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发展史 绪论课件.ppt
《生命发展史 绪论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命发展史 绪论课件.ppt(9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2023/1/22,1,生命发展史,主讲者邢德科,授课对象:非生物、医学、药学、食品专业,2023/1/22,2,开设本课程主要目的,本课程为非生物、医药、食品专业本科生而开设的,旨在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让学生了解、掌握生物学的基础知识包括人类的起源和进化,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动植物学基础知识,生物多样性,生物的灭绝原因,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热爱人类、保护环境、关注碧水蓝天的情感。为学生建立可持续发展的人生观、道德观、审美观、价值观打下基础。,2023/1/22,3,第一章 绪论,1.1 生机盎然的地球1.2 生物的简单分类 1.3 生命的基本特征1.4 生命发展史概要,2023/1/22,4,1.
2、1 生机盎然的地球,我们的地球是个普通而伟大的星球,它的伟大在于它创造出了生命,并在经过几十年亿年的发展进化产生了能够认识大自然自身的高等生物。整个地球分四个圈层,分别是大气圈、水圈、岩石圈和生物圈。这四个圈层相互作用,而生物圈则是在宇宙中我们迄今所能认识到的唯一拥有的圈层。水、大气、星球体积、距离太阳的远近缔造了地球上的生命,生命又改造了地球使之更为神奇。,2023/1/22,5,1.1.1 生命无处不在,地球上生命无处不在,在冰天雪地的极地,在深不可测的海底,在高耸入云的山地,在洞穴和沙漠,甚至是在坚硬的岩石中,都能找到它们的踪迹。,植物:40 多万种动物:110多万种实际上远不止这些,估
3、计10003000万种,2023/1/22,6,1.1.2 生命的存在,2023/1/22,7,1.2 生物的简单分类,生物的分类有几种1。两界说 植物 动物2。三界说 原核生物 原生生物 真核生物3。五界说 原核生物 原生生物 菌物界 植物界 动物界,2023/1/22,8,1.2.1 丰富多彩的植物界,2023/1/22,9,1.2.2 生动活泼的动物界,2023/1/22,10,1.3 生命的基本特征,A.新陈代谢(metabolism):新陈代谢(metabolism)生物的新陈代谢包括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两个方面,并由两个既矛盾又统一的作用组成:一个是生物体从外界摄人物质,经过一系列转
4、化与合成过程,将其转变成自身的组成物质,并储存能量,叫做同化作用(assimilation)。,2023/1/22,11,1.3 生命的基本特征,生物体将其自身的组成物质加以分解,释放其中所储存的能量,以用于合成新的物质,变成热维持一定的体温及供其他生命活动所需;分解所产生的废物则排出体外,这一作用叫做异化作用。,2023/1/22,12,1.3 生命的基本特征,同化作用和异化作用是相互矛盾的。但是,这两个作用又是同时进行,相互依存的。两个作用贯彻生物的一生。,2023/1/22,13,1.3生命的基本特征,B.生长(growth)、发育(development)和生殖(reproductio
5、n)生长过程,同化作用大于异化作用。单细胞生物的生长,主要依靠细胞大小及其内含物质量的增加。多细胞生物的生长,主要依靠细胞的分裂来增加细胞的数目。此外,生物体的一生,从生殖细胞形成、卵受精、受精卵分裂,再经过一系列形态、结构和功能的变化,才能形成一个新的个体,再经性成熟,然后经衰老而死亡。这一总的转变过程叫做发育。当生物生长发育到一定大小和一定程度的时候,就能产生后代,使个体数目增多,种族得以延续,这种生命功能叫做生殖。生殖保证了生物的连续性,增加了生物的数量。,2023/1/22,14,1.3 生命的基本特征,C.遗传(heredity)、变异(variation)与进化(evolution
