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肿瘤综合治疗漫谈PPT讲稿课件.ppt
《中西医结合肿瘤综合治疗漫谈PPT讲稿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西医结合肿瘤综合治疗漫谈PPT讲稿课件.ppt(9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中西医结合肿瘤综合治疗漫谈课件,1,肿瘤治疗现状,全球年新发肿瘤病例约1 000 万,我国约为216 万。肿瘤整体治疗有效率为60%70%。统计资料表明,三分之二以上的恶性肿瘤患者在接受现代医学治疗的同时在运用中医药治疗。上海2005年万人统计98%以上。,2,恶性肿瘤癌,“癌”的来源及相关记载,3,早在三千五百多年以前,我国最早的文字甲骨文就有“癌”的病名。两千多年前的内经里就有瘤的分类记载。所提到的“肠覃(xun)”。“石瘕”、“积聚”都是指肿瘤。,4,晋书.景帝纪载有割除目瘤、即司马师“目有瘤疾,使医割之。”说明在公元三世纪我国医学家已能割治肿瘤。这在世界文献中也是最早的记载。,5,“癌
2、”字最早见于宋东轩居士卫济宝书(1170年)。卫济宝书是一本外科专著。其中卷七有“痈疽五发”之说:“一曰癌”、“二曰瘭”、“三曰疽”、“四曰痼”、“五曰痈”。“癌”字开始具有现代意义,估计是在19世纪初。,6,传统医学对恶性肿瘤的命名约有15种:1舌疳(舌癌);2茧唇(唇癌);3石瘿(甲状腺癌);4失荣(恶性淋巴瘤、鼻咽癌、喉癌、乳腺癌、转移性淋巴组织癌)5噎膈(食道癌、贲门癌),7,6反胃(幽门癌)7乳岩(乳腺癌)8肺积(肺癌)9瘕(腹腔肿瘤)10积聚(胃肠遒、肝、胰腺癌)11伏梁(胃、肝、胆管癌)12肉瘤(恶性骨肉瘤);13肾岩(阴茎癌)14五色带下(妇科肿瘤)15石疔、石疽(皮肤癌、体表
3、癌性溃疡)。,8,近年来内科肿瘤学的发展方向,一、靶向治疗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05-07,重大进展1/3与靶向治疗有关)肝癌和头颈部鳞癌的靶向治疗无疑是最振奋人心的发现之一。1、肝细胞癌(索拉菲尼)(ECOG行为状态评分:0-2,肝功能Child-pughA级、未接受全身治疗者,TTP12.3周46.3周),为第一个延长晚期肝癌生存期的全身治疗方案。2、头颈部鳞癌(西妥昔单抗)联合含铂方案一线治疗复发/转移性头颈部鳞癌,与含铂方案相比,OS显著提高,MST延长2.7个月。使25年来首次得到延长。,9,近年来内科肿瘤学的发展方向,3、肾癌、胃肠间质瘤:索拉非尼、格列卫4、作用于EGFR的小分子
4、络氨酸激酶抑制剂(TKI)用于NSCLC的二、三线治疗5、西妥昔单抗用于晚期结直肠癌的二线治疗。贝伐单抗与化疗联合(GP)用于非小细胞肺癌的一线治疗,与化疗联合(含奥铂方案)用于晚期结直肠癌的一线治疗等6、曲妥珠单抗 成功应用于 乳腺癌的治疗等。,10,近年来内科肿瘤学的发展方向,7、吉非替尼、厄洛替尼治疗肺癌、利妥昔单抗治疗淋巴瘤(CD20阳性)8、贝伐单抗治疗晚期肺癌、大肠癌、肾癌等。,11,近年来内科肿瘤学的发展方向,靶向治疗存在问题:1、有效率低2、易产生激发耐药 其原因:肿瘤病理生理机制十分复杂,同一疾病多因素作用的结果,同一患者、不同患者的不同疾病阶段,都可能不同。将靶向治疗推向辅
