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PPVCPPV良性位置性眩晕ppt课件.ppt
《BPPVCPPV良性位置性眩晕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BPPVCPPV良性位置性眩晕ppt课件.ppt(5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BPPV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BPPV(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先由Baramy于1921年描述,后由Dix和Hallpike于1952年进一步详述。临床常见疾病。美国发病率:每年以眩晕为就诊原因的五、六百万人中,17-42%诊为BPPV。耳石复位:85%病人可全愈或极大改善。BPPV诊治得以广泛普及。,BPPV 主要症状,Dix-Hallpike Test,BPPV变位实验诱发的眼震,眼震性质由半规管支配的眼肌决定:,眼震方向,下旋眼震,上旋眼震,水平眼震,BPPV旋转性眼震成分,半规管的空间结构与矢状面的角度,41o,56o,眼震旋转成分
2、的多少与半规管-矢状面角度的大小有关。AC的旋转成分通常少于PC的旋转成分。,PC_BPPV:上旋眼震,BPPV耳石复位治疗,85%的病人经耳石复位治疗可全愈或极大改善。BPPV诊治得以广泛普及。,CPPV中枢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临床实践中,人们发现另一种发作性位置性眩晕,源自中枢,虽不如BPPV发病率高,但其发作性、位置性、临床表现以及变位试验的特点,与BPPV很相似。极易误诊,造成一些严重后果。CPPV(Central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首先由Riesco-Macllure于1957年描述,后被更多人认识(Watson et al.1981;Ca
3、wthorne 1991);(3)小脑小结叶和舌叶(Buttner et al.1999)。,CPPV变位试验中诱发症状的临床特征,虽有可资鉴别之处,但在位置性眩晕和位置性眼震的特征方面有较多重叠性,鉴别诊断困难,常称之为假性BPPV.,BPPV?orCPPV?,三、BPPV与CPPV鉴别诊断,二、BPPV同时合并其它疾病,一、类似BPPV的CPPV疾病,2、脑血管病,1、脑肿瘤,类似BPPV的CPPV疾病,小脑肿瘤,听神经瘤或桥小脑角肿瘤,四脑室背外侧梗塞,小脑少量出血,椎基底动脉系统一过性缺血发作(VA-TIA),3、其他疾病,一、类似BPPV的CPPV,一、类似BPPV的CPPV疾病,1
4、、脑肿瘤:大多为缓慢持续性进展,与BPPV病程完全不同。但有些肿瘤却可以BPPV类似的形式发病。主要有以下两种:,小脑肿瘤多见于:小脑蚓部;小脑小结叶舌叶;四脑室背外侧.,脑肿瘤,听神经瘤 或桥小脑角肿瘤:累及脑干的常见肿瘤,病史:早晨起床时,眩晕急性发作,天旋地转,持续10秒钟。后多次反复发作。每次大约数秒,多始于体位改变,尤为在床上翻转,转向左侧时,从床上起来或较快俯身时。随发作次数,症状加重时会有呕吐。查体:Dix-Hallpike阳性,头向左转时,持续短暂数秒,重复时产生疲劳性。诊断:BPPV。给予耳石复位治疗,但治效不佳。病程:随后6个月中,病情加重,发作时眩晕严重,以致不能站稳。三
5、周前发现右手笨拙,共济失调.,案例1:男,27岁。主诉:间歇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7个月,CT:后颅凹中线小脑肿瘤,侵及脑干,手术:小脑蚓部星形细胞瘤。术后四年良好,未再发BPPV.,案例2:女,40岁。主诉:位置性眩晕发作一年。,病史:眩晕发作时,伴有天旋地转的感觉和恶心。大约持续数秒至数分钟。发作与体位改变有关,尤在仰卧位或翻转时。右耳有饱胀和耳鸣,感觉听力下降和失衡感。查体:Dix-Hallpike:阳性,头转向右侧,出现逆时针旋转性眼震,重复多次后发生疲劳,电测听正常。诊断:BPPV。耳石复位治疗,治疗后6天内症状无任何好转。病程:6天后进行MRI扫描,发现右侧桥小脑角部位3.0X3.2c
