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经济理论汇总课件.ppt
《第六章经济理论汇总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六章经济理论汇总课件.ppt(5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主讲教师:刘 煜,西方经济思想史,第六章 大卫李嘉图的经济理论,1,第一节 李嘉图工业革命时代英国古典 经济学完成者,2,第二节 价值与货币理论,3,第三节 分配理论,4,第四节 资本积累、再生产理论和赋税原理,5,第五节 自由贸易理论,英国工业革命时期的经济学家李嘉图,是英国古典经济学的完成者。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一书是古典经济学的代表作,它的诸多科学结论后来被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继承和发展。李嘉图成为劳动价值论学派的领袖。李嘉图论述工资、利润、地租,从经济理论分析中悟到工资与利润对立、利润与地租对立的社会现实。阶级的矛盾源于经济,这就是后来李嘉图社会主义学派的理论依据。李嘉图反对国家干预经济
2、,主张自由贸易,比较成本学说是其国际贸易的理论基础。,本章重点,第一节 大卫李嘉图英国古典经济学的完成者,一、李嘉图经济理论的历史背景二、李嘉图的生平和著作三、李嘉图的社会观四、李嘉图的方法论,第一节主要内容,一、李嘉图经济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李嘉图是英国产业革命时期古典政治经济学的杰出代表和完成者。李嘉图的学说形成于19世纪初叶,正值英国产业革命蓬勃发展时期。开始于18世纪60年代的产业革命,是一场用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劳动的生产技术革命。产业革命是英国的社会生产和对外贸易得到迅速发展。机器生产的发展,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不仅在工业而且在农业中,逐渐排挤了旧的小生产,确立了自己的统治地位。,经过产业
3、革命,英国发展成为比较典型的资本主义社会,工业资产阶级的经济力量迅速壮大,并在经济生活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但政权仍在地主阶级手中,这侵害了资产阶级的利益。于是在一系列的问题上,资产阶级与地主阶级发生了尖锐的矛盾的冲突。在政治方面,它表现为工业资产阶级要求通过议会改革,取得议会的多数,以便掌握政权。在经济方面,它表现为对谷物法的存废和货币改革的争议。李嘉图的经济理论正是适应这个要求产生的,其任务就是要为资本主义大工业的发展制定新的经济理论和政策,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扫清障碍,大力提高资本主义的生产力,使国民财富更大更快的增长。,时代背景,二、李嘉图的生平和著作,大卫李嘉图1772年出生于英国伦敦一个
4、犹太族的证券交易经纪人家庭,只受过两年商业教育,14岁便跟着父亲从事证券交易所活动。1793年因婚姻及宗教问题,与家庭脱离关系,独立从事证券交易业务,25岁即成为巨富。富而优则学,李嘉图开始致力于化学、数学、地质学等自然科学研究。,1799年阅读了斯密的国富论而对政治经济学发生了浓厚兴趣。针对英国当时的货币问题,李嘉图发表了黄金价格、(黄金的高价)是银行纸币价值的证明、关于一种既经济又可靠的同伙的建议等一系列论文和著作,批评了英格兰银行滥发纸币的政策,要求恢复银行券兑换金币的制度,以稳定国家货币。1815年谷物法修正案通过后,引起了激烈的争论,李嘉图也开始关注当时工业资产阶级和地主贵族阶级斗争
