原来的1:1高边仰坡调整为双级边坡,在距离洞门高5米处设置1米平台,进、出口端主洞护拱顶(设计明暗交接里程)至仰拱底的进洞方式按比例1:1削
17、竹式进洞(见附图),中隔墙延长至与护拱进洞同步里程,护拱管棚延削竹式护拱按设计间距排列施工;桂林二隧道中导洞进洞方案见图4-1-1。图4-1-1桂林二隧道中导洞进洞方案图4.2桂林二隧道出口煤矸石地质处理方案2008年9月27日,在桂林二隧道出口K33+380处开挖边坡时,发现大量煤矸石。煤矸石是一种沉积岩,是在煤层形成的时候就同期形成的,大多数是石灰岩,由于长期受煤层浸润扩散,也有比较低的含碳量,颜色呈黑灰色。为防止煤矸石地质周围散发有害气体,使用瓦斯检测报警仪检测后发现没有有害气体。为探明前方地质情况,采用了超前地质预报进行探测结合实际开挖情况施工,在开挖过程中虽有煤矸石出现,但没有有害气
18、体,在这种情况下,可以直接进洞,做好超前系统施工,随开挖、随支护,确保施工安全,在2009年10月15日,桂林二隧道中导洞安全进洞,见图4-2-1 K33+380处煤矸石实景图。图4-2-1 K33+380处煤矸石实景图5中导洞施工工艺结合桂林二隧道围岩极度破碎,为增加支护强度,开挖由于进口段围岩破碎,开挖采用钻爆法施工,并遵循“短进尺、弱爆破、强支护、勤量测“的方针,中导洞施工是双连拱隧道的必需工序,通过中导洞的施工,进一步探明隧道开挖区的地质、水文情况,为隧道正洞施工方案的确定提供可靠的依据。根据隧道围岩及构造发育情况,隧道的开挖采取上、下两部分施工,掘进施工采取短进尺,弱爆破,反铲挖掘机
19、扒碴,装载机倒退出碴,自卸汽车运至弃碴场的方法。中导洞的临时支护采取锚、喷、网、钢拱架联合支护及超前支护措施。5.1中导洞开挖;5.1.1开挖 桂林二隧道在中导洞级围岩掘进过程中采取上、下部分开挖,上部分超前3-5m。根据围岩情况每循环进尺1.0-2.0m。爆破为微毫秒爆破,尽量减小对围岩的扰动;在施工中每个断面面积约为32.6m2,通过桂林二隧道施工,总结出实际开挖工序中的施工时间,可供在以后累时工程施工中作为参考,在施工中由于中导洞面积较小,、类围岩都采用了全断面掘进方法。见表5-1-1-1桂林二隧道中导洞开挖工序时间及图5-1-1-1桂林二隧道中导洞开挖及削竹式进洞实景图。桂林二隧道中导
20、洞开挖工序时间 表5-1-1-1围岩类型风枪数量炮眼深度掏槽眼数量周边眼数量钻孔耗费时间爆破效果91.52m1820个4045个180200分钟1.21.5m93.54m1820个4550个220240分钟33.5m944.5m1820个4555个240270分钟3.84.2m图5-1-1-1桂林二隧道中导洞开挖及削竹式进洞实景图5.1.2排险、扒碴 在爆破完成后,首先进行通风排烟15分钟后,再进入洞内确定爆破中是否有哑炮出现,如果爆破正常将进行洞内扒碴排险施工,否则需要专业人员进行洞内排炮、补炮工作。扒碴采用反铲挖掘机对围岩周围爆破松散的石块进行清除,对挖掘机无法到达的地方,需要人工进行排险
21、,清楚干净后,使用喷射混凝土初喷2cm左右,确保在支护时安全。见图5-1-2-1挖掘进中导洞扒碴及爆破装药实景图。 图5-1-2-1挖掘进中导洞扒碴及爆破装药实景图5.1.3出碴、运输 中导洞内出碴采用装载机倒退装碴,由于桂林二隧道中导洞宽度只有6.68m,高度只有5.6m,无法满足装载机和自卸汽车同时并排装渣,需要在指定地点设置加宽车道,来满足装载机洞内装碴。桂林二隧道中导洞加宽车道设置两个,加宽道长度为20m,宽度为9m,高7m。分别设置在K33+967处和K33+206两处,在中导洞从K34+343后退施工至K34+100处时转为进口施工。在装载机装运期间,需要在洞内打开排风设备,保持洞
22、内环境,桂林二隧道每循环出碴设备及时间耗费见表5-1-3-1桂林二隧道中导洞出渣配备设备及耗时表。 桂林二隧道中导洞出渣配备设备及耗时表 表5-1-3-1围岩类型排险、出渣设备数量设备耗时(每循环)挖掘机装载机出渣车挖掘机装载机出渣车1126090分钟90-1204560分钟1126090分钟90-120120150分钟1124060分钟90-120150180分钟5.2中导洞支护:因隧道围岩较为破碎,且严重风化,为保证施工安全,开挖后应及时封闭,具体施工措施为: 5.2.1锚杆:采用22砂浆锚杆,锚杆单根长度3m,间距11m,梅花型布置,锚杆采用全长锚固,锚杆抗拔力不小于3.0T; 5.2.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双连 隧道 施工工艺 高速 桂林 施工 中的 改进 应用 职称论文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1827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