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学]围生期药理学课件.ppt
《[药学]围生期药理学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药学]围生期药理学课件.ppt(8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围生期药理学,1、我国小儿各年龄分期,1.2 新生儿期 自出生后脐带结扎起到刚满28天为止的4周,1.3 婴儿期(乳儿期)出生后到满1周岁以前,1.4 幼儿期 1周岁以后到满3周岁之前,1.6 学龄期 从67岁入学起到1214岁进入青春期为止,1.7 青春期:第二性征出现到生殖功能 基本发育成熟,身高停止 增长的时期。女孩:11、12岁17、18岁 男孩:13、14岁18、20岁,概述,生物医学模式-生态医学模式(以人为本,注重人的心理与社会的融合)围生期与围生医学:人类关心生殖健康的标志,国际上反映一个国家和地区的文化教育和医疗卫生经济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 杜绝两种倾向:不明影响,滥用药物;医
2、生不敢开药,孕妇拒绝用药,造成病情恶化,秧及胎儿.益处:有利于人口素质提高;降低围产儿死亡率,围生期药理学(perinatal pharmacology)是研究药物在围生期阶段(perinatal peri-od)对孕妇、胎儿或新生儿之间相互作用规律的一门科学。围生期的确定迄今尚未统一,但多数人认为是胎龄满2-8周(胎儿体重)1000g)至出生后一周的时期,这一阶段容易受药物及其他因素影响,因而当给孕妇用药时不仅应考虑药物对孕妇本人的影响,更应考虑对胎儿或新生儿的影响。围生期药理学涉及的内容广泛而复杂,该领域的研究不仅有利于保障胎儿或新生儿的健康,而且也是优生优育工作中应该重视的问题。,什么是
3、围生期和围生期保健?,从妊娠28周至产后7天称围生期。这是分娩前后的重要时期,母儿在这时期容易发生问题,因此加强围生期保健是十分重要的。,围生期的保健内容有以下3方面,:(1)高危妊娠的监护:在妊娠期母儿有某种并发症或有某种致病因素足以危害母儿或导致难产者,称为高危妊娠。“高危”的提法是在于引起医生的重视和孕妇的警惕。为了母儿的健康,必须加强监护。一方面积极预防及治疗妊娠并发症与合并症,一方面严密监视胎儿情况并给予妥善处理。(2)加强分娩监护:分娩过程中随时可能出现异常情况,若未能及时发现,及时处理,就可能发生难产,危及母儿。加强分娩监护以观察产程的进展,最为重要。内容包括观察宫缩、胎心、子宫
4、口的开张,胎先露的下降,母亲的血压、脉搏、呼吸等全身状况,配合电子监护仪,可观察子宫收缩、胎心音变化及反应,能早期发现胎儿宫内窘迫,从而及时处理。(3)新生儿的保健:出生后1周内的新生儿的保健很重要,这对新生儿的存活与健康状况直接关系。保健内容包括新生儿窒息的抢救,新生儿的喂养、护理及预防新生儿的常见病等。,为了降低围生儿的死亡率并使母、儿避免因妊娠后期、分娩过程及生后各种不良因素的影响,所以在一些医学发达的国家已经规定妇女妊娠后必需到医院定期进行产前检查,一旦发现有高危因素,例如曾有流产、早产史、本次怀孕时合并各种内科疾病以及孕妇年龄偏大等,则需在医院进行严密的监护,适时分娩,分娩时作好各种
