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工自动调节系统设计及参数整定方资料课件.ppt
《热工自动调节系统设计及参数整定方资料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热工自动调节系统设计及参数整定方资料课件.ppt(10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热工自动调节系统及参数 整定方法,2023/1/21,浙能技术研究院 郑渭建,目 录,调节系统的概念,调节系统是指通过前馈和反馈作用对机炉及辅助系统的过程参数进行连续自动调节的闭环系统,包含过程参数的自动补偿和计算、自动调节、控制方式无扰动切换、以及偏差报警等功能。发电厂的自动调节功能由模拟量控制系统(MCS)完成。模拟量控制系统按协调控制级、子回路控制级、执行级三级结构设计,分别实现机组的协调控制和自动发电功能、基础自动系统自动调节功能、及设备驱动和人机交互功能。,3,2023/1/21,调节系统软、硬件设计的基本要求,1.信号采样的基本要求 信号采样与扫描 模拟量输入每秒至少扫描和更新4次
2、;数字量输入每秒至少扫描和更新10次;事故顺序(SOE)输入信号的分辨率为1毫秒;I/O模件精度 模拟量输入信号(高电平)0.1%,(低电平)0.2%;模拟量输出信号0.25%;信号的检验 开路、短路、熔丝熔断、信号坏质量的自检功能。,4,2023/1/21,调节系统软、硬件设计的基本要求,2.I/O配置应符合故障风险分散的原则I/O通道的资源分散 模拟量输入模件A/D转换器连接点数不超过8点;每个模拟量输出应有一个单独的D/A转换器;每一路热电阻输入应有单独的桥路;通道间的物理隔离 所有输入、输出通道及其工作电源,均应相互隔离;同类I/O信号分散配置 冗余配置的I/O信号应分别配置在不同的I
3、/O模件上;同类设备的I/O信号应分散配置在不同的I/O模件上。,5,2023/1/21,调节系统软、硬件设计的基本要求,3.重要参数的冗余和容错设计,6,2023/1/21,重要的关键参数,应采用三重冗余变送器测量,如机组负荷、主蒸汽压力、主蒸汽温度、调节级压力、汽包水位、汽包压力、主给水流量、除氧器水位、热井水位、炉膛负压、二次风流量、一次风压力等;仅次于关键参数的重要参数,应采用双重冗余变送器测量,如过热汽温、再热汽温、给水温度、给煤量、磨煤机一次风量、磨煤机出口温度、加热器水位、减温水流量、凝结水流量、主机润滑油温、发电机氢温等;不冗余参数,应有报警与联锁手动等功能;,调节系统软、硬件
4、设计的基本要求,7,2023/1/21,三冗余切换的基本原则:自动选择中值作为被控变量;其余变送器测得的数值,若与中值信号的偏差超过预先整定的范围时,应进行报警;其余两个信号与中值信号的偏差均超限报警时,则调节系统受影响部分应切换至手动;运行人员可在键盘上将三选中的逻辑切换至手动,而任选三个变送器中的某一个信号供自动调节用;信号间进行切换时应设置合理的速率限制;,调节系统软、硬件设计的基本要求,8,2023/1/21,双冗余切换的基本原则:自动选择平均值或小选值(如氧量)作为被控变量;两个信号的偏差超出一定的范围,则应有报警,并将受影响的调节系统切换至手动;运行人员可在键盘上将二选逻辑切换至手
5、动,而任选两个变送器中的某一个信号供自动调节用;信号间进行切换时应设置合理的速率限制;,调节系统软、硬件设计的基本要求,对信号噪声进行滤波处理 采用一阶惯性模块滤波;采用速率限制模块滤波;正常运行非调节信号坏质量时,应自动切换至设计值,以维持系统运行,并报警。4.整体负荷均衡与功能完整调节系统应划分为若干子系统,子系统设计应遵守“独立完整”的原则;重要系统间配置应考虑物理分散,分解故障风险;将锅炉-汽轮机-发电机组作为一个单元整体进行控制。,9,2023/1/21,调节系统软、硬件设计的基本要求,5.自动调节回路的设计原则在自动控制范围内,调节系统应能处于自动方式而不需任何性质的人工干预;任何
