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教材分析8 12单元课件.ppt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教材分析8 12单元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教材分析8 12单元课件.ppt(5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 九年级 下册,分章介绍,下册共五个单元,第八单元 金属和金属材料化学基础知识与运用,第九单元 溶液 第十单元 酸和碱第十一单元盐化肥化学规律与应用,第十二单元 化学与生活化学与社会,初中化学新教材分析,4,第八单元 金属和金属材料,初中化学新教材分析,5,本单元教材分析,主要内容金属的物理性质(如导电性、导热性、硬度、延 展性等)和化学性质(如与氧气、盐酸等反应);反应的规律性知识(如置换反应、金属活动性顺 序);金属资源的利用(如铁的冶炼以及冶炼时有关杂 质问题的计算)和保护(如金属的腐蚀和防护、废旧金属的回收利用)等。,初中化学新教材分析,6,本单元教材分
2、析,教学目标铁、铝、铜等纯金属以及合金的基础知识;金属活动性顺序和金属腐蚀条件初步探究活动的过程、方法和技能;合理利用金属资源、金属材料与人类进步和社会发展的关系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教育。,初中化学新教材分析,7,需要说明的问题,1.课题1金属材料从“材料”角度切入,而不是从“化学学科”的角度切入。重点组织好教材第3页的“讨论”,要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思考问题。认真做好【实验8-1】和第5页的“讨论”。形成一个观念:物质组成的改变会使其性能发生改变。,初中化学新教材分析,8,2.课题2金属的化学性质(1)金属性和金属活动性的区别和联系金属性:金属性的强弱通常用金属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的电
3、离能大小来衡量。金属的活动性:金属的活动性是反映金属在水溶液里形成水合离子倾向的大小,是以金属的标准电极电势为依据的。从能量角度来看,金属的标准电极电势除了与金属元素原子的电离能有关外,同时还与金属的升华能、水合能等多种因素有关。,初中化学新教材分析,9,一般来说,金属性强的元素,它的活动性也强,但也有不一致的情况。钠的第一电离能比钙的第一电离能要小:Na Na+E=495.8 kJmol-1 Ca Ca+E=589.7 kJmol-1因此,钠比钙容易失去最外层的一个电子,钠的金属性比钙强。钙在水溶液中形成水合离子的倾向比钠大,即钙的标准电极电势比钠要负,钙的金属活动性比钠强。Ca2+/Ca:
4、Ca2+(aq)+2e-Ca(s)E=-2.868 V Na+/Na:Na+(aq)+e-Na(s)E=-2.71 V(K Ca Na Mg),初中化学新教材分析,10,(2)金属活动性顺序用Mg、Zn、Fe、Cu与盐酸和硫酸能否反应以及反应的剧烈程度来比较金属的活动性,是比较粗略的和简单的。两类:(Mg、Zn、Fe)Cu。不能根据反应的剧烈程度MgZnFe,就得出金属的活动性是MgZnFe。能否发生反应是热力学问题,反应的剧烈程度是动力学问题。从一种金属能否把另一种金属从它的化合物的溶液中置换出来,可以比较出这两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注意进行科学方法教育。“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位于前面的金属能
5、把位于后面的金属从它们化合物的溶液里置换出来”。,初中化学新教材分析,11,3.课题3 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铁的冶炼把化学原理、计算和生产实际紧密地结合在一起。要精心策划和组织好铁钉的锈蚀以及防护的“活动与探究”。图8-23提示了设计思路。鼓励学生开动脑筋设计出多种方案,允许多种方案同时试验。如增加食盐水等。教材给出了思考金属腐蚀条件的思路和防止金属腐蚀的思路,要利用这些思路组织好讨论。要培养学生的资源意识。,初中化学新教材分析,12,第九单元 溶液,初中化学新教材分析,13,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初中化学新教材分析,14,本单元知识结构,初中化学新教材分析,15,需要说明的问题1.课题1 溶液
6、的形成(1)知识结构,初中化学新教材分析,16,(2)【实验9-1】从微观角度理解溶解过程对学生来说是个难点,有条件的学校在教学中应充分利用多种教学手段(如多媒体动画等),以帮助学生理解。蔗糖溶于水的过程是蔗糖分子扩散的过程,食盐溶于水的过程则是离子的扩散过程。溶液的基本特征,要抓住均一性和稳定性。,初中化学新教材分析,17,(3)乳浊液,课程标准要求“能说出一些常见的乳化现象”注意乳化与溶解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要求很低,只要求定性描述 关于乳化剂,初中化学新教材分析,18,作用:当它分散在分散质的表面时,形成薄膜或双电层,可使分散相带有电荷,这样就能阻止分散相的小液滴互相凝结,使形成的乳浊液比
7、较稳定。常用的乳化剂:肥皂、阿拉伯胶、烷基苯磺酸钠等。发展:目前乳浊液的种类已从传统的水包油型和油包水型扩大到多重乳状液、非水乳状液、液晶乳状液、发色乳状液、凝胶乳状液、磷脂乳状液和脂质体乳状液等多种形式。用途:石油、冶金选矿、造纸、化妆品、洗涤剂、食品、农药、建筑等行业。,乳化剂(表面活性剂),初中化学新教材分析,19,(4)活动与探究: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初中化学新教材分析,20,(5)无土栽培,初中化学新教材分析,21,2.课题2 溶解度(1)知识结构,“一定量溶剂”“一定温度”,100 g 溶剂是人为规定的摩尔溶解度(mol/L)表示在一定温度下,1 L溶液中所能溶解的溶质的最大物
8、质的量。,初中化学新教材分析,22,(2)溶解度,数据处理过程 培养合作精神提供信息 某一物质在某温度时的溶解度 同一物质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 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时的溶解度 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的大小,初中化学新教材分析,23,(3)气体溶解度气体的溶解度受压强的影响很大。气体的溶解度有两种表示方法:在一定温度下,气体的压强(或称该气体的分压,不包括水蒸气的压强)是101 kPa时,溶解于1体积水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气体的体积(一般需换算成在0 时的体积)。在一定温度下,该气体在100 g水里,气体的总压强为101 kPa(气体的分压加上当时水蒸气的压强)所溶解的质量。,初中化学新教材分析
9、,24,3.课题3 溶质的质量分数 严格把握教学要求。课程标准中要求“能进行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不要加深和拓宽。计算时要依据化学概念,要尊重化学事实。,初中化学新教材分析,25,第十单元 酸和碱,初中化学新教材分析,26,课程标准中的相关内容要求,初中化学新教材分析,27,化学教学大纲,化学基本概念和原理,溶液的导电性酸碱盐的初步概念 pH-酸碱度的表示法,元素化合物知识,几种常见的酸酸的通性几种常见的碱碱的通性,初中化学新教材分析,28,编排体系,初中化学新教材分析,29,本单元知识结构,(基础),(应用),初中化学新教材分析,30,需要说明的问题1.课题1常见的酸和碱(1)主要内容酸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教材分析8 12单元课件 人教版 九年级 化学 下册 教材 分析 12 单元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1706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