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届“挑战杯”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作品申报书.docx
《第十八届“挑战杯”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作品申报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十八届“挑战杯”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作品申报书.docx(2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十八届“挑战杯”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作品申报书作品名称:申报者姓名(集体名称”指导教师:类另L 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 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 科技发明制作A类 科技发明制作B类V说1 .申报者应在认真阅读此说明各项内容后按要求详细填写。2 .申报者在填写申报作品情况时只需根据个人项目或集体项目填写AI或A2表,根据作品类别(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科技发明制作)分别填写BLB2或B3表。所有申报者可根据情况填写C表。3 .表内项目填写时一律用中性黑色笔或打印,字迹要端正、清楚,此申报书可复制。4 .中间的专利和发表论文等支撑成果可以
2、是预期成果,但要注明申请或发表的时间,第一作者的信息。A1.申报者情况(个人项目)说明:必须由申报者本人按要求填写,申报者情况栏内必须填写个人作品的第一作者(承担申报作品60%以上的工作者)。申报者情况姓名性别出生年月学院现学历专业年级学制年入学时间作品全称通讯地址邮政编码手机合作者情况姓名性别年龄学历所在单位资格认定是否为我校2023年6月1日前正式注册在校的全日制非成人教育、非在职的各类学生(含本科生和研究生)。口是口否若是,其学号为:(学院盖章)年月日A2申报者情况(集体项目)申报者代表情况姓名性别出生年月学校学院、专业、年级学历学制入学时间作品名称通讯地址邮政编码手机其他作者情况姓名性
3、别年龄学历所在单位资格认定是否为我校2023年6月1日前正式注册在校的全日制非成人教育、非在职的各类学生(含本科生和研究生)。是口否若是,其学号为:(学院盖章)年月日Bk申报作品情况(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说明:仅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作品填写此表作品全称作口口口分类()A.机械与控制(包括机械、仪器仪表、自动化控制、工程、交通、建筑等)B.信息技术(包括计算机、电信、通讯、电子等)C.数理(包括数学、物理、地球与空间科学等)D.生命科学(包括生物、农学、药学、医学、健康、卫生、食品等)E.能源化工(包括能源、材料、石油、化学、化工、生态、环保等)作品撰写的目的和基本思路作品的科学性、先进性、实际应
4、用价值和现实意义作品的主要观点和内容作品在何时、何地、何种机构举行的会议上或报刊上发表及所获奖励B2.申报作品情况(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说明:仅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作品填写此表。作品全称作品所属领域()A发展成就B文明文化C美丽中国D民生福祉E中国之治F战疫行动作品撰写的目的和基本思路作品的科学性、先进性、实际应用价值和现实指导意义作口口口主要内容和观点作品在何时、何地、何种机构举行的会议或报刊上发表登载、所获奖励及评定结果调查方式口走访口问卷口现场采访人员介绍口个别交谈口亲临实践口会议口图片、照片书报刊物统计报表影视资料口文件主要调查单位及调查数量B3.申报作品情况(科技发明制
5、作)说明:仅科技发明制作类作品填写此表作品全称作品分类()A.机械与控制(包括机械、仪器仪表、自动化控制、工程、交通、建筑等)B.信息技术(包括计算机、电信、通讯、电子等)C.数理(包括数学、物理、地球与空间科学等)D.生命科学(包括生物、农学、药学、医学、健康、卫生、食品等)E.能源化工(包括能源、材料、石油、化学、化工、生态、环保等)作品设计、发明的目的和基本思路,创新点,技术关键和主要技术指标作品的科学性先进性(必须说明与现有技术相比、该作品是否具有突出的实质性技术特点和显著进步。请提供技术性分析说明和参考文献资料)作品在何时、何地、何种机构举行的评审、鉴定、评比、展示等活动中获奖及鉴定
6、结果作品所处阶段()A实验室阶段B。中试阶段C生产阶段D(自填)技术转让方式作品可展示的形式实物、产品口模型图纸口磁盘现场演示图片口录像口样品使用说明及该作品的技术特点和优势,提供该作品的适应范围及推广前景的技术性说明及市场分析和经济效益预测专利申报情况口提出专利申报申报号申报日期年月日口已获专利权批准批准号批准日期年月日口未提出专利申请C.当前国内外同类课题研究水平概述说明:1.申报者可根据作品类别和情况填写;2.填写此栏有助于评审。竞赛章程(试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是由共青团中央、中国科协、教育部、中国社会科学院、全国学联、省级人民政府主办的大学生课外
