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设计分析方法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城市设计分析方法课件.ppt(9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城市设计的分析方法1、空间形体分析法 视觉秩序分析 图形一背景分析 芦原义信的外部空间设计,(1)由来已久、深受传统美学思想影响、视城市环境为艺术作品,是现代城市设计学科重要基础之一;,视觉秩序分析,整个城市应是一种激奋人心的、充满情感的艺术作品,城市设计者就是表达社会抱负、激情洋溢的艺术家。-卡米罗.西特,视觉秩序分析,视觉秩序分析,(2)在西方,至少在文艺复兴时期,追求和崇尚视觉秩序已经成为城市建设和城市设计师的一种自觉意识和实践力量。A、西克斯特斯的罗马更新改造设计:以城市作为尺度的、系统的和意向性的改造在形状和规划上明显表达出一种对意向性美学形态和理论假设的价值取向。,视觉秩序分析,(
2、2)在西方,至少在文艺复兴时期,追求和崇尚视觉秩序已经成为城市建设和城市设计师的一种自觉意识和实践力量。B、朗方的华盛顿规划:以城市的整体作为一个艺术品加以设计。,视觉秩序分析,(3)在中国,元大都以后的北京城市建设,追求完整和谐的整体空间视觉景观秩序,体现封建都城营造的型制要求。,视觉秩序分析,(4)现代城市建设中的影响:自上而下成为特定政体寻求物质表现的载体。A、莫斯科、平壤千里马大街:政治制度的表现。B、罗马EUR新城规划:独裁思想的表现。,视觉秩序分析,(5)特点:传统的学院派思想,注重城市空间体验的艺术质量,是城市设计思想的重要基础;对视觉艺术和形体秩序的片面追求也容易导致对城市空间
3、结构形成的丰富内涵的,以及对社会、历史、文化等因素影响的忽视。,视觉秩序分析,(4)小结:过多的是强调专业人员的视觉感受,忽略了群众参与和社会活动。,视觉秩序分析,芦原义信的外部空间设计1975年由日本彰国社出版。芦原义信1942年毕业于东京大学,现任东京大学教授,并开设有芦原义信建筑研究所。他曾主持设计了1967年蒙特利尔国际博览会日本馆、驹泽公园奥林匹克体育馆等建筑。1960年起,他即开始研究外部空间问题,为此曾两度到意大利考察。作者在书中通过对比,分析意大利和日本的外部空间,提出了积极空间、消极空间、加法空间、减法空间等一系列饶有兴味的概念;并结合建筑实例,对庭园、广场等外部空间的设计提
4、出了一些独到的见解。全书共四章。,目录:1 外部空间的基本概念 外部空间的形成积极空间与消极空间2 外部空间的要素 尺度质感3 外部空间爱女的设计手法外部空间的布局空间的封闭外部空间的层次外部空间的序列其他手法4 空间秩序的建立 加法空间与减法空间内部秩序与外部秩序后记 外部空间的构成与建筑空间论的动向,2、场所文脉分析法 人的各种活动及对城市空间环境提出的种种要求,是现代城市设计的最重要的研究课题之一。场所-文脉分析的理论和方法,在处理城市空间与人的需要、文化、历史、社会和自然等外部条件的联系方面,比空间一形体分析前进了一大步。它主张强化城市设计与现存条件之间的匹配,并将社会文化价值、生态价
5、值和人们驾驭城市环境的体验与物质空间分析中的视觉艺术,耦合性和实空比例等原则等量齐观。,正如诺舒尔茨所察见的那样,“如果事物变化太快了,历史就变得难以定形,因此,人们为了发展自身,发展他们的社会生活和变化,就需要一种相对稳定的场所体系。这种需要给形体空间带来情感上的重要内容一种超出物质性质、边缘或限定周界的内容也就是所谓的场所感(Sense of Place)。于是,“建筑师的任务就是创造有意味的场所,帮助人们栖居”。最成功的场所设计应该是使社会和物质环境达到最小冲突,而不是一种激进式的转化,其目标实现应遵守一种生态学准则,即去发现特定城市地域中的背景条件,并与其协同行动。,2.1“TEAM