5、助治疗是近年来的研究方向。必须探讨有效的预测指标,选择合适的患者。,12,中医理论和靶向治疗融合(孙燕,一个很有趣的现象是分子靶向治疗和我国传统医学理论的结合。中医有“辨证论治”、“同病异治、异病同治”的理论,根据这个理论就很容易理解靶向治疗。只是我们目前辩的不是寒热虚实,而是基因突变、受体和关键的酶。例如:吉非替尼的疗效除与临床诸多因素有关,有无EGFR第19外显子的突变和没有K-ras突变都是关键(个体化),同病不同治。前面所说伊马替尼既对CML有效,又对GIST有效,称为异病同治的典范。,13,中医理论和靶向治疗融合(孙燕,许多靶向药物例如索拉菲尼、舒尼替尼等除治疗肾癌外,对其他肿瘤也有
6、效,目前正在进行临床试验。靶向治疗属于病理生理治疗,也就是针对肿瘤发展过程中的关键受体、基因、调控分子等为靶点并且纠正其病理生理过程的治疗。由于这类药物具有八项性和非细胞毒等特点,主要对肿瘤细胞起调控作用和稳定作用,因此,与细胞毒药物有很大区别。,14,中医理论和靶向治疗融合(孙燕,中医向来重视辨证论治,而分子靶向治疗在某种意义上正体现了这种思路,但辩的是受体、基因、和其他可能的靶。我国医生在这些常见肿瘤的治疗中理解和实施了中医“同病异治”的理念。当我看到伊马替尼在治疗慢性髓性白血病和表达CD117的胃肠间质瘤这两种截然不同的肿瘤中的独特疗效,体现了靶向治疗和中医理论理念上的互通。我国向来重视
7、“辨证论治”、“同病异治、异病同治”等基本观念能否翻译成今天的靶向治疗,调控的是基因、受体、和异常转录过程?我们如何根据这些指导思想进一步开展研究取得成果,做出我们对世界医学的贡献?值得大家思考。,15,近年来内科肿瘤学的发展方向,二、细胞毒类药物继续发挥着重要作用三、探索疗效、不良反应和预后预测指标的个体化治疗不断有新的发现四、内科肿瘤学的领域不断拓展从姑息走向根治、从治疗提前到预防,2007年的进展,开始重视预防和筛查的进展。也就是将工作中心前移。是值得重视的趋势五、癌症幸存者的生存状态和癌症生活质量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16,17,六、WHO将肿瘤定位为慢性可控性疾病经过二十年的反复论证,
8、2006年WHO正式把肿瘤确定为可控制的疾病。肿瘤的发生和发展是一个相当漫长的过程。例如一些我们称为X线隐性最早期肺癌,从痰检阳性到通过X线检查定位的时间可以长达数年。宫颈癌从原位癌发展到浸润癌也需要数年,甚至超过十年。因而早期发现,(比如日本的胃癌,50%早期发现,)无疑是把肿瘤变成慢性病的有效途径之一,另外,术后预防复发转移。,18,七、我们已经进入了一个肿瘤内科治疗的新时代。八、内科防治应该在肿瘤综合防治中多做贡献九、中医中药在肿瘤综合治疗中的作用也不容忽视,中医中药在肿瘤综合治疗中的作用,我们向来主张根据病人的机体状况和肿瘤的部位、类型和发展趋向,合理综合应用现有的治疗手段治愈更多的病
9、人,向肿瘤病人提供最新最好的治疗选择。不难理解,作为内科治疗,不论细胞毒药、靶向治疗药物、免疫治疗、中医药治疗的临床应用,应该越来越受到重视。,19,解释中医理论,中医理论的基础是古代“阴阳五行”学说,而“阴阳五行”学说的实质是“分类法”也就是说,世界万物是可以分类的,只不过通过二分法和五分法来解释他们之间的相互关系。,20,中医学的基本观点:,一、整体观:天人合一现代医学社会 生理 心理医学模式。二、动态观:三、辨证与辨病观:-在辨病基础上的辨证治疗四、“杂合以治”观:“杂合以治”-现代肿瘤“综合治疗”,21,中医学主要治疗原则,1.扶正固本(提高免疫力)2.活血化瘀3.软坚散结4.化痰祛湿
