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分娩课件.ppt
《正常分娩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正常分娩课件.ppt(8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正常分娩开州区人民医院 彭 玲,分娩 labor delivery 妊娠满28周及以后的胎儿及其附属物,从临产发动至从母体全部娩出的过程,妊娠满28周不满37周-早产premature delivery 满37周不满42周-足月产 term delivery 37-38周 早期足月产 39-41周 满42周或42周以上-过期产postterm delivery,第一节 分娩动因,机械性理论内分泌控制理论前列腺素prostaglandin,PG子宫缩官素受体 E,P,ET神经介质理论 交感神经乙酰胆碱胎儿方面胎儿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胎盘、羊膜、蜕膜 胎儿成熟,第二节 影响分娩的四因素,产力、产道、
2、胎儿及精神心理因素 Passenger,Passage,Power,Psyche正常分娩 上述各因素相互适应,胎儿顺利经阴道自然娩出,产力,将胎儿及其附属物从子宫内逼出的力量子宫收缩力腹壁肌及膈肌收缩力肛提肌收缩力,子宫收缩力,节律性 对称性极性缩复作用,临产后子宫正常收缩的特点 1.节律性:每次阵缩由弱渐强(进行期),维持一定时期(极期),随后由强渐弱(退行期),直至消失进入间歇期。间歇期子宫肌肉松弛。阵缩反复出现,直至分娩全过程结束。宫缩的节律性是临产的重要标志。,2.对称性及极性 对称性:每次宫缩有起博点,起自两侧宫角部,迅速向子宫底中线集中,左右对称再迅速向子宫下部扩散,遍及整个子宫。
3、极性:宫缩以宫底部最强、最持久,向下逐渐减弱。,3.缩复作用 每当宫缩时,宫体部肌纤维缩短变宽,收缩后肌纤维虽松弛,但不能完全恢复到原来长度,经反复收缩,肌纤维越来越短。临床意义:(1)使子宫上段越来越短而厚,当上段主动收缩时,下段被牵引被拉长,至使宫颈缩短直至消失。(2)随产程进展使肌壁越来越厚,宫腔体积越来越小,迫使胎儿下降。,产 道,产道是胎儿分娩的通道,分为骨产道、软产道。,(一)骨产道:重要的三个平面 入口平面:前后径 11CM 横椭圆形 中骨盆平面:坐骨棘间径 10CM 纵椭圆形 最小平面 出口平面:两个不在同平面且同底边的三角形(二)软产道:子宫下段的形成:1CM宫腔部分子宫下段
4、710CM 宫颈的变化:2CM消失扩张 骨盆底、阴道、会阴,骨产道,骨盆入口平面 pelvic inlet plane,前后径 11cm横径 13cm 斜径 12.75cm,前后径 11.5cm横径 10cm,中骨盆平面 mid plane of pelvis,骨盆出口平面pelvic outlet plane,骨盆轴 pelvic axis骨盆倾斜度inclination of pelvis,软产道:由子宫下段、子宫颈、阴道及骨盆底软组织构成的通道,软产道,子宫下段形成及宫口扩张,胎儿,一.胎儿大小,胎儿大小是决定分娩难易的重要因素之一。胎头是胎体最大部分,也是胎儿通过产道最困难部分。1.胎
5、头构成与囟门:胎头由二顶骨、二额骨、二颞骨、一枕骨构成。前囟(大囟),后囟(小囟),矢状缝,胎儿 fetus,后囟,前囟,胎儿大小胎头径线 双顶径(BPD):9.3cm 枕额径:11.3cm 枕下前囟径:9.5cm枕颏径:12.5cm胎位胎儿畸形,双顶径,胎儿在子宫内的位置不同,可有不同的胎产式,胎先露及胎方位。1.胎产式:胎体长轴与母体长轴的关系:纵产式 横产式,二.胎位,2.胎先露:最先进入骨盆入口的胎儿部分。,头先露,骶先露,肩先露,3.胎方位:系简称胎儿先露部指示点与母体骨盆的关系,又称胎位。,根据指示点与母体骨盆左、右、前、后、横的关系有不同的胎位。,三.胎儿畸形,脑积水,联体双胎。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正常 分娩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1588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