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部疾病影像诊断课件.ppt
《颈部疾病影像诊断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颈部疾病影像诊断课件.ppt(9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颈部疾病影像诊断,1,检查方法,一、X线检查 颈部正位片:用于观察颈部骨骼、气道的形态,颈部软组织异常钙化、骨化、异物、积气等。DSA:经股动脉插管作颈内动脉或颈外动脉血管造影,观察病变与血管关系及有无异常血供。直接穿刺造影:颈部囊性肿块直接穿刺注入碘对比剂显示病变形态与周围组织关系。,颈部,2,检查方法,二、CT检查 1 病人体位:仰卧位,头后仰,双肩尽量向下以减少肩部产生的伪影 2 扫描范围:根据需要,甲状腺自甲状软骨中部至胸廓入口,必要时应继续向下扫描 3 扫描条件:层厚/层距=25mm 4 增强扫描:有时进行颈血管的重建。,颈部,3,检查方法,三、MRI检查 1线圈选择:颈部线圈 2扫
2、描方法:横断面,冠状面 3扫描序列:T1WI/T2WI/FS/MRA 4增强扫描:5 MRA增强:颈部血管成像,三维旋转观察,颈部,4,正常影像解剖及表现,5,正常影像解剖及表现,一、颈部软组织的影像特点 X线检查:平片能分辨颈皮肤和皮下,皮下组织呈较均匀的透光区,内见细条状或网络状脂肪间隔条影,其他组织不能分辨。DSA检查:见颈血管充盈,显示颈内、外动脉及其分支形态走行。,颈部,6,7,正常影像解剖及表现,一、颈部软组织的影像特点 CT检查 皮及皮下脂肪呈较均匀低密度带。肌肉、血管、神经、淋巴结均呈等密度,依 靠其部位和追寻其走行分辨;筋膜不能分辨。组织间结缔组织、脂肪组织充填,低密度区。C
3、T增强可良好观察血管形态和走行。,颈部,8,9,10,正常影像解剖及表现,一、颈部软组织的影像特点 MRI检查 平扫:T1WI或T2WI皮及皮下脂肪均呈高信号强度。肌肉、神经、淋巴结均呈中等信号强度,动脉静脉血流信号流空,组织间脂肪结缔组织均呈高信号强度。增强:大动脉和静脉信号仍流空,无强化,小或流速缓慢的静脉可明显强化。MRA可清楚显示颈部血管的管径及走形。,颈部,11,12,13,正常影像解剖及表现,(二)颈部窝隙的影像解剖见咽部(三)甲状腺 位于颈前、气管两旁及前方部分,分为左右两侧叶及峡部 前方为肌肉所遮盖,后方与颈总动脉、颈内静脉相邻 横断面呈三角形,尖向外,边缘清楚,中间以峡部相连
4、,颈部,14,正常影像解剖及表现,(三)甲状腺 X线平片不能显示甲状腺形态及结构CT平扫因甲状腺内碘成份畜积致甲状腺明显高于肌肉组织,密度均匀,境界清楚,增强扫描腺体均匀强化MRI T1WI和T2WI甲状腺均呈中等偏高信号强度,增强扫描显著强化,颈部,15,正 常 甲 状 腺,16,正常甲状腺,17,18,19,20,颈部疾病,21,颈动脉体瘤 carotid body tumor,概述 为副神经节瘤(paraganglioma)的常见部位之一,是发生于颈动脉体的化学感受器的肿瘤。常位于颈总动脉分叉部后上方 较少见,多见于青壮年,女性多于男性。,颈部,22,颈动脉体瘤 carotid body
