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课程标准与教学设计课件.pptx
《音乐课程标准与教学设计课件.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音乐课程标准与教学设计课件.pptx(8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音乐课程标准与教学设计,目录,目录,音乐课程标准历史沿革,音乐课设计与教案表述,音乐课程标准2011版,国外先进教学法介绍,音乐课程标准 历史沿革,第一部分,(三)五四时期,(五)抗战时期,(四)民国政府时期,(六)新中国成立,(一)清末时期,(二)民国时期,一、音乐课程标准历史沿革,延时符,1904年,清政府颁布奏定学堂章程,史称“葵卯学制”。在其中的学务纲要中提到音乐教育,但音乐课程未正式列入课程设置中。,1907年3月8日,学部正式颁布学部奏定女子小学堂章程。规定女子学堂应开设音乐课(定为“随意科”),这是我国政府文件中第一次正式规定将音乐课列入课程之中,主要学唱“平易单音乐歌”,课时
2、未定。,1909年,音乐课在全国中小学堂正式成立。该年5月15日,学部规定在初等小学堂和中学堂开设乐歌课,这些课被列为随意科目。,课程设置,(一)清末时期(1840-1911),延时符,1912年11月,教育部颁布小学校教则及课程表,规定音乐课(唱歌课)每周1课时,内容为“单音唱歌”和“简易之复音唱歌”。12月颁布中学校令实施规则,规定中学为乐歌课,每周1课时。,1913年3月,教育部公布中学校课程标准。规定四学年都设音乐课,每周1课时。第一学年教学内容是“基本练习、歌曲”,第二、三学年增加乐曲学习,第四学年是”基本练习、歌曲、乐器。,1915年7月31日,教育部颁布国民学校令和高等小学令。规
3、定国民学校唱歌课是8门正式课程之一,小学唱歌课是12,门正式课程之一。1916年1月8日,教育部颁布国民学校令施行细则,要求第一、二学年每周4课时唱歌课;第三、四学年,每周1课时音乐课。,课程设置,(二)民国初期(1911-1919),延时符,1923年6月4日,颁布小学课程纲要和初级中学音乐课程纲要,音乐课被列为小学、初中必修课,并将各级学校课表中的“唱歌”及“乐歌”统称为“音乐”。小学音乐课的课时战中课时的6%;初中的“音乐”与“图画”、“手工”合称为艺术科,设12学分,音乐课每周有2课时。,课程设置,(三)五四时期(1919-1927),延时符,1932年10月,教育部颁布小学音乐课程标
4、准;11月颁布初中音乐课程标准。规定了“目标”、“时间支配”、“教材大纲”、和“实施方法概要”。,课程设置,(四)民国政府时期(1927-1935),延时符,1938年8月26日,教育部颁发改定初高中音乐图画每周教学时数,将1932年的颁布初中音乐课程标准中的初中二、三年级的音乐课时数每周各增加1课时。,1940年9月,教育部颁发了修正初级中学音乐课程标准,正式规定初中各学年教学时间均为每周2学时。此外增加了提倡课外音乐活动的条例。,1941年12月至1942年10月,教育部修订了小学课程标准,音乐课一、二年级每周各60分钟,三、四、五、六年级每周90分钟。,课程设置,(五)抗战时期(1935
5、-1945),延时符,课程设置,(六)新中国成立,1948年,教育部颁布小学课程二次修订标准,将小学一、二年级音乐、体育两课合并为“唱游”课,每周上课180分钟。,1950年8月,教育部颁布小学音乐课程暂行标准(草案)和中学暂行教学计划(草案),规定小学、初中和高一都开设音乐课。,1956年颁布小学唱歌教学大纲初级中学音乐教学大纲师范学校音乐教学大纲(草案)。,1979年6月-1982年2月,相继颁布全日制十年制学校中小学音乐教学大纲全日制五年制小学教学大纲全日制初级中学教学大纲,延时符,课程设置,(六)新中国成立,1988年5月,由国家教委颁发了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教学大纲和九年义务教育全
6、日制初级中学教学大纲。,1992年实行新的九年制义务教育,中小学重新修订了音乐教学大纲。,2000年,全国开始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颁布了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稿)。,2008年,颁布了高中阶段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修订并正式颁布音乐课程标准。,音乐课程标准 2011版,第二部分,二、音乐课程标准2011版,课程目标,课程性质,课程内容,课程设计思路,课程基本理念,(一),(二),(三),(四),(五),延时符,课程性质,二、音乐课程标准2011版,人文性,审美性,实践性,延时符,课程基本理念,二、音乐课程标准2011版,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强调音乐实践,鼓励音乐创造,突