6、10”与场所结构分析 场所结构理论认为,城市设计思想首先应强调一种以人为核心的人际结合和聚落生态学的必要性。设计必须以人的行动方式为基础,城市形态必须从生活本身结构发展而来。与功能派大师注重建筑与环境关系不同,“TEAM 10”关心的是人与环境的关系,他们的公式是“人十 自然 十 人对自然的观念”,并建立起“住宅街道地区城市”的纵向场所层次结构,以替代原有雅典宪章的横向功能结构。,场所结构分析理论的贡献主要有四方面:(1)明确了单凭创造美的环境并不能直接带来一个改善了的社会,向“美导致善”的传统概念提出了挑战;(2)强调城市设计的文化多元论;(3)主张城市设计是一个连续动态的渐进决定过程,而不
7、是传统的、静态的激进改造过程,城市是生成的,而不是造成的;(4)强调过去现在未来是一个时间连续统,提倡设计者“为社会服务”,面对现实的职业使命感,在尊重人的精神沉淀和深层结构的相对稳定性的前提下,积极解决处理好城市环境中必然存在的时空梯度问题。,场所结构分析理论在城市设计应用领域中亦有重大影响。它主张从外向里设计,从外部空间向建筑物内部过渡,这里的“外”包涵的内容决不止于形体层面。其代表人物有克莱尔兄弟、罗西、霍莱因等。美国学者索兹沃斯曾收集了1972年以后70项城市设计案例资料,并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表明,场所分析是规划人员最常用的分析方法,1972年以后的实例城市中,大约40运用了这种方法
8、。不过除少数城市在分析之前就已建立起分析的理论构架和方法,通常完成得并不令人满意,分析结果显得比较零散、模糊。,2.2 城市活力分析 简 雅各布斯认为,城市旧区的价值已被规划者和政府当局忽略了,传统城市规划及其伙伴城市设计的艺术只是一种“伪科学”,城市中最基本的、无处不在的原则,应是“城市对错综交织使用多样化的需要,而这些使用之间始终在经济和社会方面互相支持,以一种相当稳固的方式相互补充。”对于这一要求,传统“大规模规划”的做法已证明是无能为力的,因为它压抑想像力,缺少弹性和选择性,只注意其过程的易解和速度的外在现象,这正是城市病根源所在。,在雅氏看来,柯布西埃和霍华德是现代城市设计的两大罪人
9、,因为他们都是城市的破坏者,都主张以建筑为本体的城市设计,她认为城市多元化是城市生命力、活泼和安全之源。城市最基本的特征是人的活动。人的活动总是沿着线进行的,城市中街道担负着特别重要的任务,是城市中最富有活力的“器官”,也是最主要的公共场所。路在宏观上是线,但在微观上却是很宽的面,可分出步行道和车行道,而且也是城市中主要的视觉感受的“发生器”。因此,街道特别是步行街区和广场构成的开敞空间体系,是雅各市分析评判城市空间和环境的主要基点和规模单元。,现代城市更新改造的首要任务是恢复街道和街区“多样性”的活力,而设计必须要满足四个基本条件,即:(1)街区中应混合不同的土地使用性质,并考虑不同时间、不
10、同使用要求的共用。(2)大部分街道要短,街道拐弯抹角的机会要多。(3)街区中必须混有不同年代、不同条件的建筑,老房子应占相当比例。(4)人流往返频繁,密度和拥挤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这一分析思路及其成果,对其后的城市规划和设计学科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而且超出了专业领域。Jane Jacobs 的著作现在是美国城市规划和设计专业的必读书。,2.3 认知意象分析 城市意象分析开拓了城市设计中认知心运用的新领域,提供了居民参与设计的独特途径。综合的公众意象评价本身就说明了城市中哪些是有活力的,哪些地方有毛病,因而为城市建设提供了必需的分析基础。此外,它采用实证调查和案例研究的方法,其指导城市设计的原则,
11、亦是由调查分析所得,因而是一种虚实兼备的城市分析理论,易于在实践中采用。,(1)认知意象分析是建立在居民对城市空间形态认识和认知图式综合的基础上的。“意象可以定义为个人积累的、组织化的,关于自己和世界的主观知识。”,2.3 认知意象分析,(2)城市的意象(The Image of City,Lynch)A、城市空间结构研究不仅仅是凭客观物质形象和标准,而且要凭人的主观感受来判定。,B、由于意象是一种主观心理现象无法直接观察,所以需要一些间接的方法使之外显出来。座谈或书面描述、默画城市意象和简略地图、作简单模型。,2.3 认知意象分析,C、认知地图和意象的概念运用于城市空间形态的分析与设计。对相
