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凸度和板平直度理论材料加工工程硕士研究生选修课件.ppt
《板凸度和板平直度理论材料加工工程硕士研究生选修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板凸度和板平直度理论材料加工工程硕士研究生选修课件.ppt(13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板带轧制理论与工艺,主讲人:邸洪双,材料加工工程硕士研究生选修课,4 板凸度和板平直度理论,性能:强度,塑性,冲击韧性,表面:氧化铁皮,麻点,划伤,挂腊,夹杂,边裂,翘皮,尺寸精度:厚度,宽度,热轧卷板的主要质量问题,板形(平直度,凸度,边部减薄,局部高点),板形对用户产品质量的影响,由于带钢板形质量问题对用户使用及最终产品质量带来不利影响。如汽车制造、工程机械设备、集装箱和冷轧生产等,汽车梁成型后腿部距离回弹不一致,导致下工序衬板、加强板组装困难,热轧卷板表面局部高点造成冷轧卷板成品表面产生粘结浪形,工程机械钢卷板瓢曲造成吊车吊臂无法焊接,集装箱板浪形影响集装箱整体焊接质量和外观,4.1 板
2、形和板凸度的概念,板形(shape),(平直度),直观来说:指板材的翘曲程度,Flatness,Buckle,Camber,shape,实 质:板带材内部残余应力的分布,只要板带内部存在有残余的内应力,就称为板形不良。如果这个应力虽然存在,但不足以引起板带翘曲,则称为“潜在”的板形不良;如果这个应力足够大,以致于引起板带翘曲,则称为“表观”的板形不良。,板形缺陷的产生,残余应力,板形不良,“潜在”的板形不良,“表观”的板形不良,平直,中浪,边浪,带钢实际平直度照片,板形缺陷的分类,板带中残余应力分布的规律不同,其所引起的板带翘曲形式也不同。所以,可以根据内应力的分布规律和板带的翘曲情况,将板形
3、缺陷分成不同的类型。,(4-1),式中:,板带翘曲的力学条件,根据弹性力学的研究结果,板带发生翘曲的力学条件可表达为:,研究结果表明,对于冷轧宽带钢,产生边浪时,kcr12.6,产生中浪时,kcr17.0。对于热轧宽带钢,边浪时kcr14,中浪时kcr20,良好板形的几何条件,如右图所示,横坐标表示各点的横向位置,即横向各点距板带中心的距离,纵坐标分别为入口和出口轧件半厚,入口断面形状函数为H(x),出口断面形状函数为h(x)。设各点对应的轧前长度为L(x),轧后长度为l(x)。,根据体积不变定律并考虑到保证良好板形时,板带轧制接近平面变形,则纵向延伸和高向压下之间应有如下关系,(4-2),式
4、中,B 是轧件宽度,随板形表示方式的不同,这个几何条件的形式也不同。一般为了使问题简化,以板带中心和接近边部的某个厚度差表示断面形状。,(4-3),设轧前板带中心和边部的厚度分别为Hc和He,轧后相应的厚度为hc和he,则根据式(3-3),应该有,利用分比定理,可得,考虑到,式3-5是常用的良好板形几何关系的表达式。虽然这种方法仅考虑板带中心和边部两点,对于复合浪形等较为复杂的板形缺陷不能确切地表述,但由于这种方法简便,所以仍广泛地应用于板形问题研究。,(4-4),应有,式中,分别为轧后和轧前轧件的平均厚度;,分别为轧后和轧前轧件的凸度。,(4-5),定量地表示板形,既是生产中衡量板形质量的需
5、要,也是研究板形问题和实现板形自动控制的前提条件。因此,人们依据各自不同的研究角度及不同的板形控制思想,采取不同的方式定量地描述板形。,板形的定量表示法,相对长度差表示法,这是一种比较简单的表示板形的方法,就是取横向上不同点的相对延伸差DL/L来表示板形,其中 L是所取基准点的轧后长度,DL是其它点相对基准点的轧后长度差。相对长度差也称为板形指数 r,r=DL/L。,A)英国的相对长度差的单位是蒙(mon),该术语是由W.K.泼森(Person)建议的,1蒙相当于相对长度差为104。泼森定义板形为横向上单位距离上的相对长度差,以mon/cm表示,即:,(4-6),相对长度差的单位,B)加拿大铝
