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静脉置管术及中心静脉压课件.ppt
《中心静脉置管术及中心静脉压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心静脉置管术及中心静脉压课件.ppt(3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中心静脉置管术及中心静脉压(CVP)的测定,一、中心静脉置管术,中心静脉置管术是监测中心静脉压(CVP)及建立有效输液给药途径的方法,已广泛应用在ICU监测中,并成为急诊科医生的基本技能之一。,二.中心静脉穿刺的适应证与禁忌证,(一)适应证,(1)各类重症休克、脱水、失血和容量不足的病人,迅速开通大静脉通道,便于输液、输血等抢救治疗得以顺利实施;(2)心肺功能不全的病人,要严格掌控循环容量;(3)各类心血管手术及其他大而复杂的手术;(4)大量输血和换血疗法;(5)长期静脉输液、给药和静脉高营养疗法;(6)经导管安装心脏临时起搏器;(7)抽吸空气栓子;(8)肿瘤病人,为保护外周血管并防止化疗药物
2、的外渗而引起的皮肤坏死;,(二)禁忌证,(1)血小板减少或其他严重凝血机制障碍者;(2)局部皮肤感染者,需另换穿刺部位;(3)血气胸病人;(4)近期放置心脏起搏器电极;,三、穿刺途径和风险(1)锁骨下静脉穿刺有产生气胸风险;(2)右颈内静脉穿刺安全、可行,误穿动脉可形成血肿;(3)左颈内静脉穿刺容易损伤胸导管,产生乳糜胸;(4)颈外静脉穿刺,因静脉弯曲注入锁骨下静脉,插入导管到上腔静脉可能有些困难;(5)股静脉穿刺容易导致污染和感染,深静脉血栓发生率高;(6)贵要静脉也可用,如果送管困难,可将手臂外展,头偏向插管侧,以减少导管进人颈静脉机会;(7)应用中心静脉引导设备定位穿刺,可增加成功率减少
3、风险;,1)锁骨下静脉,锁骨下静脉是腋静脉的延续,起于第一肋骨的外侧缘,成人长约34cm。前面是锁骨的内侧缘,在锁骨中点稍内位于锁骨与第一肋骨之间略向上向内呈弓形而稍向内下,向前跨过前斜角肌于胸锁关节处与颈内静脉汇合为无名静脉,再与对侧无名静脉汇合成上腔静脉。穿刺进路有锁骨下路和锁骨上路两种。,图2:锁骨下静脉的解剖部位,2)颈内静脉,颈内静脉起源于颅底,颈内静脉全程均被胸锁乳突肌覆盖,上部位于胸锁乳突肌的前缘内侧,中部位于胸锁乳突肌锁骨头前缘的下面和颈总动脉的后外侧,下行至胸锁关节处与锁骨下静脉汇合成无名静脉,继续下行与对侧的无名静脉汇合成上腔静脉进入右心房。一般选用右侧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更为
4、方便,因右侧无胸导管,右颈内静脉至无名静脉入上腔静脉几乎为一直线,且右侧胸膜顶部较左侧低。,图5:颈内静脉的解剖部位,3)股静脉,在腹股沟韧带的紧下方,髂前上棘和耻骨联合连线的中点即是股静脉,其内侧为股静脉。,四.穿刺时病人的体位,不管是颈内穿刺还是锁骨下穿刺,病人的体位往往是穿刺成功的关键。体位为病人去枕仰卧、双肩背部垫小枕、穿刺侧略高,使胸廓呈伸展状态(类似于我们正常时的扩胸动作),这种体位有助于锁骨展开上移,而血管向后退,因为锁骨下静脉在与锁骨交会时有一层筋膜,锁骨向前而血管向后,在筋膜的前拉下,锁骨下静脉随同锁骨向前移动,这样就为我们穿刺锁骨下静脉提供了良好的位置,穿刺成功率大大提高了
5、。,五.中心静脉穿刺置管后的观察与护理,滴速的观察 液体经中心静脉导管的重力滴速可达80滴/min以上,如果发现重力滴速很慢应仔细检查导管固定是否恰当,有无打折或移动。如经导管不能顺利抽得回血,可能系导管自静脉内脱出,或导管有血凝块,此时应考虑在对侧重新置管。如应用输液泵输液,则每天至少1次将输液管道脱离输液泵,检查重力滴速是否正常,以便及时发现上述问题。,液体泄漏的观察 当导管老化,折断或自静脉内脱出时,都可造成液体自导管的破损处或进皮点外漏。如发现上述情况,应立即更换导管。因导管一旦破裂,整个输液系统的严密性就遭到破坏,如不及时将导管拔除,容易造成微生物的侵入而导致导管败血症。,敷料及输液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心 静脉 置管术 心静 脉压 课件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1551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