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身疾病的眼部表现(第一部分)课件.ppt
《全身疾病的眼部表现(第一部分)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身疾病的眼部表现(第一部分)课件.ppt(4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常见全身病的眼部表现,北医三院眼科 杨帆,目的要求,重点掌握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发生机制、临床表现、分期、检查手段、预防与治疗原则,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是以糖代谢紊乱为主的常见全身病,2014年我国18岁以上人群估测发病率约为11.6%糖尿病的眼部并发症:球结膜毛细血管扩张、角膜感觉减退、虹膜睫状体炎、白内障、晶状体屈光度变化、眼球运动神经麻痹、视神经病变、虹膜红变和新生血管性青光眼,视网膜病变等其中以视网膜病变最为重要,是导致失明的最主要的并发症,一.Diabetic Retinopathy,DR,发生率糖尿病病程:越长发病率越高;10%在患病5-9年左右发生眼底
2、病变发病年龄:发病年龄愈轻,发病率越高遗传因素糖尿病控制情况:控制好较控制不好者晚共存的疾病:肥胖、吸烟、高血脂、妊娠、高血压和肾病可加重DR,二.发病机理,山梨醇通路异常激活组织蛋白非酶糖基化脂质过氧化和自由基损伤血液流变学改变和微循环障碍生长因子合成和释放失调,基本病理改变,长期高血糖,HbA1c升高,Hb与2,3-二磷酸甘油酸结合下降,红细胞携氧下降,氧不易在视网膜释放,视网膜组织缺氧,内皮细胞基底膜增厚,周细胞丢失,毛细血管闭塞,NVE及NVD,三.DR的临床表现,症状:视力下降,黑影遮挡,(一)nonproliferative diabetic retinopathy(NPDR),指
3、病变局限于视网膜内包括:微血管瘤、出血斑、硬性渗出、棉絮斑及血管病变,微血管瘤(microaneurysm),眼底镜下最早可见的DR表现边界清楚的红或暗红色斑点;大小不等,一般 125m,微血管瘤,MA,微血管瘤(microaneurysm),FFA多在静脉早期出现,逐渐增多;染料渗漏明显/轻微/不渗漏是毛细血管壁的局限性囊样膨大数目的多少及变化可反映视网膜病变的轻重、进展或退行,视网膜内出血(intraretinal Haemorrhages),位于视网膜深层的圆形或类圆形的斑点状小出血境界不清,面积较大的出血斑;也可见到神经纤维层的火焰状、线状出血甚至大片内界膜下出血,视网膜内出血(int
4、raretinal Haemorrhages),FFA:遮蔽荧光应注意:小的出血点与微血管瘤形态与颜色相似,在眼底镜下不易鉴别,硬性渗出(hard exudates),黄白色边界清楚的蜡样斑点;数个或成簇状/环形/融合成大片位于视网膜外丛状层;实质是血浆中的蛋白和脂类残留在视网膜内形成,硬性渗出(hard exudates),FFA不遮蔽背景荧光本身不显影环形硬渗中央常常可见渗漏的微血管瘤及扩张的毛细血管,棉绒斑(cotton-wool spot),边界不清的灰白色斑;一般1/4-1/3 DD大小;消退慢可持续数月病理基础:供养小动脉及其相应的毛细血管闭锁缺血,导致神经纤维轴浆流阻滞及细胞内水
5、肿FFA:毛细血管无灌注的低荧光区意义病变活动同时伴有高血压,棉绒斑(cotton-wool spot),视网膜内的微血管异常(intraretinal microvascular abnormalities,IRMA),毛细血管的不规则的节段性扩张,后认为代表视网膜内的新生血管形成 其严重程度与PDR进展的危险性密切相关,视网膜内的微血管异常(IRMA),FFA:明显渗漏,视网膜静脉的改变,静脉珠样扩大:静脉管径不均,呈串珠样静脉节段样变:表现为蜡肠串样的外观静脉珠样扩大的严重程度和范围是衡量PDR进展可能性的最单一的指标,(二)proliferative diabetic retinopa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全身 疾病 眼部 表现 第一 部分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1726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