6、公司是取横向上最长和最短纵条之间的相对长度差作为板形单位,称为 I 单位,1个I单位相当于相对长度差为105。所以板形表示为:,(4-7),在翘曲的板带上测量相对长度来求出相对长度差很不方便,所以人们采用了更为直观的方法,即以翘曲波形来表示板形,称之为翘曲度。下图所示为板带翘曲的两种典型情况。,波形表示法,板带翘曲的两种情况,式中:,正弦波的波形曲线,这种方法直观、易于测量,所以许多工作者都采用这种方法表示板形。,(4-8),设与 Lv 的直线部分相对应的曲线部分长为LvDLv,并认为曲线按正弦规律变化,则可利用线积分求出曲线部分与直线部分的相对长度差。,因此,曲线部分和直线部分的相对长度差为
7、:,(4-9),(4-10),(4-11),l 和 I 单位的换算关系:,冷轧:应小于1520个 I 单位,(0.9),热轧:应小于30个 I 单位,(1.1),(4-12),带材在张力作用下,表观板形消失,而变为潜在板形。此时在板宽方向上出现张力不均匀分布。原来平直部分受张力大,而原来有浪形部分受张力小。换句话说,带材上张力分布与平直度成比例。如果施加到标准长度部分上的单位张力为s0,则板宽上某一点的单位张力s(x)可用下式表示,式(4-13)说明,在张力作用下板宽方向出现张力偏差Ds(x),它与相对长度差成比例,即,张力差表示法,如果将上式改写成,说明相对长度差的分布以及由它引起的形状凸凹
8、不平可以由来估量。,(4-13),(4-14),(4-15),带材断面形状的多项式表示法,若如图所示的带材断面是对称的,根据对断面的测量和计算,可以认为下式是逼近带材断面形状的。,(4-16),式中:ai、bi是表示断面特征的系数,任何一个给定的断面形状,都可以用式 4-16 表达,该式对宽度上任何两点x1、x2都是成立的。所以,对x1、x2 两点可以建立下述两个关于ai、bi 的线性方程:,如果hc 给定,解上述联立方程,可以求出ai、bi。因此,只要知道了三个参量hc、ai和bi,则断面形状就完全确定了。,(4-17),厚度相对变化量差表示法,这是一种比较简单的方法,它以边部和中心两点厚度
9、相对变化量差来表示板形的变化,它主要在模拟计算中用来描述某些外扰对板形的影响,板形参数 Sh 表示为,(4-18),式中:,当Sh=0 时,说明带钢板形没有变化;当Sh0时,说明带钢板形向边波方向变化;当Sh0时,说明带钢板形向中波方向变化。,板 凸 度,与板形这一概念密切相关的另一个重要的概念是所谓的板凸度(Crown)。热轧及冷轧板带材往往具有共同的特点,除板带边部外,90的中间带材断面大致具有二次曲线的特征,而在接近边部处,厚度突然迅速减小,这种现象称为边部减薄(Edge dorp),一般所指的板凸度,严格来说,是针对除去边部减薄区以外的部分。边部厚度是以接近边部但又在边部减薄区以外的一
10、点的厚度来代表,板凸度即为板中心处的厚度与边部代表点处的厚度之差。,中心板凸度:,(4-19),边部减薄也是一个重要的断面质量指标,边部减薄量直接影响到切损的大小,与成材率有密切的关系。边部减薄量越小,边部切损量也越小,则成材率越高。边部减薄表示为:,(4-20),比例凸度,(4-21),这样一来,在板带材轧制过程中,获得良好板形的条件可以写成,(4-22),板凸度与板形的关系,板凸度与板形有密切的关系。因为冷轧过程中要求严格保证良好板形条件,所以轧制过程中虽然板凸度的绝对值不断减小,但比例凸度应保持不变。,而热轧则有所不同,有时在板形允许的范围内改变比例凸度以满足产品在凸度方面的要求。这就要