6、)生物生殖所产生的后代常与其亲代相似,这种现象叫做遗传。但是,后代与亲代之间,后代个体之间,也还是有些不同,这种现象叫做变异。有遗传,才能保持种的特性的相对稳定;又因为生物有变异的能力,才能产生物种的新的性状,导致物种的发展变化。遗传、变异,加上自然选择的长期作用,导致了整个生物界的向上发展,即由低等到高等,由简单到复杂逐渐演变,这就是生物的进化。在进化过程中,形成了生物的适应性和多种多样的类型。遗传、变异和进化,构成了生物的种族发展史。,2023/1/22,15,遗传、变异与进化千年以后的人类,一组英国科学家大胆预测的千年后人类可能进化的新样子曝光,看到图片不禁让人大吃一惊,未来的人类不但没
7、有进化的更好看更完美而是变得像怪物。,2023/1/22,16,遗传、变异与进化千年以后的人类,未来人来会变得个头更高,因为科技发达医疗手段精湛;由于更多的以来电脑等高科技电子产品,人来思考的时间会越来越少,从而导致人来的大脑会越来越小;人类对色彩要求敏感,从而视觉的范围会变广,人类的眼睛也会变大;通过液体或者是是药物获取营养会使人的牙齿变得越来越没有用处,牙齿和嘴巴会变得越来越小;由于环境污染等原因臭氧层会变得越来越薄,紫外线的辐射也会更加的强烈,这样人类的皮肤会变得粗糙容易长皱纹;长时间使用代步工具会让人们下肢的肌肉力量减弱,相反,更多的考手来操作一些东西会让上臂变得很发达。从生物进化的角
8、度来讲,物种进化是适应环境而进行的,不知道千年后的人类是否真的会变成那种“怪人”。,2023/1/22,17,1.3 生命的基本特征,D.感应性(irritabiiity)和运动(movement)生物体对刺激发生反应的特性,叫做感应性。外界环境中的光线、温度、声音、电流、化学物质、食物、机械刺激和地心引力等的改变都可以构成刺激。在大多数情况下,生物体都以某种形式的运动来对刺激作出回答。不同生物的感应性的表现形式也不同。如植物的向光性和向地性。昆虫有正趋光性,即朝有光的方向运动。,2023/1/22,18,1.3 生命的基本特征,运动动物通过感受器(receptor)、神经系统和效应器(eff
9、ector)的协同作用,形成运动,来完成各种生命活动,如摄取合适的食物,对不良的刺激作出适当的反应等。生物具有感应性和运动,就能很好地适应环境。,2023/1/22,19,1.3 生命的基本特征,E.内环境稳定(homeostasis)生物体内部都含有一定的液体,分布在细胞内和细胞外。细胞外的液体即是生物体的内环境。当内环境发生某种变化时,生物体就会行使一定的调节功能,来使这种变化减至最小。内环境稳定使生物体能摆脱外环境的约束而进行正常的活动。,2023/1/22,20,1.4 生命发展史概要,A.生命发展的机制:生命的基本特征。B.生命发展史研究的角度 1、个体发展 2、历史进化 3、微观,
10、2023/1/22,21,第二章 生命的起源,2.1生命中的化学物质2.2 生命是什么?2.3生命从何而来?2.4生物进化学说,2023/1/22,22,2.1 生命中的化学物质,原生质是细胞内生命物质的总称。原生质分化产生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2。1。1 原生质的主要无机物组成基本元素微量元素水无机盐,2023/1/22,23,基本元素,自然界的92种元素中,在生物体内常见的有20几种,它们大多是分子量较小的轻元素。最基本的元素是C、H、O、N、P、S。,2023/1/22,24,微量元素,生物体内除了基本元素以外,还有大约20种微量元素。这些元素有的是机体与细胞重要生理功能的维持者,如钙
