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防治法资料课件.ppt
《传染病防治法资料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传染病防治法资料课件.ppt(3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传染病防治法公共卫生管理科2017年3月10日,目录一、传染病防治法概述二、传染病预防三、传染病控制四、传染病防治监督五、法律责任六、三门峡市中心医院传染病上报暂行规定,一、传染病防治法概述,(一)相关概念,传染病:是由病源性细菌、病毒、立克次体和原虫等引起的一类疾病,它可以在人间、动物间或人与动物间传播。传染病防治法:是调整预防、控制和消除传染病的发生与流行,保障人体健康活动中产生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二)目的方针,立法目的:预防、控制和消除传染病的发生与流行,保障公众健康和公共卫生。防治方针: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分类管理、依靠科学、依靠群众。,1950年10月,中央人民政府政
2、务院颁布了关于发动秋季种痘的指示1955年经国务院批准卫生部发布了传染病管理办法1978年修订为急性传染病管理条例,(三)法制建设过程,1989年2月21日第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9月1日施行。2004年8月28日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修订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并于2004年12月1日起施行。,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的一切单位和个人,必须接受医疗保健机构、卫生防疫机构有关传染病的查询、检验、调查取证以及预防、控制措施,并有权检举、控告违反传染病防治法的行为。,(四)适用范围,现行传染病防治法列入的法定传染病共39种,其中甲类2种,乙类
3、26种,丙类11种。不属于法定传染病但是纳入传染病管理的病种主要有14种。,(五)传染病种类,甲类传染病(强制管理类传染病):鼠疫和霍乱。乙类传染病(严格管理类传染病):人感染禽H7N9流感、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H5N1)、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炭疽、艾滋病、病毒性肝炎、肺结核、淋病、梅毒、布鲁氏菌病、伤寒和副伤寒、麻疹、狂犬病、痢疾(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疟疾、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行性出血热、登革热、猩红热、脊髓灰质炎、百日咳、白喉、新生儿破伤风、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丙类传染病(监测管理类传染病):流行性腮腺炎、流行性感冒(甲型 H1N1)、手足口病、其他感染性腹泻病(除霍
4、乱、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如轮状病毒性肠炎等)、风疹、急性出血性结膜炎、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黑热病、丝虫病、包虫病、麻风病。其他管理类传染病:尖锐湿疣、生殖器疱疹、水痘、结核性胸膜炎、AFP、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非淋菌性尿道炎、森林脑炎、人感染猪链球菌、肝吸虫、羌虫病、人粒细胞无形体病、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寨卡病毒病等。,二、传染病预防的法律规定,(一)预防措施,1、开展卫生宣传教育2、消除各种传染病传播媒介3、加强管理和改善公共卫生状况4、做好计划免疫工作,5、严格遵守各项卫生制度(1)健康检查制度(2)消毒管理制度(3)菌种、毒种管理制度6、做好专业人员的防护
5、和医疗保健7、自然疫源地建设项目的卫生调查8、充分发挥预防保健组织作用,(二)疫情报告,原则:分级负责、属地管理。1、报告人义务报告人:任何单位和个人。责任报告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医疗机构和采供血机构及其执行职务的人员。,2、报告时限甲类传染病和炭疽中的肺炭疽、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及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的病人、病原携带者和疑似传染病病人,一旦发现应当在2小时内向发病地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发现乙类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和疑似传染病病人时,应当在6小时内向发病地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在丙类传染病监测区内发现丙类传染病病人时,应当在12小时内向向发病地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3、疫情的通报和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传染病 防治 资料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1715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