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承天寺夜游》完整公开课课件.pptx
《《记承天寺夜游》完整公开课课件.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记承天寺夜游》完整公开课课件.pptx(3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宋代文学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宋代文学家。为“唐宋八大 家”之一,与父苏洵,弟苏辙并称为“三苏”.,作者简介,文-唐宋八大家:韩愈 柳宗元 欧阳修 苏洵 苏轼 苏辙 曾巩 王安石 词-苏辛:苏轼 辛弃疾诗-苏黄:苏轼 黄庭坚书法-宋四家:苏轼 蔡襄 黄庭坚 米芾,才华横溢的苏轼,写作背景,元丰二年,苏轼由于和当时主张变法的王安石政见不同,作诗讽刺新法,被捕下狱。出狱后,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这是一个有职无权的闲差,于是他在郡城旧营地的东面开荒种地,有时游乐于山水间,咏唱江山,感怀英雄,抒发郁闷心情。这一时期,写下了许多动人的散文和词,如有名的赤壁赋、念奴娇赤壁怀古等。
2、,记承天寺夜游,宋苏轼,本文写于元丰六年(1083年),当时,作者被贬到黄州已经有四年了。作者写了这篇短文,对月夜的景色作了美妙的描绘,真实地记录了他当时生活的一个小片段。,承天寺,位于今湖北省黄冈市南,北宋景德四年(1007年)赐名承天寺,因寺宇第一山门横匾上有金光闪烁的“月台”两字,故又名月台寺。,欣赏课文,注意节奏、字音。,给加点字注音。解()衣 藻荇(g)遂()至 未寝(),ji,xn,su,qn,读准下列句子的节奏,1、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2、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3、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解释词语,翻译句子,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
3、,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里,(我)解开衣服准备睡觉,看见月光照进门里,我高兴地起来走到户外。,念无与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想,思考,于是,就,想到没有人与我共同游乐,于是就到承天寺寻找张怀民。,高兴、愉快的样子,门,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卧,睡,共同,一起,徒步徐行,庭院,怀民也没有睡,我们就一起在院子里散步,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月光洒满庭院,如同积水充满院落,清澈透明,水中水藻,荇菜交叉错杂,原来那是竹子,柏树的影子。,清澈透明,交叉错杂,大概是,连词,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哪个夜晚没有月色?那个地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记承天寺夜游 记承天寺夜游 完整公开课课件 记承天寺 夜游 完整 公开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1677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