11、、钾、钠、氯等;有的在某些有机大分子中发挥关键的作用,如镁在叶绿素,铁在血红蛋白,铜在血蓝蛋白,钴在维生素B12,锌在DNA聚合酶和RNA聚合酶,碘在甲状腺素,钼在固氮酶和黄嘌呤氧化酶,锰在光合作用中心,它们的核心地位是不可替代的;有的在生物体内进行活跃的代谢调节,如硒是极强的抗氧化剂,有利于抑制癌症发生;锗利于机体排污,提高白细胞的吞噬功能;锌能激活200多种对生命很重要的激素和酶。,2023/1/22,25,水,几种生命的含水量 水母 95%-99%昆虫 46%-92%植物 60%-80%人 65%-72%正常人每日需水2.44.0升,2023/1/22,26,无机盐,生物体中的无机盐一般
12、以离子状态存在,如N a+、K+、Ca2+、Cl-、HC03-、OH-和HP042-等,它们在维持渗透压平衡和pH值平衡等方面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无机盐中尤以NaCl含量较高,它和蛋白质共同承担了稳定渗透压的重任。人之所以天天要吃点食盐(NaCl),除了刺激舌头上的味蕾产生鲜味感觉以外,主要作用在于补充因流汗、排泄等生理活动而流失的NaCI。物极必反,人类每天食盐的摄入量仅需5g左右,过多的NaCI将扰乱渗透压平衡,容易引起高血压以及肾功能病变等严重疾病。碳酸(H2C03)在动物血液中含量较高,很容易自动解离,即H2C03-H+十HC03-,形成可以缓冲血液pH值变化的无机盐系统。蛋白质由于
13、本身的特性,亦在平衡体液pH值波动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抢盐事件”。,2023/1/22,27,2.1.2 原生质的主要有机物组成,A.糖类(碳水化合物)(Carbohydrate)B.脂类(Lipid)C.蛋白质(Protein)D.核酸(nucleic acid),2023/1/22,28,糖类,单糖:葡萄糖、果糖等双糖:蔗糖、乳糖等多糖:淀粉、糖原、纤维素等,脂类,脂肪磷脂固醇,2023/1/22,29,蛋白质,蛋白质(protein)是生命的物质基础,没有蛋白质就没有生命。因此,它是与生命及与各种形式的生命活动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物质。,2023/1/22,30,2023/1/22,31,
14、必需氨基酸,苏氨酸(Thr)蛋氨酸(Met)缬氨酸(Val)亮氨酸(Leu)色氨酸(Trp)苯丙氨酸(Phe)赖氨酸(Lys)Lys 智慧氨基酸,2023/1/22,32,核酸,2023/1/22,33,2.2 生命是什么,2023/1/22,34,2.2.1地球的产生及原始形态,地球起源问题自18世纪中叶以来同样存在多种学说。目前较流行的看法是,大约在46亿年前,从太阳星云中开始分化出原始地球,温度较低,轻重元素浑然一体,并无分层结构。原始地球形成后,继续吸积太阳星云物质使体积和质量不断增大,同时因重力分异和放射性元素蜕变而增加温度。当原始地球内部物质增温达到熔融状态时,比重大的亲铁元素加速
15、向地心下沉,成为铁镍地核,比重小的亲石元素上浮组成地幔和地壳,更轻的液态和气态成分,通过火山喷发溢出地表形成原始的水圈和大气圈。,2023/1/22,35,2.2.2 生命的原初物质是什么?,基本元素、微量元素和无机盐是构成地球的基本物质。水蛋白质 是由氨基酸以“脱水缩合”的方式组成的多肽链经过盘曲折叠形成的具有一定空间结构的物质。,2023/1/22,36,2.3 生命从何而来,生命起源(附:生命起源的几种假说)生命的演化历程生物演化史生物进化的证据,2023/1/22,37,生命起源,宇宙中的生命分子 宇宙胚种论彗星和生命陨石和生命深海烟囱起源说原始生命的有机汤 生物单分子特创论 粘土矿物
16、与生命 火山与生命,2023/1/22,38,宇宙中的生命分子,过去曾认为,星际空间不存在任何物质,是绝对的真空。1930年特蓝普勒在测定疏散星团直径时,发现星光在宇宙空间产生消光现象,由此发现了星际尘埃。20世纪50年代以来,由于红外和射电观测技术及实验波谱研究手段的进步,越来越多的星际物质被探测出来。特别是1969年斯奈德(L.E.Snyder)观测到有机分子甲醛(HCHO)的6cm谱线,轰动了世界,被誉为20世纪60年代天体物理的重大发现,他的发现还激发了天文学家去探索星际分子的热情。,2023/1/22,39,宇宙中的生命分子,到1991年,已发现92种星际分子,2000多条分子谱线。
