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椎和颈髓病变影像学诊断课件.ppt
《颈椎和颈髓病变影像学诊断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颈椎和颈髓病变影像学诊断课件.ppt(14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颈椎和颈髓病变影像学诊断,1,常规摄片,2,1、寰枢关节层面 正常环齿关节间隙不超过3mm,3,钩突,4,钩椎关节,硬脊膜囊外脂肪间隙,5,C5-6椎间盘,颈髓,黄韧带,椎间关节突,横突,6,颈椎脊髓正常MR表现,1、脊椎序列2、生理曲度3、椎体信号 T1WI 等信号 T2WI 低信号,7,颈椎脊髓正常MR表现,颈椎横断T2WI所见,8,9,第一部分 脊柱外伤性病变,骨折椎管内血肿脊髓损伤,10,脊椎外伤,脊椎外伤常累及椎骨、椎间盘、血管神经等,构成联合损伤。X线平片及体层片,虽能清楚观察骨折、脱位情况,但不能显示损伤脊髓内部及周围软组织情况。CT显示椎体或附件骨折敏感性高于MRI,但对硬膜外
2、血肿、脊髓挫伤和横断等软组织损伤不敏感。MRI矢状面可清楚显示椎体序列、脱位、椎体骨折碎片与脊髓的关系及脊髓内部情况,是唯一能直接评价脊髓损伤范围和程度的影像学技术。,11,12,13,14,15,L2急性损伤,16,枢椎齿状突骨折、环枢关节半脱位伴脊髓萎缩及退变,17,脊髓损伤,MRI表现:脊髓水肿是急性的早期表现,受伤段脊髓增粗,多呈梭形肿大,T1WI稍低或等信号,T2WI高信号出血急性期T1WI呈等信号,T2WI低信号。亚急性期T1WI及T2WI均为高信号脊髓横断是最严重的脊髓损伤,T1WI矢状面显示最佳,表现为脊髓的连续性中断,同时可见椎体错位或成角畸形脊髓软化为慢性脊髓损伤的一种表现
3、,T1WI表现为髓内局灶性低信号,T2WI为高信号。,18,颈段损伤致脊髓水肿,19,颈段脊髓软化,20,21,女,43岁,高出坠下8小时,截瘫。,22,第二部分,椎管内各种常见肿瘤,23,诊断思路,1、认识正常;2、辨别异常;3、结合临床;4、综合分析诊断、鉴别诊断。(首先考虑常见病、多发病,然后考虑 少见病,先定位、后定性),24,椎管内最常见肿瘤MR诊断,椎管内肿瘤的分类髓内肿瘤 室管膜瘤/星形细胞瘤/血管母细胞瘤髓外硬膜内肿瘤 神经鞘瘤/脊膜瘤硬膜外肿瘤 转移瘤/淋巴瘤,25,髓外硬外 髓外硬内 髓内硬内,26,髓内肿瘤,概述.占椎管内肿瘤的10-15%,以室管膜瘤和星 形细胞瘤最多。
4、.室管膜瘤为最常见的髓内肿瘤,占髓内肿 瘤的55-65%,常见于20-60岁,男性居多。.星形细胞瘤占髓内肿瘤的30%,儿童比成人多见,27,髓内肿瘤,病理:室管膜瘤:发生于脊髓中央管室管膜细胞以及脊髓终丝的室管膜残留物,可发生于脊髓各段,特点:好发于下腰髓、马尾或终丝。呈膨胀性生长造成对邻近脊髓组织的压迫,肿瘤可发生囊变,发生在颈髓的肿瘤常出现瘤体边缘出血,这于活动、挤压、牵张力有关;强化后肿瘤边缘更清楚是特征性表现。星形细胞瘤:起于脊髓星形细胞,呈膨胀性或浸润性生长,特点:与正常脊髓无明显分界,累及范围广,囊变率高(占38%),好发于颈胸段,脊髓星形细胞瘤恶性程度低于脑内,75%为级,但其
5、恶性程度与肿瘤范围不成比例。,28,髓内肿瘤,临床表现 室管膜瘤与星形细胞瘤临床表现相似,起病缓慢,疼痛为最常见的首发症状,逐渐出现肿瘤以下节段的运动障碍和感觉异常,表现为肢体无力,肌肉萎缩甚至截瘫,或括约肌功能障碍(大小便失禁)等。,29,髓内肿瘤,MRI诊断1、病变脊髓均匀或梭形增粗,周围蛛网膜下 腔变窄,可累及几个椎体节段。2、在T1WI上病变区呈低信号,在T2WI上呈高 信号,且信号不均匀,可呈混杂信号。3、肿瘤由实性和囊性部分构成,两端脊髓内常并发脊髓空洞,囊性部分由肿瘤坏死液化和脊髓继发性空洞两部分组成,呈长T1及T2改变。,30,髓内肿瘤,MRI诊断 4、肿瘤周围常有水肿,平扫所
