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届高三八省市模拟考试专题研究 化学工艺流程题课件.pptx
《2021届高三八省市模拟考试专题研究 化学工艺流程题课件.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届高三八省市模拟考试专题研究 化学工艺流程题课件.pptx(5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专题13 化学工艺流程题,2021届高三八省市模拟考试专题研究,前言,prcface,目 录,contents,模型运用,PART 01,整体评价,命题视角主要是最新化工生产涉及物质系列提纯与制备。涉及的考查角度是多方面的,难度较大。分离提纯型工艺流程题多以矿物、各种废弃物为原料,经过各种处理,除去杂质获得有价值的产品。例如:1.【湖北T19】、2.【江苏T14】4.【重庆T15】5.【广东T18】6.【河北T17】7.【辽宁T16】8.【福建T11】。物质制备类型例如:3.【湖南T16】,PART 02,试题评析,试题精讲,1.【湖北T19】某化学兴趣小组通过查阅文献,设计了从某厂阳极泥(成
2、分为Cu、Ag2Se、Au、Pt)中回收贵重金属的工艺,其流程如下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焙烧”时,生成SeO2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2)“滤液”中的金属阳离子有_;“酸浸氧化”中通入氧气的目的是_、_,(3)“酸溶”时Pt、Au分别转化为PtCl62-和AuCl4-,写出溶解的离子方程式_,(4)可从“有机层”回收的金属是_实验室“萃取分液”的玻璃仪器有_、_(5)电解NH4Au(SO3)2溶液回收Au的阴极反应式_。,【答案】(1).2Ag2Se+3O2=2SeO2+2Ag2O(2).Cu2+、Ag+氧化可能存在的Cu、SeO2防止硝酸产生的NO排放到空气中污染空气(3).2Au
3、+3Cl2+2Cl-=2AuCl4-(4).Pt 烧杯、分液漏斗(5).Au3+3e-=Au,【原题解析】该题目以阳极泥的提取有用的物质为情景的工艺流程,类似于除杂、提纯的流程。确定阳极泥的成分为Cu、Ag2Se、Au、Pt,通入氧气焙烧得CuO、Ag2O、SeO2、Au、Pt,Se以SeO2形式除去,烧渣成分为CuO、Ag2O、Au、Pt;将烧渣酸浸氧化,CuO、Ag2O溶解,滤液为硝酸铜、硝酸银溶液,滤渣为Au、Pt;酸溶时,Au、Pt转化为AuCl4-、PtCl62-,用磷酸三丁酯萃取-分液,得到H2PtCl6的有机溶液,水层为HAuCl4-(aq),加入KOH、(NH4)2SO3转化为
4、NH4Au(SO3)2。,原料的成份,流程的目的,试题精讲,1.【湖北T19】某化学兴趣小组通过查阅文献,设计了从某厂阳极泥(成分为Cu、Ag2Se、Au、Pt)中回收贵重金属的工艺,其流程如下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焙烧”时,生成SeO2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2)“滤液”中的金属阳离子有_;“酸浸氧化”中通入氧气的目的是_、_,(3)“酸溶”时Pt、Au分别转化为PtCl62-和AuCl4-,写出溶解的离子方程式_,(4)可从“有机层”回收的金属是_实验室“萃取分液”的玻璃仪器有_、_(5)电解NH4Au(SO3)2溶液回收Au的阴极反应式_。,【详解】(1)“焙烧”时,Ag2Se
5、被氧气氧化生成SeO2和Ag2O,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2Ag2Se+3O2=2SeO2+2Ag2O;(2)由分析可知“滤液”中的金属阳离子有Cu2+、Ag+;烧渣中可能还含有Cu、SeO2,与硝酸直接反应会产生NO有毒气体,因此“酸浸氧化”中通入氧气的目的1是氧化可能存在的Cu、SeO2;目的2防止硝酸产生的NO排放到空气中污染空气;通入氧气的目的1难以想全氧化可能存在的物质。(3)“酸溶”时Pt、Au分别转化为PtCl62-和AuCl4-,则Au溶解的离子方程式为2Au+3Cl2+2Cl-=2AuCl4-;(4)由分析可知,可从“有机层”回收的金属是Pt;实验室“萃取分液”的玻璃仪器有烧杯
6、;分液漏斗;(5)电解NH4Au(SO3)2溶液回收Au的阴极反应式为Au3+3e-=Au。,审题干第一步:明目的,原料的成分:Cu、Ag2Se、Au、Pt,流程的目的:回收贵重金属的工艺,【解答指导】,通入氧气焙烧得CuO、Ag2O、SeO2、Au、Pt,Se以SeO2形式除去,烧渣成分为CuO、Ag2O、Au、Pt;将烧渣酸浸氧化,CuO、Ag2O溶解,滤液为硝酸铜、硝酸银溶液,滤渣为Au、Pt;酸溶时,Au、Pt转化为AuCl4-、PtCl62-.用磷酸三丁酯萃取-分液,得到H2PtCl6的有机溶液,水层为HAuCl4-(aq).加入KOH、(NH4)2SO3转化为NH4Au(SO3)2