5、 tumor,临床与病理 一般26cm大小,椭圆形,有包膜,表面光滑,大部由颈外动脉供血,有丰富的血管和神经网。镜下为富含细胞和血管的肿瘤。,颈部,23,颈动脉体瘤 carotid body tumor,临床 临床常以颈部肿块而就诊,肿块多位于下颌角前下方和胸锁乳突肌前面,界清,与皮肤无粘连。有时瘤体可触及搏动。可合并迷走神经压迫症状如音哑、呛咳;交感神经压迫症状如霍纳氏综合征。,颈部,24,颈动脉体瘤 carotid body tumor,一、X线 X线平片:肿瘤较大时可见颈部外突肿块。DSA:颈总动脉分叉加宽,呈“高脚杯”征;颈外动 脉移位;分叉处见血供丰富的肿瘤显示,肿瘤血管粗细 不均网
6、状,肿瘤浓染着色,排空减慢。,颈部,25,右颈总动脉造影示右侧颈动脉分叉变宽、扩大呈“高脚杯”征;肿瘤血管粗细不均呈网状,肿瘤浓染着色、排空减慢,右侧颈动脉体瘤,26,颈动脉体瘤 carotid body tumor,二、CT平扫:颈动脉分叉处圆形境界清晰中等密度肿块,肿块压迫周围组织移位。增强:肿瘤呈均匀或不甚均匀强化明显,常接近动脉血管的密度颈动、静脉受压移位,常表现为颈内外动脉分叉角度增大,两动脉之间距离增大。CTA颈动脉三维重建图像上,可见颈总动脉分叉处上方颈内、外动脉之间距离呈杯状扩大的特征。,颈部,27,颈动脉体瘤 carotid body tumor,三、MRIT1WI肿瘤呈均匀
7、中等、中等偏低信号强度,T2WI肿瘤信号强度增高明显,肿瘤较大时信号强度不均匀,可见血管信号流空征。MRI增强肿瘤强化明显,较小肿瘤均匀强化,较大肿瘤不均匀强化,内见血管流空非强化影,称为“盐胡椒面征”。MR冠状面及矢状面可清楚显示肿瘤的准确位置和全貌。MRA可清楚显示颈部血管的推移情况。,颈部,28,29,30,颈动脉体瘤 carotid body tumor,诊断 临床下颌角前下方界清质硬肿块,影像学检查颈动脉分叉处的血供丰富肿瘤,可诊断本病。鉴别诊断:神经纤维瘤/神经鞘瘤:咽旁神经鞘瘤较多见,内部囊变坏死明显,增强扫描强化不如颈动脉体瘤,神经纤维瘤较少见于咽旁间隙。淋巴结肿大:可致颈动静
8、脉受压移位,但病变多发弥漫于颈深淋巴链上,增强后强化程度不如神经节瘤明显,可鉴别。,颈部,31,颈部神经鞘瘤,32,33,34,颈动脉体瘤 carotid body tumor,鉴别诊断:X线平片诊断作用有限 DSA对诊断和治疗有重要价值。CT和MRI对肿瘤及其血管的关系显示佳 MRI更优于CT,是本病的主要检查方法。,颈部,35,颈淋巴结肿大(lymphadenectasis of neck),概述一般分为浅、深两组,浅组:枕后、耳下、颌下等组淋巴结;深组:上、中、下三组位于胸锁乳突肌内、颈动脉鞘区处。正常颈部淋巴结直径一般在0.3-1.0cm,大于1-1.5cm即提示为异常肿大。,颈部,3
9、6,颈淋巴结肿大(lymphadenectasis of neck),概述 病因很多良性:反应性淋巴结炎、化脓性炎症 淋巴结结核;恶性常:淋巴瘤 淋巴结转移。,颈部,37,颈淋巴结肿大(lymphadenectasis of neck),临床 炎症肿大淋巴结出现迅速,消退快,病人伴有炎症症状;淋巴结结核多见于年青人,病人有结核中毒症状,淋巴结融合成团块,有瘘道形成,流出豆渣样或米汤样脓液。,颈部,38,颈淋巴结肿大(lymphadenectasis of neck),临床 恶性淋巴结肿大中80%为淋巴结转移,多来源于头颈部癌肿,有时以淋巴结肿大为首发症状;颈淋巴瘤为全身淋巴瘤一部分,分为何杰金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颈部 疾病 影像 诊断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1651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