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复习课件.ppt
《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复习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复习课件.ppt(4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重点内容,1、生物药剂学的概念2、生物膜结构和药物透膜机理3、药物吸收及影响吸收的因素4、药物的分布、代谢和排泄5、生物药动学的概念6、单室模型药动学7、生物利用度的概念和有关内容,次重点内容,1、药物的非胃肠道吸收2、多剂量给药3、生物利用度的实验研究方法,生 物 药 剂 学,1 概念生物药剂学(Biopharmaceutics)生物药剂学是研究药物及其制剂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与排泄过程,阐明药物的剂型因素、机体的生物因素与药效间关系的学科。研究目的 评价药物制剂质量,为剂型设计、制剂处方工艺以及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科学依据,保证用药的有效性与安全性。,1 概念,剂型
2、因素:药物性质 药物剂型 药物处方 制剂工艺 贮存条件生理(物)因素:种族、年龄、性别、个体差异、疾病状态,1 概念,吸收:药物从用药部位进入体循环的过程分布:药物在血液与组织间的可逆转运过程。代谢:药物在体内发生的化学结构变化的过程。排泄:药物及其代谢物排出体外的过程。消除:代谢与排泄配置(处置):分布、代谢、排泄转运:吸收、分布、排泄,2 吸收,主要吸收部位:胃、肠、口腔、皮肤、肌肉等吸收的重要性:血管外给药时,吸收是药物发挥全身作用的首要条件生物膜 生物膜液晶镶嵌模型 组成:磷脂、蛋白、糖 特点:结构不对称性、流动性、半透性,2 吸收,2.1 吸收机理(定义)被动扩散 大多数药物的转运方
3、式溶解扩散 限制扩散影响吸收的因素:浓度差 扩散分子大小 电荷性质 亲脂性主动转运特点:需载体饱和现象;耗能;逆浓度梯度转运;结构和部位特异性竞争转运;受代谢抑制剂影响促进扩散胞饮(和吞噬)蛋白 部位特异性,2 吸收,2.2 消化道生理 被动扩散为主胃 胃壁 胃液小肠 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环状褶壁绒毛柱状上皮细胞微绒毛大肠 盲肠、结肠、直肠,2.3 影响药物吸收的生理因素消化道pH与药物吸收 胃 小肠 大肠 pH 13 57 78 药物促进、抑制胃液分泌,中和胃酸酶的影响:首过效应 红霉素 多肽胃排空胃肠运动 紧张性收缩、蠕动、分节运动循环系统 流速 首过效应 药物性质食物 胃排空 脂肪促进胆
4、汁分泌,2 吸收,胃排空,概念2 胃排空快慢对药物吸收的影响:弱酸性药物小肠上部以主动转运吸收的药物在胃液中不稳定的药物的影响,2 吸收,2.4 影响药物吸收的剂型因素药物解离度与脂溶性 弱酸 pKapH=lg(Cu/Ci)油水分配系数固体制剂中药物溶出速率 dC/dt=kSCs 药物粒度 微粉化 固体分散体 控制结晶药物晶型 晶型选择 晶型转变因素溶剂化物 溶出速度:有机溶剂化物无水物水合物成盐 增加溶解度,增加溶出,固体制剂药物的吸收过程:,不适于减小粒径的情况水溶性药物 弱碱性药物 稳定性差的药物 刺激性强的药物,2 吸收,2.4 影响药物吸收的剂型因素剂型制剂处方(辅料)与药物吸收制剂
5、工艺,三 非口服给药的吸收 注射给药 1 注射给药 优点:药效迅速作用可靠,无首过效应,易于控制;适于不宜口服、口服不吸收或在胃肠道不稳定的药物适于不宜口服给药的病人局部作用、全身作用、长效作用、诊断疾病缺点:使用不便,注射疼痛,肺部给药 适于吸入给药的剂型:气雾剂 吸入剂 喷雾剂 吸收迅速,没有肝首过效应药物从肺部吸收是被动扩散影响吸收的因素脂溶性 分子量 粒子大小、形状,鼻粘膜给药 应用制剂:有溶液剂,混悬剂,凝胶剂,气雾剂,喷雾剂,吸入剂优点:1)鼻粘膜内血管丰富,渗透性强 2)无首过作用 3)生物利用度高 4)给药方便 特点:1)纤毛运动 2)吸收途径 3)鼻粘膜,口腔粘膜给药给药特点
6、:患者用药的依从性好治疗过程和治疗效果易于控制;粘膜不易损伤,易于修复;无首过效应可发挥局部或全身作用剂型 局部用药:溶液剂,混悬剂,漱口剂,气雾剂,膜剂,口腔片 全身用药:舌下片,粘附片,贴剂,其它给药途径 1 皮肤给药 2 眼部给药 3 阴道给药 4 直肠 栓剂用药部位距肛门口6厘米处 有首过效应距肛门口2 厘米处 无首过效应,四 分布,分布过程 游离药物通过毛细血管壁(内皮细胞层)进入组织外液,再通过组织细胞膜进入组织细胞内与组织细胞内成分结合,直至达动态平衡即完成药物的体内分布。分布意义:药物在作用部位的分布,是药物治疗效果产生的基本条件;药物在体内的蓄积和某些部位的分布,是药物毒性产
7、生的重要原因。,四 分布,表观分布容积 定义:V=X0/C0 单位 体内药量按血液中浓度进行分布所需体积。意义:测定任一时刻血药浓度可以计算体内药物量;评价体内药物分布的特性药物主要与血浆蛋白结合时,表观分布容积真实分布容积药物在各组织中分布均匀时,表观分布容积真实分布容积V无生理学意义,限度(0.04120 L/kg),四 分布,影响药物体内分布的因素1 组织血流量 影响药物分布的速度和量血流快速平衡器官 脑 肝 肾 心血流中等速度平衡器官 肌肉 皮肤血流慢速平衡器官 脂肪组织 结缔组织2 血管透过性 肝窦 脑、脊髓3 血浆蛋白结合主要与药物结合的蛋白:白蛋白、1-酸性糖蛋白、脂蛋白特点:可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生物 药剂学 药物 动力学 复习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1614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