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理学从众服从依从资料课件.ppt
《社会心理学从众服从依从资料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社会心理学从众服从依从资料课件.ppt(5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社会心理学之从众 服从 依从,突然,一个人跑了起来。也许是他猛然想起了与情人的约会,现在已经过时很久了。不管他想些什么吧,反正他在大街上跑了起来,向东跑去。另一个人也跑了起来,这可能是个兴致勃勃的报童。第三个人,一个有急事的胖胖的绅士,也小跑起来十分钟之内,这条大街上所有的人都跑了起来。嘈杂的声音逐渐清晰了,可以听清“大堤”这个词。“决堤了!”这充满恐怖的声音,可能是电车上一位老妇人喊的,或许是一个交通警说的,也可能是一个男孩子说的。没有人知道是谁说的,也没有人知道真正发生了什么事。但是两千多人都突然奔逃起来。“向东!”人群喊叫了起来。东边远离大河,东边安全。“向东去!向东去!”詹姆斯瑟伯,第
2、13讲从众、依从、服从,第一节 从 众,一、从众的概念,从众(conformity)指个人的观念与行为由于群体的引导或压力,而向与多数人相一致的方向变化的现象。(人云亦云,随大流),阿希经典实验,二、从众动机,人际适应,影响从众的因素,偏离恐惧,行为参照:信息不明时,可作为判断依据。某次德国访学听一精彩演讲,演讲结束后,你准备鼓掌,其他人却开始用指关节叩击桌子。这是什么意思?你会怎么做?,偏离恐惧:偏离会受到厌恶、拒绝。东方文化更倾向于鼓励人们的从众行为,因而也更容易产生偏离的恐惧。,人际适应:以从众获得大家的认可。少数民族研究者,夜晚吃着面包奶酪做记录。,三、影响从众的因素,个体因素,影响从
3、众的因素,情境因素,(一)群体因素,群体的规模,群体因素,群体意见的一致性,1.群体的规模,一般来说,群体规模越大,持一致意见或采取一致行为的人越多,则个体受到的压力就越大,也就越容易从众。“三人成虎”,“众口铄金,积毁销骨”。,注意:群体达4人以上群体一致意见,就不再明显引起从众率的变化。最高从众率出现后,即使一致性的群体规模再大,也不再导致从众率的增加。,举手表决,2.群体意见的一致性,如果其他群体成员的意见完全一致,此时持不同意见者会感到巨大的压力,从众的可能性大大增加。相反,无论群体的规模如何,只要群体出现了不一致,即使持不同意见的人没有任何权威,都会使从众率大大下降。,皇帝的新装,(
4、二)情境因素,刺激的模糊性,情境因素,反应的匿名性,对方地位,到底押谁?,赛马,考试遇到一个很迷惑的选择题,你很不凑巧看到了前方同学的答案,该同学成绩一向比你好,你会采取对方的答案吗?,50%,40%,30%,20%,10%,0%,低,esearch,正确的重要性,高,当被试确定时,追求正确的动机 降低了从众性,从众的百分比,2.反应的匿名性,北京闹市区行人集体闯红灯,乘客坐公交车不排队,什么样的人最容易被崇拜?,有地位、有能力、有特点的人容易被从众,(三)个人因素,个人因素,年龄,多依奇等人(1955)让被试在四种不同的自我卷入水平下进行实验:在头脑中、写在石墨魔术本上、写在纸上但不交给实验
5、者、写在纸上并交给实验者。当了解了其他人一致的错误判断后,要求被试再次判断。实验结果:随着自我卷入水平的增加,人们保持自己最后行为与原先判断相一致的倾向也越来越强烈,因此从众的比率也越来越小。,在纸上,公开,50,60,70,80,90,40,保留最初意见的百分比,在头脑中,1.自我卷入水平,个人的自我卷入水平越高,选择不从众的倾向越强烈。,你会送给女朋友那种香水?,面对不擅长的领域,容易从众,男性和女性,谁更从众?为什么?,J.W.Julian(1996)发现,在各种不同的广泛的实验条件下,男性的从众率为22%,女性为35%。,女性比男性更从众。这是天生的吗?还是有别的原因?,新的假设:在体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社会心理学 从众服从依从资料课件 从众 服从 依从 资料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1627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