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氧、有效排痰课件.ppt
《吸氧、有效排痰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吸氧、有效排痰课件.ppt(3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六章 气道护理,ICU白艳娟,临床护理实践指南,第一节 吸氧第二节 有效排痰,第一节 吸氧,1、氧疗的重要性 2、氧疗的目的3、氧疗的原则 4、缺氧的评估 5、给氧方法 6、氧疗并发症7、监护 8、注意事项9、常见吸氧方法的操作,人体各器官对缺血缺氧的耐受时间各不相同。大脑缺氧10秒可导致失去意识,大脑组织约4-6分钟,小脑10-15分钟,延髓20-25分钟,脊髓45分钟,交感神经节60分钟,心肌和肾小管细胞约30分钟,肝细胞1-2小时,而肺组织耐受缺血缺氧的时间长一些。,氧疗的重要性,氧疗的目的,通过提高吸入气体中的氧浓度,提高氧在血液中的物理溶解度,从而提高动脉血氧分压和氧含量,达到预防
2、或治疗低氧血症,满足机体代谢氧的需要的目的。,氧疗的原则,氧是一种最常用但又最易被误用的物质,应被看成是一种药物,对患者来说有益处,也有坏处。用氧应有明确的指证:1.如各种原因引起的急慢性呼吸衰竭,PaO2 60mmHg,SaO290%。2.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PaO250mmHg。3.有组织缺氧但无明显低氧血症的患者,如心排血量降低、贫血、休克、CO中毒等,4.麻醉手术后预防性给氧。总的来说,各种类型的缺氧均应是氧疗的适应症,氧疗开始后,应持续评估患者的氧合情况,适时调整氧疗方案,以最低的氧吸入达到满意的PaO2或SaO2。,缺氧的评估,1.评估:具有缺氧的病因;具有呼吸急促或困难的临床表现;
3、发绀;动脉血气分析与氧饱和度监测。2.缺氧程度:轻度低氧血症:SaO280%,PaO250-60mmHg,无发绀;中度低氧血症:SaO260%-80%,PaO240-50mmHg,有发绀;重度低氧血症:SaO260%,PaO240mmHg,严重发绀。,第四年,第三年,第二年,第一年,插管/呼吸机,口咽通气管,面罩,鼻塞/双鼻道,气管插管和气管切开造口内给氧:优点:疗效好;易于分泌物排除,保持呼吸道通畅。缺点是对病人损伤大;感染可能;气管黏膜干燥;影响沟通交流。呼吸机给氧:优点:是最有效的氧疗途径和方法,它借助机械的作用和不同的物理原理和功能,能最大限度地提高FiO2,纠正许多类型的缺氧。缺点:
4、同气管插管内给氧。,口咽/鼻咽通气管内给氧:主要用于昏迷伴舌根后坠阻塞呼吸道的病人,不舒适;影响沟通交流。,面罩:优点:较鼻塞吸氧氧气相对集中,氧浓度高。缺点:不舒适;进食时必须移开;影响散热;昏迷患者妨碍呕吐物流出。,双鼻道/鼻塞:优点:使用方便,也是最普遍使用的吸氧方式。缺点:吸入氧浓度不稳定;容易脱落移位;高流量时出现不适;可出现鼻腔干燥、出血;可出现痰液堵塞氧气管。,氧疗并发症(一),1.氧中毒:氧中毒是氧治疗最严重的并发症,原因为高浓度吸氧后体内氧过多产生大量的氧自由基,损伤肺泡-毛细血管膜出现肺型氧中毒,表现为胸骨后疼痛、咳嗽、呼吸困难、肺活量减少、PaO2下降;肺部呈现炎性细胞浸
5、润、充血、水肿、出血和肺不张。如进一步损害脑组织,则称之为脑型氧中毒,主要出现视觉和听觉障碍、恶心、抽搐、晕厥等神经症状,严重者可昏迷死亡,氧疗并发症(二),2.二氧化碳潴留:见于严重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原因有 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呼吸的兴奋刺激主要靠低的氧分压,高浓度吸氧后动脉血氧分压升高,患者缺氧改善,呼吸中枢的刺激消失,出现低通气,引起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进一步升高。吸氧后缺氧引起的肺血管代偿性收缩反应消失,肺血管扩张,通气不足的肺泡得到血液灌注,通气/灌注比例失调肺泡无效腔增加,出现二氧化碳潴留。,二氧化碳潴留与脱氧血红蛋白和氧合血红蛋白的比例有关,脱氧血红蛋白比氧合血红蛋白携