5、的另一个经济问题,即谷物法的存废或农业保护问题。他先后发表了一系列文章反映当时工业资产阶级最迫切的愿望和要求。1815年发表论谷物低价对资本利润的影响,同代表贵族阶级利益的马尔萨斯进行论战;1822年发表论对农业的保护,论证了地主阶级的利益不但和工业资产阶级的利益相矛盾,而且和全社会所有人的利益也是矛盾的。,李嘉图最有影响的著作是其1817年发表的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该著作使他成为当时最著名的英国经济学家。原理共有32章,各章之间没有一定的逻辑联系。该书的前六章特别是第一、二章已经包括了他的全部理论,其余各章只是原理的运用和补充。该书是一部非常抽象的理论著作,它并没有涉及现实的经济问题,而是
6、对过去政论文章中所阐述的观点和政策主张,作了高度的概括和理论的论证。李嘉图在这部著作中所提出的严密理论以及他所运用的前后一贯的方法,大大超过了国富论。马克思评论原理一书时说“头两章给人以高度的理论享受。”1819年,学而优则仕,李嘉图在原理发表两年后被选为国会议员,成为工业资产阶级在议会中的政治代言人。1823年李嘉图中耳炎病逝,年仅52岁,却留下了巨额财富。(和凯恩斯都是靠证券投资致富。),三、李嘉图的社会观,李嘉图的社会观是功利主义和经济自由主义。他的经济自由主义是以边沁的功利主义作为哲学基础的,认为人类行为的准则是个人利益,是追求个人功利,即寻求快乐和避免痛苦,而个人追求个人利益同整个社
7、会的利益是一致的,符合社会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Jeremy Bentham(17481832),三、李嘉图的社会观,李嘉图反对国家对经济生活的干预,认为经济自由能保证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的结合,最大限度地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资本家追求的利润虽是为个人利益,但由于利润是资本积累的源泉,而资本积累又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条件,生产力的发展又可以促进社会财富的增加和全社会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因此,资本家的利益和全社会的利益是一致的。李嘉图认为资产阶级获得尽可能多的利益符合全社会的利益,资产阶级的利益应该在其他一切阶级的利益之上。,四、李嘉图的方法论,在方法论上,李嘉图力求克服斯密体系中的矛盾,始终一
8、贯地使用抽象演绎法,他把价值由劳动时间决定的原理作为分析一切经济现象的基础和出发点,因而较为深刻的分析了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得出了一些比较科学的结论。但由于缺乏历史的观点,他把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绝对化、永恒化了。在研究经济范畴时,他跳过必要的中间环节,直接去论证各种经济范畴的一致性,因而理论体系中存在着不可克服的矛盾。,第二节 价值和货币理论,李嘉图的价值理论是在批评并继承亚当斯密的价值理论的基础上展开的,价值理论是李嘉图全部经济理论的基础和起点。他始终坚持生产中耗费的劳动时间决定价值的原理,并运用这一原理来考察资本主义的一切经济规律。,(一)关于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的关系李嘉图在原理一书的第一章
9、首先分析了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的关系。他肯定了斯密关于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的区分,但认为斯密“使用价值极大的东西,交换价值往往极小或完全没有。反之,交换价值极大的东西,使用价值往往极小或完全没有”的观点是错误的。李嘉图更加深入地认为:“一种商品如果全然没有用处,或者说,如果无论从哪一方面说都无益于我们欲望的满足,那就无论怎样稀少,也无论获得时需要耗费多少劳动,总不会具有交换价值。”由此可以看出,李嘉图已经认识到使用价值是交换价值存在的物质前提条件。李嘉图同斯密一样,认为政治经济学研究的不是商品的使用价值而是交换价值,因此,在研究了二者的关系后,他进一步分析了商品交换价值的决定因素。,一、价值理论,
