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元代诗文课件.ppt
《第1章元代诗文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章元代诗文课件.ppt(1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一章 元代诗文,第一节 元代前期诗文一、概况 1、分期:元代诗文的发展过程大致可分为初、中、晚三期。初期为蒙族入主中原到大一统稍后的一段时间(13年);中期社会中期的时间断限为成宗、仁宗诸朝(14世纪前40年);后期即顺帝朝,也就是元代最后的20多年。,2、作家构成前期诗文由北方作家和南方作家两个群体的不同创作构成。3、总体特色 就诗歌而言,此期是南北诗风交错、融合的时期,诗坛上呈现出多元化的思想倾向和艺术风格。北方作家:主要有刘因、耶律楚材、郝经、卢挚等。上承金代诗歌特别是元好问的影响,内容上较多地反映了剧烈的民族斗争、残酷的社会现实,也记录下了知识分子这一阶层精神上的深巨创伤,风格偏于豪
2、迈清放,但由于才情不足,诗作往往流于平庸。南方作家:以由宋入元的戴表元、方回、赵孟頫为主要代表。主要受南宋末年诗风的影响,但能略变江湖诗派的风格转而崇尚唐调,内容上往往曲折地流露出故国之思和黍离之悲,情调较为低沉,风格偏于清婉秀雅,艺术上更为讲究。,就散文而言,此期散文继续沿着唐宋古文的道路发展,但也有宗唐(实际是宗韩愈)与宗宋(实际是宗欧阳修)的不同取向。姚燧、卢挚等倾向宗唐,为文颇有雄刚古邃之风;刘因、王恽等则推崇宋文,文风趋于平易温醇。邓牧的政治批判散文在此期独具一格,他对封建专制和传统文化的某些本质问题作出了超越前人的深刻思考,表现出一定程度的民主主义思想。,二、刘因刘因(124912
3、93),字晋卿,号湛然居士,保定容城(今河北徐水)人。是元初一位重要的理学家,道德、文章彪炳一时,诗词在有元一代亦堪称大家。他虽然不是南宋遗民,但他一生对宋朝系念不忘,诗中多次对南宋的灭亡表示哀悼,虽然隐晦曲折,但真挚沉痛,流露出较为浓厚的遗民思想。其咏史诗常带有议论成分,大都有为而发,寓有深意。著有静修先生文集。刘因诗作诸体皆备,各有佳篇,七古深受韩愈、李贺的影响,想象奇特,豪宕苍劲;七律颇有元好问之遗风,气骨超迈,沉郁雄浑;晚年创作了大量的“和陶诗”,意境深远,清新淡雅。其创作首开元诗宗唐之风,亦开元代理学家诗文创作之先河。代表作品有渡白沟、观梅有感等。,白沟:宝符藏山自可攻,儿孙谁是出群
4、雄。幽燕不照中天月,丰沛空歌海内风。赵普元无四方志,澶渊堪笑百年功。白沟移向江淮去,止罪宣和恐未公。渡白沟:蓟门霜落水天愁,匹马冲寒渡白沟。燕赵山河分上镇,辽金风物异中州。黄云古戍孤城晚,落日西风一雁秋。四海知名半凋落,天涯孤剑独谁投。观梅有感:东风吹落战尘沙,梦想西湖处士家。只恐江南春意减,此心元不为梅花。,三、赵孟頫1.赵孟頫多才多艺,以书画名世,诗文亦冠绝一时。他本为宋朝宗室,后又仕元为显宦,在南宋遗民眼中,他是变节的逆子,在一些蒙古贵族眼中,他又是不甚可靠的贰臣。他的诗作反映出处于极度矛盾和痛苦之下的复杂心态:既流露出了强烈的故国之思与黍离之悲,也表现出身处宦海风波之中的担忧与无奈;既
5、有对晚节难全的自我忏悔与谴责,也有对大义有亏的自我开脱与排解。他的写景、题画诗亦多佳作。著有松雪斋集。,2.赵孟頫的归附元朝,意味着当时分裂已久的南北诗坛的交融和统一,自辽金承袭而来的北方诗风为之一变。他的诗歌创作不离宗唐得古之路,古体接踵魏晋,近体推尊唐人。其诗圆润流转,清邃奇逸,诗情馥郁,语言明净,七律尤为出色,以清丽委婉见长。代表作品是岳鄂王墓。岳鄂王墓鄂王坟上草离离,秋日荒凉石兽危。南渡君臣轻社稷,中原父老望旌旗。英雄已死嗟何及,天下中分遂不支。莫向西湖歌此曲,水光山色不胜悲。,第二节 元代中后期诗文一、概况:元代中期,朝廷统治日趋稳定,社会文化也进一步“汉化”。在此背景下,诗文创作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1章 元代诗文课件 元代 诗文 课件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1635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