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RAN原理简介详细原理介绍课件.ppt
《IPRAN原理简介详细原理介绍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IPRAN原理简介详细原理介绍课件.ppt(6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IPRAN原理介绍,IPRAN简介及PTN技术介绍IP承载及路由转发网络规划及保护网管运维及配置实例,提纲,IP RAN概念起源,IP RAN(Radio Acess Network)简单的说是指IP化的移动回传网,国外更普遍叫法为IP Moble Backhual.早在2000年,NOKIA公司提出IP用于移动回传的概念,由于当时3G标准还未成熟,移动数据业务还未普及,SDH大行其道的环境下,没有得到普及和发展。这种概念的提出是很有前瞻性,积极意义。随着传送网发展,业界提出了几种取代传统MSTP的承载方式来实现IP-RAN,其中包括国内提出的PTN(分组传送网)方式和以思科等路由器厂家为主提
2、出的“IP RAN”方式。思科提出的IP/MPLS方式则直接使用IP RAN这个命名,这是具有排他性的,由于思科在数据通信行业的强势地位,它的这种命名方法自然而然地引起了业界术语的混淆,以至于目前普遍将IP/MPLS-IP RAN承载方式称为IP RAN。,RAN逻辑位置,Iu-cs,Iu-ps,Iur,Iub,Iub接口是RNC和NodeB之间的逻辑接口功能有:Iub接口传输资源管理;信道的业务管理;Node B的O&M;定时和同步管理;基站间同步等IP RAN特性就是Iub接口Ip化,Iu over IP,Iur over IP,Iub over IP,Why IP RAN?,标准化 IP
3、 RAN在全球得到运营商和设备商的广泛支持 更完整的标准化 成本 随着设备集成度的上升,IP RAN的成本和PTN逐渐趋同 技术 IP RAN的接入能力已可涵盖当前PTN技术所支持的范畴 相比PTN,IP RAN提供了更多在L3、IP VPN方面的支持 LTE网络对传送平台提出了更多IP方面的支持要求 可扩展性 IP RAN具有不弱于PTN的可扩展性 接入方式灵活,协议可扩展支持传统业务和多种以太网业务 除提供二层业务外可以广泛提供IP/VPN业务,IP RAN定义,IP RAN是针对基站回应用场景进行优化定制的路由器/交换机整体解决方案,具备电路仿真、同步等能力,提高了OAM和保护能力。IP
4、 RAN承载方案指在城域网内汇聚/核心层采用IP/MPLS技术,接入层主要采用增强以太技术与IP/MPLS技术结合的方案。设备形态 核心汇聚节点采用的设备为支持IP/MPLS的路由器。基站接入节点采用的设备为路由器或三层交换机。,IP RAN技术特性,转发协议:IP/MPLS技术 增强以太 保护 汇聚核心用TE FRR 以太保护(环保护、链路保护技术)电路仿真 OAM 同步(相位频率),从3G到LTE RAN的变化,核心网取消了CS(电路域),全IP的EPC支持3GPP、非3GPP各类技术统一接入,实现固网和移动融合(FMC),灵活支持VoIP及基于IMS多媒体业务,网络架构扁平化,网络结构全
5、IP化,引入了两个接口,X2是相邻eNB间的分布式接口,主要用于用户移动性管理;S1 Flex是从eNB到EPC的动态接口,主要用于提高网络冗余性以及实现负载均衡,取消了之前定义的RNC,eNB(Evolved NodeB)直接接入EPC,从而降低用户可感知的时延,大幅提升用户的移动通信体验,LTE的S1和X2接口,S-GW Pool,LTE 移动回传,S1-U,S1-C,S1-C,S1-U,X2,NMS,X2-AP,SCTP,IP,VLAN,MAC,OAM data flow,UP-PDUs,GTP-U,X2-U&X2-C(eNB-eNB),UDP,IP,VLAN,RNL,TNL,MAC,C