10、5.以毒攻毒,22,中医治疗肿瘤具体实施方法途径,内服中药扶正驱邪法、抑癌法;外用药物熏洗法;制成系列膏、丹、丸、散、内外攻治癌证法;穴位药物离子导入法及针剌穴位刺激法以治癌痛;,23,中医治疗肿瘤具体实施方法途径,民问单方独味攻治法;直肠滴肛给药法;气功导引防治肿瘤法;中成药对证治疗法;采用中药制成肌肉、静脉注射剂以对证治疗;中药抗癌制剂介入治疗。,24,中医药常用方法,清热解毒法适用于热毒内蕴;活血化瘀法适用于气滞血瘀;扶正固本法适用于气虚血虚阴虚阳虚;以毒攻毒法适用于体质壮实有形之积;软坚散结法适用于腹部及体表肿瘤;化痰利湿法适用于肺及消化道肿瘤。,25,中医在肿瘤治疗中的特点,中医药治
11、疗疾病的特点是:首先她是把人看成一个整体(人与宇宙,人体本身),以肿瘤患者的病理、生理过程即证候为靶点,通过四诊进行精确的辨证,然后处方施治,调整病人的阴阳、虚实、寒热,达到新的“阴平阳秘”,即从整体的角度上调整人的生理病理的过程。,26,中医在肿瘤治疗中的有效性,中药对肿瘤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抗肿瘤治疗的靶点-调整免疫,改善造血功能,诱导肿瘤细胞凋亡,促进分化,抑制RNA、DNA合成,逆转多药耐药,影响细胞通讯等提高放化疗的敏感性,减少化疗药物对人体的毒性作用,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27,中医在肿瘤治疗中的有效性,对癌细胞有直接杀灭作用并经大宗临床验证的抗癌中药如喜树、莪术、苦参、鸦胆
12、子、斑蝥、蟾蜍、砒霜等,某些药对放射和化疗有增效、减毒作用,如马蔺子(马蔺子甲素)、田七(田七皂甙)是放射治疗的增敏剂,人参(人参皂甙和多糖)、北芪(多糖)对化学药有减毒作用。发现或研制一批抗癌制剂或复方,如康莱特(苡薏仁提取物)、榄香烯、喜树碱、平消胶囊、鹤蟾片、六神丸、西黄丸、贞芪扶正冲剂等。,28,中医在肿瘤治疗中的有效性,原发性肝癌:徐氏用肝病方(平地木、瓦楞子、石燕、漏芦等)配合手术后放疗或化疗,治疗212例原发性肝癌,治后1、3、5年生存率达43.87%、18.40%、4.25%,有8例患者生存10年以上;凌氏总结中西医结合治疗中晚期肝癌313例,分别选用肝动脉化疗 栓塞术(TAC
13、E)、酒精局部介入(PEI)、静脉注射苦参碱、华蟾素、去甲斑蝥素等,A组162例配合中医药辨证论治,B组151例不用中医药,结果,A组症状体征改善总有效率76%,B组47%;A组1、2、3年生存率为80.25%、59.26%、18.52%;B组1、2、3年生存率则为69.54%、38.41%、15.23%;,29,中医在肿瘤治疗中的有效性,原发性肝癌:陈氏用鸦胆子油、碘油、阿霉素按1:2:1制成超液化乳剂肝动脉灌注治疗中晚期肝癌76例106人次,治后1年生存率44%,2年生存率18%,认为鸦胆子乳剂有“双弹头”、“双载体”功能;李氏报告中西医结合治疗106例原发性肝癌,综合治疗组(中药+介入)
14、62例,在介入的同时或前后服用中药,气滞血瘀用膈下逐瘀汤,肝郁脾虚用逍遥散,肝胆湿热用茵陈五苓散,阴虚内热用茵陈清肝饮;单纯介入组44例不用中药。结果综合治疗组CR+PR占27.5%,1、2年生存率为24.2%、14.6%;单纯组CR+PR占18.2%,1、2年生存率为13.6%、11.4%。,30,中医在肿瘤治疗中的有效性,肺癌:褚氏报报告中西医结合(中药加化疗)治疗中晚期肺癌120例,并设对照组(单纯化疗)85例。中西医结合组用黄芪、党参、太子参各30g,白花蛇舌草、白术各20g,麦冬、元参、鱼腥草各15g为主方辨证论治,咯痰多者加半夏、葶苈子、贝母、制南星;咯血加仙鹤草、白茅根、三七;高
