酶在贮藏保鲜中的应用完整版课件.ppt
《酶在贮藏保鲜中的应用完整版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酶在贮藏保鲜中的应用完整版课件.ppt(4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酶在贮藏保鲜中的应用,食品在加工、运输和贮藏过程中,常常由于受到微生物、氧气、温度、湿度、光线等各种因素的影响,而使食品的色、香、味及营养发生变化,甚至导致食品腐败变质,不能食用。因此,在食品领域内各类食品的防腐保鲜始终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据估计,全世界每年约有10%-20%的食品由于腐败而废弃,而在中国,食品的腐败变质状况更为严重,造成了很大的经济损失。在现有的食品生产和加工中,为了达到食品防腐保鲜、延长保质期的目的,一般大都采用添加防腐剂、保鲜剂或热杀菌等方法,而向食品中添加防腐剂是一种既简便、又行之有效的方法。,目前,绿色健康消费已成为新的消费时尚,食品中一些添加剂、防腐剂也在向
2、着安全、营养、无公害的方向发展。尤其是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检测手段的不断完善,人们逐渐发现过去认为安全的一些化学防腐剂实际上也具有致癌或潜在致癌的可能性。,寻找并开发一些天然高效、安全无毒、性能稳定、广谱杀菌的食品防腐剂正逐渐成为食品科学研究领域中的一大热点。而酶法保鲜作为一种新型的、无公害的保鲜技术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关注,具有非常广阔的前景。酶法保鲜技术是利用生物酶的高效催化作用,防止或消除外界因素对食品的不良影响,从而保持食品原有的优良品质和特性的技术。此法与其他方法相比具有以下优点。,(1)酶制剂本身无毒、无味、无嗅,安全性高(2)酶作用条件温和,一般不会损害食品的质量。酶制剂在常温下反
3、应,反应的酸碱条件要求不苛刻,一般可在pH3-9进行反应,反应温度在25-90之间。,(3)酶对底物有严格的专一性,添加到成分复杂的原料中不会引起不必要的化学变化。(4)酶的用量少。由于酶催化具有高效性,用低浓度的酶也能达到防腐保鲜的目的。(5)反应终点易于控制,必要时简单的加热方法就能使酶失活,终止其反应。,正是由于酶法保鲜具有上述优点,因此可广泛应用于各种食品的保鲜,有效地防止外界因素,特别是氧和微生物对食品造成的不良影响。目前应用较多的是葡萄糖氧化酶和溶菌酶的保鲜技术。,一、葡萄糖氧化酶在食品保鲜方面的应用,Glucose Oxidase,简称GOD,(-D-葡萄糖:氧 氧化还原酶;)是
4、一种需氧脱氢酶,能专一地氧化-D-葡萄糖成为葡萄糖酸。1928年由Muller首先从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的无细胞提取液中发现葡萄糖氧化酶。一般由青霉()和黑曲霉产生。,葡萄糖氧化酶对-D-葡萄糖具有高度专一性,可催化葡萄糖与氧反应,生成葡萄糖酸和过氧化氢,其催化过程不仅能使葡萄糖氧化变性,而且在反应中消耗掉一个氧分子,因此,可作为除葡萄糖剂和脱氧剂广泛应用于食品保鲜。葡萄糖氧化酶是食品工业中应用非常广泛的一种酶制剂,作为一种天然食品添加剂,对人体无毒、无副作用。,1、脱糖保鲜,用葡萄糖氧化酶去除食品中残留的葡萄糖,目前应用最多的是脱水制品如蛋白粉、蛋白片的生产。由于蛋白
5、中含有0.5%0.6%的葡萄糖,因此在蛋类制品加工和贮藏过程中,极易发生葡萄糖分子中的羰基与蛋白质分子的氨基结合生成黑蛋白的美拉德反应。,美拉德反应不但导致食品中葡萄糖和游离氨基消失,还会使食品褐变、营养损失,风味也会发生变化,甚至产生有毒物质。因此,在蛋制品加工过程中往往要先进行蛋白的脱糖处理,以防止食品因氧化而引起的品质下降和变质。早期在蛋制品工艺中多是采用干或湿酵母发酵的方法除去葡萄糖,该方法的缺点是周期长,卫生条件差,产品质量也不理想。近几年来,在干制蛋品加工中已普遍采用葡萄糖氧化酶进行脱糖处理。,用葡萄糖氧化酶过氧化氢酶体系将还原糖分子上的醛基转变成羧基,这样就消除了美拉德反应中的底
6、物之一-还原糖。反应中需要不断地供给氧气,因此使用葡萄糖氧化酶脱糖时应分次加入适量的H2O2溶液,这样同葡萄糖氧化酶一起使用的过氧化氢酶就能分解H2O2,以补充反应所需要的氧。,2、脱氧保鲜,食品在运输贮藏保存过程中,由于氧的作用,容易发生一系列不利于产品质量的化学反应,引起色、香、味的改变。例如,氧的存在容易引起花生、奶粉、饼干、油炸食品等富含油脂的食品发生氧化作用,引起油脂酸败,产生不良风味而造成食品营养损失、变质。氧化也会引起去皮果蔬、果酱以及肉类发生褐变。另外氧的存在也为许多微生物生长创造了条件,导致食品风味品质下降。,解决氧化问题的根本办法是脱氧。葡萄糖氧化酶是一种理想的除氧保鲜剂,
