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地球化学课件.ppt
《应用地球化学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应用地球化学课件.ppt(4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优秀精品课件文档资料,第二部分生态地球化学调查理论基础与工作方法,1.前言生态地球化学是近几年兴起的一门新学科。在国内外尽管已有较多的生态地球化学调查实例研究,如俄罗斯在90年代初期开始的多目标地球化学调查涉及生态地球化学调查,我国的江苏、山西、四川、湖南等省目前也在进行生态地球化学调查,但生态地球化学调查至今仍是一发展中的新的工作领域,有关这方面的成果报告和论文也很少见到。在google 搜索引挚中“Eco-geochemistry”只有5个搜索结果(止于2019/02/01);Ecology geochemistry只有116个结果(止于2019/02/01);而“Ecological g
2、eochemistry”只有40个结果。,对生态地球化学学科定位的理解:生态地质学是研究人类系统与自然生态环境与社会生态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科学;生态地球化学是生态地质学(地球科学)的一个分支学科,生态学、地球化学的交叉学科,主要研究元素在生物圈、岩石圈、水圈、大气圈系统内的分布特点以及元素在各系统间迁移、运动和相互作用的规律;同时涉及开展生态地球化学研究的有效研究方法及表达方法的探讨;而生态地球化学调查是生态地球化学的主要研究内容及研究手段之一;生态地球化学调查资料是区域生态系统布局规划、环境保护、人类活动功能区域布局规划的重要依据,是开展生态地球化学研究的重要基础。,生态地球化学调查的理论及
3、方法:生态地球化学学科的定位决定了指导和开展生态地球化学调查的理论和方法为生态学理论、地球化学理论以及二者交叉融合可能形成的真正属于生态地球化学的理论和方法,目前人们在开展生态地球化学调查时主要借鉴的是地球化学理论与方法,而系统的生态地球化学理论和方法还在人们的探索和形成过程中。,生态地球化学的几个基本特点:(1)学科交叉性:生态学、地球化学学科的交叉,还涉及地质学、土壤学、农、林业科学、种植科学、水文学、环境科学、医学、生物学、信息科学等。(2)研究对象的广泛性:研究对象分属于生物圈、岩石圈表层、水圈、大气圈等。(3)研究内容的复杂性:除了研究生态系统与相关物质体的特征外,还注重不同圈层中物
4、质以及同一圈层内不同物质间的质量、能量传输、相互作用及随时间的演化规律。(4)研究内容的局限性:局限于现代,局限于地球表层,局限于具有生态效应的元素及地球作用过程。,国土资源部目前正组织开展多目标地球化学调查,而生态地球化学调查是其中的一部分,相关人员实际已在开展生态地球化学工作,有不少的实际工作积累和认识积累,并有理论和方法上的探讨(如奚小环“关于区域生态地球化学评价若干意见”、杨忠芳的“多目标地球化学调查”、湖南地质调查研究院的“洞庭湖区多目标生态地球化学调查中的第四纪地质工作方法”等发言、报告等),相信大家对他们的思想观点都已有认识,在此不再赘述;现将一些通过阅读文献和实际工作形成的一些
5、自己不成熟的认识向大家作一介绍,由于这些认识完全是自我认识,虽有思路较新的特点,同时也不成熟之弊病,请多提意见。,2.生态地球化学调查相关理论21生态地球化学调查理论基础211地球表层、具生物效应的元素对生态系统存在控制与影响作用,生态效应的表现之一,是元素在人体中的分布对健康的影响,上表中标记为浅色的元素是对健康的必须元素;深色的是有毒元素,而有些元素具双重性;生态地球化学调查的元素主要局限于这些有生态效应的元素。212具生物效应的元素在地球表层分布、生态系统均有时空上的差异性(不均一性)以及相互间的联系性,这种差异性的存在才使得开展生态地球化学调查具有必要性,而联系性使调查发现规律成为可能
6、。如图2.1,2.2,2.3表现元素的空间分布的不均匀与不同生态系统间的对应性(Dissanayake et al.,2019)。,图2.1.富Ni 蒙脱石土壤,几乎不长植物,土壤母质为蛇纹岩(斯里兰卡),图2.2.热带环境中I元素在水圈、大气圈、岩石(土壤)圈内及之间 地球化学循环,图2.3.风化层、风化带厚度、气候条件和水化学组分间的 相关关系(after Pedro,1985),22开展生态地球化学调查 应遵循的基本理论221分布异常及异常差异理论 对地球化学异常的存在及成因已有系统的地球化学理论支持,但生态地球化学异常的理论仍在发展中。主要存在的问题是异常的分类、异常标准的确定、异常形