7、学术科技活动中一项具有导向性、示范性和群众性的竞赛活动,每两年举办一届。第二条竞赛的宗旨:崇尚科学、追求真知、勤奋学习、锐意创新、迎接挑战。第三条竞赛的目的:引导和激励高校学生实事求是、刻苦钻研、勇于创新、多出成果、提高素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并在此基础上促进高校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的蓬勃开展,发现和培养一批在学术科技上有作为、有潜力的优秀人才。鼓励学以致用,推动产学研融合互促,紧密围绕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服务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第四条竞赛的基本方式:高等学校在校学生申报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科技发明制作三类作品参赛;聘请专家评
8、定出具有较高学术理论水平、实际应用价值和创新意义的优秀作品,给予奖励;组织学术交流和科技成果的展览、转让活动。第二章组织机构及其职责第五条竞赛设立领导小组,由主办单位和承办单位的有关负责人组成,负责指导竞赛活动,并对全国组织委员会和全国评审委员会提交的问题进行协调和裁决。第六条竞赛设立全国组织委员会,由主办单位、承办单位和联合发起单位(含高校、新闻单位、相关企业)的有关负责人组成。主办单位和承办单位分别委派有关负责同志作为组委会成员,各联合发起单位推荐1名主管领导作为组委会成员。全国组织委员会设主任、副主任若干名。获得3次“挑战杯”的高校将获得持续担任组委会副主任成员的资格。第七条全国组织委员
9、会的职责如下:1 .审议、修改竞赛的章程。2 .筹集竞赛组织、评审、奖励所需的经费。3 .投票表决竞赛承办高校。4 .议决其它应由组委会议决的事项。第八条全国组织委员会下设秘书处,负责按照全国组委会通过的章程组织竞赛活动并向全国组委会报告工作。秘书处设秘书长、副秘书长若干名,由主办单位、承办单位有关领导担任。第九条竞赛设立全国评审委员会,由主办单位聘请的相关学科具有高级职称的非高校专家或高科技企业的技术骨干组成.全国评审委员会设主任1名,常务副主任2名,副主任若干名,秘书长1名,副秘书长若干名。全国评审委员会经主办单位批准成立,有权在本章程和评审规则所规定的原则下,独立开展评审工作。评委须严格
10、遵守评审纪律,评审前须签订评审纪律承诺书。第十条全国评审委员会职责如下:1 .在本章程和评审规则基础上制定评审实施细则。2 .终审决赛环节实行公开答辩制,答辩前评审委员可以到参赛作品集中展示区审看参赛作品及其演示。3 .确定参赛作品获奖等次。第十一条竞赛设立作品资格评判委员会,在全国组委会第二次全体会议召开时成立,由全国评审委员会常务副主任1名、评审委员不少于3名(根据被评判作品学科分布选定)、主办单位各1名代表、全国组织委员会高校委员中抽签产生的10名代表(每省份最多2名代表)组成。资格评判委员会主任由全国评审委员会常务副主任担任。资格评判委员会会议由资格评判委员会主任负责召集。第十二条作品
11、资格评判委员会职责如下:1 .授权全国组委会秘书处在预审开始至终审决赛结束前接受参赛学校和学生、评委、社会各界人士对参赛作品资格的质疑投诉。2 .在终审决赛结束前,如出现被质疑投诉作品,资格评判委员会应召开会议,对被质疑投诉的参赛作品的作者及所属学校进行质询。3 .投票表决被质疑投诉作品是否具备参赛资格。第十三条全国组委会秘书处对质疑投诉者的姓名、单位予以保密。质疑投诉者需提供相关证据或明确的线索。资格评判委员会开会时,到会人数超过2/3方可进行表决;表决时实行回避制度;若参加表决人数中有2/3以上认为该作品不具备参赛资格,则评委会对该作品不予评审,其参赛得分随之取消。全国组委会秘书处不受理匿
12、名质疑投诉。终审决赛结束后,对作品的质疑投诉继续按本章程第三十九条执行。第十四条竞赛设立评审监督委员会,在全国赛前成立,下设秘书处。评审监督委员会依照评审监督委员会章程组织建立、行使职责。第十五条主办单位根据团体总分优先原则,确定上届竞赛总分前70名的学校为联合发起高校,并可根据终审决赛规模、地区平衡、学校类别及代表性、承办地区等因素作部分调整。第十六条各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各高校应举办与全国竞赛接轨的届次化的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各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团委、科协、教育部门、学联联合设立省级组织协调委员会和评审委员会,负责本省份竞赛的组织协调、参赛作品资格审查和作品初
13、评等有关工作。第三章参赛资格与作品申报第十七条凡在举办竞赛终审决赛的当年6月1日以前正式注册的全日制非成人教育的各类高等院校在校专科生、本科生、硕士研究生(不含在职研究生)都可申报作品参赛。第十八条申报参赛的作品必须是距竞赛终审决赛当年6月1日前两年内完成的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或社会实践活动成果,可分为个人作品和集体作品。申报个人作品的,申报者必须承担申报作品60%以上的研究工作,作品鉴定证书、专利证书及发表的有关作品上的署名均应为第一作者,合作者必须是学生且不得超过2人;凡作者超过3人的项目或者不超过3人,但无法区分第一作者的项目,均须申报集体作品。集体作品的作者必须均为学生。凡有合作者的个人作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十八 挑战 齐鲁 工业大学 山东省 科学院 大学生 课外 学术 科技 作品 竞赛 申报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1786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