11、求搞清板凸度变化和板形变化之间的定量关系,以便进行板凸度控制。,首先考虑冷轧时板形变化和板凸度变化之间的比较严格的关系。若轧前、轧后的比例凸度分别为 Cp1和Cp2,则比例凸度变化为,(4-23),根据比例凸度定义有:,根据体积不变关系可得,轧前板带长度相等,即LcLe,所以,热轧时上述关系可以放松,原因是热轧时轧件比较厚,易发生横向流动。相邻道次之间的凸度改变量可以在下面范围内变化:,再根据311式,可知翘曲度 l 和比例凸度DCp 之间有下述关系:,4.2 影响板形和板凸度的因素,金属在轧辊作用下经过一系列变形过程轧成需要的板带材。最终产品的板形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总括起来,这些因素可以分
12、为内因(金属本性)和外因(轧制条件)两个方面。,金属本身的物理性能(例如硬化特性、变形抗力)直接影响轧制力的大小,因而与板形密切相关。金属的几何特性,特别是板材的宽厚比、原料板凸度是影响板形的另一个重要因素。,轧制条件的影响更为复杂,它包括更广泛的内容。凡是能影响轧制压力及轧辊凸度的因素(例如摩擦条件、轧辊直径、张力、轧制速度、弯辊力、磨损等)和能改变轧辊间接触压力分布的因素(例如轧辊外形、初始轧辊凸度)都可以影响板形。,影响板形和板凸度的因素,受力分析,强调区别几个基本概念,狭义板形平直度浪形(flatness)板凸度凸度(profile-特指前段)广义板形(2)平直度轮廓形状(Contou
13、r)轮廓形状凸度(Profile)边部减薄局部高点(Contour),Contour control 板廓控制,Profile control 前段控制带钢的凸度,Flatness control 带钢平坦度控制,规 程 图,设轧前板带的凸度及所有规程变量均保持不变,仅仅调整轧辊凸度来保证获得良好板形。此时,轧辊在轧制力作用下所产生的弹性变形应恰好被轧辊凸度所平衡。现开始改变轧制力,同时调整轧辊凸度,使轧辊凸度调整值恰好抵消轧制力变化引起的轧辊弹性变形的变化量,始终保持良好板形。将这些能够获得良好板形的轧制力和轧辊凸度做成曲线,反映了轧制力和产生良好板形的轧辊凸度之间的关系,这个曲线称为完好板
14、形线。,如图所示,完好板形线1,它通过坐标原点O。在完好板形线以上轧制时,轧件产生中浪;在完好板形线以下轧制时,轧件产生边浪;只有轧辊工作凸度和轧制力所确定的工作点位于完好板形线上时,才会获得良好板形。模拟研究表明,在实际轧制条件下,完好板形线是一条直线,其原因在于轧辊变形中表现出线性关系的轧辊弹性挠曲比表现出非线性关系的轧辊弹性压扁起更大的作用。,完好板形线,当板带原料本身具有一定的凸度CH 时,为了满足良好板形条件,承载辊型应当有一个相应的负凸度CH,这个负凸度的存在使完好板形线向下平移一段距离,得到曲线 2,它与纵坐标交点坐标为(CH)。所以当来料凸度变化时,完好板形线相应向上或向下移动
15、。,热凸度轧制力关系曲线,假定产生热凸度的热量主要来源于金属与轧辊之间的相对滑动,且热凸度值与这个热量成正比。虽然变形时金属内部也产生大量的热,但由于金属和轧辊接触的时间很短,仅有很少一部分热量传递到轧辊中去,为了简化问题,将这部分热量忽略。基于上述前提,我们求出传到轧辊中的热量和轧制力的关系。,热凸度曲线受许多因素的影响,最明显的因素是初始轧辊凸度C0。当轧辊具有初始凸度时,相当于在原有热凸度曲线上又叠加一常数值,所以曲线平移。若初始辊凸度为正值,曲线向上移;若初始辊凸度为负值,曲线向下移。,液压弯辊实际上是以机械的方法给轧辊一个初始凸度,所以它的作用与初始辊凸度的作用相同。正弯时曲线上移,
