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汉及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建筑 课件.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秦汉及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建筑 课件.pptx(4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2章秦 汉及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建筑,2.1,秦朝时期的建筑(前221前206年),4,2.1 秦朝时期的建筑(前221前206年),2.1.1秦咸阳城,1.城市建设 秦咸阳遗址地处陕西省咸阳市以东约15 km处。19741975年发现了咸阳城遗址。咸阳城是战国时期秦国的都城,也是秦统一六国、建立秦王朝后的都城。,5,2.1 秦朝时期的建筑(前221前206年),2.1.1秦咸阳城,2.宫殿建设 秦始皇(嬴政)在统一中国的过程中,吸取各国不同的建筑风格和技术经验,于始皇二十七年(前220年)兴建新宫。首先在渭水南岸建起一座信宫,作为咸阳各宫的中心;然后由信宫开辟一条大道通骊山,建甘泉前殿。之后又
2、在北陵高爽的地方修筑了北宫。,6,2.1 秦朝时期的建筑(前221前206年),2.1.2秦始皇陵,秦始皇陵是古代陵墓中的宏伟作品,是中国历史上体形最大的陵墓。史称“骊山”的秦始皇陵在陕西临潼骊山主峰北麓。,7,2.1 秦朝时期的建筑(前221前206年),2.1.3秦长城,长城始建于战国时期。当时,各诸侯国之间战争频繁,秦、赵、魏、齐、燕、楚等国纷纷筑长城以自卫。而地处北方的秦、燕、赵三国为了防御匈奴的入侵,又在北部修筑了长城。秦统一中国后,为了将北部的长城连成一个整体,西起甘肃,东至辽东,建造了大规模的长城,长达3 000 km。,2.2,两汉时期的建筑(前206公元220年),9,2.2
3、 两汉时期的建筑(前206公元220年),2.2.1城市建设与宫殿建筑,1.西汉长安城 长安城是西汉的都城。它位于今西安市渭水南岸的台地上,地势南高北低,整个城的平面很不规则,其周长约为21.5 km,有12个城门,城墙用黄土筑成,最厚处约16 m。,10,2.2 两汉时期的建筑(前206公元220年),2.2.1城市建设与宫殿建筑,2.东汉洛阳城 东汉光武帝刘秀恢复汉室后,由于当时的长安已残破,故建都洛阳。东汉洛阳城在原东周时期“成周城”的基础上建立而成,北依邙山,南临洛水,而谷水支流自西向东横贯城中,它依照西汉旧宫模式在纵横轴上建立南北二宫。,11,2.2 两汉时期的建筑(前206公元22
4、0年),2.2.1城市建设与宫殿建筑,3.曹魏邺城 邺城是东汉末年魏王曹操营建的王城,位于今河北临漳与河南安阳交界处。邺城平面呈长方形,南北向长度约为2 160 m,东西向长度约为3 000 m,南面开三门,北面开两门,东西各开一门。,12,2.2 两汉时期的建筑(前206公元220年),2.2.2住宅与陵墓,1.住宅 汉朝住宅已有等级名称,列侯公卿“出不由里,门当大道”者,称为“第”;“食邑不满万户,出入里门”者,称为“舍”。,13,2.2 两汉时期的建筑(前206公元220年),2.2.2住宅与陵墓,1.住宅(1)中小型宅舍 小型住宅规模较小,平面为方形或长方形,屋门开在房屋一面的当中或偏
5、在一旁,房屋的构造除少数用承重墙结构外,大多数采用木构架结构,墙壁用夯土筑造。窗的形式有方形、横长方形、圆形等多种,屋顶多采用悬山式顶或囤顶。中型住宅规模较小型宅舍稍大一些,以墙垣构成一个院落,也有三合式与“日”字形平面的住宅,后者有前后两个院落,而中央一排房屋较高大,正中有楼高起,其余次要房屋都低矮。,14,2.2 两汉时期的建筑(前206公元220年),2.2.2住宅与陵墓,1.住宅(1)中小型宅舍,15,2.2 两汉时期的建筑(前206公元220年),2.2.2住宅与陵墓,1.住宅(2)大型宅第 规模更大的住宅则为贵族住宅。这类住宅从外表上看,屋顶中间高、两边低,屋外面有正门,旁边有小门