6、部分运行方式的切换,均应平滑运行,不应引起过程变量的扰动,并且不需运行人员的修正;自动投入时不需进行手动平衡或对其偏置进行调整,不应引进任何驱动装置控制的比例阶跃;当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驱动装置控制同一个变量时,可分别单独自动控制,在驱动装置手动或自动方式的数量与组合变化时,切换应无扰,控制作用应恒定,过渡过程应平稳;,10,2023/1/21,调节系统软、硬件设计的基本要求,调节系统应有联锁保护功能,以防止调节系统的错误导致危险的动作;以下情况系统应切手动 设定值与被控变量之间的偏差大;输出信号与控制设备位置之间的偏差大;调节系统的被调量信号故障;设定值生成回路的相关信号故障;驱动装置指令输出信
7、号故障;用于控制的位置反馈信号故障;收到执行机构故障信号。,11,2023/1/21,调节系统软、硬件设计的基本要求,在系统被闭锁或超弛动作时,系统受其影响的部分应随之跟踪,在联锁作用消失后,系统所有部分应平衡在当前的过程状态,并立即恢复其正常的控制作用;应对多驱动装置的控制提供偏置调整(30%、70%调整门)。,12,2023/1/21,操作界面与显示信息,1.功能组显示功能组显示应可观察某一指定功能组的所有相关信息;采用棒状图形式,或采用模拟M/A操作器面板的画面,面板上应有带工程单位的所有相关参数,并用数字量显示出来;功能组显示应包含过程输入变量、报警条件、输出值、设定值、回路标号、缩写
8、的文字标题、控制方式、报警值等。,13,2023/1/21,操作界面与显示信息,2.调节回路的细节显示细节显示应可观察以某一回路为基础的所有信息;细节显示画面所包含的每一个回路的有关信息,应足够详细,以便运行人员能据以进行正确的操作;对于调节回路的操作面板,至少应显示出设定值、过程变量、输出值、运行方式、高/低限值、报警状态、工程单位、联锁状态、跟踪信息、回路组态参数等调节参数。,14,2023/1/21,操作界面与显示信息,3.趋势功能趋势画面是调节系统调试与运行的重要监视手段;趋势显示是以标准趋势元素,如描绘显示趋势的时间、幅值的网络座标,以及需做趋势的标签名称,当前标签值等为基础构成的特
9、殊曲线;趋势显示的主要作用是通过趋势元素把标签在一定时间范围内、一定间隔内数据变化用曲线绘制出来,为操作员提供可分析当前过程运行状态等一系列有关的历史数据,为热工调试与维护人员提供分析调节系统状态与调节品质的直观曲线。,15,2023/1/21,操作界面与显示信息,系统应提供完整的趋势功能,并且可以由操作员对趋势功能特性进行设置。趋势功能提供最小值、最大值、平均值、瞬时值等数据;一个趋势单元内至少应可在同一时间轴上,采用不同的显示颜色同时显示8个以上过程趋势;趋势功能提供最小值、最大值、平均值、瞬时值等数据;典型的趋势操作功能一般包括:时间光标移动功能、修改变量范围、全景显示功能、缩放功能、X
10、-Y图形功能等。,16,2023/1/21,操作界面与显示信息,4.报警功能调节系统应包含以下偏差报警:测量信号偏差报警(信号越限、信号故障、与设定值偏差大);执行器偏差报警(反馈越限、指令故障、反馈故障、指令与反馈偏差大);调节器偏差报警(调节器闭锁、跟踪、强制手动);其他要求调节系统实现的偏差报警;偏差报警值应正确设定,报警输出的开关量信号送至相应的报警显示和控制保护回路。,17,2023/1/21,重要参数的测量与修正,1.汽包水位测量与修正汽包水位测量采用位于汽包两端的三个独立的差压检测回路取中值的方案,水位变送器输出用汽包压力进行参数修正;水位测量装置必须正确保温;根据汽包内部结构、