16、负弯时曲线下移。,由于张力和轧制力有密切的关系,所以张力变化必然影响热凸度轧制力关系曲线。理论分析表明,前后张力变化对热凸度轧制力关系曲线有不同的影响。其中后张力对曲线影响较大,即曲线对后张力敏感。,将上述完好板形曲线和热凸度轧制力关系曲线绘到一个图上,如右图所示,就构成了所谓的规程图。之所以称其为规程图,是因为它反映了各种规程变量,如轧辊凸度、轧制力(即压下量)、张力等对板形的影响。,在一定的初始轧辊凸度和一定的张力下,轧辊的实际工作凸度和轧制力之间的关系就用曲线 T 表示。而根据力学条件,轧辊凸度和轧制力只有满足曲线F所表示的关系才能得到良好板形。所以曲线 T 表示的是实际发生的情况,而曲
17、线 F表示的是理想的情况。当轧制力取T和F曲线的交点A、B对应的轧制力值PA、PB时,可以得到良好板形。而当偏离这两点时,会发生板形缺陷。,轧制力变化对板形的影响,轧制力受许多因素的影响,例如变形抗力、来料厚度、摩擦系数、板带的张力等。因此它是轧制过程中一个非常活跃的因素。轧制力变化可以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偶然的波动,一种是稳定的变化。,所谓偶然性,是指它变化的时间与轧辊热凸度变化所用时间相比是短的,所谓波动是指变化后基本上会恢复原值。这种情况下,轧制力变化并不涉及轧辊热凸度的变化。完好板形线为右图中的直线F,实际的轧辊凸度在轧制力波动时并不发生变化,所以是一条水平线T。当轧制力为PA时,即对
18、应于曲线 F 和 T 的交点时,可以获得完好板形。当轧制力波动偏离PA 时,就会发生板形缺陷,轧制力低于PA 时,实际凸度大于完好板形所要求的凸度,发生中浪;轧制力高于PA 时,情况相反,发生边浪。,轧制力偶然波动对板形的影响,如果轧制力发生了稳定的长时间的变化,情况就复杂多了。,完好板形线为F,热凸度轧制力关系曲线为T,它们相切于点K。当以与K点对应的轧制力PA工作时,板形完好。当轧制力降低到PA1时,开始阶段热凸度还来不及变化,它对板形的影响与上述偶然波动时的相似,当工作点移到K1时,发生中浪。但在随后一段时间内,由于轧制力降低,热凸度随之减小,热凸度值沿垂直线由K1变化到K2。如果K2在
19、完好板形线上,就可以获得良好板形,否则就会发生缺陷。缺陷种类视K2相对于良好板形线的位置而定。例如图示情况,K2在F曲线以上,仍产生中浪,但比在K1点有所缓和。当轧制力增大时,可以进行相似的讨论。,来料凸度对板形的影响,获得良好板形的重要条件是来料断面形状和承载辊缝形状相匹配。一般来料断面主要决定于供料厂。通常采用的方法是大量侧取原料数据,找出原料板凸度的变化规律,据此确定本车间的工艺参数,以保证获得良好板形。,在实际产生中,当来料凸度变化时,已定的轧制状态就会改变,因而使板形发生变化。如右图所示,热凸度轧制力关系曲线为T,正常的良好板形线为F,工作在最佳状态点K。若来料凸度有变化,例如来料凸
20、度减小,这时热凸度虽然也会发生变化,但变化甚微,可以忽略,可以认为热凸度轧制力曲线基本不变。但来料板凸度减小的结果使良好板形线上升为F1,它要求轧辊有与K1点相对应的凸度,而实际凸度仍保持原来K 点所对应的数值,所以板带会发生边浪。如果来料板凸度增大,与上述情况相反,会发生中浪。,热凸度对板形的影响,轧制过程中,金属对轧辊滑动产生的热量和金属变形所释放的热量有一部分传入轧辊,使轧辊温度升高,这是轧制过程中轧辊的热输入。同时冷却水和空气又从轧辊中带走热量,使其温度降低,这是轧辊的热输出。,在开轧后的一段时间内,轧辊的热输入大于热输出,轧辊温度逐渐升高,热凸度也随之不断增大。在以某一特定规程轧制若
