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样的采集与保证课件.ppt
《水样的采集与保证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水样的采集与保证课件.ppt(9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水样的采集与保存,1、GB/T 14581-1993 水质 湖泊和水库采样技术指导2、HJ/T 521999 水质 河流采样技术指导3、HJ/T 91-2002 地表水和污水监测技术规范4、HJ/T 922002 水污染物排放总量监测技术规范5、HJ 493-2009 水质采样 样品的保存和管理技术规定6、HJ 494-2009 水质 采样技术指导7、HJ 495-2009 水质采样方案设计技术规定8、HJT164-2004地下水环境监测技术规范9、环境监测操作技术指南主编:袁力 张涛 胡冠九等,参 考 资 料,第一章 相关要求和概念第二章 样品的采集第三章 样品的保存和运输第四章 监测采样的
2、安全要求,主要内容,一、监测项目和监测频次二、水样的类型,第一章 相关要求和概念,(一)监测项目的确定原则(1)选择国家和地方的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中要求控制的监测项目。(2)选择对人和生物危害大、对地表水环境影响范围广的污染物。(3)选择国家水污染物排放标准中要求控制的监测项目。,一、监测项目和监测频次(1),(一)监测项目的确定原则(4)所选监测项目有“标准分析方法”、“全国统一监测分析方法”。(5)各地区可根据本地区污染源的特征和水环境保护功能的划分,酌情增加某些选测项目;根据本地区经济发展、监测条件的改善及技术水平的提高,可酌情增加某些污染源和地表水监测项目。,一、监测项目和监测频次(2
3、),(二)监测项目 1.地表水监测项目 2.工业废水监测项目 3.饮用水源地监测项目 4.城镇污水处理厂监测项目 5.底质监测项目,一、监测项目和监测频次(3),1.地表水监测项目 参见地表水和污水监测技术规范(HJT91-2002)表6-1。流域监测项目以常规水质监测项目为主,同时根据流域管理需要和区域污染源分布及污染物排放特征等适当增减,并经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审批。在每次流域同步监测中,高锰酸盐指数、COD、NH3-N、As、Hg、pH、油类、总氮、总磷为必测项目,湖库监测还增加叶绿素a项目。,一、监测项目和监测频次(4),2.工业废水监测项目 参见地表水和污水监测技术规范(HJ/T91
4、2002)表6-2。污染源监测执行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及有关行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监控项目。,一、监测项目和监测频次(5),3.饮用水源地监测项目 参见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4.城镇污水处理厂监测项目 参见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l8918-2002)。,一、监测项目和监测频次(6),5.底质监测项目(1)一般底质监测项目。必测项目:砷、汞、烷基汞、铬、六价铬、铅、镉、铜、锌、硫化物和有机质。选测项目:有机氯农药、有机磷农药、除草剂、多氯联苯(PCBs)、烷基汞、苯系物、多环芳烃和邻苯二甲酸酯类。(2)污水处理设施的污泥或纳入污水河渠和水域的污
5、泥监测项目。参照地表水和污水监测技术规范(HJ/T91-2002)表6-2。,一、监测项目和监测频次(7),(三)监测频次1.地表水水质监测确定采样频次的原则2.地表水采样频次与时间3.污染源污水采样频次与时间4.城镇污水处理厂采样频次与时间5.地下水采样频次和时间,一、监测项目和监测频次(8),1.地表水水质监测确定采样频次的原则依据不同的水体功能、水文要素和污染源、污染物排放等实际情况,力求以最低的采样频次,取得最有代表性的样品,既要满足能反映水质状况的要求,又要切实可行。,一、监测项目和监测频次(9),2.地表水采样频次与时间(1)饮用水源地、省(自治区、直辖市)交界断面中需要重点控制的