5、抢救措施,使母子的安全得到最大的保障。新生儿出生后一星期内的死亡率最高,所以要加强这一阶段内的保健,例如对新生儿进行家庭访视,及时指导喂养、保暖,发现感染现象应去医院诊治,围生保健的目的:,降低母婴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包括避免和防止引起胎儿发育致畸等因素影响,对胎盘的生理病理及胚胎的早期发育进行了解和适当干预,及早做出产前诊断。检查胎盘功能、胎儿成熟度以及对有危险可能的妊娠妇女做重点监护、妥善处理,防止发生早产、难产。整个孕期持续严密监护指导,及时给以必要干预,达到优生优育的目的,从而提高人口素质。,第一节、围生期药物代谢动力学,一、胎盘药物代谢动力学(一)胎盘的生理学 胎盘是母体与胎儿实现物质
6、交换的器官,对胎儿有保护、营养作用,并具有代谢和内分泌等生理功能。胎盘由两大部分构成,即母体的子宫内膜(又称蜕膜)以及胎儿的绒毛膜。这两者形成了所谓的胎盘屏障,将母体血与胎儿血隔开。胎盘屏障的屏障功能远不如血一脑脊液屏障,对物质的通透性与其他生物膜无明显差别,生理性物质和绝大多数药物都可通过。,(二)胎盘的转运功能及药物转运,母体-胎盘-胎儿 形成一个生物学与药代动力学的单位其中胎盘这一胎儿的特殊器官起着重要的传送作用。胎盘的作用:保护,保养,代谢,内分泌,2.1 药物在胎盘的转运部位,胎盘绒毛膜板 它不但有代谢和内分泌功能,且具有生物膜特性,故相当 多的药物可通过胎盘屏障进入胎儿体内。血管合
7、体膜(VSM)它是由合体滋养细胞基底膜,绒毛间质,毛细血管内皮细 胞5层组成的薄膜 膜的厚皮与药物的转运呈负相关,与绒毛表面积呈正相 关 妊娠晚期时VSM厚度仅为早期妊娠的10左右,2.2 胎盘转运药物的方式,2.2.1.简单扩散作用(浓度高 低,不耗能)脂溶性高,M小于250,不带电荷物质(O2,CO2)钠和钾电解质物质 促易扩散(浓度高 低,需载体耗能)葡萄糖,2.2.2主动转运(低浓度区 高浓度,需消耗能量)如氨基酸、水溶性维生素及钙、铁等,结果胎儿血中 这些药物浓度均高于母血,2.2.3胞饮作用 药物通过合体细胞吞饮作用进入胎体 如蛋白质类,病毒及抗体等,2.2.4膜孔或细胞裂隙通过
8、是一种少见的转运方式 胎盘小孔与胃肠道及血脑屏障的小孔相似,直径约 为1m大小 M小于100的药物可以通过,胎盘可通过单纯扩散、易化扩散、主动转运和胞饮作用转运生理性物质、代谢产物和药物。氧气和二氧化碳、大多数的电解质和糖是通过单纯扩散方式转运;一些氨基酸和维生素类可通过易化扩散和主动转运的机制转运;而少量蛋白质和某些细菌和原虫是通过胞饮作用转运。,2.3 药物通过胎盘的影响因素,2.3.1药物的脂溶性 脂溶性高的药物易经胎盘扩散到胎儿血循环 如硫喷妥钠 非脂溶性的药物通过胎盘的速度很慢 如筒箭毒碱,肝素2.3.2药物分子的大小 M小药物比M大的扩散速度快。M250500的药物易通过胎盘;M7
9、001000的,如多肽及蛋白质穿过胎盘较慢。M大于1000很少能通过,2.3.3药物的离解程度 离子化程度低的经胎盘渗透较快。钠钾氯离子能渗 透过胎盘的血管合体膜但比水,尿素及其他 未带电荷的小分子物质通过胎盘的速度慢。2.3.4与蛋白的结合力 药物与蛋白的结合力与通过胎盘的药量成反比;药物与蛋白结合后分子量越大越不易通过胎盘。如甲氧西林和双氯西林与蛋白结合率分别为 40和90%,前者通过胎盘快。2.3.5胎盘血流量 如妊娠期孕妇患感染性疾病,合并糖尿病,心脏病,妊娠高血压症等,常能破坏胎盘屏障,使胎盘的 渗透及转运发生变化,有时使正常情况下不易 通过胎盘屏障的药物变得容易通过。,(三)胎盘的