6、m大小高密度肿块。手术证实右侧桥小脑角脑膜瘤,病人手术后一年良好。未再犯BPPV.,类似BPPV的脑肿瘤报告:,桥小脑角胶质瘤(Beynon等人,2000报告):呈典型BPPV表现,Dix-Hallpike阳性。平卧位改变位置时,出现下向眼震(DBN),因此而得以及时诊断。四脑室附近肿瘤(Watson 等人,1981报告):可呈典型BPPV表现。可能与前庭核位于四脑室底部有关。小脑绒球小结叶肿瘤(Malecki等人,1965报告):也可引发典型的BPPV表现。,一、类似BPPV的CPPV疾病,2、脑血管病:脑血管病通常发病急骤,后循环血管病常有眩晕发作,一过性缺血发作、出血、缺血性卒中(Hos
7、omi et al.2008)均可有类似BPPV的发作性位置性眩晕的表现。,大量文献报告小脑脑干(小脑小结叶)梗死引发CPPV。与前庭小脑和小脑前核传导纤维(前庭与小脑之间的回路)受损有关(Brandt 1991)。,文献报告,少量小脑出血,特别是小脑蚓部出血,可以单纯眩晕发作及位置性眼震为表现形式。,近年来临床有大量以单独发作的眩晕作为特征的VA-TIA,称其为血管源性单纯孤立眩晕发作。,小脑少量出血,椎基底动脉系统一过性缺血发作(VA-TIA),四脑室背外侧梗死,案例3:男,75岁。主诉:反复发作性位置性眩晕。,病史:发作时有旋转感,与体位改变有关,大多数由平卧位起来时,持续数秒。查体:无
8、明显异常,无小脑共济失调。无自发性或凝视性眼震。于仰卧位将头转向左侧时,出现眩晕,仅左向(逆时钟)纯旋转性眼震,眼震在这位置持续约1分钟,但在其后两次重复时出现疲劳。治疗:按BPPV给予耳石复位治疗(Epley手法),但治疗不成功,无缓解。病程:MRI显示四脑室背外侧急性梗死灶。但后循环MRA无明显异常。,类似BPPV的小脑少量出血报告:,Johkura(2007)报告了8例由于小脑出血造成的CPPV。其中4例误诊为BPPV。8例的一些共同特点:(1)病人以单纯的眩晕发作症状以及位置性眼震为主要表现,而没有其它脑干小脑体征。(2)7例在仰卧位头转向右侧时,出现背地向位置性眼震,在头翻转至对侧时
9、出现地向性眼震,很像水平半规管的BPPV,(3)1例在Dix-Hallpike实验时出现旋转性垂直眼震,很像后半规管的BPPV,后来经CT证实为小脑少量出血病灶。,病例4:女,63岁。主诉:反复发作性位置性眩晕5月。,病史:眩晕发作与体位有关,多为躺下时或做起来时。之后逐渐发展到头向右转时也引起发作性眩晕,大约持续一分钟。查体:电测听发现非对称听力减退,但认为仍在正常范围。5月前感到颈部有些发紧僵直诊断:BPPV。转给康复师进行耳石复位治疗。病程:康复师在评估病人时发现:病人有高血压高血脂病史,向右转颈时眩晕发作持续1分钟,同时有视觉症状,持续约半小时,偶有右额-枕部头痛。康复师查体发现:BP
10、130/70,主动颈部转动不受限,在正常转动范围。进一步做椎动脉筛查检测。,椎动脉筛查检测:当把颈椎被动置于后伸位置时,出现眩晕症状,直到恢复正中位,持续大约60秒。重复时,症状相同,伴视觉症状(Asavasopon et al.2005)。,结果:康复师将病人转回其就诊医生做进一步检查。MRI正常。MRA发现左侧颈内动脉近端90%狭窄,而行手术治疗。,案例5:男,69岁。主诉:反复头晕发作2月。,病史:轻度发作大约持续30-60秒,为非特异性头晕及平衡不稳,有时伴偏斜性复视。严重发作时平衡不稳加重,恶心,严重的弥散性头痛,偶有手发麻。发作逐渐趋严重,达到每天发作4次。MRI(-)、MRA、D
11、oppler正常,椎动脉颅外段正常。病程:由于发作频繁,持续不断,做了脑血管造影。发现在PICA远端的椎动脉部分高度狭窄,左侧更显著。基底动脉在AICA分支水平的近端也有明显狭窄。,治疗:按血管病给予heparin和warfarin治疗,在随后的两年内无症状,没有再发作。,类似BPPV的后循环缺血发作的报告:,单纯孤立的眩晕发作或单纯的位置性眩晕可以是VA-TIA或无体征卒中的唯一症状(Fife et al.1994;Moubayed&Saliba 2009)。Baloh等人(1987)报告了240例BPPV,其中约5%为VA-TIA。病因不明的孤立性单纯眩晕:脑血管病风险因素超过3个以上的孤
12、立性单纯眩晕,即使没有脑干和小脑体征,也应该按后循环缺血给予相应处理(Moubayed&Saliba 2009)。TIA频繁发作且服用阿司匹林治疗无缓解者,对疑似血管源性眩晕且伴有3个风险因素者,对48h后症状无缓解的急性眩晕综合征者,应及时进行影像学检查。,未经治疗的TIA患者,发生卒中的几率高于治疗过的患者.,类似BPPV的其他CPPV疾病,可以类似BPPV为表现形式的CPPV疾病,有如下报告:颅底畸形,椎动脉压迫综合征,第八颅神经压迫综合征,小脑变性,尤其是发作性家族性共济失调,多发性硬化(MS),眩晕、头痛 行走不稳,偏向左侧 垂直性眼震 MRI显示:小脑蚓部下垂进入枕大孔,超过正常水
