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子镀膜及CVD课件.ppt
《离子镀膜及CVD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离子镀膜及CVD课件.ppt(5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使蒸发粒子在等离子体(利用辉光放电产生)中运动,通过动量及电荷交换成为高能粒子,在基板表面形成薄膜。,第一节 薄膜的物理气相沉积,2.1.4 离子镀膜法,蒸发溅射相结合,1963年,麦道格斯(Mattox)为解决宇航滚动轴承表面镀金问题而提出。,第一节 薄膜的物理气相沉积,成膜条件【假定入射离子的S1】:,淀积作用 溅射剥离效应 n nj,淀积原子、离子数/单位时间,入射离子数/单位时间,nj=0.631016j/cm2s,j:离子电流密度:淀积速率:膜层密度NA:常数 M:膜材料质量,第一节 薄膜的物理气相沉积,2.1.4 离子镀膜法,离子镀的特点(与蒸发和溅射相比),(1)膜层附着性能好:
2、A、阴极溅射的清洗作用,B、伪扩散层(2)膜层的密度高(通常与大块材料密度相同):高能离子的作用(3)绕射性能好:离化后的正离子沿电力线方向运动(4)可镀材质范围广泛:金属、非金属、合成材料、敏感材料(5)有利于化合物膜层的形成:电能反应的活化能(6)淀积速率高,成膜速度快,可镀较厚的膜:Ti膜:0.23mm/h,第一节 薄膜的物理气相沉积,2.1.4 离子镀膜法,离子镀膜的缺点:,A、某些器件不允许存在宽过渡组分区。(如异质结)B、基片温度比较高C、膜层中气体的含量比较高,第一节 薄膜的物理气相沉积,2.1.4 离子镀膜法,PVD的三种基本镀膜方法比较,第一节 薄膜的物理气相沉积,PVD的三
3、种基本镀膜方法比较,第一节 薄膜的物理气相沉积,高能离子轰击的作用,在离子镀过程中,基板及所形成膜层始终受到高能粒子(几上百eV)的不断轰击,第一节 薄膜的物理气相沉积,2.1.4 离子镀膜法,使基板表面粗糙度增加,污染物、气体脱附,起溅射、清洗作用,影响1:,使基板和薄膜形成缺陷,导致:点缺陷密度增加,膜层结构甚至形成非晶态结构,轰击粒子转移给晶格(基板)的能量:,E:入射粒子的能量mi:入射粒子的质量mt:靶原子质量,Et25eV 使晶格原子产生位移,间隙,空位,Et25eV 使晶格原子产生振动 发热:促进原子扩散,第一节 薄膜的物理气相沉积,影响2:,影响3:在膜/基之间会形成明显的过渡
4、层,原因:a:高能离子的渗透(注入)b:被溅射出基板的原子部分反弹回基板表面与膜原子混合c:高能入射离子的级联碰撞 部分基板原子向表面迁移d:高能入射离子造成高缺陷密度,局部温度升高,使扩散速率增加,在膜/基间形成一定厚度的缓变过渡层,可能形成新相,第一节 薄膜的物理气相沉积,缓变层的作用,提高膜层的附着性提高膜层的硬度提高膜层的抗磨损能力提高膜层的抗氧化能力提高膜层的抗腐蚀能力,表面改性,可形成梯度薄膜层,组成简便改性层,第一节 薄膜的物理气相沉积,影响4:气体渗入膜层中 几%,对膜层影响视材料而定,但可以通过淀积后立即真空热处理去处绝大部分,影响5:表面成分发生变化,原因:a:膜系统内各成
5、分的溅射率不同b:高缺陷浓度与局部高温会促进扩散作用(浓度扩散,热扩散)c:膜层的点缺陷易集中于表面附近区域d:促进溶质发生偏析并使小离子在表面富集(主要由于缺陷移动问题),第一节 薄膜的物理气相沉积,影响6:对薄膜生长的影响,特殊的薄膜生长过程:,a:形成“伪扩散层”缓变扩散层,改变了异质材料的,相互结合,混溶,匹配,热应力降低,b:提供更多的成核中心,表面清洗作用,缺陷浓度,离子注入,有利于成核,c:对膜的形态和结晶组分的影响,蒸发:存在几何阴影效应,常出现择优生长,易形成柱状结构,第一节 薄膜的物理气相沉积,离子的轰击作用可降低阴影效应,d、影响膜层的应力性质,轰击作用:,使部分原子离开