6、监测断面,每月至少采样l次。(2)国控水系、河流、湖、库上的监测断面,逢单月采样1次,全年6次。(3)水系的背景断面每年采样1次。,一、监测项目和监测频次(10),2.地表水采样频次与时间(4)受潮汐影响的监测断面的采样,分别在大潮期和小潮期进行。每次采集涨、退潮水样分别测定。涨潮水样应在断面处水面涨平时采样,退潮水样应在水面退平时采样。(5)如某必测项目连续3年均未检出,且在断面附近确定无新增排放源,而现有污染源排污量未增的情况下,每年可采样1次进行测定。一旦检出,或在断面附近有新的排放源或现有污染源有新增排污量时,即恢复正常采样。,一、监测项目和监测频次(11),2.地表水采样频次与时间(
7、6)国控监测断面(或垂线)每月采样l次,在每月5日至l0日内进行采样。(7)遇有特殊自然情况,或发生污染事故时,要随时增加采样频次(按“应急监测”的需要)。(8)在流域污染源限期治理、限期达标排放的计划中和流域受纳污染物的总量削减规划中,以及为此所进行的同步监测,按“流域监测”执行。,一、监测项目和监测频次(12),2.地表水采样频次与时间(9)为配合局部水流域的河道整治,及时反映整治的效果,应在一定时期内增加采样频次,具体由整治工程所在地方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制定。(10)流域监测:常规监测为每月l次,具体实施时间由中国环境监测总站与流域网头单位及相关省(自治区、直辖市)协商确定。(11)同
8、步监测频次根据需要确定。,一、监测项目和监测频次(13),3.污染源污水采样频次与时间(1)监督性监测。地方环境监测站对污染源的监督性监测每年不少于l次,如被国家或地方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列为年度监测的重点排污单位,应增加到每年24次。因管理或执法的需要所进行的抽查性监测或对企业的加密监测,由各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确定。,一、监测项目和监测频次(14),3.污染源污水采样频次与时间(2)企业自我监测。工业废水按生产周期和生产特点确定监测频率。一般每个生产日至少3次。(3)对于污染治理、环境科研、污染源调查和评价等工作中的污水监测,其采样频次可以根据工作方案的要求另行确定。,一、监测项目和监测
9、频次(15),3.污染源污水采样频次与时间(4)排污单位为了确认自行监测的采样频次,应在正常生产条件下的一个生产周期内进行加密监测:周期在8 h以内的,每小时采1次样;周期大于8 h的,每2 h采1次样,但每个生产周期采样次数不少于3次。采样的同时测定流量。根据加密监测结果,绘制污水污染物排放曲线(浓度一时间,流量一时间,总量一时间),并与所掌握资料对照,如基本一致,即可据此确定企业自行监测的采样频次。根据管理需要进行污染源调查性监测时,也按此频次采样。,一、监测项目和监测频次(16),3.污染源污水采样频次与时间(5)排污单位如有污水处理设施并能正常运转使污水能稳定排放,则污染物排放曲线比较
10、平稳,监督监测可以采瞬时样;对于排放曲线有明显变化的不稳定排放污水,要根据曲线情况分时间单元采样,再组成混合样品。正常情况下,混合样品的单元采样不得少于2次。如排放污水的流量、浓度甚至组分都有明显变化,则在各单元采样时的采样量应与当时的污水流量成比例,以使混合样品更有代表性。,一、监测项目和监测频次(17),4.城镇污水处理厂采样频次与时间(1)水质取样在污水处理厂处理工艺末端排放口。在排放口应设污水水量自动计量装置、自动比例采样装置,pH、水温、COD等主要水质指标,应安装在线监测装置。(2)采样频率为至少每2 h 1次,取24 h混合样,以日均值计。,一、监测项目和监测频次(18),5.地
11、下水采样频次和时间(1)背景值监测井和区域性控制的孔隙承压水井每年枯水期采样l次。(2)污染控制监测井逢单月采样l次,全年6次。(3)作为生活饮用水集中供水的地下水监测井,每月采样1次。,一、监测项目和监测频次(19),5.地下水采样频次和时间(4)污染控制监测井的某一监测项目,如果连续2年均低于控制标准值的15,且在监测井附近确实无新增污染源,而现有污染源排污量未增的情况下,该项目可每年在枯水期采样1次进行监测。一旦监测结果大于控制标准值的15,或在监测井附近有新的污染源或现有污染源新增排污量时,即恢复正常采样频次。,一、监测项目和监测频次(20),5.地下水采样频次和时间(5)同一水文地质
12、单元的监测井采样时间尽量相对集中,日期跨度不宜过大。(6)遇到特殊的情况或发生污染事故,可能影响地下水水质时,应随时增加采样频次。,一、监测项目和监测频次(21),(四)执行年度国家和云南省环境监测工作方案 以“2013年国家环境监测方案”为例 一、环境质量监测(一)空气质量新标准监测(二)环境空气监测(三)酸雨监测(四)温室气体监测,一、监测项目和监测频次(22),以“2013年国家环境监测方案”为例 一、环境质量监测(五)沙尘天气影响环境空气质量监测(六)地表水水质监测(七)地表水水质自动监测(八)近岸海域海水水质监督性监测(九)生态环境质量监测(十)声环境质量监测,一、监测项目和监测频次
