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网络经济与产业结构变迁课件.ppt
《第10章 网络经济与产业结构变迁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0章 网络经济与产业结构变迁课件.ppt(5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10章网络经济产业结构变迁与经济增长,Internet Economics,10.1 产业结构与产业结构变迁,4,本章目录,10.5 网络信息社会发展度量,10.4 网络经济增长周期,10.3 网络经济增长极,10.2 网络经济产业结构变迁,1,2,3,4,10.1.1产业结构与产业结构变迁的理论,10.1.2产业结构变迁的主要原因,10.1.4产业结构变迁的数量分析,10.1.3产业结构变迁的两种模式,10.1产业结构与产业结构变迁,1产业结构的含义,10.1.1产业结构与产业结构变迁的理论,产业结构是指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产业组成,即资源在产业间的配置状态;产业发展水平,
2、即各产业所占比重;以及产业间的技术经济联系,即产业间相互依存和相互制约的方式。,2产业结构变迁的理论,10.1.1产业结构与产业结构变迁的理论,1)配第-克拉克法则 2)库兹涅茨的理论 3)罗斯托主导产业扩散效应理论和经济成长阶段论 4)霍利斯钱纳里的标准产业结构 5)赤松要的雁行形态发展理论,1产业结构变迁-产业结构的高度化,10.1.2产业结构变迁的主要原因,产业结构高度化是指国民经济的结构性变动和由低级向高级的转换。结构变动的积累形成了产业结构由低级向高级的转换和高度化的过程。,2产业结构变迁的主要原因,10.1.2产业结构变迁的主要原因,(1)技术进步在产业间的发展不平衡(2)产业结构
3、的调整(3)需求结构的变化(4)国际贸易的影响,1按照经济发展要求的“循序式”推进模式,10.1.3产业结构变迁的两种模式,按照经济发展要求,采取“循序式”推进模式来实现产业结构的升级。老牌的资本主义国家如英法等国都是采取这种模式实现产业结构高度化的,尤以英国最为典型。,2“压缩式”推进模式,10.1.3产业结构变迁的两种模式,“压缩式”推进模式:即采取超前配置产业或者几个发展阶段同时推进的发展模式,是后工业化国家推进工业化时所采取的一般方法。这种模式需要国家进行有效干预,在国家宏观调控下,以产业政策为指导,通过引进技术,吸收国外资金和超前发展重工业等途径,迅速建立起强大的基础工业和重加工工业
4、体系,加速产业结构高度化进程。,1产业结构超前系数,10.1.4 产业结构变迁的数量分析,2产业结构变动值,10.1.4产业结构变迁的数量分析,产业结构变动值是反映产业结构的变动幅度的指标,如果需要考虑某一产业的结构变动程度及变动方向,可以将上式改为,3产业结构熵数,10.1.4产业结构变迁的数量分析,产业结构熵数是应用信息理论中干扰度的概念,将结构比变化视为产业结构的干扰因素,来综合反应产业结构变化程度大小的指标其计算公式为,4Moore结构变化值,运用空间向量测定法,以空间向量中夹角为基础,将产业共分为n个部门,构成一组n为向量,把两个时期间两组向量间的夹角,作为象征产业结构变化程度的指标
5、,该指标称为Moore的结构变化值。其计算公式为,10.1.4产业结构变迁的数量分析,10.2 网络经济与产业结构的关系,网络经济对产业结构的最大贡献在于它以前所未有的高渗透性带动世界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全球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使传统产业的信息化步伐加快,促进传统产业的快速发展和提高。,10.2.1 改变传统产业,1、全面提升生产力各要素质量,降低交易成本,促进生产效率普遍提高 互联网通过降低信息成本而减少交易成本,使得要素市场和产品市场得到进一步扩展,提高市场运行效率提高。信息成本降低对市场扩展和市场效率的潜在影响可以在诺顿提出的框架下进行研究:假设市场存在如下需求和供给函数:PD=a bQS(1
6、)PS=c+dQD(2),10.2.1 改变传统产业,其中a,b,c,d代表相应的常数,QD代表需求数量,QS代表供给数量,PD代表消费者的购买价格,PS代表出厂价格。价格之差 G=PD-PS 定义为交易成本。市场均衡是:QD=QS PD=(ad+bG+cb)/(b+d)=(ad+b(G+c)/(b+d)(3)市场的均衡价格为:Q*=(a-c-G)/(b+d)(4)对(4)式求偏导:Q*/G=-(1/b+d)0(5)由(4)式和(5)式可见,交易成本G的减少将导致均衡数量的增加,即市场活动的增加。这个特征同样适合要素市场。,10.2.1改变传统产业,2、改变传统产业的服务和交易方式,推动企业管