6、,大门里边又有中门,从中门到大门,车马可以直接进出,门旁还建有客房。,16,2.2 两汉时期的建筑(前206公元220年),2.2.2住宅与陵墓,1.住宅(3)坞壁(也称坞堡,是一种城堡式的大型住宅)其平面为方形,周围环以高墙,四角均有高两层的角楼,角楼之间有阁道相通。院内套院,中央竖立高5层的望楼。高耸的望楼与角楼、门楼相互呼应,构成了坞壁建筑的丰富外形。,17,2.2 两汉时期的建筑(前206公元220年),2.2.2住宅与陵墓,1.住宅(3)坞壁(也称坞堡,是一种城堡式的大型住宅),18,2.2 两汉时期的建筑(前206公元220年),2.2.2住宅与陵墓,2.陵墓 西汉诸陵,少数位于渭
7、水南岸,多数在咸阳以西渭水北岸上,陵体宏伟。陵墓的形状承袭秦制,累土为方锥形,截去上部称为“方上”,最大的“方上”约高20 m,“方上”斜面堆积许多瓦片,可证明其上曾有建筑。陵内置寝殿与苑囿,四周有城垣,陵旁有贵族陪葬的墓,陵墓前置石造享堂,其上立碑,再前于神道两侧排列石羊、石虎和石狮。最外侧,模仿木结构建筑形式建有两座石阙。,19,2.2 两汉时期的建筑(前206公元220年),2.2.2住宅与陵墓,2.陵墓,20,2.2 两汉时期的建筑(前206公元220年),2.2.3佛教建筑与礼制建筑,1.佛教建筑 佛教大约在东汉初期就已正式传入我国。最早见于我国史籍的佛教建筑,是汉明帝时建于洛阳的白
8、马寺。,21,2.2 两汉时期的建筑(前206公元220年),2.2.3佛教建筑与礼制建筑,2.礼制建筑 长安城南郊有庞大的礼制建筑组群,分为3处:一是东面的明堂、辟雍;二是西面的官社、官稷;三是居中的九庙。明堂、辟雍用于皇帝季秋大享祭天、配祀祖宗、朝会诸侯、颁布政令等,是朝廷举行最高等级的祀典和朝会的场所。,22,2.2 两汉时期的建筑(前206公元220年),2.2.4建筑材料、技术与艺术,1.建筑材料与技术 在建筑材料和技术方面,汉朝的制砖技术有了巨大的进步。大块空心砖已大量出现在河南一带的西汉墓中。在成都华阳汉墓群的考古发掘中也发现了精美的成套画像砖,还有特制的楔形砖和企口砖。石料的使
9、用也逐渐增多,从战国到西汉已有石础、石阶等。东汉时期出现了全部石造的建(构)筑物,如石祠、石阙、石碑及完全石结构的石墓,刻石的技术与艺术也逐渐提高。,23,2.2 两汉时期的建筑(前206公元220年),2.2.4建筑材料、技术与艺术,1.建筑材料与技术,24,2.2 两汉时期的建筑(前206公元220年),2.2.4建筑材料、技术与艺术,1.建筑材料与技术,25,2.2 两汉时期的建筑(前206公元220年),2.2.4建筑材料、技术与艺术,2.建筑艺术 在建筑艺术方面,总体来说,我国古代建筑的平面组合和外观,多数采用对称方式以强调中轴,但由于建筑的功能和艺术要求不同,各个时期形成了丰富多彩
10、的风格,其中汉朝最具代表性。第一,汉朝高级建筑的庭院以门与回廊相配合,将主体建筑凸显得更加庄严,以东汉山东沂南画像石墓所刻祠庙为代表;,26,2.2 两汉时期的建筑(前206公元220年),2.2.4建筑材料、技术与艺术,2.建筑艺术 第二,以低小的次要房屋和纵横参差的屋顶以及门窗上的雨篷等,衬托中央的主要部分,使整个组群呈现出主次分明、富于变化的轮廓,如汉明器所反映的住宅就使用了这种手法;第三,合理地运用木构架的结构技术,明器中有高达三四层的方形楼阁和望楼,每层用斗拱承托腰檐,其上置平台,将楼阁划为数层,在满足功能上要求的同时,各层腰檐和平台的挑出与收进,形成了鲜明的节奏感,在稳中求变化,并
11、使各部分产生虚实明暗的对比,创造了中国楼阁式建筑的特殊风格。,2.3,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建筑(公元220589年),28,2.3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建筑(公元220589年),2.3.1城市建设与宫殿建筑,1.邺城 邺城是东汉末年魏王曹操营建的王城。三国时期,魏文帝自邺迁都洛阳,在原来东汉宫殿故址营建新宫。新宫在布局上不因袭汉朝在前殿内设东西厢的方法,而在大朝太极殿左右建有处理日常政务的东西堂。十六国时期的后赵,在4世纪初沿用曹魏旧城的布局,把邺城重新建造起来。,29,2.3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建筑(公元220589年),2.3.1城市建设与宫殿建筑,2.洛阳 洛阳是我国五大古都之一。从东周起,东汉
