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制药内酰胺类抗生素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微生物制药内酰胺类抗生素课件.ppt(2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微生物制药,b-内酰胺抗生素,第一节 定义,分子中含有-内酰胺环并具有抗菌作用的一类化学物质。,第二节 分类和命名,青霉烷(penams),青霉烯(penems),碳青霉烯(carbapenems),头孢烯(cephems),碳头孢烯(carbacephems),氧头孢烯(oxocephems),一、b-内酰胺抗生素的分类,一、b-内酰胺抗生素的分类(续),单环-内酰胺(monobactams),青霉烷砜(penicillanic acid),氧青霉烷(棒烷)(oxopenams),二、-内酰胺抗生素的命名,青霉烷类(cillin,西林)头孢烯类(cef,头孢)青霉烯类(penem,配能)氧头
2、孢烯类(oxef,氧头孢)碳头孢烯类(carbef,碳头孢)单环内酰胺类(onam,喃)-内酰胺酶抑制剂类(-lactamase inhibitors)复合-内酰胺抗生素(-内酰胺抗生素+-内酰胺酶抑制剂),三、青霉素的分类,生物合成的-内酰胺抗生素,第三节 生物合成与代谢调控,青霉素与头孢菌素的生物合成途径生物合成中的调控反应,青霉素G,苯乙酸(侧链),6-氨基青霉烷酸(6-APA)(母核),苯乙酸,半胱氨酸,缬氨酸,青霉素与头孢菌素的生物合成途径(一),L-氨基己二酸,L-半胱氨酸,L-缬氨酸,ACV合成酶,LLD-ACV,IPN合成酶,IPN异青霉素N,青霉素与头孢菌素的生物合成途径(二
3、),IPN酰基转移酶,IPN酰化酶,青霉素G,6-APA,青霉素与头孢菌素的生物合成途径(三),异构酶,DOCPC羟化酶,DOCPC合酶,DCPC乙酰转移酶,异青霉素N,青霉素N,脱乙酰氧头孢菌素C,脱乙酰头孢菌素C,头孢菌素C,碳源调控(葡萄糖效应):速效碳源 青霉素、头孢菌素、棒酸发酵NH4+调控:NH4+青霉素、头孢菌素发酵氨基酸调控:赖氨酸 青霉素、头孢菌素发酵,蛋氨酸 头孢菌素发酵pH调控(影响通透酶)磷酸盐调控(一般与碳源调控相联系)注:“”表示抑制或阻遏,“”表示促进或刺激。调控反应的控制:用流加方法控制效应物在发酵液中的残留浓度,生物合成中的调控反应,第四节 青霉素的工业生产,
4、工艺流程发酵,产黄青霉,真空冷冻干燥或液氮保藏孢子,斜面孢子,琼脂培养基上25培养79天,米孢子,用斜面孢子悬浮液接种于大米或小米基质上25培养67天,种子罐,用孢子米粒或孢子悬液接种,26通气、搅拌培养6068小时,发酵罐,用种子罐按10%15%体积接种,在25及通气、搅拌下补料分批培养200240小时,发酵液,冷却至5左右,絮凝、过滤,发酵滤液,补料:葡萄糖硫酸铵氨水苯乙酸或苯氧乙酸消沫剂,第四节 青霉素的工业生产,工艺流程提炼,第四节 青霉素的工业生产,青霉素发酵的主要工艺控制点,青霉素生产菌种产黄青霉(Penicillium chrysogenum)的分生孢子,第四节 青霉素的工业生产
5、,第四节 青霉素的工业生产,青霉素发酵过程主要变量的典型变化曲线,青霉素生产工艺要点(一),生产菌种的长期保存要采用孢子悬浮液液氮低温(-196)存放或真空冷冻干燥管冷藏(4)的方法,而不采用传统的沙土管保藏方法,以便在较长时间(510年)内保持菌种的存活和生产能力稳定。琼脂斜面种子(孢子)密封后在415下可以短时间保存,但最好不要超过3个月。米孢子的基质可以是大米或小米,培养成熟后密封可以在415下保存不超过3个月;如果在密封前真空干燥,则可以保存不超过6个月。种子罐以达到对数生长的后期为培养成熟指标,不能随意延长或缩短培养时间;同时要考虑培养液的流动性,以不影响通过管道向发酵罐接种的速度为