7、出音乐特点,关注学科综合,弘扬民族音乐,理解音乐文化多样性,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延时符,课程设计思路,二、音乐课程标准2011版,1.凸显音乐课程的美与功能,以音乐活动方式划分教学领域,3.正确处理音乐知识、技能的学习与审美体验和文化认知的关系,4.根据学生不同年龄段的心理发展水平和音乐认知特点,分学段设计梯度渐进的课程学段目标及相应的课程内容,2.设计丰富的音乐时间活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5.课程内容的设计,在明确的规定性和适度的弹性之间寻求平衡,给教师教学和地方音乐课程资源开发留有创造和选择运用的空间,延时符,课程目标,二、音乐课程标准2011版,延时符,课程目标,二、音乐课程标准
8、2011版,学生通过音乐课程学习和参与丰富多样的艺术实践活动,探究、发现、领略音乐的艺术魅力,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持久兴趣,涵养美感,和谐身心,陶冶情操,健全人格。学习并掌握必要的音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拓展文化视野,发展音乐听觉与欣赏能力、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形成基本的音乐素养。丰富情感体验,培养良好的审美情趣和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促进身心的健康发展。上述课程目标以三个维度表述。,延时符,课程目标,二、音乐课程标准2011版,过程与方法,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36年级,79年级,12年级,延时符,课程内容,二、音乐课程标准2011版,领域一:感受与欣赏,1,2,3,4,领域二:表现,领域三
9、:创造,领域四:音乐与相关文化,表现要素、情绪与情感、体裁与形式、风格与流派,演唱、演奏、综合性艺术表演、识读乐谱,探索音响与音乐、即兴编创、创作实践,音乐与社会生活、音乐与姊妹艺术、音乐与艺术之外的其他学科,音乐课设计与教案表述,第三部分,延时符,教学设计原则,课堂教学注意激发学生兴趣,形成主动参与音乐活动的气氛。,创设丰富多样的音乐实践活动,从中学习音乐技能和知识。,注意起承转合的四段体课程结构美学原则。,注意各教学环节间教学内容和体验活动的动静交替。,教学要符合循序渐进、引导、发现、探究的认知规律。,注意教学内容在各个环节中形成环环相扣的内在逻辑线索。,三、音乐课设计与教案表述,延时符,
10、三、音乐课设计与教案表述,七步教学法,唱歌课,延时符,三、音乐课设计与教案表述,七步教学法,唱歌课,应采取的手段:聆听法、示范法,延时符,三、音乐课设计与教案表述,七步教学法,唱歌课,方法:谈话法、提问法内容:歌曲的情绪、抒发的感情,延时符,三、音乐课设计与教案表述,七步教学法,唱歌课,方法:文学式吟诵、节奏式朗读(按歌曲的节奏朗读歌词),延时符,三、音乐课设计与教案表述,七步教学法,唱歌课,(1)识读节拍(强弱)(2)识读节奏(长短)(3)识读旋律(高低),延时符,三、音乐课设计与教案表述,七步教学法,唱歌课,跟唱法,延时符,三、音乐课设计与教案表述,七步教学法,唱歌课,(1)解决谱面标注记
11、号(2)练习歌曲的高潮,延时符,三、音乐课设计与教案表述,七步教学法,唱歌课,采用多种方法练习:声势活动、律动、分组、男女对唱、打击乐器伴奏等。,延时符,三、音乐课设计与教案表述,七步教学法,延时符,三、音乐课设计与教案表述,七步教学法,2/4,X,X,X,X,0X 0X,0X 0X,0X 0X,0X 0X,XX XX,XX XX,XX XX,XX XX,延时符,三、音乐课设计与教案表述,七步教学法,欣赏课,延时符,三、音乐课设计与教案表述,七步教学法,欣赏课,教学方法:聆听法、示范法,延时符,三、音乐课设计与教案表述,七步教学法,欣赏课,方法:谈话法、提问法内容:乐曲的情绪、抒发的感情,延时
12、符,三、音乐课设计与教案表述,七步教学法,欣赏课,提出问题、关注音乐表现手段:为什么是欢快活泼的?节奏起了哪些作用?,延时符,三、音乐课设计与教案表述,七步教学法,欣赏课,分析音乐要素:节拍、节奏、旋律、速度、力度、曲式结构。,延时符,三、音乐课设计与教案表述,七步教学法,欣赏课,跟唱法识读乐谱,延时符,三、音乐课设计与教案表述,七步教学法,欣赏课,采用多种方法练习:声势活动、律动、打击乐器伴奏等。,延时符,三、音乐课设计与教案表述,七步教学法,延时符,三、音乐课设计与教案表述,七步教学法,欣赏课,辨别段落体验感受理解内涵,延时符,三、音乐课设计与教案表述,教案格式,中小学音乐课包括以下几个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音乐 课程标准 教学 设计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1649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