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骨髓炎的常规治疗课件.ppt
《慢性骨髓炎的常规治疗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慢性骨髓炎的常规治疗课件.ppt(4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1,慢性骨髓炎的诊疗李德,.,2,概述,慢性化脓性骨髓炎是骨组织的慢性化脓性疾病。特点是感染的骨组织增生、硬化、坏死、死腔、包壳、瘘孔、窦道、脓肿并存,反复急性发作,缠绵难愈,病程可达数月、数年,甚至数十年。,.,3,(1)大多数是由于急性血源性骨髓炎治疗不及时或不彻底而形成的。(2)少数慢性化脓性骨髓炎一开始即为亚急性或慢性病变,或开放性骨折合并感染所致。(3)一般认为在发病4周后为慢性骨髓炎,急性炎症消退后,如有死骨、窦道、死腔形成,标志着已演变为慢性化脓性骨髓炎。,病因,.,4,病理阶段,1窦道的形成:窦道和骨死腔相延续,其内充满炎性肉芽组织和脓液。2死骨的形成:受累的骨因缺血而坏死
2、。小的死骨长期存在于死腔中,成为慢性化脓性骨髓炎反复急性发作不易根治的重要原因之一。3骨包壳和感染性死腔:死骨周围有大量骨膜新生骨产生,包围于原骨干之外,即骨包壳,将死骨、感染性肉芽组织及脓液包围其中,形成骨性死腔。临床将骨包壳形成是否完全作为能否进行病灶清除手术的依据之一。,.,5,临床表现,1炎症静止期 可完全没有症状。局部肢体增粗、变形,可有过长、过短、弯曲等畸形。窦道口常有肉芽组织增生,有时小的死骨可自窦道排出。2急性发作期 局部出现红、肿、热、痛,局部压痛、叩击痛。全身可有发热、畏寒、口渴、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数增多、血沉增快等现象。原有窦道附近皮肤出现有波动的肿块,有明显压痛。有
3、时小死骨片随之流出。,.,6,实验室检查,1、静止期实验室检查无异常表现。2、急性发作期可有白细胞计数增高,血沉增快,血培养可为阳性。,.,7,X线检查,(1)显示骨干不规则增粗、增厚,密度增高,周围有新生的包壳。(2)髓腔变窄或消失,同时有大小不等的死骨,死骨的密度较周围密度为高,有一个至多个破坏空洞透光区。(3)骨质增生和骨质破坏并存,骨质增生大于骨质破坏范围。,.,8,跖骨创伤性骨髓炎,.,9,肱骨创伤性骨髓炎,.,10,慢性骨髓炎X线表现,.,11,CT检查,能清楚的显示空洞、气体、死骨、窦道的位置、范围及周围软组织的变化。,.,12,慢性骨髓炎CT表现,.,13,窦道造影,应用含碘造
4、影剂进行窦道造影,可了解窦道与骨腔及死骨的关系。,.,14,慢性骨髓炎窦道造影,.,15,治疗方法,1.支持疗法2.局部制动 3.抗生素治疗4.中医药治疗5.手术治疗 6.康复治疗,.,16,抗生素治疗,抗生素应用于慢性化脓性骨髓炎的急性发作期、手术前的准备和术后。主要目的是预防和治疗炎症的扩散及血行感染。根据脓液细菌培养和药物敏感试验,选择最敏感抗生素。病灶清除后闭合性持续冲洗吸引疗法,冲洗液中溶入高浓度抗生素,是有效治疗方法之一。近年来有庆大霉素链或先锋霉素链。,.,17,中医药治疗,(1)急性发作期 内治法 清热解毒,托里排脓。方药:透脓散合五味消毒饮。外治法 外敷金黄膏、玉露膏、拔毒消
5、疽散(2)非急性发作期 内治法 扶正托毒,益气化瘀。方药:神功内托散加减,十全大补汤加减。外治法 窦道经久不愈合者用七三丹或八二丹药线插入疮口内,外贴生肌玉红膏。脓尽后改用生肌散。,.,18,中药熏洗治疗,.,19,手术治疗,.开窗减压病灶清除术。闭合性持续冲洗吸收疗法。简单病灶清除术。松质骨移植术。带蒂肌瓣填充骨腔术。带血管蒂或吻合血管的皮瓣、肌皮瓣移植术。带血管蒂或吻合血管的骨皮瓣移植术。截肢(指、趾)术骨搬移技术,.,20,开窗减压病灶清除术,1、适应证:长管骨慢性骨髓炎,病变范围广,波及整个骨全长或大部,骨髓腔闭塞,病人自觉症状较重,持续疼痛者。2、手术方法:切开变硬的骨膜,骨皮质上钻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慢性 骨髓炎 常规 治疗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1532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