10、(二)关于价值由劳动时间决定的原理李嘉图认为商品的交换价值由两个因素所决定,“具有效用的商品,其交换价值是从两个源泉得来的一个是他们的稀少性,另一个是获取时所必须的劳动量。”李嘉图将商品分为两类,不同类别的商品其交换价值的决定因素不同。对于劳动不能增加其数量的商品(如罕见的雕像和图画,稀有的书籍和古钱,以及只能在数量极为有限的特殊土壤上种植的葡萄所酿制的特殊葡萄酒等),其交换价值与原来生产时所必须的劳动量完全无关,而只能由他们的稀少性决定,并随着消费者不断变化的财富和嗜好一同变动;对于数量可以由人类劳动增加、生产可以不受限制地进行竞争的商品,其交换价值几乎完全取决于生产商品所耗费的相对劳动量,
11、并与劳动量成正比。,一、价值理论,(二)关于价值由劳动时间决定的原理在关于商品价值的决定问题上,李嘉图肯定了斯密关于生产商品所耗费的劳动量是交换价值的源泉的论断,但同时也批判了斯密把生产时所耗费的劳动量和交换时所能换得的劳动量都作为价值标准尺度的观点。李嘉图坚持认为决定商品价值的是生产这种商品所耗费的劳动量,并强调了这一学说的重大意义。他说:“除开不能由人类劳力增加的东西以外,这一点实际上是一切东西的交换价值的基础。这是政治经济学上一个极端重要的学说。因为在这门科学中,造成错误和分歧意见最多的,莫过于有关价值一词的含糊观念。”,一、价值理论,(三)关于创造价值的劳动在认识到劳动决定价值的基础上
12、,李嘉图看到了劳动的不同性质,把劳动分为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他说:“各种不同性质的劳动的估价很快就会在市场上得到十分准确的调整,并且主要取决于劳动者的相对熟练程度和所完成的劳动的强度。估计的尺度一经形成,就很少发生变动。如果宝石匠一天的劳动比普通劳动者一天的劳动价值更大,那是许久以前已经做了这样的调整,而且他在价值尺度上也已被安放在适当位置上了。”李嘉图已经看到了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在价值量上存在的差异,即在相同时间内创造的价值量不同,并且认为这种差异不是商品相对价值变化的原因。但他没有进一步解释二者存在差异的原因。,一、价值理论,(三)关于创造价值的劳动李嘉图还把影响商品价值的劳动区分为直接劳
13、动和间接劳动。他认为商品的交换价值不仅由直接投在商品生产过程中的劳动所决定,同时也由投在实现直接劳动所需要的一切生产资料如器具或机器上的劳动所决定。前者称为直接劳动,后者称为间接劳动。无论是生产商品所耗费的直接劳动还是间接劳动的变化都会影响商品价值的变化。李嘉图进一步认识到直接劳动和间接劳动对商品价值形成的不同作用。他认为直接劳动创造新价值,而间接劳动只是把已经形成的生产资料的价值转移到新生产的商品上。而且这种价值转移量,同生产资料本身的价值量及其磨损度成正比,而同它的耐久性成反比。,一、价值理论,(三)关于创造价值的劳动在对决定商品价值的劳动做进一步区分的同时,李嘉图还认识到决定商品价值的劳
14、动,不是个别生产者在生产产品时所耗费的实际劳动,而是社会必要劳动。但是李嘉图所说的社会必要劳动,并不是指商品社会中具有中等生产条件的一般熟练程度的生产者在普通劳动强度下生产每单位商品所耗费的抽象劳动,而是指在最不利的生产条件下进行的生产的人所必须投入的劳动量。,一、价值理论,(四)关于价值和交换价值李嘉图在正确认识商品价值决定因素的基础上,还初步区分了价值和交换价值。他批评了斯密把耗费劳动决定价值与购买劳动决定价值混淆的错误,这说明他基本上划清可价值与交换价值的区别。他认识到一种商品的价值是由生产这种商品所耗费的劳动时间决定的,而交换价值则是两种商品交换时的数量比例的关系的表现。一般情况下,他
15、所说的价值、绝对价值和实际价值是指商品的内在价值,即生产商品所消耗的必须劳动所决定的价值的表现;他所说的交换价值、相对价值和比较价值,则是指商品价值的表现形式。,一、价值理论,(五)价值和价格在研究了价值的决定问题后,李嘉图又进一步分析了价值与价格的关系。他认为资本的逐利本性驱使市场竞争和供求关系发生变化,使资本在不同部门之间进行转移,从而使不断变化的商品的市场价格和自然价格趋于一致,并使不同行业的利润趋于平均利润。李嘉图对价值和价格关系的论断基本上认同了斯密的观点,但进一步认识到这一规律适用于一切社会阶段。斯密只局限在没有土地私有和资本积累的社会,同时李嘉图认为自然价格偏离市场价格是一种普遍