6、平衡位置处于高能状态(内应力),产生致热效应,有利于扩散、迁移(使内应力),通常:,蒸发膜具张应力性溅射膜具压应力性离子镀多具压应力性,第一节 薄膜的物理气相沉积,离子镀的类型,离子源的产生,辉光放电弧光放电空心阴极放电高频放电,一、直流二极型离子镀 原理:二电极间加电压,辉光放电产生等离子体 缺点:轰击离子能量大,膜层表面粗糙,质量差。,第一节 薄膜的物理气相沉积,二、三极及多阴极型离子镀,热阴极发射电子促使气体电离。,特点:1.放电气压低二极型:10-2Torr热阴极:10-3Torr2.可通过调节灯丝电源来调整放电电流。,第一节 薄膜的物理气相沉积,三、活性反应离子镀(ARE),电子枪的
7、作用:1.蒸发2.产生二次电子受探极加速,与镀料原子及反应气体碰撞,产生等离子体,第一节 薄膜的物理气相沉积,四、射频离子镀,装置分三个区:1.坩埚蒸发区2.线圈离化区3.基板加速区,特点:1.蒸发、离化、加速三种过程独立控制2.离化率高达10,工作气压低10-1-10-3Pa缺点:绕射性差,RF有害,第一节 薄膜的物理气相沉积,2.2.1 CVD 的基本原理,一、定义 利用热、等离子体、紫外线、激光、微波等各种能源,使气态物质经化学反应形成固态薄膜。它的反应物是气体,生成物之一是固体。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CVD),Vapor phase epitaxy(VPE
8、)特征:必须有化学反应发生;但PVD 中也可能有化学反应发生,主要过程是 蒸镀、溅射这样的物理搬运过程。,第二节 薄膜的化学气相沉积,不需要高真空;可沉积各种金属,半导体,无机物,有机物薄膜材料;可控制材料的化学计量比;批量生产,半连续流程。,二、CVD的分类,1 按沉积温度分:低温(200 500)中温(500 1000)高温(1000 1300)2 按反应压力分:常压CVD(APCVD)减压CVD(LPCVD)3 按反应器壁温度分:热壁CVD 冷壁CVD 4按激活方式分:热激活 等离子体激活:电场、微波、ECR 等 光激活:紫外光、激光等。,第二节 薄膜的化学气相沉积,三、CVD步骤,本质
9、上是气固多相化学反应,所以一般会经历以下过程:a、反应气体向基板表面输运扩散,b、反应气体被基板表面所吸附,并沿表面扩散,c、反应气体在基板表面发生化学反应,生成薄膜,d、气体副产物通过基板表面向外扩散,解析而脱离表面。其中多数情况下反应速率是最慢的,决定整个CVD 过程的速率。,第二节 薄膜的化学气相沉积,四、CVD对反应体系的要求,第二节 薄膜的化学气相沉积,能够形成所需要的材料淀积层或材料层的组合,其它反应产物均易挥发;反应剂在室温下最好是气态,或在不太高的温度下有相当的蒸气压,且容易获得高纯品;在沉积温度下,沉积物和衬底的蒸汽压要足够低;淀积装置简单,操作方便工艺上重复性好,适于批量生
10、产,成本低廉,五、CVD 反应的分类,a、热分解反应(单一气源):气态氢化物、羟基化合物等在炽热基片上热分解沉积。只能制备某些薄膜,氢化物,金属有机物,三异丙氧基铝,金属碳酰化合物,金属卤化物,第二节 薄膜的化学气相沉积,b、化学合成反应(两种或两种以上气源),还原或置换反应,氧化或氮化反应,水解反应,原则上可制备任一种无机薄膜。,第二节 薄膜的化学气相沉积,c、化学输运反应,是一个可逆反应,由温度来控制反应进行的方向。在高温区生成气相物质,输运到低温区以后,发生分解生成薄膜。一般用于物质的提纯。,设反应通式:,反应平衡常数为:,选择反应的关键是KP1,反应向不同方向进行。,第二节 薄膜的化学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离子 镀膜 CVD 课件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1628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