10、代谢功能 在胎儿形成的早期,胎盘即具有明显的合成代谢功能,如合成糖类和脂肪,为胎盘提供营养和能源。人类足月胎盘微粒体中存在细胞色素P-450同工酶的活性,故胎盘有药物代谢作用;另有报道,在胎盘匀浆中加入代谢酶的诱导剂3一甲基胆蒽,可催化苯并芘的芳香羟化反应。已知普鲁卡因、乙酰水杨酸等均可在胎盘中代谢,但药物在胎盘代谢与母体比较仅占次要地位。,二、胎儿药物代谢动力学,1.药物在胎儿体内的吸收 药物胎儿体内(首过效应)通过羊膜入羊水(以游离型药物为主)羊水中的药物可被胎儿吞咽进入胃肠道,并被吸 收入胎儿血循环,其代谢产物由尿中排出,排出 的部分代谢物,又可被胎儿重吸收入胎儿血循 环,形成羊水肠道循
11、环。胎儿皮肤也吸收药物,2.药物在胎儿体内的分布(受血液布局影响)血循环量是主要的影响因素 由于胎儿的肝、脑等器官在身体的比例较大,血 流量多,药物经脐静脉约有6080进入 肝,故肝内药物浓度高。另有部分静脉血由静脉导管直接进入下腔静脉达 右心房,减少了药物在肝内的代谢,增高了药物 直接到达心脏和中枢神经系统的浓度 这一点对母体快速静脉给药时应予足够重视。,3.药物与血浆蛋白的结合 结合率低,故胎儿体内游离药物浓度高,较易进入组织.各器官组织的脂质和水成分比例与成人不同,如肾上腺和肝脏的脂质成分高而磷脂相对低,故脂质性药物不宜蓄积,4.药物在胎儿体内的代谢-部位在肝,胎盘(甾体,多环碳氢化合物
12、)和肾上腺 胎儿肝的酶缺乏,对药物的代谢能力低,T1/2明显高于 母体,因而出现某些药物的胎儿血药浓度高于母 体。(乙醚、巴比妥、镁盐)多数药物经胎儿体内代谢后其活性下降.但有些药物代 谢后其降解物具有毒性。例如 肝微粒酶苯妥英钠 对羟基苯妥英钠(干扰叶酸代谢,竞争 核酸合成酶,呈现致畸作用)合用酶诱导剂苯巴比妥时,致畸作用增强.,5.药物在胎儿体内的排泄 妊娠11-14周开始胎儿肾虽已有排泄功能,但因肾小 球滤过率低,药物及降解物排泄延缓,尤其代谢 后形成极性和水溶性均大的物质,较难通过胎 盘屏障向母体转运,而在胎儿体内存积造成损害 沙利度胺(反应停)致畸的悲剧发生,就是由于形 成水溶性代谢
13、物在胎儿体内蓄积所致,6.胎儿药物治疗学:为治疗孕妇宫内的胎儿而用药的新课题 给孕妇间断吸O2并用药治疗胎儿心律失常,用肾上 腺皮质类固醇促胎肺成熟,防治肺玻璃样变等 选择药物时,应注意选用不经胎盘代谢,能保持药效的药物,如在用肾上腺皮质类固醇时,选用地塞米松,而不用泼尼松,三、新生儿药物代谢动力学 新生儿胃肠道尚未发育完善,肠管相对较长,肠壁的通透性较大,口服药物易吸收但不规则,个体差异较大,更需注意用药“个体化”。新生儿体表面积相对较大,皮肤角质层薄,皮下毛细血管丰富,外用药物易通过皮肤、粘膜吸收而中毒,如用滴鼻净滴鼻可引起恶心、呕吐、腹痛、呼吸抑制、心率减慢、体温下降等严重不良反应,又如
14、硼酸扑粉或软膏、酒精擦浴、外用红汞等均可经皮肤吸收而引起中毒。,新生儿药物代谢动力学,3.1药物的吸收与给药途径3.1.1口服3.1.2肌内注射3.1.3皮下注射3.1.4静脉注射,3.2药物的分布3.2.1体液量大3.2.2脂肪含量低3.2.3器官组织的变化3.2.4蛋白结合率低,3.3药物的生物转化3.4药物的排泄,小儿用药的特殊反应,1.药物敏感性改变2.溶血 新生儿黄疸与胆红素脑病3.高铁血红蛋白症4.出血5.神经系统反应6.灰婴综合症7.牙色素沉着8.生长发育障碍9.智力发育障碍10.小儿临床用药的矛盾效应,第二节 药物对胎儿和新生儿的不良反应,新生儿药物监测的重要性1.日龄、胎龄、