6、宜。,青霉素生产工艺要点(二),发酵罐的发酵条件要严格按工艺要求进行控制,特别是各项补料要适应工艺对溶氧、pH及维持量的要求,不能过量,也不能不足;为了减少过程空气湿度对发酵液体积的影响,在湿度偏高或偏低的季节,要适当提高或降低用于补料的糖液浓度。氨水既作为发酵的氮源,又用来调节发酵过程中的pH,它的补入要根据发酵液的pH和铵氮含量与补硫酸铵协调进行。发酵液过滤要尽量提高速度,缩短时间,为此一般需要在过滤前对发酵液进行絮凝处理,絮凝剂的加入量随絮凝剂种类不同而异,以达到最大絮凝效果而不过量为宜。除种子制备和发酵过程要严防杂菌侵入外,提取的各工序也应尽量保持无菌,因为污染细菌极有可能产生能破坏青
7、霉素的青霉素酶;特别是过滤,由于操作时间长,料液营养丰富,容易滋生杂菌,故必须定期对设备和过滤介质进行清洗和灭菌,必要时可在过滤前加入4福尔马林防腐。,青霉素生产工艺要点(三),青霉素对热、酸、碱都不稳定,而萃取操作正好处于不稳定pH范围内,故萃取过程要尽量降低温度,缩短时间,以减少青霉素的降解;离心萃取速度快,青霉素在不稳定pH下维持时间短,是目前生产上普遍采用的方法。由于一次萃取对象的发酵滤液中含有不少可溶性蛋白质,容易在萃取界面形成乳化层,影响萃取和相分离,故应尽可能提高发酵液过滤质量,并在萃取过程中加入适量破乳剂。结晶操作要掌握好晶体形成的速度,以达到理想的晶形和晶粒大小;为此,必须控
8、制结晶时的温度和结晶反应剂加入的速度,并保持适当转速的搅拌。提取过程中使用的过程水、溶媒及其它原辅料,都要有严格的质量要求,设备、周围环境和操作人员也要严格保持清洁,以避免带进杂质和杂菌,影响产品质量。,第五节 头孢菌素C的工业生产,生产菌种:枝顶头孢(Cephalosporium acremonium),又称产黄枝顶孢(Acremonium chrysogenum)。生产流程:枝顶头孢 斜面培养 摇瓶培养 种子罐 发酵 过滤 超滤 吸附 解吸 吸附 解吸 锌络合 结晶 过滤 干燥 头孢菌素锌盐,第五节 头孢菌素C的工业生产,工艺控制点:发酵液残油:微量,但离心后肉眼可见;铵氮:0.50.7
9、g/L;pH:6.5。,原料消耗,Cephalosporium acremonium 的气生菌丝和孢子囊,Cephalosporium acremonium 的菌丝和节孢子,节孢子,第六节 半合成青霉素和头孢菌素的生产,6-氨基青霉烷酸(6-APA)的酶法生产工艺原理:,青霉素G,6-APA,苯乙酸,青霉素酰胺酶作用点,+,第六节 半合成青霉素和头孢菌素的生产 6-氨基青霉烷酸(6-APA)的酶法生产,工艺流程:E.coli 或 Bacillus megaterium 培养 青霉素酰胺酶分离、纯化 酶包埋 青霉素G钾 磷酸盐缓冲液*固定化酶柱 萃取 结晶(*pH 8.4)苯乙酸 结晶 萃取 母液 以上各步的收得率为:青霉素G裂解95%96%,6-APA分离和纯化97%,苯乙酸分离和纯化80%。生产1 kg 6-APA约需2 kg青霉素G钾。回收的苯乙酸可用作青霉素发酵前体。固定化酶柱可反复使用,使用次数不少于500次。,6-APA,第六节 半合成青霉素和头孢菌素的生产7-氨基脱乙酰氧头孢烯酸(7-ADCA)的生产,注:裂解所用的酶与制备6-APA的酶是同一种酶,并采用同样的方法固定、装柱。按目前的生产水平,生产1 kg 7-ADCA大约需要消耗 2.5 kg青霉素G钾。苯乙酸的回收率为75%80%。,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1561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