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通用一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我们周围的物体》教材解读ppt课件.ppt
《全国通用一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我们周围的物体》教材解读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国通用一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我们周围的物体》教材解读ppt课件.ppt(4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教科版一下我们周围的物体单元教材分析,1,我们周围的物体单元将引导学生对生活中的一些常见物体(固体、液体、气体)进行观察、比较和描述,对观察到的物体特征进行讨论和分析,并试着根据物体的一些特征给物体分类。通过这些活动,学生不仅会加强对物体特征的认识,还将在反复探究中提高对物体属性的理解。这将为学生以后理解“物体具有一定的特征,材料具有一定的性能”、“水是一种常见而重要的单一物质”、“空气是一种常见而重要的混合物质”等主要概念奠定基础。,单元概述,科学概念目标,物体的轻重、颜色、形状、薄厚、表面粗糙程度等特征可以被我们观察和描述。不同的物体有许多相同和不同的特征,我们可以根据这些特征对它们进行
2、分类。水和空气具有无色、无味、会流动等特征。,科学探究目标,能运用多种感官和简单的方法观察和描述事物间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能以讨论、绘画、书写等形式进行描述和交流。尝试以图表的形式组织信息。在教师的指导下,能够对信息进行整理和分类。在教师的指导下能回顾和反思探究的过程和方法。,科学态度目标,认同以图表形式组织和交流信息的重要性。乐于在情境中学习,保持对一个问题的好奇心和探究兴趣。乐于小组合作探究,能主动参与合作学习活动。愿意倾听他人的意见,乐于讲述自己的观点。具有分析、反思探究过程的意识。,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认识到水和空气是重要的资源,需要珍惜和保护。知道不同的物体有不同的特征,在
3、我们的生活中发挥着不同的作用。,课程标准中课程内容1-2学段学习目标,课程标准中课程内容1-2学段学习目标,课程标准中课程内容1-2学段学习目标,态度1-2学段目标,探究1-2学段目标,了解人类可以利用科学技术改造自然,让生活环境不断得到改善;了解人类的生活和生产需要从自然界获取资源;意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STSE1-2学段目标,单元编写逻辑,1、明确“物质”和“物体”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物质是指构成宇宙间一切物体的实物和场;而物体是指自然界中存在的、由物质构成的有一定质量并且占有一定空间的个体。例如水是物质,而一瓶水是物体。本单元研究的是物体。,本单元需要厘清的两个问题,2、根据一年级学生
4、年龄特点,结合“学习进阶”思想,控制好教学深度。例如课标要求低段学生只观察、描述物体的形状即可,而无需涉及物体的体积(这是中段的学习目标)。但同时,我们又必须明确,观察、描述物体的形状是在指向对物体体积的学习。又如,本单元观察和描述了水和空气,但无需达到“水是一种常见而重要的单一物质”、“空气是一种常见而重要的混合物质”这一层次。因为这是小学阶段的关于空气和水的主要概念,而非低段的学习目标。,14,15,1、本课组织学生利用感官观察8种常见的物体,初步学习用对比的方法来观察、描述并记录物体的基本特征。物体的基本特征包括颜色、形状、轻重、透明度、表面光滑度、弹性、硬度等。本课希望学生用多个特征来
5、描述一个物体。,本课教材分析及教学建议:,2、在描述物体特征的时候,大部分学生会将物体特征和用途混淆起来。比如描述一次性塑料杯,学生描述为“装水的圆柱子”。在教学时要引导学生注意区分“看到的”(特征)和“想到的”(用途)。,3、本课有一张班级记录表,它将贯穿整个单元。随着探究的深入,班级记录表能不断帮助学生积累更多的科学词汇,请注意保存和随时更新。,4、激发和保持一年级学生观察、描述物体基本特征的兴趣是个难题。教师可以利用猜谜语、做游戏的方法,引导学生有序而持续地观察、描述物体的基本特征。,本课教材分析及教学建议:,“神秘盒”视频,5、根据一年级学生的能力水平(书写能力弱),用好学生活动手册。
6、注意要随课更新。,本课教材分析及教学建议:,19,20,1、本课的编写实现了概念、探究、方法的三维统一:在概念上,知道不同物体的轻重不同;在探究上,通过猜测掂重测量,感受到工具的使用比主观感受更准确;在方法上,学会用简易天平秤物体的轻重。这三者是协调一致、密不可分的。,本课教材分析及教学建议:,2、教材中的5个物体在认知上具有结构性:木块和塑料块的形状大小一样,两个橡皮的形状相同但大小不同,乒乓球是空心且比木块大的球体。通过这组材料的感知,这也是对“密度”的前概念调查和预学习。,3、简易天平在本课中即可以作为两两物体比较轻重的工具,也可以作为称量工具。在用回形针称量时,教师可以给学生渗透有序称
7、量的思维方式:按照之前掂量的结果从轻到重或者从重到轻的称量这5个物体;每次称量时,回形针不用取出,采取继续往下数的方法来完成称量活动。这样可以节约大量的时间。,本课教材分析及教学建议:,3、简易天平在本课中即可以作为两两物体比较轻重的工具,也可以作为称量工具。在用回形针称量时,教师可以给学生渗透有序称量的思维方式:按照之前掂量的结果从轻到重或者从重到轻的称量这5个物体;每次称量时,回形针不用取出,采取继续往下数的方法来完成称量活动。这样可以节约大量的时间。,本课教材分析及教学建议:,24,25,1、对一年级学生来说,质量和体积过于抽象。上节课是用通过“轻重”建立对质量的初步认识。本课则是通过“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我们周围的物体 全国 通用 一年级 科学 下册 第一 单元 我们 周围 物体 教材 解读 ppt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1725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