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售信用风险监控(发送版)课件.ppt
《零售信用风险监控(发送版)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零售信用风险监控(发送版)课件.ppt(4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零售贷款信用风险监控,目录,2,什么是信用风险?,3,狭义上讲,商业银行信用风险是指借款人到期不能或不愿履行借款协议,不能按合同规定按期还本付息,致使银行遭受损失的可能性,又被称作违约风险(Default Risk)。广义上讲,信用风险不仅包括借款人的直接违约风险,还包括借款人因受各种不可测或不确定因素影响导致其履约可能性出现不利变化带来的损失风险。,定义,零售信用风险管控流程,4,零售信用风险监控发展趋势,5,信用风险监控的“5C”,6,零售信贷发展趋势,7,零售贷后信用风险监控体系,8,风险分类矩阵表,9,根据中国银监会2007印发的贷款风险分类指引的定义,贷款分类是指商业银行按照风险程度
2、将贷款划分为不同档次的过程,其实质是判断债务人及时足额偿还贷款本息的可能性。为了更准确地反映资产质量状况,准确计提拨备,2015年3月27日新零售信贷管理系统在全行上线后,将原有五级分类调整为了七级分类,增加了“正常类-”和“关注类-”两类。,个人住房贷款包括:购买第一套新建住房贷款、购买第二套新建住房贷款、购买三套以上新建住房贷款、购买第一套二手住房贷款、购买第二套二手住房贷款、购买三套以上二手住房贷款、购买家用车位贷款、公积金贴息贷款等。个人其他消费类贷款包括:家用车贷款、个人综合消费贷款和教育贷款等。个人非消费类贷款包括:商用房贷款、经营车辆贷款等。,个人贷款风险分类矩阵表(不含个人经营
3、贷款),逾期361天以上,逾期181天至360天(含),逾期91天至180天(含),逾期31天至90天(含),损失,可疑,次级,关注-,正常,逾期8至30天(含),关注,未逾期,正常,正常-,逾期1至7天(含),个人经营贷款风险分类图,10,目录,11,零售贷后信用风险监测组织模式,12,人工,系统,监测方法,13,现场监测,非现场监测,识别风险,实地走访、面谈、资料收集对借款人情况、担保情况、业务合作方及押品进行检查主要适用于具体个案的风险监测,14,监测数据源-广泛性、多渠道,风险监测措施-定期数据监测,15,总行每月基于零售基础数据库从产品和分行两个维度对全行零售信贷资产进行分析、监测。
4、监测要素包括:贷款余额、逾期余额、逾期率、不良余额、不良率的时点数、环比变化、比年初变化等。总行每周对个人经营贷款的资产质量变化进行专项监测。通过以上数据监测,可以实现以下目标:1、掌握零售问题资产的产品和区域分布,明确风险监控重点;2、把握零售问题资产变化趋势,发现风险演变趋势,防范系统性风险;3、把握零售重点监控产品的资产质量变动情况。,风险监测措施-“双重点”风险监测机制,16,总行根据全行零售信贷风险集中度情况,选取重点分行和重点业务进行定向监测。目前,总行选取了15家分行作为零售信贷重点监测分行,总行按月对重点监测分行的资产质量变动情况、风险化解情况、主动退出情况、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化
5、解措施进行跟踪。此外,总行确立了种子基金业务和特定行业联保业务作为重点监测业务,按月进行跟踪。,风险监测措施-重大信用风险事件报告机制,17,为保障零售重大信用风险信息在总分行间的及时传递,防范系统性风险,2015年2月5日,总行下发关于做好零售授信业务重大信用风险事件报告工作的通知(信银贷字20158号),建立零售重大信用风险预警报告机制。上述通知将符合以下条件的贷款定义为“零售重大信用风险事件”:1、单户授信余额500万元(含)以上且预计到期无法收回的;2、单户授信余额500万元(含)以上且发生贷款逾期或垫款的;3、单户授信余额500万元(含)以上且为新发生不良贷款的;4、合计余额大于等于