16、现象,没有一种商品能免除价格上偶然和暂时的变动,正是价格上的变动,使资本在行业进行有效的市场配置。,一、价值理论,(六)李嘉图价值学说及其理论体系的两大矛盾。李嘉图坚持和发展了生产中所耗费的劳动时间决定价值原理,为劳动价值的科学体系的建立奠定了基础,但他的劳动价值学说却存在着两个不可克服的矛盾:1、价值规律存在的矛盾;2、价值规律和平均价值的矛盾。,一、价值理论,1、价值规律存在的矛盾由于资本的耐久性以及在使用者手中的周转速度不同,等量劳动生产等量价值和等量资本获得等量利润发生了矛盾。如果是商品按照价值出售,那么二者的实际利润率就不会相等;如果二者获得同一的利润率,那么商品就不能按价值出售。李
17、嘉图无法加以说明,便对他的劳动价值论作了必要的修改,他认为在这样的条件下,商品价值发生变动的原因除了生产商品所耗费的劳动量发生增减之外,还要受到工资(及劳动价值)变动的影响。虽然李嘉图宣称生产价格和价值不符只是暂时的、例外的现象,并且强调工资涨落对商品价值变动的影响较小,但他的这种“修正”实际上就是承认劳动价值的原理有时失效。这就使他的反对者如马尔萨斯后来抓住这一点来攻击他的全部理论。,2、价值规律和平均价值的矛盾由于混淆了价值与生产价格,李嘉图不能说明价值规律和平均利润之间的矛盾。李嘉图以平均利润率存在作为分析的前提,没有看到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的历史过程和逻辑过程,而是跳过这一中间环节,直接
18、把价值和生产价格混同起来,从而就产生了他自己也无法解决的价值规律同平均利润规律的矛盾。尽管李嘉图的理论存在缺点和矛盾,但它毕竟是古典经济学的最高成就的表现。马克思曾评价说:“作为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完成者,李嘉图把交换价值决定于劳动时间这一规定作了最透彻的表现和发挥。”,第二节 价值和货币理论,货币学说在李嘉图的经济学中占有一定的地位。一方面,他的货币学说是建立在劳动价值学说的基础上,并把贵金属作为特殊商品来考察,认为它的价值量是由社会必要劳动量决定的。另一方面,李嘉图提出了货币数量学说,认为货币的价值取决于它在流通中的数量,这与劳动价值学说是相矛盾的。,(一)货币的基本理论在货币的本质问题上,李
19、嘉图接受了斯密关于货币是商品的观点,并把劳动时间决定价值的原理贯彻到他对货币的分析上。他说:“黄金和白银像一切其他商品一样,其价值只与其生产以及运上市场所必需的劳动量成比例。金价约比银价贵十五倍,这不是由于黄金的需求大,也不是因为白银的供给比黄金的供给大十五倍,而只是因为获取一定量的黄金必须花费十五倍的劳动量。”,二、货币理论,(一)货币的基本理论在明确了货币价值决定因素的基础上,李嘉图认为在商品的数量和价值不变的条件下,商品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由货币本身的价值决定。货币价值减少,则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增加;相反,货币价值增加,则货币流量减少。他说:“一国所能运用的货币量必然取决于其价值。如果
20、用黄金来流通商品,其所需要的数量将只等于用白银流通商品时所需白银数量的1|15。”这是李嘉图从劳动时间决定价值的原理出发得到的理论。但他所分析的仅仅是商品和货币的数量关系没有真正认识货币的本质。也正因为如此,李嘉图又是一个货币数量论者。,二、货币理论,(二)货币数量论货币数量论是用流通中的货币数量的变动来说明商品价格变动的理论。货币数量论最早是休谟基于16、17世纪贵金属贬值的现象,得出商品的价格决定于流通中的货币数量的结论。李嘉图的货币数量说则是18世纪末和19世纪初纸币贬值的背景下产生的。现实中货币价值、流通中所需货币数量以及商品价格变动是互相联系的。李嘉图便产生了一种错觉,认为货币的价值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六 经济理论 汇总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1758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