15、热加银花、大青叶;干咳加沙参、生地;呕吐加竹茹、砂仁、川连、苏叶;胸痛加元胡、三七、莪术;伴有胸水者酌加葶苈子、泽泻、茯苓。结果,中西医组CR+PR达68.3%,对照组仅为58.8%,中西医组的症状体征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陈氏报告中西医结合治疗非小细胞肺癌60例,治疗组60例为辨证治疗加化疗(MMC、ADM、DDP),辨证治疗为阴虚内热型用百合固金汤加味,气阴两虚型用生脉散、补肺汤加味,肺脾两虚型用六君子汤加味;对照组60例单纯用化疗。结果CR+PR占58%,中位生存期19月,对照组仅为35%及10月;,31,中医在肿瘤治疗中的有效性,郭氏对104例老年晚期肺开展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分为中西医
16、结合组48例,用益气养阴软坚散结方加MVP方案(丝裂霉素、长春花碱酰胺、顺铂)治疗,以及单纯中药组34例、单纯化疗组22例,结果,中西医结合组总有效率83.3%,中药组为76.5%,化疗组为63.6%,且中西医结合治疗后体重增加及健康状况明显优于另外两组;苏氏报道中药鸦胆子乳剂静脉注射后能够迅速通过血脑屏障,用以治疗100例肺癌脑转移患者,治后90%症状改善,颅内高压缓解,瘫痪肢体功能有所恢复,平均生存期8.27月,1年生存率为26.19%;,32,典型病例,1、肝癌患者倪某某,男,53岁,职业:工人,现已生存12年3个月。(原烟台市啤酒厂职工)。初诊:1995年12月。治疗经过:患者1995
17、年12月因肝区疼痛一月余,行B超及CT检查,发现肝脏右叶三个占位性病灶,最大约8*7cm,左叶、尾叶各一处占位性病灶,约1*1.5cm及2*2.5cm大小,AFP 1400ng/ml,HBSAg阳性。诊断:原发性肝癌,在外院行TACE术治疗2次,随后以中药健脾理气、清热解毒、化瘀散结方为主,主要组成:白术、茯苓、太子参、黄芪、八月扎、鳖甲、龟板、全蝎、郁金、白花蛇舌草、藤梨根、茵陈、陈皮、山茱萸、女贞子、内金等随辨证加减,并间断口服自制平安散结胶囊治疗至今,治疗期间曾以康莱特静脉滴注3疗程。现已生存12年3个月,肝脏右叶占位性病灶右叶明显缩小,左叶及尾叶病灶基本消失。已恢复工作8年余。现仍继续
18、服用中药。,33,典型病例,2、胃癌患者盖某某,男73岁,工人,初诊:1995年5月。治疗经过:患者于1995年5月因上腹疼痛、饮食减少行胃镜检查发现胃窦、胃底溃疡增殖性病灶,病理为腺癌,于外院行全胃切除加淋巴结清扫术,术后诊断:胃癌b期,病理:胃低分化腺癌。术后化疗一个周期,因化疗反应较大,患者拒绝继续化疗,遂转中医药治疗。以健脾和胃、清热解毒、化痰散结为原则立法选方,随症加减,主要方药:党参、仙鹤草、灵芝、守宫、枳壳、全蝎、郁金、莪术、茯苓、陈皮、白花蛇舌草、藤梨根、薏苡仁、白屈菜、金荞麦、鸡内金、女贞子、仙灵脾、人参、酒军等内服。并间断口服自制平安散结胶囊治疗5年余,于2000年因出现胃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西医结合 肿瘤 综合 治疗 漫谈 PPT 讲稿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1691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