11、测量容器结构尺寸、锅炉运行参数、变送器安装位置等具体情况来确定变送器量程、补偿函数,以达到精确测量水位的目的;,18,2014-6-23,重要参数的测量与修正,汽包水位测量原理 单室平衡容器,2023/1/21,19,目前最为常用的测量手段;,重要参数的测量与修正,双室平衡容器 原理是通过蒸汽对正压侧水柱加热来从物理上补偿冷凝水柱的密度偏差;在较早时期的中、小机组、未采用DCS的控制系统中使用较多。,2014-6-23,20,重要参数的测量与修正,汽包水位补偿的软件实现,2023/1/21,21,重要参数的测量与修正,2.主蒸汽流量的测量与修正 汽轮机调节级压力与主蒸汽流量成较好的比例关系;汽
12、轮机第一级压力通常采用三个独立检测回路(三个压力变送器)取中值,再经主蒸汽温度补偿;,2023/1/21,DCS应用技术研讨会,22,重要参数的测量与修正,3.总给水流量的测量与修正给水流量差压法测量通常采用三个独立检测回路(三个差压变送器)三取中;差压变送器经开方与系数修正产生主给水流量,主给水流量还需经过给水温度的修正,修正到工作温度下的流量;主给水流量与各级过热器喷水流量求和,最终产生总给水流量信号,用于汽包水位调节;各级过热器减温喷水流量应考虑适当的延时,已匹配喷水转化为蒸汽的响应过程。,23,2023/1/21,重要参数的测量与修正,4.燃料量的测量与修正总燃料量的测量是将总煤量加上
13、燃油流量的换算值计算获得的;燃油流量可根据设计热值换算成相当煤量,或通过与负荷等共同的中间量进行比例换算,折算成燃料量;燃料量的修正 直吹式制粉系统磨煤机启停过程的煤量动态修正:采用惯性环节进行简单模拟,随给煤机启、停而产生或消失的逻辑信号控制回路的工作;,24,2023/1/21,重要参数的测量与修正,全工况函数修正:通过逻辑回路,判断给煤机正常启动、磨煤机带粉启动、正常停运或紧急跳闸等不同工况,用计时功能模拟不同的管道流量与煤粉燃烧特性,实现较为准确的修正功能,通过 合理选择整定参数可以取得满意的修正效果;,25,2023/1/21,重要参数的测量与修正,26,2023/1/21,重要参数
14、的测量与修正,总燃料量信号的热值修正:燃料量的热值修正又称BTU校正,将实际测得的燃料量信号校正到对应热值下的设计燃料量;用积分调节器的无差调节特性来保持燃料量信号与锅炉蒸发量之间的对应关系;锅炉蒸发量用经过给水温度修正的蒸汽流量信号代表,经热值修正后的燃料量信号作为锅炉主控的煤量反馈信号;锅炉蒸发量和总燃料量信号之差经积分运算后,以 0-100%对应0.8-1.2的对应关系,送到乘法器去作为燃料信号的修正系数。,27,2023/1/21,调节系统基本功能设计 重要参数的测量与修正,5.热量信号的测量对于采用直接能量平衡策略的系统,还有一个特殊的信号需要测量,就是锅炉的热量信号;热量信号是一个
15、计算量,通常采用主蒸汽流量和汽包压力微分之和作为热量信号:HR热量;D主蒸汽流量;Pb汽包压力;CK锅炉蓄热系数,2023/1/21,28,调节系统基本功能设计 重要参数的测量与修正,6.总风量的测量与标定总风量由二次风量与各台磨煤机的一次风量求和产生;风量变送器要考虑冗余,变送器的输出经开方和温度补偿后将一、二次风量总加形成总风量送送风机控制;对于风量的测量,必须采用试验的方法进行标定,测点前后的直管段长度与紊流情况对风量测量的准确性影响非常大,尤其是一次风测风装置安装位置的确定非常重要。,29,2023/1/21,无扰切换原理与典型方式,1.单设备开环回路的手、自动切换M/A站在手动时,M