13、(23),以“2013年国家环境监测方案”为例 二、污染源监测(十一)国家重点监控企业污染源监督性监测 三、专项监测(十二)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监测(十三)“锰三角”地区水质监测(十四)地表水重金属监测(十五)生物试点监测,一、监测项目和监测频次(24),以“2013年国家环境监测方案”为例三、专项监测(十六)“十二五”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控制断面水质监测(十七)“三湖一库”藻类水华预警和应急监测(十八)入海河流污染物监测(十九)直排海污染源污染物监测(二十)北戴河海水浴场监测,一、监测项目和监测频次(25),以“2013年国家环境监测方案”为例三、专项监测(二十一)农村环境质量监测(二
14、十二)土壤环境质量监测(二十三)国家建设项目环境保护验收监测四、环境一号C卫星在轨测试与应用示范(试点),一、监测项目和监测频次(26),1、瞬时水样2、混合水样3、综合水样4、平均污水样5、其他水样,二、水样的类型(1),1、瞬时水样 定义:从水体中不连续地随机(就时间和地点而言)采集的样品称之瞬时水样。在一般情况下,所采集样品只代表采样当时和采样点的水质。,二、水样的类型(2),1、瞬时水样 特点:对于组成较稳定的水体,或水体的组成在相当长的时间和相当大的空间范围变化不大,采瞬时样品具有很好的代表性。当水体的组成随时间发生变化,则要在适当时间间隔内进行瞬时采样,分别进行分析,测出水质的变化
15、程度、频率和周期。当水体的组成发生空间变化时,就要在各个相应的部位采样。,二、水样的类型(3),2、混合水样定义:在同一采样点上以流量、时间、体积或是以流量为基础,按照已知比例(间歇的或连续的)混合在一起的样品,此样品称之混合水样。,二、水样的类型(4),2、混合水样特点:混合水样是混合几个单独样品,可减少分析样品,节约时间,降低消耗。混合样品提供组分的平均值,因此在样品混合之前,应验证这些样品参数的数据,以确保混合后样品数据的准确性。样品在混合后,待测成分或性质发生明显变化时,则不能采用混合水样,而要采取单样储存方式。,二、水样的类型(5),3、综合水样定义 把从不同采样点同时采得的瞬间水样
16、混合起来,这样所得到的样品称作综合水样。这种综合水样在各采样点的采样时间虽然不能同步进行,但应尽可能接近,以便得到可以对比的数据。,二、水样的类型(6),3、综合水样特点 综合水样是获得平均浓度的重要方式,有时需要把代表断面上的各点,或几个污水排放口的污水按相对比例流量混合,取其平均浓度。在有些情况下,不宜采用综合水样,例如自然或人工湖泊、江河常显示出空间分布的变化,在多数情况下,总值或平均值的变化都不特别明显,而局部的变化显得更为重要。在这种情况下,检验单样就比检验综合水样更为有效。,二、水样的类型(7),4、平均污水样 对于排放污水的企业而言,生产的周期性影响着排污的规律性。为了得到代表性
17、的污水样(往往要求得到平均浓度),应根据排污情况进行周期性采样。不同的工厂、车间生产周期时间长短不相同,排污的周期性差别也很大。一般地说,应在一个或几个生产或排放周期内,按一定的时间间隔分别采样。对于性质稳定的污染物,可对分别采集的样品进行混合后一次测定;对于不稳定的污染物可在分别采样、分别测定后取平均值。,二、水样的类型(8),4、平均污水样。方法一(常用):因生产的周期性也影响污水的排放量,在排放流量不稳定的情况下,可将一个排污口不同时间的污水样,依照流量大小,按比例混合,可得到平均比例混合的污水样。方法二:有时需将几个排污口的水样按比例混合,用以代表瞬时综合排污浓度。,二、水样的类型(9
18、),5、其他水样 在其他情况时,例如为监测洪水期或退水期的水质变化,调查水污染事故的影响等都须采集相应的水样。采集这类水样时,须根据污染物进入水系的位置和扩散方向布点并采样,一般采集瞬时水样。,二、水样的类型(10),一、采样前的准备二、采样方法和注意事项三、污水流量测量四、水质采样的质量保证,第二章 样品的采集,(一)确定采样负责人(二)制定采样计划(三)采样器材与现场测定仪器的准备(四)水样容器的选择原则,一、采样前的准备(1),(一)确定采样负责人主要负责制定采样计划并组织实施。采样负责人应了解监测任务的目的和要求,并了解采样断面、测点、测井周围的情况,熟悉采样方法、采样容器的洗涤和样品