6、lock data flow,S1 data,X2 data,OAM data,Clock data,BITS,MME Pool,OM,10,联通典型城域网现状,主要包括城域传送网、IP城域网、宽带接入网等城域传送网:DWDM(北方普遍)+MSTP,承载2G/3G、大客户专线等IP城域网:承载软交换、3G 核心域,互联网、高等级IP业务等宽带接入网:LAN、xDSL、FTTx接入等,宽带接入网,IP城域 骨干网,城域数据网,城域传送网,城域网逻辑架构,基站,高档住宅小区客户,集团客户,WDM/SDH/MSTP,IP专网,WDM,SDH/MSTP,分组化城域传送网,SDH/MSTP,分组化城域传
7、送网,干线传送网,城域传送网,核心层,城域传送网,汇聚层,城域传送网,接入层,IP骨干网,IP城域网,分组化城域传送网,A网/B网,IP/MPLS,PON/WLAN,接入网,传送网,IP承载网,接入网,12,城域网现状和面临的挑战,业务IP化和大颗粒化,导致城域网将由主要承载现有E1/STM-1(2M/155M速率)TDM业务逐渐转向承载FE/GE(10M/100M/1000M速率)IP业务。城域网技术需要由现有“以TDM电路交换为内核”向“以IP分组交换为内核”演进3G和全业务竞争,导致城域网不仅承载2G/3G语音和数据业务,还需承载集团客户和家庭业务。城域网需要扩大规模并考虑多业务统一承载
8、对于基站和高价值集团客户等高价值业务和普通集团客户和家庭宽带等低价值业务,需要合理选择组网技术增强对于大规模数据业务的控制和管理空口精确时钟和时间同步需求,导致城域网需要提供更高精度的同步信号传送能力。改造现有MSTP/SDH网络成本较高新建分组化城域网应考虑1588v2等同步功能,路由器+传输组网,GE及以上颗粒业务逐渐采用IP over WDM,小颗粒业务仍采用SDH环网,以MSTP/SDH环网为主,承载2G基站和少量集团客户业务;,主要采用城域传送网MSTP/SDH,承载以小颗粒TDM业务为主的2G基站和少量集团客户业务缺乏集团客户和家庭业务,城域数据网规模较小,现状,需求和挑战,二三层
9、交换机星型组网,接入少量家庭和中小企业用户,传送网将向分组化演进,MSTP网络能力无法满足3G网络演进的需求(不支持分组与三层交换),技术选择,三网融合逐步深入,移动回传、互联网宽带、IPTV、大客户专线等业务在本地层面的综合传送和承载为未来网络演进趋势。,宽带接入网不能覆盖基站、重要集团客户的接入承载(需要电信级的承载传送技术),多业务、分组化,技术融合、综合承载,2G/3G基站,3G/LTE基站,L3VPN,L2专线,边缘层,汇聚、核心层,PE1,PE2,PWE3 L2VPN,MPLS L3VPN,MPLS L3VPN,IP RAN 业务承载方案,分组传送网建设方案-IP RAN,IP R
10、AN:采用路由器架构,IP三层转发和MPLS二层转发相结合支持动态信令,业务创建灵活与IP城域网对接互通,两张网络融合度高 完善的二、三层保护技术、精细化的QOS解决方案当前2G/3G基站回传为2层业务,不需要端到端的3层功能,考虑到建设、运维成本,建网初期只在汇聚、核心层启用L3协议,开展综合业务、数据网资源丰厚电信多省市,适用场景,核心技术,网络竞争力,内嵌SR功能“Any Time+Any Place”接入L3VPN、IPTV等L3业务,MPLS L3VPN,15,WCDMA阶段存在频率同步需求LTE阶段存在频率和相位同步的需求,承载网络需提前关注频率和时间同步需求,同步需求:承载网需具
11、备同步能力,16,(骨干)汇聚机房,核心机房,接入机房,接入方式,OTN,ONT,SBU,WLAN,MTU,MSTP,PTN环,622M,AP,GPON,OLT,IP城域网,CR,AC,BRAS/SR,CR,2.5G,MSTP,IP专网,AR,CE,BSC/RNC/aGW,SBC防火墙,CE,AR,PTN环 IPRAN,集团客户专线,2G BTS,TD NodeB,LTE eNodeB,集团客户专线,BSC/RNC,BRAS/SR,2G基站业务流向,WLAN&有线宽带业务流向,新增2G基站业务流向,OTN,TD、LTE基站业务流向,居民小区,集团客户,个人手机业务,物联网业务,大中城市各种专线