6、带更多的二氧化碳,吸氧后氧合血红蛋白增多引起二氧化碳释放量增加,出现二氧化碳潴留。主要症状有出汗、摇头、烦躁、意识障碍、皮肤潮红、结膜充血、口唇呈樱红色等,动脉血气分析显示PaCO升高。治疗为低浓度吸氧,促进通气,有利于二氧化碳排出。,注: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采用低浓度吸氧,以最低的氧浓度维持血氧浓度饱和(SaO)在90%以上,可预防高度吸氧引起的低通气和二氧化碳潴留。,氧疗并发症(三),3.吸收性肺不张:产生原因:高浓度吸氧后肺泡中维持肺泡处于开放状态的氮气被洗出,而代之以氧气,氧气容易弥散吸收入血,肺泡内气体减少,逐渐闭陷,出现肺不张。吸收性肺不张易出现于肺的低通气区域,患者出现呼吸困难和发
7、绀,血压下降和心动过速。胸部检查示病变部位叩诊呈浊音至实音,呼吸音减弱至消失,病变部位胸廓活动减弱或消失,气管和心脏移向患侧,缓慢发展的肺不张可能无症状或仅引起轻微肺部症状。,吸收性肺不张的预防:吸氧浓度尽可能不超过60%;若为机械通气,可用呼气末正压通气;鼓励深呼吸咳嗽排痰。,监护,1.控制氧流量和浓度:严密监测其正确的使用,确保给氧装置输送的氧浓度正确。保持气道通畅是氧疗的关键,应充分清除口鼻和气管内分泌物,促进通气。2.防止并发症:对吸入氧气进行温化和湿化防止干冷气体直接进入器官引起痰栓支气管痉挛等并发症。严密观察患者面部皮肤和鼻粘膜情况,防止面部压伤和鼻黏膜出血等,3.生命体征监测 4
8、.组织氧合监测:动脉血氧分压、动脉血氧饱和度、肺泡-动脉氧分压差、动脉乳酸等 5.健康指导:氧治疗场所禁止明火吸烟等,保证用氧安全。告知患者合理用氧的重要性,并指导患者正确处理吸氧过程中碰到的问题。用经验知识与说明书来正确实施氧疗。,注意事项(一),1.重视病因:氧疗不能代替病因治疗,仅能为病因治疗争取时间和创造条件。氧疗同时不能放松病因治疗。2.保持呼吸道通畅:是氧疗的基础和保障。在氧疗过程中,应该随时预防和去除呼吸道阻塞的因素,加强翻身、拍背、雾化吸入,鼓励病人咳嗽排痰,保持呼吸道通畅。,注意事项(二),3.药物和机械方法增强呼吸动力:对自主呼吸减弱的病人,在积极氧疗的同时,还应配合呼吸兴
9、奋剂和呼吸机的应用,以解决呼吸动力障碍问题。4.选择适当的氧浓度和給氧途径:盲目高浓度氧疗增加氧中毒的危险性,过低不易纠正缺氧。应根据缺氧的可能机制,选择有效的途径和浓度。一般认为以能维持动脉氧分压在60mmHg 以上的最低氧浓度为佳,注意事项(三),5.加强气道湿化:氧疗时气道容易干燥,影响和破坏呼吸道的防御功能,应做好气道湿化工作。如饮水,呼吸机湿化,及时添加湿化瓶内灭菌水等 6.防止爆炸与火灾:氧气易燃易爆,做好“四防”,注意用氧安全。,吸氧操作方法,(一)评估和观察要点。1.评估患者的病情、意识、呼吸状况、合作程度及缺氧程度。2.评估鼻腔状况:有无鼻息肉、鼻中隔偏曲或分泌物阻塞等。3.
10、动态评估氧疗效果。,吸氧操作方法,(二)操作要点。1.严格掌握吸氧指征,选择适合的吸氧方式。2.正确安装氧气装置,管道或面罩连接紧密。3.根据病情调节合适的氧流量。4.用氧的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呼吸、神志、氧饱和度及缺氧程度改善情况等。,吸氧操作方法,(三)指导要点。1.向患者解释用氧目的,以取得合作。2.告知患者或家属勿擅自调节氧流量,注意用氧安全。3.根据用氧方式,指导有效呼吸。,吸氧操作方法,(四)注意事项。1、保持呼吸道通畅,注意气道湿化。2、保持吸氧管路通畅,无打折、分泌物堵塞或扭曲。3、在插鼻导管时,应观察鼻腔粘膜是否有损伤,如有创面,应插入健侧鼻孔。面罩吸氧时,检查面部、耳廓皮肤受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吸氧 有效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1555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