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用植物栽培制度和土壤耕作培训ppt课件.ppt
《药用植物栽培制度和土壤耕作培训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药用植物栽培制度和土壤耕作培训ppt课件.ppt(5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药用植物栽培制度和土壤耕作,第一节 药用植物的栽培制度,一、栽培制度是某一地区所有栽培作物在空间和时间上的配置方式,以及配置这些作物所采用的种植体系,包括复种、单作、套作、混作、轮作与连作等。二、复种(一)定义是指在同一田地上一年内接连种植两季或两季以上作物的种植方式。,根据一年内在同一田地上种植的植物季数,把一年种植两季植物称为一年两熟,如莲子泽泻(“”表示年内复种);一年种植三季植物称为一年三熟,如绿肥(小麦或油菜)早稻泽泻;两年内种植三季植物,称为两年三熟,如莲子川芎夏甘薯(中稻)(符号表示年间植物接茬播种),耕地复种程度的高低,通常用复种指数来表示,即全年总收获面积占耕地面积的百分比。
2、公式为:耕地复种指数=(全年种植植物总收获面积耕地面积)100%,熟制是我国对耕地利用程度的另一种表示方法,它以年为单位表示种植的季数。一年三熟、一年两熟、两年三熟、一年一熟、五年四熟等都称为熟制。其中,对年播种面积大于耕地面积的熟制,如前三种,又统称为多熟制。,休闲是复种的反义词。休闲是指耕地在可种植植物的季节只耕不种或不耕不种等方式。农业生产中,对耕地进行休闲是一种恢复地力的技术措施,其目的主要是使耕地短暂休息,减少水分。养分的消耗,并蓄积雨水,消灭杂草,促进土壤潜在养分转化,为后作植物创造良好的土壤条件。,(二)复种的条件1热量条件热量是决定能否复种的首要条件。复种所要求的热量指标积温,
3、不仅是复种方式中各种作物本身所需积温(喜凉作物以0积温计,喜温作物以10积温计)的相加,而应在此基础上有所增减。如在前茬植物收获后再复播后茬植物,应加上农耗期的积温。套种则应减去上、下茬植物伴生期间一种作物的积温。如果是移栽,则减去植物移栽前的积温。一般情况下,10积温在2 5003 600之间,只能复种早熟植物,或套种早熟植物;在3 6004 000之间,则可一年两熟,但要选择生育期短的早熟植物或者采用套种或移栽的方法;在4 0005 000之间,可进行多种植物的一年二熟;5 0006 500之间,可一年三熟;6 500可三熟至四熟。,2水分条件在热量条件能满足复种的地区能否实行复种,就要看
4、水分条件了。即热量是复种的可能性首要条件,水分是复种可行性中的关键条件。例如热带非洲热量充足,可以一年三熟、四熟,但是一些地区由于干旱,在没有灌溉条件下,复种的发展受到很大的限制,因此只能一年一熟。降水量、降水分配规律、地上地下水资源、蒸腾量、农田基本建设等都影响着复种。从降水量看,我国一般年降水量达600 mm的地区,虽然热量能满足一年两熟的要求,但水分则成为限制因子。,3地力与肥料条件在光、热、水条件具备的情况下,地力条件往往成为复种产量高低的主要矛盾,而且需要增施肥料才能保证多种多收。地力不足,肥料少,往往出现两季不如一季的现象。4劳力、畜力和机械化条件复种主要是从时间上充分利用光热和地
5、力措施,需要在作物收获、播种的大忙季节,能在短时间内及时、保质保量地完成上季作物收获、下季作物播种以及田间管理工作。所以有无足够的劳力、畜力和机械化条件也是事关复种成败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自然条件相同时,当地生产条件、社会经济条件承载力则是决定复种的主要依据。,5技术条件与经济效益大小除了上述自然、经济条件外,还必须有一套相适应的耕作栽培技术,以克服季节与劳力的矛盾,平衡各作物间热能、水分、肥料等的关系,如作物品种的组合,前后茬的搭配,种植方式(套种、育苗移栽),促进早熟措施(免耕播栽、地膜覆盖、密植打顶,使用催熟剂)等。复种是一种集约化的种植,高投入,高产出,所以经济效益也是决定能否复种的