21、干带卷后,轧辊热输入和热输出相等,处于平衡状态,轧辊热凸度也保持一个稳定值。轧制过程中热凸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如右图所示。一般来说,在特定的轧制规程下,板形工艺参数是依据稳定的热凸度设计的。,影响热凸度的主要原因,1)当轧机停轧一段时间又重新开动时,在极端情况下轧辊没有热凸度,实际产生中虽然通常通过烫辊等措施使轧辊有一定的热凸度,但仍较稳定值小得多。只有轧制数卷后,才形成热凸度。,2)如果某机架工作辊损坏,必须更换新辊,在极端情况下也没有热凸度。,3)不同产品常常要求由一种轧制规程变到另一种轧制规程,随之而来得是热凸度需要由一个稳定状态过渡到另一个稳定状态。,初始轧辊凸度对板形的影响,对板形控制
22、来说,初始轧辊凸度的选择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合理地选择初始凸度,可使板形变化始终被控制在轧机控制能力之内,这无疑是获得良好板形的重要保证。对所轧产品宽度变化大的轧机来说,应根据产品宽度的不同而采用相应凸度的轧辊,一般来说,在轧制力相同的情况下,板宽越大,所需凸度越小。,初始轧辊凸度对板形的影响,轧制力,轧辊凸度,T,O,F,K,K1,PA,T1,a,b,如右图所示,当采用初始凸度a时,热凸度轧制力关系曲线T与完好板形线F的切点恰好对应于工作轧制力PA,这时可以获得良好板形。但如果初始凸度选择不合理,例如b a,则实际的热凸度轧制力关系曲线上升为T1,实际凸度K1在良好板形线之上,会造成中浪。
23、,板宽对板形的影响,通常所说的轧机刚度是指轧机的纵刚度,但在研究板形问题时,更关心的是轧机的横刚度。所谓横刚度是指造成板中心和板边部单位厚度差所需要的轧制力,单位是kN/mm。,板宽变化对板形的影响,轧制力,轧辊凸度,O,F2,PA,F1,宽度减小,轧机的横刚度是相对一定板宽而言的,当板宽变化时,轧机的横刚度发生变化,因而在承受同样轧制力的情况下,轧辊的变形以及为弥补轧辊变形所必需的轧辊凸度均发生变化,当然良好板形线也发生变化。如右图所示,对应某板宽的完好板形线为F1,当板宽变窄时,轧制力仍保持原来的PA,当它们集中作用到较窄的辊身中间的区域,所以必然增大了轧辊的弹性变形。为抵消这种变形以获得
24、良好板形,当然需要更大的轧辊工作凸度。这样一来,良好板形线变化到F2。当板宽增大时,变化的趋势相反。,张力对板形的影响,其一是张力改变对轧辊热凸度发生影响,特别是后张力影响更大,因而调整张力是控制板形的手段之一。,其二是张力对轧制压力发生影响,根据轧制理论,由于张力变化,特别是后张力变化,对轧制压力有很大影响,而轧制压力变化必然导致轧辊弹性变形发生变化,所以必然对板形产生影响。,其三是张力分布对金属横向流动发生影响。这个问题今年来已引起人们的广泛注意。研究表明,当张力沿横向分布不均时,会使金属发生明显的横向流动,即使对于板材轧制这种宏观看来近于平面变形的情况也是如此。在一定的高向板形下,横向流
25、动的结果必然改变横向的延伸分布,因而必然改变板带的板形。,轧辊接触状态对板形的影响,工作辊和支撑辊的接触状态对板形的影响是近年来人们注意探索的一个问题。通过对这个问题的研究,人们找到了一些新的改善板形的方法,例如采用双锥度支撑辊、双阶梯支撑辊、HC轧机、UC轧机、CVC轧机、PC轧机、大凸度支撑辊等。,如右图所示,普通四辊轧机工作辊和支撑辊是沿整个辊身接触的,在轧制过程中,在轧制力的作用下,工作辊合作支撑辊之间形成接触压力q*,在板宽以外的区域A,辊间压力形成一个有害弯矩,它使轧辊发生多余的弯曲。为抵消这个有害弯矩引起的轧辊变形,可以改变轧辊的产生凸度,也可以使用液压弯辊。当单位宽轧制力p*改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板凸度 平直 理论 材料 加工 工程硕士 研究生 选修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1583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