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管理11章教材课件.ppt
《档案管理11章教材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档案管理11章教材课件.ppt(2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档案管理【第11章】,第十一章 专门档案与特殊载体档案管理入门,文书档案、科技档案和专门档案,都是国家档案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本章主要介绍了几种专门档案和特殊载体档案的管理方法。学习本章,要求既要了解专门档案和特殊载体档案的概念以及了解列入国家基本专业档案目录的百种档案;也要理解和熟悉人事档案、会计档案、病历档案、产权档案、音像档案等收集、整理、鉴定、保管的特殊要求。,专门档案一般是指文书档案和科技档案之外,人们在一些专业领域的活动中所形成的档案。专门档案的概念可以与专业档案等同,也可以把专门档案和与之联系紧密的,同样产生于相关专业领域的文书档案都包含在专业档案之内。,第一节 列入国家基本专
2、业档案目录的百种档案,2011年,国家档案局依照全国档案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的部署,印发了国家基本专业档案目录。基本目录分两批印发,共100种专业档案,分人事(12)、民生(14)、政务(35)、经济(30)、文化(9)五大类。,第二节 几种专门档案管理的常见问题,人事档案的定义人事档案是人事部门(含组织、干部、劳动、人力资源管理、学生工作等部门)在人事管理工作中形成的,记载有关人员(含干部或公务员、职工和学生等有关个人)经历、表现和实绩(德、能、勤、绩)的,保存备查的文件材料。,我国的人事档案通常包括以下十项内容:1、履历材料2、自传材料、3鉴定、考核、考察材料4、学历(籍)材料5、政审材
3、料6、党团材料7、奖励材料、8处分材料9、工资和任务材料10、其他材料。,(二)人事档案管理的“双轨制”模式和管理体制,目前,我国人事档案采用“双轨制”的管理模式,即传统管理模式与开放式管理模式并存。,传统管理即单位管理模式是我国长期以来所坚持的。这种模式主要在国家机关、组织部门和国有企事业单位的人事档案管理中实行。其人事档案的收集、整理和提供利用主要由各单位内部人事机构或者人事档案管理机构实施,管理范围仅限于有人事档案管理权限的本单位人员的人事档案。开放式管理模式是指县及县以上人力资源管理部门下属的,可以代管人事档案的人才交流中心,或者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机构,对人事档案实施管理。其档案来源
4、不局限于某个单位,而是面向社会。,(一)电子文件概述电子文件归档与管理规范(GB/T 18894-2002)将电子文件(Electronic Records)定义为,在数字设备及环境中生成,以数码形式存储于磁带、磁盘、光盘等载体,依赖计算机等数字设备阅读、处理,并可在通信网络上传送的文件。,我国人事档案工作实行集中统一和分级负责相结合的管理体制。国有单位人事档案由各级组织、人事、劳动部门集中统一管理,以企业职工、学生、军人和干部进行分类管理。企业职工档案(这里主要指国有性质企业的职工档案)由所在单位的劳动(组织人事)职能机构管理,学生档案由所在学校的教务或学生工作部门管理,军人档案由各级政治(
5、干部)部门管理。干部档案则按干部管理权限集中统一管理。各级组织、人事部门有明确的管理权限,分管哪一级干部,就管哪一级干部的人事档案,做到“人档统一”。,(三)人事档案材料的归档范围和人事档案真实性的保证,根据干部人事档案材料收集归档规定,人事档案材料的归档范围包括以下25类:1.履历材料;2.自传材料;3.报告个人有关事项的材料;4.考察、考核、鉴定材料;5.审计材料;6.学历学位材料;7.培训材料;8.职业(任职)资格材料;9.评(聘)专业技术职称(职务)材料;10.反映科研学术水平的材料;11.政审材料;12.更改(认定)姓名、民族、籍贯、国籍、入党入团时间、参加工作时间等材料;13.党、
6、团组织建设工作中形成的材料;14.表彰奖励材料;15.涉纪涉法材料;16.招录、聘用材料;17.任免、调动、授衔、军人转业(复员)安置、退(离)休材料;18.辞职、辞退、罢免材料;19.工资、待遇材料;20.出国(境)材料:因公出国(境)审批表,在国(境)外表现情况或鉴定等材料;21.党代会,人代会,政协会议,人民团体和群众团体代表会议,民主党派代表会议形成的材料;22.健康检查和处理工伤事故材料;23.治丧材料;24.干部人事档案报送、审核工作材料;25.其他材料。,人事档案材料鉴别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是否属于人事档案;2.是否属于该人的人事档案材料;3.查明材料是否处理完毕;4
7、.检查材料是否齐全、完整;5.是否有重复材料;6.检查手续是否完备;7.确定材料是否有保存价值。,二、会计档案管理的常见问题,会计档案是指各单位在进行会计记录和反映单位经济业务过程中形成或接收的,具有保存价值并归档保存的文字、图表等不同形式的会计文件。主要包括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会计报告和其他会计资料等。,(二)会计档案管理相关规定及管理体制,1998年8月21日财政部、国家档案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联合印发了会计档案管理办法,并于1999年1月1日起施行。这是专门用于指导会计档案工作的部门规章,会计档案管理办法共二十一条,分别从会计档案的种类、移交保管、保管期限
8、、销毁、单位撤销分立合并情况下会计档案的处理方式等方面给予指导,充实和完善了我国的会计档案工作制度的内容。2011年7月4日印发了会计档案管理办法修订的征求意见稿,增加了电子会计档案管理的相关内容,同时对会计档案的定义、会计档案的范围、归档时间、归档要求、查阅利用、销毁以及交接等内容进行了修改和完善。,(三)会计档案的分类,(五)会计档案管理环节,1.会计文件的归档会计文件的归档制度包括归档范围、归档时间、归档要求、归档手续等内容。归档范围:会计凭证类、会计账簿类、财务会计报告类、其他会计资料类。归档时间:当年形成的会计档案,在会计年度终了后,可暂由会计机构保管一年,期满之后,应当由会计机构编
9、制移交清册,移交本单位档案机构统一保管。归档要求:可根据有关规定和各单位的具体情况及会计文件的形成规律和特点加以规范。归档手续:会计档案在会计机构保管一年期满后向本单位档案机构移交时,档案人员应根据移交清册,详细清点案卷,经认真核对无误后,交接双方在会计档案清册上履行签字手续,双方各保存一份。,通用的会计档案的分类方法主要有以下两种:一种是年度文种分类法。首先,将会计档案按会计年度分开,再把一个会计年度的档案按凭证、账簿、财务会计报告等文种形式分为几类,然后在几类内按不同的保管期限分别组卷,再按部门依此排列。这种方法主要适用于一些企事业单位。另一种是会计年度组织机构分类法。同样先按会计年度分开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档案 管理 11 教材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1585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