12、业务迅速发展;局部MSTP网络存在较大压力面向未来,网络建设面临技术选择问题,全业务承载压力,17,全网部署PTN,在LTE时代仅需核心设备升级静态三层,投资少,配置管理简单,平滑过渡继2010年的大规模建设后,2011年进一步加大PTN的建设投资力度,并严格控制MSTP的建设同时继续推动PTN标准化和产业链发展,如OAM、保护、LTE 承载对于中国移动,重点关注在LTE承载带来的移动互联网收入,因此希望采用对现网影响最小、花费代价最小、最容易部署的方式直接完成对LTE的承载,中国移动演进思路,电信依托IP网城域网进行IP RAN建设,建网速度快,同时可节省海量站点配套成本(电源、光缆、机房)
13、;有二平面的本地网可利旧优先利旧二平面,但是要IPTV的试点城市才可建设二平面;分组网络必须具备综合承载能力,中国电信基于综合承载网,选择IP RAN,19,分组传送网(PTN)在传送网中引入了分组特性:支持高效统计复用功能,端到端弹性管道提供面向分组业务的QoS机制,同时利用面向连接的网络提供可靠的QoS保障灵活的业务提供,支持电信级以太网业务,通过电路仿真机制支持TDM、ATM等传统业务分组传送网(PTN)保留了传送网的功能特征:通过分层和分域提供了良好的可扩展性快速的故障定位、故障管理和性能管理等丰富的操作管理维护(OAM)可靠的网络生存性,支持快速的保护倒换不仅可以利用网络管理系统配置
14、业务,还可以通过智能控制面灵活的提供业务提供频率同步和时间同步特征:MPLS-TP=MPLSIPOAM,19,PTN的设计理念,20,PTN实现方式:MPLS-TP/T-MPLS技术,最初,由ITU-T定义T-MPLS,后续由IETF/ITU-T JWT工作组负责标准制定,命名为MPLS-Transport Profile(MPLS-TP)一种面向连接的分组交换网络技术利用MPLS标签交换路径,省去MPLS信令和IP复杂功能支持多业务承载,独立于客户层和控制面,并可运行于各种物理层技术具有强大的传送能力(QoS、OAM和可靠性等),取消IP增加双向LSP增加OAM和保护,简化和增强,IP he
15、ader,IPPayload,IP,Encapsulation,PHY,MPLS header,IPpayload,IP header,Encapsulation,PHY,MPLS,(opt),Encapsulation,T-MPLS,MPLS header,payload,Encapsulation,PHY,(opt),Encapsulation,MPLS-TP=MPLS-L3复杂性+OAM+保护,21,SDH/MSTP和PTN设备的交换方式,各种技术都具备完善的保护机制、组网灵活、网管能力强现网96%的设备支持MSTP功能,满足接口IP化,但内核仍为TDM为适应分组业务承载,MSTP正向传
16、送IP化技术演进,22,SDH/MSTP和PTN设备的架构,引入PTN的必要性业务IP化,网络设备以太网接口越来越普及EoS的代价总是存在业务量增加,统计复用提高带宽效率MSTP与PTN有明确的定位MSTP定位以TDM业务为主、分组业务为辅PTN在分组业务占主导时(约70)才体现优势,核心差别是交换方式和统计复用能力,PWE3,TDM,Abis,TDM E1,TDM E1,BTS1 PWE3,BTS1,BSC,NodeB2,Bi-directional Tunnel,BTS1 PWE3,RNC,PE,PE,Tunnel,PHY,E1,E1,E1,E1,支持传统 TDM业务的仿真传送.统一的分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IPRAN 原理 简介 详细 介绍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1669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