16、/A站的偏置自动跟踪输入指令与输出指令的差,输入指令经偏置修正后与输出指令保持相等;在M/A站投入自动后,偏置信号以一定的速率限制由操作员手动或逻辑自动切换为零;在切换瞬间,系统完全无扰。,2023/1/21,30,无扰切换原理与典型方式,2.单回路系统的手、自动切换在手动状态下,PID输出自动跟踪M/A站的输出,M/A站前后的信号完全相等;M/A站投自动时释放PID控制,实现M/A站的无扰切换;,2023/1/21,31,无扰切换原理与典型方式,3.两台设备的站间平衡方式的无扰切换两台同类设备(A、B)接受同一控制器指令时,可以采用站间平衡方式实现信号的跟踪与手、自动的无扰切换;当两设备均处
17、于手动时,PID输出跟踪两设备M/A站输出的平均值;任意M/A站投自动,PID释放控制;当A站投入自动时,A站的偏置信号切换为跟踪PID输出与B站输出的差;当两台设备均投入自动后,偏置信号将释放由操作员平衡;,2023/1/21,32,无扰切换原理与典型方式,33,2023/1/21,无扰切换原理与典型方式,站间平衡方式的切换过程 P=(A+B)/2,。A、B均手动:=A-P,A=P+=A,B=P-=2P-A=B;A手动、B自动:=A-P,A=P+=A;B手动、A自动:=P-B,B=P-=B;A、B均自动:=A-P,释放手动;对于两台设备特性相同,且对象特性全程线性良好的设备,采用该方式有利于
18、保持被调量稳定与系统快速平衡。,2023/1/21,34,无扰切换原理与典型方式,4.两台及多台设备的指令平衡方式的无扰切换所有设备均在手动时,PID输出跟踪所有设备输出的平均值或最大值;任何设备手动时M/A站的偏置跟踪本站输出与PID输出的差;任意一台设备投入自动,则PID释放控制;投自动的M/A站将偏置释放,由操作员根据需要手动平衡,或自动以一定的速率限制切换至零;,2023/1/21,35,无扰切换原理与典型方式,该方式可以保证所有设备独立实现无扰切换,利用闭环系统的快速调节补偿偏置调整对被调量产生的扰动。,2023/1/21,36,无扰切换原理与典型方式,5.设定值的无扰切换对于操作员
19、可变设定值的调节系统,应考虑在M/A站切手动时,令设定值自动跟踪被调量,在系统投自动后,将设定值释放给操作员调节。,2023/1/21,37,无扰切换原理与典型方式,对于定设定值或函数生成设定值的系统,应在M/A站手动时令设定值以偏置跟踪方式跟踪被调量,而当系统投自动后,将设定值经速率限制缓慢切至目标设定值。,2023/1/21,38,无扰切换原理与典型方式,对于上下级串联系统,在下级M/A站手动时,应使上级系统的M/A站输出跟踪下级PID的被调量,保证系统的无扰切换;对于经过比例换算的系统,还需考虑反算逻辑,如通过氧量M/A站实现送风设定值跟踪时,需将送风设定值的偏差比例反算为氧量M/A站的
20、输出值;无论何种设定值的切换方式,当系统处于自动状态后,设定值变化本身必须设置速率限制,保证系统的平稳调节。,2023/1/21,39,无扰切换原理与典型方式,6.偏差过渡切换方式对于控制回路以外的模拟量信号的无扰切换,可以采用偏差过渡的无扰切换方式;通过将两模拟量信号的差值在切换后以一定的速率缓慢切换至零来实现信号间的无扰切换。,2023/1/21,40,变参数控制,对于不同的设备配比情况、不同的对象特性及不同的负荷范围,均需考虑系统的变参数控制;对于燃料主控、给水控制、风机控制等系统,不同数量的设备自动运行,调节特性有很大不同;而对于负压控制、汽温控制、给水控制等系统,在不同的负荷与汽压范