6、重要因素。只有产量高,经济效益也增长时,提高复种才有生命力。,(三)我国药用植物的主要复种方式,一年两熟制的各种复种组合图,两年三熟复种组合,三、间作、混作及套作(一)间作、混作及套作的概念单作:是指在同一块田地上一个完整的生育期内只种植同一种作物的种植方式。这种方式种植植物单一,群体结构单一,全田种植植物对环境条件要求一致,生育期比较一致,便于田间统一管理与机械化作业。人参、西洋参、当归、郁金、菊花、莲子等单作居多。,间作:是指在同一田地上于同一生长期内,分行或分带相间种植两种以上植物的种植方式。比如在玉米、高粱地里,可于其株、行垄上间作穿心莲、菘蓝、补骨脂、半夏等。与单作不同,间作是不同种
7、植植物在田间构成人工复合群体,个体之间既有种内关系,又有种间关系。间作时,不论间作的作物有几种,皆不增计复种面积。间作的植物播种期、收获期相同或不相同,但植物共处期长,其中至少有一种植物的共处期超过其全生育期的一半。间作是集约利用空间的种植方式。,混作:是指在同一块田地上,同时或同季节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生育季节相近的植物、按一定比例混合撒播或同行混播种植的方式。混作与间作都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生育季节相近的植物在田间构成复合群体,从而提高田间密度,充分利用空间,增加光能和土地利用率。两者只是配置形式不同,间作利用行间,混作利用株间。在生产上,有时把间作和混作结合起来。如玉米间大豆,玉米混小豆;玉米
8、混大豆(小豆),间种贝母;果树间小葱,果树混福寿草;山茱萸混种豌豆(或蚕豆),山茱萸混种黄芩等,套作:是指在前季植物生长后期的株行间播种或移栽后季植物的种植方式,称为套种。如甘蔗地上套种白术、丹参、沙参、玉竹等。对比单作,它不仅能阶段性地充分利用空间,更重要的是能延长后季植物对生长季节的利用,提高复种指数,提高年总产量。它主要是一种集约利用时间的种植方式。,立体种植:是指在同一农田上,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作物(包括木本)从平面、时间上多层次地利用空间的种植方式。如云南植物研究所建造人工林,上层是橡胶树,第二层是中药材肉桂和罗芙木,第三层是茶树,最下层是耐荫的名贵中药砂仁。形成了一个多层次的复合绿化
9、器,使能量、物质转化效率及生物产量均比单一纯林显著提高。,立体种养:是指在同一块田地上,植物与食用微生物、农业动物或鱼类分层利用空间种植和养殖的结构;或在同一水体内,高经济价值的水生或湿生药用植物与鱼类、贝类相间混养、分层混养的结构。前者如玉米(甘蔗)和菌菇、莲子和鱼共同种养,后者如藻(海带)和扇贝、海参共养。,(二)间作、混作、套作的技术原理及运用1.选择适宜的植物种类和品种搭配 原理:使其互利,减少竞争 运用:在株型方面要选择高秆与矮秆、垂直叶与水平叶、圆叶与尖叶、深根与浅根植物搭配。在适应性方面,要选择喜光与耐荫,喜温与喜凉,耗氮与固氮等植物搭配。根系分泌物要互利无害,注意植物间的他感作
10、用(allelophathy)。在品种熟期上,间、套作中的主栽植物生育期可长些,副作物生育期要短些;在混作中生育期要求要一致,2建立合理的密度和田间结构密度和田间结构是解决间套作中植物间一系列矛盾,使复合群体发挥增产潜力的关键措施。间混套作时,其植物要有主副之分,既要处理好同一植物个体间的矛盾,又要处理好各间混套作植物间的矛盾,以减少植物间、个体间的竞争。就其密度而言,通常情况下主要植物应占较大的比例,其密度可接近单作时密度,副栽植物占较小比例,密度小于单作,总的密度要适当,既要通风透光良好,又要尽可能提高叶面积指数。副作植物为套作前作时,一般要为后播主作植物留好空行,共处期愈长,空行要多,土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药用植物 栽培 制度 土壤 耕作 培训 ppt 课件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1767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