13、平,Chiari Malformation,BPPV同时合并其它疾病,文献报告,BPPV常与其他疾病同时伴发。不但同时伴发CPPV,也可同时伴发其他外周性疾患。这类BPPV单靠耳石复位治疗是不能完全康复的,需同时及时诊断治疗其他原发疾病。几种常见的情况:,二、BPPV同时合并其它疾病,案例6:女,79岁。主诉:间断性头晕1年,加重1月。,病史:一年前有3次眩晕发作,天旋地转。在其他医院眩晕门诊,变位试验阳性,诊断为水平半规管BPPV,经水平半规管耳石复位治疗,症状消失。3月前再次出现发作性眩晕,近一月来加重,轻时头重脚轻,重时天旋地转,发作持续数分钟或数小时不等。查体:右侧凝视时,出现水平眼震
14、,持续数秒钟,不到1分钟。Hallpike和Supine roll 均阴性,轻度眼偏斜征,Romberg可疑阳性。CTA:双颈内动脉虹吸部点状钙化斑。TCD:椎动脉-基底动脉近端血流速度偏慢。MRI多发性腔隙性梗塞。,诊断:缺血性脑血管病,多发性腔隙性梗塞,伴BPPV。治疗:经血管病治疗及前庭康复,无头晕不适,恢复良好。,同时合并脑血管病的BPPV,1.BPPV合并脑血管病 BPPV分原发性和继发性。创伤,感染,血液循环障碍造成的迷路组织缺血坏死可能都是导致耳石脱落,引起BPPV发病的原因。迷路梗塞常在VA-TIA反复发作,累及内听动脉而形成,致使迷路缺血坏死,纤维化及退性变。这类病人在急性期
15、之后的恢复过程中,常出现典型的BPPV式位置性眩晕发作,达数月或数年不等(Baloh et al.1987)。这种位置性眩晕,源自椭圆囊囊斑的缺血性坏死,导致耳石脱落后释放,进入后半规管的长臂中(Baloh 1995)。内听动脉缺血性发作或迷路梗塞,可能为局限性,仅限于内听动脉。很多时候缺血并不仅限于内听动脉,常累及椎基底动脉系统其他分支,迷路缺血或梗塞仅是椎基底动脉梗塞的前兆或预警(Kim et al.2009)。BPPV同时伴有脑血管病并不奇怪:BPPV和CPPV可能是后循环缺血同一个病源,分别在外周和中枢的两个不同表现,本质来自一个疾病。,案例7:女,46岁。主诉:反复发作性位置性眩晕。
16、,病史:三年前曾有发作性位置性眩晕,有旋转感,持续数秒钟,多在仰卧位。但自发性缓解。3月前,发作性位置性眩晕复发。查体:左侧Hallpike阳性,顺时针性旋转性眼震,重复时发生疲劳。电测听正常。MRI右侧桥小脑角肿瘤(脂肪瘤)。诊断:右侧CPA肿瘤,左侧BPPV。耳石复位疗效良好,随访一年无眩晕发作。,合并脑肿瘤的BPPV,典型的Hallpike阳性征,耳石复位疗效良好,反映了BPPV的本质。但旋转性眼震无法用BPPV解释,是CPPV的表现之一。BPPV同时伴有脑肿瘤的案例(Dunniway&Welling et al.1998),同时合并前庭神经元炎的BPPV,病史:前后两次急性眩晕发作,第
17、一次于4个月前,起病急,持续7-8天,伴严重恶心呕吐。眩晕症状自发缓解。直到2个月前,第二次发作,出现了许多疱疹,眩晕持续7-8天。在眩晕发作期间,至第4-5天,又出现了在平卧位转动头时的位置性眩晕,只持续数秒。无听力改变,无偏头痛。查体:左侧后垂直半规管Hallpike阳性,温度试验左侧减弱,VAT显示水平和垂直增益降低,动态视敏度检查发现,在垂直头动时视敏度降低25%,听力检查正常,MRI正常,单纯疱疹病毒型阳性。诊断:前庭神经元炎,左侧后垂直半规管BPPV。病程:给予抗病毒药物治疗,Canalith耳石复位治疗,经复查BPPV复位治疗成功,短暂位置性眩晕消失,但仍有持续的视震荡类症状,经
18、前庭康复治疗,症状缓解,复查VAT和动态视敏度检查,结果恢复正常。,案例8:女,49岁。主诉:间歇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4月,BPPV合并多发性硬化(Multiple Sclerosis,MS),MS是多发于脑干和小脑的脱髓鞘疾病,前庭系统异常是常见特征之一。约20%MS在病程中有眩晕发作,约78%MS有平衡障碍报告。文献报告,MS真性眩晕发作多为前庭内侧核周围以及第8对颅神经入脑干区的病变所致。脱髓鞘引发的眩晕发作大多至少持续24小时,可逐渐增至数天,数周乃至数月。但大约1分钟的发作性MS现象也常见到,例如眩晕,疼痛,麻木,不稳发作。近年发现,同时合并BPPV,是引起MS病人眩晕发作的原因之一。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BPPVCPPV 良性 位置 眩晕 ppt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1666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