7、理组织和经营方式的变革(1)网络经济推动传统产业生产方式的变革。(2)网络经济推动传统商务向电子商务转型。(3)互联网改变了传统企业组织形式、管理模式、经营策略、贸易渠道和营销观念,产生了虚拟企业。,10.2.1改变传统产业,3、推进传统产业信息化(1)农业部门的信息化(2)工业部门信息化(3)服务业的信息化 第一,信息知识产业的繁荣,推动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地位的提升。第二,服务提供方式的电子化,网络服务业的发展是服务业信息化的直 接体现。第三,传统服务业通过信息技术的应用改进经营效率也是服务业信息化的基本内容。,10.2.2 促进新兴产业的形成和发展,1、新兴产业的形成机制网络经济的发展引发
8、了传统产业的资金、人才向信息产业的流动,对传统产业中技术落后的产业部门产生巨大的冲击。在不断整合和融合后,一些与信息产业关联度较大且处于发展初期的传统产业中的企业,通过网络经济信息化的充分引进和使用及政府相关政策的扶持与引导,衍生出某些信息高科技产业,成长为新兴产业。信息高科技产业的出现需要一套相对完备的机制,包括:高素质的人力资源、新兴的技术要素、相对完备的风险资本市场以及良好的知识、技术创新环境等。政策环境在新兴产业形成的机制也起十分重要的作用。,10.2.2 促进新兴产业的形成和发展,2、技术密集型的高附加值信息产业群的形成 产业结构的升级离不开产业的分化与重组产业分化:是指一系列专业化
9、高新技术不断涌现,分化出新产业的过程。产业重组:是指原来专业分工明确的产业重新组合成新的产业,或形成产业界限模糊的复合型产业 在信息化条件下,由于信息技术的较强的渗透性和带动性,导致产业的分化与重组速度加快,形成大量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新兴产业,同时使信息产业或以信息技术应用为特征的产业成为社会的主导产业。,10.2.3 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1、产业结构与技术结构的关联技术结构:是指一定时期内,国民经济各部门的技术体系中,各种类型和水平的技术手段之间的相互联系及数量比例。产业结构的形成及演变与技术进步及技术结构的选择是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产业之间的生产技术联系通过中间产品的流动来实现可以用中
10、间产品的直接消耗系数来反映国民经济各产业之间的生产技术联系直接消耗系数:是指生产某产业的单位产品所消耗的另一产业产品的数量。其表达式是:aij=xij/xj(i,j=1,2,-,n),10.2.3 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在产业结构关联中,直接消耗系数的集合构成一个矩阵,即:,矩阵A反映了产业之间全部的生产技术联系,也称为技术矩阵,是产业之间联系的度量,反映产业之间技术联系的总体水平,实际上就是产业部门的技术结构。,技术矩阵的总体水平是各产业特定技术水平的总和,可以由产业技术水平的加权平均值给出:,nGA=PjGj J=1,Ga:产业技术结构水平Pj:第j产业技术水平的权重Gj:第j产业的平均技
11、术水平 上式说明,一国产业技术结构水平的高低取决于每一产业的技术,和具有较高技术水平产业所占比重两个因素。因此,可以通过分析技术矩阵的变化来分析一国技术进步的程度和技术结构的变化。,10.2.3 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2、技术进步与产业结构升级的关系(1)技术革命催生新产业(2)技术创新促进产业发展(3)产业技术进步率与产业结构优化3、信息技术推动产业结构升级(1)信息技术推动传统产业进化(2)信息化使传统产业结构发生变化(3)信息化使产业间的关系发生积极变化4、虚拟企业、企业联盟促动产业结构的升级(1)网络经济下的虚拟企业、企业联盟(2)虚拟企业、企业联盟促动产业结构的升级,10.2.3 推
12、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Internet Economics,10.3.1 经济增长极,10.3.2 网络经济增长极的特征,10.3.3 网络经济增长极驱动因素,10.3 网络经济增长极,10.3.4 网络经济增长极效应新特点,Internet Economics,经济增长极的含义:经济增长极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类型。广义的经济增长极是指凡是能够促进经济增长的积极因素和生长点,包括制度创新点,对外开放度,消费热点等等。狭义的经济增长极可以分为三种类型。产业增长极。城市增长极。潜在的经济增长极。,10.3.1 经济增长极,10.3.2 网络经济增长极的特征,Internet Economics,经济增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10章 网络经济与产业结构变迁课件 10 网络经济 产业结构 变迁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1632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