7、可有效防止食品因氧化而引起的质量下降和变质。罐藏食品可以使用含葡萄糖氧化酶的吸氧保鲜袋防止氧化,罐装果汁、酒和水果罐头等可以直接加入葡萄糖氧化酶以保持品质,另外葡萄糖氧化酶也可以有效地防止罐装容器的氧化作用。,3、防止微生物繁殖,葡萄糖氧化酶本身并不具有抗微生物的作用,但由于葡萄糖氧化酶能去除氧,所以能防止好气菌的生长繁殖;形成的葡萄糖酸引起pH下降,也有抑制作用;同时由于产生过氧化氢具有细胞毒性,也可起到杀菌的作用。因此葡萄糖氧化酶可用于在特殊情况下防止微生物的繁殖。,二、溶菌酶在食品保鲜方面的应用,溶菌酶(N-乙酰胞壁质聚糖水解酶,)又称为胞壁质酶,细胞壁溶解酶。是一种专门作用于微生物细胞
8、壁的水解酶。溶菌酶是由129个氨基酸构成的单纯碱性球蛋白,化学性质非常稳定。,在自然界中,溶菌酶普遍存在于鸟类、家禽的蛋清和哺乳动物的眼泪、唾液、血液、鼻涕、尿液、乳汁和组织细胞中(如肝、肾、淋巴组织、肠道等),从木瓜、大麦、无花果和卷心菜、萝卜等植物中也能分离出溶菌酶,其中以蛋清含量最高,约含0.3%。因而多数商品溶菌酶都是从蛋清中提取的。,溶菌酶本身是一种无毒性的蛋白质,作为一种存在于人体正常体液及组织中的非特异性免疫因素,溶菌酶对人体完全无毒副作用,并且具有抗菌消炎,抗病毒,抗肿瘤,增强机体免疫力的生理功能,还可激活血小板,改善组织局部血液循环障碍,分泌脓液,增强局部防卫功能,具有止血、
9、消肿等作用。因此,将溶菌酶作为食品贮藏过程中的杀菌剂和防腐剂,代替化学合成的食品防腐剂具有一定的潜在应用价值。,1、溶菌酶的种类,人们对溶菌酶的研究始于20世纪初,1922年英国细菌学家弗莱明(Fleming)发现人的唾液、眼泪中存在这种能溶解细菌细胞壁的酶,因其具有溶菌作用,故命名为溶菌酶。根据来源不同,将溶菌酶分为三类:动物溶菌酶、植物溶菌酶和微生物溶菌酶。,动物溶菌酶,动物溶菌酶包括鸡蛋清溶菌酶及人和哺乳动物溶菌酶。鸡蛋清溶菌酶是目前研究和应用最多的,分子量为14000,其等电点在左右,最适温度在50,化学性质稳定,pH在之间改变时对酶结构影响很小,pH在47范围内100处理1min仍有
10、近100%的活力,在210条件下加热仍具有活性。,因此,将溶菌酶作为食品贮藏过程中的杀菌剂和防腐剂,代替化学合成的食品防腐剂具有一定的潜在应用价值。LP体系的杀菌机理是在乳过氧化物酶的催化作用下,过氧化氢氧化硫氰酸盐生成次硫氰酸(HOSCN),次硫氰酸的解离生成次硫氰酸根离子OSCN-,这种活性物质能将细菌蛋白质的巯基氧化成相应的硫(氧)基衍生物,并进一步水解生成次磺酸。(5)反应终点易于控制,必要时简单的加热方法就能使酶失活,终止其反应。通过添加过氧化氢和硫氰酸盐活化LP体系,在4下贮存的鲜乳其贮存期可延长5-6天,而嗜冷性细菌数目不会增加。溶菌酶不仅对乳酸菌生长很有利,而且还能抑制污染菌引
11、起的酪酸发酵,这种特性为一般防腐剂不能达到的。05%)的溶菌酶溶液喷洒在水产品或肉类上,就可起到防腐保鲜的作用。溶菌酶是由129个氨基酸构成的单纯碱性球蛋白,化学性质非常稳定。(2)酶作用条件温和,一般不会损害食品的质量。由于酶催化具有高效性,用低浓度的酶也能达到防腐保鲜的目的。乳过氧化物酶(简称LP)是一种天然的捕杀微生物剂,自然的生牛乳、人体的唾液和眼泪中都含有此酶。人们对溶菌酶的研究始于20世纪初,1922年英国细菌学家弗莱明(Fleming)发现人的唾液、眼泪中存在这种能溶解细菌细胞壁的酶,因其具有溶菌作用,故命名为溶菌酶。6%的葡萄糖,因此在蛋类制品加工和贮藏过程中,极易发生葡萄糖分
12、子中的羰基与蛋白质分子的氨基结合生成黑蛋白的美拉德反应。同时由于产生过氧化氢具有细胞毒性,也可起到杀菌的作用。溶菌酶在婴儿体内可以直接或间接促进婴儿肠道细菌双岐杆菌增殖,它可以促进婴儿胃肠内乳酪蛋白形成微细凝乳,有利于婴儿消化吸收;(2)酶作用条件温和,一般不会损害食品的质量。溶菌酶也可以促进人工喂养婴儿肠道细菌群的正常化;(2)用于新鲜海产品和水产品的保鲜,鸡蛋清溶菌酶在碱性环境条件下稳定性较差,分解G+细菌,但对G-细菌不起作用。研究表明其它鸟类蛋清溶菌酶也是由129个氨基酸残基组成,但其排列顺序和鸡蛋清溶菌酶不同,并且活性部位也不相同。,人溶菌酶分子量为14600,对人的溶菌酶研究发现它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贮藏 保鲜 中的 应用 完整版 课件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1762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