6、见异常信号大 于肿瘤实际大小。5、增强扫描肿瘤实性部分有明显强化,囊性 部分不强化,室管膜瘤常比星形细胞瘤强 化明显。,31,传统脊碘造影,32,颈段脊髓内星形细胞瘤,33,颈段脊髓内星形细胞瘤,34,颈段脊髓内星形细胞瘤-增强扫描,35,星形细胞瘤,36,37,38,16年后复发,脊髓星形细胞瘤,女,20岁,39,级星形细胞瘤,级星形细胞瘤,40,颈髓室管膜瘤,腰骶髓室管膜瘤,41,室管膜瘤,42,室管膜瘤,43,血管母细胞瘤,病理:起源于血管内皮细胞的良性脊髓内肿瘤;临床:好发于颈胸段,高峰年龄:30Y,占髓内肿瘤1%5%,表现:本体感觉减退,1/3伴von Hipple-Lindau综合
7、症。影像:好发小脑部,髓内表现为脊髓增粗,邻近蛛网膜下腔 狭窄,T1W多发不均匀低信号,T2W高信号,边界不清,随着回波时间延长,肿瘤结节信号减低,而囊肿信号 更高,常合并脊髓空洞,肿瘤部位脊髓内及其背侧有异 常血管影匍匐,出现流空效应及增强后明显强化。,44,血管母细胞瘤,45,血管母细胞瘤,46,血管母细胞瘤,47,鉴别诊断,48,髓外硬膜内肿瘤,概述 为椎管内最常见的肿瘤,约占原发椎管内肿瘤的55%。其中以神经鞘瘤(又称雪旺氏细胞瘤)及脊膜瘤最常见,约占椎管内肿瘤的50%。神经鞘瘤为最常见的椎管内髓外硬膜内肿瘤,可发生于椎管内任何节段,以颈胸段最多见。好发于20-50岁成年人。脊膜瘤的发
8、病率为椎管内肿瘤的第二位,以30-70岁好发,女性明显多与男性。,49,神经鞘瘤,病理:起源于神经鞘膜的雪旺氏细胞,肿瘤呈圆形,卵圆形或分叶状,常单发,少数可 多发;较大肿瘤易发生囊变,常累及神经后根,故90%的 神经鞘瘤位于椎管后外侧,部分肿瘤可沿神经孔生长到椎管外而呈哑铃状。由于肿瘤生长缓慢,脊髓长期受压,常有明显 压迹,甚至呈扁条状,伴有水肿软化等。,50,神经鞘瘤,MRI诊断:1、神经鞘瘤好发于上、中颈段及上胸段,可发生于椎 管内任何节段,常位于椎管后外侧。2、神经鞘瘤呈圆形或卵圆形,有包膜,与脊髓间界限 清楚,邻近脊髓与硬膜囊受压变形移位,病变 侧上下端的蛛网膜下腔扩大。3、肿瘤在T
9、1WI上呈低信号,T2WI上呈高信号。4、增强扫描肿瘤有明显强化。5、部分肿瘤可同时位于椎管内外呈哑铃形,进入椎间 孔,引起同侧椎间孔扩大,MRI冠状面及横断或清 楚显示肿瘤自椎管内向椎管外生长。,51,神经鞘瘤MR表现-T1WI,52,神经鞘瘤MR表现T2WI,53,神经鞘瘤-T1WI增强扫描,54,神经鞘瘤,55,神经鞘瘤GD-DTPA,56,神经鞘瘤GD-DTPA,57,矢状面T1W呈稍低信号,神经鞘瘤,58,T2W横断面呈哑铃状高信号,59,增强后病灶有强化,60,T1W增强病灶明显强化,61,冠状面平扫,62,T1W冠状面增强呈明显不均匀强化,63,髓外硬膜内肿瘤,病理:脊膜瘤 起源
10、于蛛网膜细胞,也可起源于硬脊膜的 间质部分。80%以上发生在胸段,颈段少见,腰1以 下罕见,86%完全位于硬膜内,近7%波及硬膜内 外,另7%可完全位于硬膜外。通常位于椎管后外侧。肿瘤呈圆形或卵圆 形,无蒂呈宽基底状,单发为主,呈实质 性,较少囊变。,64,脊膜瘤,MRI诊断 1、脊膜瘤常位于胸段或颈段椎管内,呈宽基底依附 在硬脊膜上,与椎管脊膜关系密切,有脊膜尾征,伴有钙化为脊膜瘤特征性表现。2、肿瘤在T1WI上呈低或等信号,T2WI上呈高信号,少数可为低信号(与肿瘤易发生钙化有关)3、增强扫描肿瘤呈明显强化。4、邻近椎体,椎板及椎弓根因受肿瘤长期压迫而出 现异常信号。5、与神经鞘瘤相比,较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颈椎 病变 影像 诊断 课件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1651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