19、保存技术。当有现场监测项目和任务时,还应了解有关现场监测技术。,一、采样前的准备(2),(二)制定采样计划 采样计划应确定:采样垂线和采样点位(测井)、测定项目和数量、采样质量保证措施、采样时间和路线、采样人员和分工、采样器材和交通工具、需要进行的现场测定项目、安全保证。等等,一、采样前的准备(3),(三)采样器材与现场测定仪器的准备采样器材主要是采样器和水样容器。关于水样保存及容器洗涤方法见水质采样 样品的保存和管理技术规定(HJ493-2009)表1-表3。如新启用容器,则应事先作更充分的清洗,容器应做到定点、定项。采样器的材质和结构应符合水质采样器技术要求中的规定。,一、采样前的准备(4
20、),(四)水样容器的选择原则。容器不能引起新的沾污。容器壁不应吸收或吸附某些待测组分。容器不应与待测组分发生反应。能严密封口,且易于开启。容易清洗,并可反复使用。,一、采样前的准备(5),(一)地表水采样方法和注意事项(二)地下水采样方法和注意事项(三)污水采样方法和注意事项(四)细菌学检验样品的采集方法和注意事项(五)底泥样品的采集和注意事项(六)应急监测现场采样原则(七)样品的检查,二、采样方法和注意事项(1)主要内容,二、采样方法和注意事项(2)(一)地表水采样方法和注意事项,保证采样按时、准确、安全。地表水样品一般用采瞬时样方式采集。采样时应保证采样点的位置准确,注意避开表面油污、漂浮
21、物、悬浮异物、水草等,避免搅动水底的沉积物。必要时使用定位仪(GPS)定位。如采样现场水体很不均匀,无法采到有代表性的样品,则应详细记录不均匀的情况和实际采样情况,供使用该数据者参考,并将此现场情况向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反映。,二、采样方法和注意事项(3)(一)地表水采样方法和注意事项,测定油类、BOD5、溶解氧、硫化物、余氯、粪大肠菌群、悬浮物、放射性等项目要单独采样。油类采样前,先破坏可能存在的油膜,用直立式采水器把玻璃材质容器安装在采水器的支架中,将其放至300 mm深度处,边采水边向上提升,在到达水面时剩余适当空间;应采集水面至300 mm柱状水样,并单独采样,全部用于测定;采样瓶(容
22、器)不能用采集的水样冲洗。,二、采样方法和注意事项(4)(一)地表水采样方法和注意事项,测定溶解氧、BOD5和有机污染物项目的水样,采样时水样必须注满容器,上部不留空隙。但对准备冷冻保存的样品则不能注满容器,否则冷冻之后,因水样体积膨胀使容器破裂。测定溶解氧的水样采集后应在现场固定,盖好瓶塞后需用水封口。如果水样中含沉降性固体(如泥沙等),则应分离除去。分离方法:将所采水样摇匀后倒入筒形玻璃容器(如12 L量筒),静置30 min,将不含沉降性固体,但含有悬浮性固体的水样移人盛样容器并加入保存剂。测定水温、pH、溶解氧、电导率、总悬浮物和油类的水样除外。,二、采样方法和注意事项(5)(一)地表
23、水采样方法和注意事项,测定湖库水的COD、高锰酸盐指数、叶绿素a、总氮、总磷时,水样静置30 min后,用吸管一次或几次移取水样,吸管进水尖嘴应插至水样表层50 mm以下位置,再加保存剂保存。对有条件在现场监测的项目要在现场测定,测定项目包括PH、水温、透明度、电导率、溶解氧等,并应同时测定水文、气象等参数。认真填写“水质采样记录表”,用签字笔或硬质铅笔在现场记录,字迹应端正、清晰,项目完整。水质物理性状如有异常,要记录清楚。如需修改,应统一用划线删除,不能随意涂改。,二、采样方法和注意事项(6)(二)地下水采样方法和注意事项,地下水水质监测通常采集瞬时水样。对需测水位的井水,在采样前应先测地
24、下水位。水位监测方法详见HJT164-2004地下水环境监测技术规范。从井中采集水样,必须在充分抽汲后进行,抽汲水量不得少于井内水体积的2倍,采样深度应在地下水水面0.5 m以下,以保证水样能代表地下水水质。对封闭的生产井,可在抽水时从泵房出水管放水阀处采样,采样前应将抽水管中存水放净。,二、采样方法和注意事项(7)(二)地下水采样方法和注意事项,对于自喷的泉水,可在涌口处出水水流的中心采样。采集不自喷泉水时,将停滞在抽水管的水汲出,新水更替之后,再进行采样。采样前,除石油类、细菌类监测等外,用待测水荡洗采样器和水样容器23次。在选用特殊的专用采样器(如油类采样器)时,应按照该采样器的使用方法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水样 采集 保证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1591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