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纤通信绪论 课件.ppt
《光纤通信绪论 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光纤通信绪论 课件.ppt(5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光 纤 通 信Optical Fiber Communication,Education,Telephone,Travel,Entertainment,Health,Shopping,Banking,21世纪的通信业务,由光发射机、光纤光缆、中继器与光接收机等基本单元组成。此外还包括一些互连与光信号处理器件,如光纤连接器、隔离器、调制器、滤波器、光开关及路由器、分插复用器ADM等。,数字光纤通信系统的组成,关键原材料,光纤预制棒,光纤通信的产业链,1 概述1.1光纤通信的发展与现状1.2 光纤通信的主要特性1.3 光纤通信系统的组成和分类 2 光纤和光缆 2.1 光纤结构和类型 2.2 光纤的
2、射线理论分析 2.3 均匀光纤的波动理论分析 2.4 光缆 3 光纤的传输特性 3.1 损耗特性 3.2 色散特性 3.3 成缆对光纤特性的影响 3.4 典型光纤参数,常用光无源器件 4.1 光纤连接器 4.2 光纤耦合器 4.3 波分复用/解复用器 4.4 光开关光源与光发送机 5.1 半导体光源的物理基础 5.2 半导体光源的工作原理 5.3 光源的工作特性 5.4 光发送机 6 光电检测器与光接收机 6.1 光电检测器 6.2 光电检测器的特性指标 6.3 光接收机 6.4 光接收机的噪声 6.5 光接收机的灵敏度,讲授内容(1),讲授内容(2),9 SDH 传送网 10 光纤通信系统设
3、计 10.1 概述 10.3 数字光纤通信系统11 光纤通信新技术 11.2 光孤子通信技术 11.3 全光通信网,7 光放大器 7.1 概述 7.2 EDFA 7.3 光纤拉曼放大器 7.4 其他光放大器8 光复用技术 8.1 概述 8.2 时分复用技术 8.3 DWDM技术,光纤通信系统顾畹仪 编著 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光纤通信G.Keiser著 李玉权等译 电子工业出版社光纤通信系统杨祥林 编著 国防工业出版社光纤通信工程赵梓森 编著 人民邮电出版社,参考书目,第一章 光纤通信概述,1.1 光纤通信技术的发展史及现状1.2 光纤通信的主要特性1.3 光纤通信系统的组成和分类,1.1光纤通信
4、技术的发展史及现状,什么是通信?“通”传送,“信”信息:信息的传送基本组成:发送、传输、接收,什么是光纤通信?利用激光作为信息的载波信号,并通过 光纤来传送信息的通信系统。,1.1光纤通信技术的发展史及现状,什么是通信?“通”传送,“信”信息;信息的传送基本组成:发送、传输、接收,什么是光纤通信?利用激光作为信息的载波信号,并通过 光纤来传送信息的通信系统。,光纤通信是人类科学技术的重大突破,光纤通信已成为现代信息社会的神经系统光纤-信息社会的标志,现代通信方式示意图,现代通信方式示意图,信息指用户要求传送的语音、图像、数据以及它们的各种组合,现代通信方式示意图,现代通信方式示意图,光纤通信经
5、过30年的技术发展目前正在淘汰着其他的有线通信方式,光纤通信器件的发展过程,20世纪60年代中期,所研制的最好的光纤损耗在400dB以上 1966年,英籍华人高锟(K.C.Kao)博士首次利用无线电波导通信的原理,提出了低损耗的光导纤维(简称光纤)的概念 1970 年 Corning“粉末法”石英光纤 20 dB/km 1972年 Corning 高纯石英多模光纤损耗 4 dB/km 1973年 贝尔(Bell)实验室 2.5dB/km 1974年贝尔(Bell)实验室 MCVD 1.1dB/km 1976年日本电报电话(NTT)公司 0.47 dB/km 1979年掺锗石英光纤在1.55m处
6、的损耗已经降到0.2dB/km,这一数值已经十分接近由Rayleigh散射所决定的石英光纤理论损耗极限1984年 0.157 dB/km 1986 年 0.154 dB/km,接近光纤损耗的理论极限,国外光纤技术发展概况,1970年 美国贝尔实验室、日本电气公司(NEC)和前苏联先后突破了半导体激光器在低温(-200)或脉冲激励条件下工作的限制,研制成功室温下连续工作的镓铝砷(GaAlAs)双异质结半导体激光器(短波长)。1973年 半导体激光器 7000小时 1976年 日本电报电话公司研制成功1.3m的铟镓砷磷(InGaAsP)激光器 1977年 贝尔实验室 半导体激光器 10万小时 19
7、79年 美国电报电话(AT&T)公司和日本电报电话公司研制成功发射波长为1.55m的连续振荡半导体激光器,1966年 高锟提出光纤作为传输介质的概念。此后光纤通信从研究到应用,发展非常迅速:技术上不断更新换代,通信能力(传输速率和中继距离)不断提高,应用范围不断扩大。1976年 美国在亚特兰大(Atlanta)进行了世界上第一个实用光纤通信系统的现场试验,系统采用GaAlAs激光器作光源,多模光纤作传输介质,速率为44.7Mb/s,传输距离约10 km。1980年 美国标准化FT-3光纤通信系统投入商业应用,系统采用渐变型多模光纤,速率为44.7 Mb/s。1986年 光纤通信系统在全球广泛应
8、用,从提出光纤作为传输介质的概念,到广泛应用,20年时间高锟-光纤之父,光纤通信系统的发展历程,光纤通信追求目标:大容量、长距离技术发展:短波长-长波长、多模光纤-单模光纤、多模激光器-单模激光器,通信系统容量:比特率-距离积BL,B 比特率,L 中继距离,每秒钟传输的比特数目。,光纤通信技术的发展大体上可分为:,光纤通信技术的发展大体上可分为:(续),光纤通信技术的三次飞跃(1),20世纪60年代。1962年第一只半导体激光器诞生,随后半导体光检测器也研究成功。特别是1966年英籍华人科学家高锟与Hockham提出用玻璃可以制成衰减为20dB/km的通信光导纤维,1970年美国康宁公司首先制
9、出了20dB/km的光纤,这标志着光纤通信系统的实际研究条件得以具备。,20世纪70年代。1970年发明了LD的双异质结构,使得光源与光检测器的寿命都达到了10万小时的实用化水平。1979年发现了光纤1310nm和1550nm新的低损耗窗口,紧接着单模光纤问世。光纤的衰减系数一下降到0.2dB/km。这使得光纤通信迈进了实用化阶段,从80年代初开始光纤通信便大步地迈向了市场。,光纤通信技术的三次飞跃(2),20世纪90年代初。1989年掺铒光纤放大器EDFA的研制成功是光纤通信新一轮突破的开始。EDFA的应用不仅解决了光纤传输衰减的补偿问题,而且为一批光网络器件的应用创造了条件。使得光纤通信的
10、数字传输速率迅速提高,促成了波分复用技术的实用化。,光纤通信技术的三次飞跃(3),光纤通信系统的新波段,1450 1490 1530 1570 1610 1650,S+S C L L+,波 长(nm),光纤网络的分类,三种网络的不同要求,三种网络设备有着不同的性质,决定了这三种网络中设备开发的不同考虑:Long-haul:Capacity Metro:Smart Access:Cost,国内发展概况,1963年 开始光通信的研究 1974年 研究光纤通信1977年,第一根短波长(0.85mm)阶跃型石英光纤问世,损耗为300dB/km1978年,阶跃光纤的衰减降至5dB/km。研制出短波长多模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光纤通信绪论 课件 光纤通信 绪论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1724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