17、最近在星云中发现了生命分子氨基酸,这一发现有可能解释生命的起源问题。星际有机分子的普遍存在启示我们,在宇宙的恒星体系中,具备产生生命条件的行星(类地球)为数不少,在那些行星上必然会出现生命,乃至进化为智慧生物。因此,探索宇宙生命将是人类在搞清自己之后的下一个探求目标。,2023/1/22,40,宇宙胚种论是由瑞典化学家、1903年诺比尔化学奖获得者阿列纽斯于1907年首先提出的,他认为:在宇宙中存在着微生物,这些微生物作为物种的孢子,在太阳光压力的推动下,被送到遥远的宇宙彼方,如果遇到像地球这样的行星,就把生命传播到那里。,宇宙胚种论,2023/1/22,41,宇宙胚种论,地球生命起源物质由外
18、星文明传递到地球上而发展进化而来的。,2023/1/22,42,彗星和生命,彗星是一种很特殊的星体,与生命的起源可能有着重要的联系。彗星中含有很多气体和挥发成分。根据光谱分析,主要是C2、CN、C3、另外还有OH、NH、NH2、CH、Na、C、O等原子和原子团。这说明彗星中富含有机分子。许多科学家注意到了这个现象:也许,生命起源于彗星。,2023/1/22,43,彗星和生命,1990年,NASA的Kevin.J.Zahule和Daid Grinspoon对白垩纪第三纪界线附近地层的有机尘埃作了这样的解释:一颗或几颗彗星掠过地球,留下的氨基酸形成了这种有机尘埃;并由此指出,在地球形成早期,彗星也
19、能以这种方式将有机物质像下小雨一样洒落在地球上-这就是地球上的生命之源。,2023/1/22,44,陨石和生命,陨石(meteorite)是落到地面的流星体,是天体的珍贵标本。陨石是由星球解体而产生的碎片,有生命体的星球爆炸产生的碎片必然携带生命物质。因此,研究陨石对研究太阳系的起源和演化、生命起源提供了宝贵的线索。陨石分为两类:球粒陨石和非球粒陨石。球粒陨石对生命起源有较重要的意义。它们只可能来自宇宙,不仅含有氨基酸,还有烃类、乙醇和其他可能形成保护原始细胞膜的脂肪族化合物。,2023/1/22,45,陨石和生命,生物化学家David.W.Dreamer用默奇森陨石中得到的化合物制成了球形膜
20、即小泡,这些小泡提供了氨基酸、核苷酸和其他有机化合物,及其进行生命开始所必需的转变环境,也就是说,当陨石撞击地球时,产生形成生命所需的有机物及必须的环境小泡。和生命起源于彗星的理论一样,这是一种新的天外起源说。另外,康奈尔大学的C.Hyba指出,撞击也可以以其他方式提供生命所需的原材料:来自一次陨石撞击的热和冲击波可以在原始大气中激发起合成有机化合物的化学反应。,2023/1/22,46,深海烟囱起源说,随着深海探测的深入研究,特别是20世纪70年代对加拉巴哥斯群岛(Galapagos Islands)洋中脊的火山喷口的研究,表明海水在深海烟囱(deep-sea vent)中经历了巨大的温度和
21、化学梯度的变化,可能形成多种溶解物,包括原始生物化学物质。深海烟囱巨大的热量,可以产生在大陆火山区里产生的那种缩合物。因此,美国霍普金斯大学的地质古生物学家斯坦利(S.M.Stanly,1985)提出生命的深海底烟囱起源说。,2023/1/22,47,深海烟囱起源说,在现代海洋中脊,深海烟囱与炽热岩浆直接连通,温度高达1000,使周围海水沸腾,冒出的滚滚浓烟里富含金属、硫化物,热水中富含CO2、NH3、CH4和H2S,这是一个既有能量又有生命起源所必需的物质的还原环境,于是有机化合在这里发生,并且按照温度递降出现了一系列化学反应梯度区。由H2、CH4、NH3、H2S、CO2经高温化合形成氨基酸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生命发展史 绪论课件 生命 发展史 绪论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1612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