21、围内,其对象特性的差异也非常大;不同负荷下,烟气比容随炉膛热负荷变化而变化,因此需对应不同负荷段引风机的调节参数做变比例设置;,2023/1/21,41,变参数控制,随着负荷与汽压变化,过热器出口对进口汽温的对象特性发生改变,因为在不同压力下,比热随温度变化是非线性的,过热器入口蒸汽改变相同温度,出口温度改变的幅度是不同的:假设压力为 18MPa、入口温度 470、出口温度540 这种工况,进、出口蒸汽比热分别是3.456与2.907;入口温度升高1,焓增加了3.456KJ/Kg,反应到出口时,温度增加为3.456/2.907即1.19;同样温度条件下,在压力为12MPa时,比热分别是2.81
22、3与2.591,则入口温度升高1,焓增加2.813KJ/Kg,而出口温度只增加2.813/2.591即1.08 不同汽压下,汽温对象特性改变了10%。,2023/1/21,42,调节系统基本功能设计 变参数控制,随着负荷与汽压变化,减温水调节阀前后差压发生变化,引起喷水阀流量特性的改变,汽温系统的调节特性也将发生相应的改变;随着负荷与汽压变化,给水泵的流量特性发生非线性改变,需对给水调节系统采用变参数予以修正;对于喷水减温阀还因阀位不同导致流量特性不同,可采用抛物线函数进行变参数修正。,2023/1/21,43,调节系统基本功能设计 自动调节回路的基本方式,1.单回路控制方式通过PID调节器实
23、现闭环调节的简单回路控制,实现的功能单一,一般适用于对象简单,响应较快,重要性较低的过程控制;包含PID调节器、M/A操作站、设定值、测量值、指令输出、位置反馈、手动联锁、指令跟踪等基本元素;是自动调节的基本方式,在电厂过程控制中数量最多,应用最广。,2023/1/21,44,自动调节回路的基本方式,2.串级控制方式针对大迟延或强内扰控制系统采用的对象分解、分级控制的控制方式;将系统中的相对快速的中间变量形成快速平衡的内回路,提高响应速度,快速消除内扰,然后在此基础上利用外回路实现被调量的最终控制;当内回路的输出受到调节限值限制或其他原因而阻塞时,外回路应同步受限,防止积分饱和现象的发生;在水
24、位和汽温控制中应用较为普遍。,2023/1/21,45,自动调节回路的基本方式,3.导前微分控制将导前信号微分后引入调节器以使调节器作出提前响应,一般应用于汽温与给水控制;通过对控制系统传递函数的等效变换,可以将导前微分控制等效为串级控制:等效主调节器为PI作用,比例带为微分增益Kd,积分时间为微分时间Td;等效副调节器当TdTi时,具有比例积分性质;当TdTi时,具有比例微分性质;Td=Ti时,具有纯比例性质。,2023/1/21,46,自动调节回路的基本方式,4.三冲量控制针对容器水位控制中工质直接平衡的特性采取的特殊控制方式;引入一定比例的前馈信号使系统的调节量在动态关系上形成一种直接的
25、平衡,在一定程度上对调节过程实现解耦,加强系统在动态变化中克服扰动的能力;在汽包水位、除氧器水位控制中普遍采用。,2023/1/21,47,方向闭锁与超弛保护,1.调节系统方向性闭锁保护功能协调系统在重要参数控制偏差大或设备受限时将分别对单元主控、锅炉主控、汽机主控及滑压设定值进行增减闭锁,如负荷、汽压、燃料量、风量、负压、水位及给水流量、一次风压等系统;炉膛压力高/低时将对送、引风机动/静叶调节实行开/关闭锁;燃料量和风量交叉限制,保证升负荷时先加风、后加煤,减负荷时先减煤,后减风的控制原则的实现;,2023/1/21,48,方向闭锁与超弛保护,2023/1/21,49,方向闭锁与超弛保护,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自动 调节 系统 设计 参数 整定方 资料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1604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