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按摩简介教材课件.ppt
《穴位按摩简介教材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穴位按摩简介教材课件.ppt(4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穴位按摩简介,定 义,穴位按摩法:又称推拿法,是指通过特定手法作用于人体体表的特定部位或穴位的一种治疗方法,具有疏通经络、滑利关节、强筋壮骨、散寒止痛、健脾和胃、消积导滞、扶正祛邪等作用,从而达到预防保健、促进疾病康复的目的。,在三国时期,开始形成按摩与导引、外用药物配合应用的方法,出现膏摩、火灸。魏、晋、隋、唐时期,设有按摩科,建立了按摩医政-隋书.五官志。宋、金、元时期,按摩疗法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这时,不仅其治疗范围扩大了,而且还将按摩用于妇科催产。,穴位按摩简史,明代,太医院将按摩列为医政十三科之一-小儿按摩经及小儿推拿方脉活婴秘旨全书小儿推拿秘诀等。清代,“崇儒尊道”的封建礼教占据
2、统治地位,认为按摩“有伤大雅”,属劳力者的“贱技”,系非“奉君之道”,遂使按摩术遭到政府的冷落。,穴位按摩简史,新中国成立后,各地办起了按摩推拿学校、专科医院。同时还开展了按摩作用和治病机理的初步研究,以及按摩推拿历史文献的整理工作,按摩疗法、中医推拿讲义、中医按摩学简编、中医按摩脏腑图点穴法等按摩专著。当前,按摩已经规范化,全世界范围内得到迅速的推广和发展。,穴位按摩简史,保健推拿与医疗推拿的主要区别,1骨科疾病:如落枕、颈椎病、肩周炎、网球肘、软组织损伤、关节脱位等。2内科疾病:如高血压、冠心病、中风后遗症、面瘫、遗尿症等。3外科疾病:如肠粘连、慢性阑尾炎、前列腺炎及增生、乳腺炎及增生等。
3、,适用范围,4妇科疾病:如月经不调、痛经、闭经、盆腔炎等。5儿科疾病:如小儿感冒、呕吐、腹泻、脱肛、夜啼症、佝偻病等。6五官科疾病:如鼻炎、咽炎、近视、斜视、耳鸣、耳聋、牙痛、美尼尔氏综合症等。,适用范围,推拿保健的禁忌症,1各种出血型疾病,血小板减少症。2妇女月经期、孕妇腰腹骶部禁止按摩。3皮肤破损、及瘢痕等部位,表皮有疖 肿破损及不明原因包块等。4急性扭伤、创伤骨折部位等。5接触性皮肤病,传染者。,推拿保健的禁忌症,6、流感、乙脑、脑膜炎、白喉、痢疾以及其它急性传染病的病人。7、急性炎症的病人,如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肺炎、急性阑尾炎、蜂窝组织炎等。8、某些慢性炎症如四肢关节结核、脊椎结核、
4、骨髓炎。9、有严重心脏病、肝脏病、肾脏病及肺病的人。,推拿保健的禁忌症,10、恶性肿瘤、恶性贫血、久病体弱而极度消瘦虚 弱的人。11、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或过敏性紫癜的病人。12、大面积的皮肤病人或患溃疡性皮炎的病人。,按摩的注意事项,1.术者的态度要和蔼、庄重,精力要集中,不得在推拿时嬉笑。2.要有步骤地施行推拿手法,切忌动作慌乱。3.术者的双手要保持一定的温度和清洁,手指甲不应过长。4.对于过饱或过饥者,不宜做推拿,最好在饭前半小时及饭后1小时内不做推拿。5.对孕妇的肩井穴、合谷穴、三阴交穴、昆仑穴等及小腹部、腰骶部,不宜进行推拿。,操作程序,操作程序,1、目的 通过按摩,缓解、治疗各种急慢性
5、疾病的临床症状,如头痛、牙痛、胃痛、腹胀、中风后遗症、便秘、失眠、骨折后遗症等病症。通过穴位或部位的按摩,达到保健强身的目的。,操作程序,2、评估1)患者当前主要症状、临床表现及既往 史。2)体质及按摩部位皮肤情况,对疼痛的耐受程度。3)心理状况及个体差异。,操作程序,3、告知:按摩时局部出现酸胀的感觉。4、计划1)物品的准备:治疗盘 治疗巾、润肤介质酌情备用糖水及外用药等。2)患者准备:介绍按摩的目的和方法,以取得合 作,暴露穴位与部位等。告知患者按摩时,会 出现局部酸胀的感觉。3)环境准备:要求环境舒适、保暖。,操作程序,5、实施1)按要求着装,洗手。2)携用物至床旁,核对、解释。嘱患者排
6、空膀胱。3)安排合适体位,必要时协助松开衣着,注意保暖。4)根据患者的症状、发病部位、年龄及耐受性,选 用适宜的手法和刺激强度,进行按摩。5)观察在操作过程中,观察患者对手法的反应,如 果有不适应,要及时调整,防止意外发生。6)操作完成后,协助患者衣着、安排舒适卧位,整 理床单位,清理用物等。7)根据医嘱,详细记录按摩的客观情况,记录并签名。,操作程序,6、评价1)操作方法正确熟练。2)患者对按摩的满意度。3)注意与患者的沟通。,操作程序,一、穴位按摩 应遵循有力、柔和、均匀、持久、渗透的原则。有推法、拿法、按法、摩法、揉法、摇法、滚法、搓法、捏法、抖法。,操作程序,1、推法 是用指、掌或肘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穴位 按摩 简介 教材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1634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