12、、魏、西晋、北魏等朝均建都于此。,30,2.3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建筑(公元220589年),2.3.1城市建设与宫殿建筑,3.建康 建康,东吴时称建业,东晋时改为建康,位于今江苏省南京市。城址东依钟山,北枕玄武湖,西北濒长江,东、南有青溪和秦淮河环绕,形势险要,历来有“龙盘虎踞”之称。,31,2.3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建筑(公元220589年),2.3.2宗教建筑,1.寺院与佛塔 佛教在汉朝自印度传到我国,在两晋、南北朝时期得到极大的推崇和发展,并建造了大量的寺院和佛塔。北魏洛阳内外建寺1 200余所。南朝建康一地也有庙宇500余处。,32,2.3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建筑(公元220589年),2
13、.3.2宗教建筑,2.石窟 从建筑功能布局看,石窟可分为3种:一是塔院形,即以塔为窟的中心,这种窟在大同云冈石窟中较多;二是佛殿型,佛像是窟中心的主要内容,这类石窟较多;三是僧院型,主要供僧侣打坐修行之用,其布置为窟中置佛像,周围凿小窟若干,每窟供一僧打坐,敦煌285窟即属此类。,33,2.3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建筑(公元220589年),2.3.2宗教建筑,2.石窟(1)山西大同云冈石窟云冈石窟开凿于武周山,在山西大同西郊16 km处。其长约1 km,有窟40多个,大小佛像10万余尊,是我国最大的石窟群之一,始建于公元453年,有名的昙曜五窟(现编号为1620窟),就是当时的作品。,34,2.
14、3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建筑(公元220589年),2.3.2宗教建筑,2.石窟(2)甘肃敦煌石窟敦煌石窟始凿于东晋穆帝永和九年(公元353年),在敦煌市东南的鸣沙山东部。现存北魏至西魏窟22个,隋窟96个,唐窟202个,五代窟31个,北宋窟96个,西夏窟4 个,元窟9 个,清窟4 个。,35,2.3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建筑(公元220589年),2.3.3住宅与园林建筑,1.住宅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住宅建筑多采用庑殿式屋顶和鸱尾,围墙上有连排棂窗,内侧建有走廊包绕庭院。,36,2.3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建筑(公元220589年),2.3.3住宅与园林建筑,2.园林 我国自然式山水风景园林兴起于秦汉时期,
15、魏晋南北朝时期得到了较大发展。因此,这一时期成为我国自然式山水园林的奠基时期。魏晋南北朝时期具有代表性的园林主要有北魏洛阳华林园、梁江陵湘东苑等。,37,2.3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建筑(公元220589年),2.3.4陵墓建筑,建康(现江苏省南京市)曾先后是东晋和南朝的宋、齐、梁、陈的都城,陵墓分布在南京、句容、丹阳等县。,38,2.3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建筑(公元220589年),2.3.4陵墓建筑,建康(现江苏省南京市)曾先后是东晋和南朝的宋、齐、梁、陈的都城,陵墓分布在南京、句容、丹阳等县。,39,2.3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建筑(公元220589年),2.3.5建筑材料、技术和艺术,1.建筑材料与技术 魏晋南北朝时期建筑材料的发展,主要是砖、瓦产量和质量的提高与金属材料的运用。在技术方面,大量木塔的建造,显示了木结构技术的水平。,40,2.3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建筑(公元220589年),2.3.5建筑材料、技术和艺术,2.建筑艺术 建筑装饰花纹在北朝石窟中极为普遍,除秦汉以来的传统花纹外,随同佛教传入我国的装饰纹样,如飞天、莲花纹、金翅鸟、石狮、卷草纹、火焰纹等,不仅应用于建筑方面,还应用于工艺美术方面。特别是莲花纹、卷草纹和火焰纹的应用最为广泛。,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1629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