7、。,第二步:审流程信息得结论,第三步:审设问得答案,(1)写出“焙烧”时,生成SeO2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2)“滤液”中的金属阳离子有_;“酸浸氧化”中通入氧气的目的是_、_(3)“酸溶”时Pt、Au分别转化为PtCl62-和AuCl4-,写出溶解的离子方程式_(4)可从“有机层”回收的金属是_实验室“萃取分液”的玻璃仪器有_、_(5)电解NH4Au(SO3)2溶液回收Au的阴极反应式_。,(1)“焙烧”时,Ag2Se被氧气氧化生成SeO2和Ag2O,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2Ag2Se+3O2=2SeO2+2Ag2O;(2)由分析可知“滤液”中的金属阳离子有Cu2+、Ag+;烧渣中可能还含有C
8、u、SeO2,与硝酸直接反应会产生NO有毒气体,因此“酸浸氧化”中通入氧气的目的1是氧化可能存在的Cu、SeO2;目的2防止硝酸产生的NO排放到空气中污染空气;通入氧气的目的1难以想全氧化可能存在的物质。(3)“酸溶”时Pt、Au分别转化为PtCl62-和AuCl4-,则Au溶解的离子方程式为2Au+3Cl2+2Cl-=2AuCl4-;(4)由分析可知,可从“有机层”回收的金属是Pt;实验室“萃取分液”的玻璃仪器有烧杯;分液漏斗;(5)电解NH4Au(SO3)2溶液回收Au的阴极反应式为Au3+3e-=Au。,试题精讲,2.【江苏T14】(15分)皮革厂的废水中含有一定量的氨氮(以形NH3、N
9、H4+式存在),通过沉淀和氧化两步处理后可使水中氨氮达到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1)沉淀:向酸性废水中加入适量Fe2(SO4)3溶液,废水中的氨氮转化NH4Fe3(SO4)2(OH)6为沉淀.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 _.废水中氨氮去除率随PH的变化如图-1所示,当1.3PH1.8时,氨氮去除率随PH升高而降低的原因是_.,【答案】(1).pH有所增大,氢氧根离子浓度增大,不利于NH4Fe3(SO4)2(OH)6沉淀生成,则氨氮去除率随pH升高而降低,【详解】(1)向酸性废水中,氨气或铵离子、铁离子、硫酸根离子和水反应,生成NH4Fe3(SO4)2(OH)6沉淀,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当1.3pH1
10、.8时,随着氢离子浓度有所下降,氢氧根离子浓度增大,对NH4Fe3(SO4)2(OH)6沉淀溶解平衡的影响是:不利于沉淀生成,则氨氮去除率随pH升高而降低。,试题精讲,2.【江苏T14】(15分)皮革厂的废水中含有一定量的氨氮(以形NH3、NH4+式存在),通过沉淀和氧化两步处理后可使水中氨氮达到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2)氧化:调节经沉淀处理后的废水PH约为6,加入NaClO溶液进一步氧化处理.NaClO将废水中的氨氮转化为N2,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研究发现,废水中氨氮去除率随温度升高呈先升后降趋势.当温度大于30时,废水中氨氮去除率随着温度升高而降低,其原因是_.n(ClO-)/n(氨
11、氮)对废水中氨氮去除率和总氮去除率的影响如图-2所示.当n(ClO-)/n(氨氮)1.54后,总氮去除率下降的原因是_.,【答案】(2).或 氧化剂次氯酸不稳定,温度升高受热分解 次氯酸钠投加量过大,导致污水中部分氨氮氧化为其它价态例如硝酸根离子,则总氮去除率下降.,(2)NaClO具氧化性,废水中的氨氮呈-3价,被氧化转化为N2,还原产物为氯化钠,则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当温度大于30时,废水中氨氮去除率随着温度升高而降低,其原因是氧化剂次氯酸不稳定,温度升高受热分解。当n(ClO-)/n(氨氮)1.54后,次氯酸钠投加量过大,导致污水中部分氨氮氧化为其它价态例如硝酸根离子,则总氮去除率下降。
12、,【详解】,试题精讲,【答案】(1).NH3 CO2(2).水浴加热(3).取最后一次洗涤液少量于试管,向试管中加入稀盐酸,再加入氯化钡,若有白色沉淀则未洗净,若无沉淀则已洗净,【详解】(1)根据题意,尿素CO(NH2)2在加热条件下与水发生水解反应即CO(NH2)2H2O=CO22NH3,因此放出NH3和CO2两种气体;故答案为:NH3;CO2。(2)“晶化”过程中,需保持恒温60,温度在100以下,因此采用的加热方式为水浴加热;故答案为:水浴加热。(3)“洗涤”过程中,检验滤饼是否洗净,主要检验洗涤液中是否还含有硫酸根,因此常用方法是取最后一次洗涤液少量于试管,向试管中加入稀盐酸,再加入氯