7、成机理均无系统理论支持,人们借鉴的是地球化学与生态学理论,个人对此有如下认识:,u 生态地球化学异常的分类:地球化学的异常分类主要涉及是元素种类或元素组合异常;生态学的分类主要应是生物种类及生态系统(包括种类及环境)的异常;生态地球化学异常的分类依据除考虑元素、生物的种类及组合外,最主要的应体现地球化学及生态多因素的组合异常,其分类依据可有:元素(组合)-成因(天然-人为成因)元素(组合)-响应(生物、生态健康响应)元素(组合)-生物元素(组合)-景观元素(组合)-介质(土壤、水体、生物等)元素相态(组合)元素(组合)-环境(见图2.4:元素-pH,Eh值)。,图2.4.不同地表环境(氧化、还
8、原、酸性、碱性、潮湿、干旱)中必需及 有毒元素的稳定及活性程度,元素-介质异常则使人们能直观了解元素异常的载体及成因。如Koval将多介质样品(水系沉积物、土壤、基岩、水体、积雪、植物)中的Hg异常分为了5类:1)与基岩有关的自然异常;2)与断层和裂谷有关的自然异常;3)与工业和居住区有关的技术成因异常;4)与淘金有关的技术成因异常;5)离散流异常。,元素-成因异常可使人们非常明了的知道生态地球化学异常的成因。如自然异常(natural anomalies)和人为异常,如前者可有富硒-茶业异常,后者可有富铅-交通异常;还可有人为与自然的综合异常:如矿山开采形成的异 常。,222生态地球化学异常
9、分类的意义u 更准确突出生态地球化学异常实际及特征:如图2.4只考虑元素种类或组合的分布(丰度)异常,则不能反映其生态环境特征,而地学工作者可能且容易选择元素种类或组合异常分类,结果我们可以有元素或元素组合的异常,异常却不能体现其生态环境特征;因此是否可形成如“酸性-Cr,Al”组合异常,非常明了说明酸性条件下,Al的不活动性可使土壤中的Al的聚集,累积后会形成Al的生态地球化学定时炸弹。,u 明了异常成因:元素(组合)-成因(天然-人为成因)依据的异常分类才能真正明了地表达元素异常形成的原因;如只依据元素种类划分异常,则可能混淆不同成因的异常,无法真正认识元素与生态间的相关规律和有效对策的提
10、出。,u 明了异常的影响后果:元素(组合)-响应(生物健康响应)明确表达异常对生物的影响后果,元素种类及量级对生物种类或生态环境的影响后果存在差异,不同的元素异常会产生不同的生态效应,如钴、铜、汞、铅等元素与胃癌死亡率有相关性,因此将元素异常与生物效果结合划分异常则能非常明了地表达二者间的关系和生态地球化学的基本特点,如划分“硒-克山病”异常,“氟-氟化症”异常,(Co,Cu,Hg,Pb)-胃癌异常(李文光,2019)。,u 明了有效对策:正确明了的生态地球化学分类将明确表达应对有害异常应采取的措施;元素-生态效应异常的分类可满足不同对象的要求,大大提高生态地球化学调查成果的应用价值。,223
11、生态地球化学区划理论区划约束生态地球化学异常的空间分布格局。区划标准的差异(空间区划、地理景观区划、功能区划、行政区划)会导致不同的生态地球化学异常格局,同时是生态地球化学调查工作部署的基本依据,同时对了解生态地球化学规律有约束作用;如以同位素体系为标准或元素异常组合划分,可有地球化学域或省,每个域或省的边界是按同位素或元素体系标准值来确定;目前是以行政区划来指导生态地球化学调查的工作部署,如果要了解生态地球化学的自然规律则行政区划不是最佳选择,而地理景观区划则会有更佳的效果;生态地球化学区划理论可起到指导人们根据需要从不同的角度开展生态地球化学调查部署,调查结果分析、规律表达的工作。,如空间
12、区划可以有生态地球化学的局部异常和区域异常,局部异常与局部范围内人类活动引起的强污染有关。这类异常一般具有异常强度大、浓集克拉克值(异常内元素均值/地壳克拉克值)高的特点,使普通生物中毒,引发生物形态变异或生物群落发育特异种群(图1);局部生态环境效应明显而较易识别,而区域生态地球化学异常作用范围巨大,对生态环境以及社会经济的潜在影响是相当深远。如60年代,人们发现不列颠岛15 000 km2范围内绵羊缺钴症,牛的硒中毒、铜高引起的缺钼症,家畜的砷和铅中毒,人工云杉林缺铜症和缺锰症,谷物缺锰症正是区域生态地球化学的具体表现。应用这项研究成果,有针对性地对农作物、家畜等补施/补充低缺元素,产生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应用 地球 化学课件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1505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