15、病理等因素使不同的药物代谢有较大差异,即使严格按公斤体重计算剂量投药,血浆中药物浓度可能相差很大。而新生儿时期个体差别较任何年龄组均大2.多数常用药物如抗生素、抗惊厥药等不能只根据治疗反应来决定用药。3.药物安全及中毒范围较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儿童及成人高2-3倍。,新生儿药物监测常用药物,常用药物剂量与血药浓度,一、药物的致畸作用 在畸胎发生学中有致畸原的概念,它是指母亲妊娠期间因接触能引起胚胎或发育个体结构或功能畸形的物质。致畸原可以是物理性的,如放射线;也可以是生物性的,如风疹病毒等。药物是重要的致畸原之一,药源性先天性畸形约占整个先天性畸形的1。,畸胎的发生取决于遗传因素和胚胎组织接触
16、致畸原的数量和时间等多方面因素,例如致畸原是否在胚胎组织中蓄积,达到或者超过致畸作用的阈值等,又如有生育先天性畸形儿既往史的妇女,再生育先天性畸形儿的几率明显高于无此既往史的妇女。药物和其他化学物质以单纯扩散的方式透过胎盘到达胎儿体内,当血药浓度在母体与胎儿间有足够浓度梯度时,几乎所有药物和其它化学物质(包括分子量较大、脂溶性较低的药物)都能从母体通过胎盘向胎儿转运。,因此,药物等能否致畸的关键在于这些物质透过胎盘后在胚胎组织中达到的浓度和蓄积的时间。先天性畸形的发生是遗传基因和致畸原等危险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例如单卵双胞胎同时发生先天性畸形的几率远远高于双卵双胞胎的婴儿。,二.可能影响胎儿发
17、育的药物,简单举几个例子及可能造成的损害1.四环素类2.锂类3.苯妥英钠4.喹诺酮类,三、具有致畸作用的药物,(一)苯妥英钠类与巴比妥类(二)碳酸锂(三)己烯雌酚(四)避孕药(五)链霉素(六)四环素族(七)维生亲A类(八)抗凝药(九)抗恶性肿瘤药(十)糖皮质激案(十一)抗甲状腺药(十二)酒精的致崎作用(十三)吸烟与先天性机型,四、药物对新生儿的不良反应,(一)可引起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 或核黄疽的药物(二)可引起新生儿高铁血红蛋白血症的药物(三)抗生素对新生儿的不良影响(四)抗高血压药(五)解热镇痛药,新生儿常见疾病的合理用药,新生儿窒息新生儿惊厥 新生儿败血症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症,新生儿窒息,
18、发病原因:胎儿窘迫:因产母合并有各种疾病而致胎盘灌注障碍,胎盘或脐带功能异常,胎儿缺氧时间过久且在出生前未能得到纠正呼吸中枢受抑制或损害 胎儿颅内出血及脑组织缺氧时间长;产妇应用麻醉剂或镇静剂,经胎盘入胎儿体内致呼吸中枢受抑制;胎儿吸入羊水、粘液等,引起呼吸道阻塞,影响气体交换;胎儿胎内肺炎、肺发育不良、心脏发育畸形,新生儿窒息的药物治疗,1.纠正酸中毒 5碳酸氢钠3-5ml/kg 加 25葡萄糖l0ml,5min内自脐静脉缓慢注入,注意注射速度过快可引起脑脊液pH改变过速产生呼吸抑制。必要时重复给药,但应有血气分析结果作参考。2.心内注射强心剂 无心跳(出生时无心跳、或抢救过程中心跳暂停)可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药学 围生期 药理学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1672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