13、化钡,若有白色沉淀则未洗净,若无沉淀则已洗净;故答案为:取最后一次洗涤液少量于试管,向试管中加入稀盐酸,再加入氯化钡,若有白色沉淀则未洗净,若无沉淀则已洗净。,。,试题精讲,。,【答案】,【详解】,试题精讲,。,【详解】,考点分析,PART 03,思维模型,1试题类型(1)以制备为主体化工流程的构成,(2)以提纯为主体的化工流程的构成,2.化工流程试题的一般解题策略,明确原料的成分明确流程的目的,寻找信息在流程中的作用寻找信息与某问的对应关系,明确三线:主线产物,分支到产物,回线为循环产物结合设问的问题细审流程中的转化原理,找出进料物质(反应物)和出去的物质(生成物)的主要产物和副产物,明确答
14、什么,答的问题与哪步流程有关,考查了什么知识等等,PART 04,模型的运用,试题精讲,4.【重庆T15】碳酸锶(SrCO3)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料,广泛用于生产锶铁氧体磁性材料。一种以菱锶矿(含8090%SrCO3,少量MgCO3、CaCO3、BaCO3等)制备高纯碳酸锶的工艺流程如下:,Sr(OH)2在水中的溶解度,(1)元素Sr位于元素周期表第_周期第_族,(2)菱锶矿、焦炭混合粉碎的目的是_。(3)“立窑煅烧”中SrCO3与焦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进行煅烧反应的立窑衬里应选择_(填“石英砂砖”或“碱性耐火砖”),五,A,增大接触面积,加快反应速率,提高原料的转化率,碱性耐火砖,(4)“
15、浸取”中用热水浸取而不用冷水的原因是_;滤渣1含有焦炭、Ca(OH)2和_。(5)“沉锶”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6)锶铁氧体是由锶和铁的氧化物组成的复合磁性材料。某种锶铁氧体(xSrOyFe2O3)中Sr与Fe的质量比为0.13,则,为_(取整数)。,为了增大氢氧化锶的浸取率,减少杂质氢氧化钙的溶解,MgO,6,Sr(OH)2+HCO3-+NH=SrCO3+H2O+NH3H2O,该题以工业菱锶矿(含8090%SrCO3,少量MgCO3、CaCO3、BaCO3等)与焦炭经过粉碎后立窑煅烧,转化成Sr、氧化钙等物质,加入热水,将不溶于热水的氧化镁等杂质除去,再加入稀硫酸后,除去钡离子,结晶后析
16、出了氢氧化锶晶体,氢氧化锶和碳酸氢铵反应最终转化成碳酸锶,,题目溯源,4.【重庆T15】碳酸锶(SrCO3)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料,广泛用于生产锶铁氧体磁性材料。一种以菱锶矿(含8090%SrCO3,少量MgCO3、CaCO3、BaCO3等)制备高纯碳酸锶的工艺流程如下:,原料的成份,流程的目的,菱锶矿、焦炭混合粉碎,可增大接触面积,加快反应速率,提高原料的转化率。“立窑煅烧”中SrCO3与焦炭反应生成Sr和CO,MgCO3、CaCO3、BaCO3也分解生成对应的氧化物。“浸取”中用热水浸取,结合信息为了增大氢氧化锶的浸取率,减少杂质氢氧化钙的溶解,;加入稀硫酸除钡。结晶可以得到氢氧化锶晶体。“
17、沉锶”中,氢氧化锶和水,碳酸氢铵反应生成了碳酸锶。,质量比为,=0.13,则,=6,故答案为:6。,PART 05,变式训练,铬合金具有高硬度、耐腐蚀特性,广泛应用于精密仪器制造,由高碳铬铁合金废料粉末制取铬的简单流程如下:已知:CrH2SO4=CrSO4H2。请回答下列问题:(1)稀硫酸酸浸过程中,提高“浸出率”的措施有_(写一条即可)。(2)用纯碱调节溶液酸度,若纯碱过量,则可能导致的后果是_,副产物中两种主要物质的化学式为_。(3)加入草酸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利用铝热反应冶炼铬的化学方程式为_。(4)向滤液中通入空气,加入氨水后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5)已知高碳铬铁废料中铁铬
18、元素质量之比为1413。上述流程中铁元素转化为草酸亚铁的利用率为80%。废料中提取金属铬的总转化率为95%,如果得到草酸亚铁晶体(FeC2O42H2O)的质量为18.00 t,则可以冶炼铬的质量为_t(结果保留1位小数)。,(1)加热、搅拌、适当提高稀硫酸的浓度(任写一条,合理即可)(2)Cr2、Fe2水解或沉淀Na2SO4、(NH4)2SO4(3)Fe2H2C2O42H2O=FeC2O42H2O2HCr2O32AlAl2O32Cr(4)4CrSO4O28NH3H2O2H2O=4Cr(OH)34(NH4)2SO4(5)6.2,PART 04,模型的运用,已知:常温下,浸出液中各离子的浓度及其开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1届高三八省市模拟考试专题研究 化学工艺流程题课件 2021 三八 省市 模拟考试 专题研究 化学 工艺流程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1663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