6、1000万元的批量新发生逾期贷款。报告频率:周报 报告时效要求:每周四(如遇节假日顺延)17点前。对于特别重大(授信余额1000万元及以上)或来自同一合作渠道的批量信用风险事件,分行应在事件发生后的一个工作日内向总行进行电话+邮件报告。上报责任部门:分行信贷管理部门 配合部门:分行小企业及个人信贷管理部门、经营机构,风险监测措施-零售大额贷款到期回收管理工作机制,18,根据总行2015年3月20日下发的关于加强零售逾期及不良贷款风险化解工作的通知(信银贷字201530号)要求,对于最后一期还款金额较大的零售贷款,分行要强化到期回收管理,在贷款到期前2个月安排专人与客户沟通,落实还款资金,如发现
7、风险隐患,应提前采取控制措施,避免被动。为进一步强化零售大额贷款到期回收管理工作,全行已建立零售大额贷款到期回收监测和通报机制。零售“大额贷款”是指贷款余额大于等于500万元的个人贷款和小微法人贷款。报告频率:日报 报告时效要求:大额贷款到期日次日下午3点前 上报责任部门:分行信贷管理部门 配合部门:分行小企业及个人信贷管理部门、经营机构,风险监测措施-零售不良贷款月度预测工作机制,19,为加强存量不良贷款和临界状态逾期贷款的风险监测和化解,总行建立了个人贷款不良余额变动测算工作机制。工作内容:在天智系统中填制201X年XX月个人贷款不良余额变动预测表,该表格主要分为存量不良和临界状态逾期贷款
8、余额、本月风险化解计划(清收、重组、转让、核销)、本月不良余额、上月实际风险化解情况(清收、重组、转让、核销)。,报告频率:月报 报告时效要求:月初5个工作日 上报责任部门:分行信贷管理部门 配合部门:分行小企业及个人信贷管理部门、法律保全部门、经营机构,风险预警信号分类,20,零售风险预警报告流程,21,系统性风险,案例分享1,22,政策完善,风险事件 转化为 管理资源,案例分享2-某分行零售信用风险监控系列举措:,23,1、逾期管理:经营机构、管户客户经理高度关注每月本息扣款情况,责任到人,对逾期客户建立风险客户台账,纳入贷后检查目标名单。2、到期管理:分行信贷管理部门提前2个月在分行内联
9、网发布到期客户名单,督导客户经理做好到期回收管理工作。管户客户经理针对重点客户(全部个经贷及余额300万元以上其他贷款)在到期前1个月报续做和还款意向书到分行备案,分行建立专项台账。3、检查预警:督导经营机构、管户客户经理严格按照制度做贷后检查,按照预警管理流程,发现预警即时上报分行;分行信贷管理部门按月汇总贷后首检和定检情况。4、账户管理:专人负责掌握法院系统的查询冻结我行客户情况,及时开展预警,建立风险客户名单。5、联动机制:与信用卡属地分中心建立联动机制,共享客户违约信息,建立报送台账机制,定期查询违约信用卡客户是否有其他零售授信,发现后及时采取资产保全措施。6、担保管理:定期开展抵押物
10、回头看工作。针对二次抵押开展定期查询,如发现抵押物被查封、被二次抵押,及时采取相应处置措施,并纳入风险客户名单。,目录,24,25,【逾期贷款】指借款人未按照借款合同约定,足额、按时偿还贷款本息,按风险分类标准认定为正常、关注和未转入清收流程的贷款。【预警贷款】指按照风险分类标准尚未进入不良、但已经产生重大预警信号的贷款,以及近期内曾进入不良、经清收后转出,贷后管理人员认为仍存在较大风险隐患的贷款。【不良贷款】指按照中信银行信贷资产风险分类管理有关规定,认定为次级类、可疑类、损失类的信贷资产和已核销资产。【委外催收机构】指与我行签约,接受我行委托,代理我行零售逾期贷款催收工作的公司或律师事务所
11、。【强担保】住房及商用房产抵押、全额存单、国债、理财产品质押贷款。【弱担保】即担保方式为非强担保的贷款。,定义,逾期及预警贷款风险控制及化解主要手段,26,实践中,以上手段往往组合使用或分阶段使用。【逾期催收】是零售信用风险化解的最通行、最核心的处置手段。,不良贷款的常规处置手段,27,按照中信银行信贷资产风险分类管理相关规定,被认定为次级及以下的不良类零售贷款,分行信贷管理部门应及时安排移交法律保全部门进入清收流程。,逾期催收-职责分工,28,以上职责描述在中信银行零售信贷逾期贷款管理办法(1.0版,2014年)的有关规定基础上,根据2015年风险管理体制改革有关精神和中信银行零售信贷风控及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零售 信用风险 监控 发送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1550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