12、当数量的受试者调查的归纳与分析,找出心理意象与真实环境之间的联系。D、认知意象对城市环境的两个基本要求:易识别性(Legibility)-基础;可意象性(Imaginability)-目标。,2.3 认知意象分析,E、城市设计意象五要素:通道(paths)边缘(edges)区域(districts)节点(nodes)标志(landmarks),2.3 认知意象分析,(3)小结:是一种虚实兼备的城市设计研究方法,不沉湎于对传统城市设计分析方法的批判,以大量的实际调查和案例研究去进行总结与归纳分析,提供了居民参与的新的途径,易于在实践中加以采用。,2.3 认知意象分析,2.4 文化生态分析 人与环
13、境以何种方式共存,人怎样塑造环境,物质环境如何影响人并影响到何种程度,这是现代城市设计学科的关注焦点之一。对此,城市分析的文化生态理论做出了探索尝试,其代表人物是拉波波特,他在1977年发表的城市形态的人文方面一书中,以高屋建瓴的视野对此进行了讨论。从这一分析理论的脉络上看,它是文化人类学和社会生态学的综合,在应用层次上,则又综合了信息论、心理学的研究成果。,3、生态分析法3.1麦克哈格的生态规划设计思想 麦克哈格(Ian Lennox McHarg)的“设计结合自然”(Design with Nature)思想在城市社区设计与自然环境的综合方面,以及在科学的生态规划方法方面,为城市设计建立了
14、一个新的基准。,麦克哈格是第一个把生态学用在城市设计上的,他的生态分析有两个基本原则:(l)生态系统可以承受人类活动所带来的压力,但这承受力是有限度的。因此,人类应与大自然合作,不应以大自然为敌。(2)某些生态环境对人类活动特别敏感,因而会影响整个生态系统的安危。他的设计只有两个目的:生存与成功,也就是健康的城市环境。这需要每个生态系统去找其最适合自己的环境,然后改变自己和改变环境去增加适合程度。适合的意思是:“花最少的气力去适应”。这也是他的设计手段。,麦克哈格的生态设计方法是:(l)自然过程规划:视自然过程为资源。“场所就是原因”。对自然过程逐一分析,如有价值的风景特色、地质情况、生物分布
15、情况等等都表示在一系列图上,通过叠图找出具有良好开发价值又满足环境保护要求的地域。(2)生态因子调查:生态规划的第一步就是土地信息,包括原始信息和派生信息的收集。前者通过调查规划区域获取,后者通过前者的科学推论得出。,(3)生态因子的分析综合:先对各种因素进行分类分级,构成单因素图。再根据具体要求用叠图技术进行叠加或用计算机技术归纳出各级综合图。(4)规划结果表达:生态规划的结果是土地适宜性分区,每个区域都能揭示规划区的最优利用方式。这要求在单一土地利用基础之上进行土地利用集合研究,也就是共存的土地利用或多种利用方式研究,通过矩阵表分析两者利用的兼容度(Compatibility),绘在现存和
16、未来的土地利用图上,成为生态规划的成果。,3.2 西蒙兹和“大地景观”西蒙兹的学术思想集中反映在大地景观:一部环境规划手册(Earthscape:a Manual of Environmental Planning)一书中,该书于 1978年在美国面世后,迅速行销到世界各国。该书虽然思想内涵深刻,但却简明实用,知识丰富,可读性强,并没有艰深晦涩的理论。西蒙兹全面阐述了生态要素分析方法。环境保护、生活环境质量提高,乃至于生态美学(Ecoaesthetic)的内涵,从而把景观研究推向了“研究人类生存空间与视觉总体的高度”。,西蒙兹具有非常宽广的知识面,他的景观设计方法研究远远超出了一般狭义的景观概
17、念,而是广泛涉及到生态学。工程学,乃至环境立法管理、质量监督、公众参与等社会科学知识。在区域规划方面,他提出的四条标准,即:计划的用途是否适宜人;能否在不超过土地承受能力的条件下进行建设;是不是一个好的邻居和能否提供适合各种级别的公共服务设施。他结合生态分析,创造性地提出的“绿道”和“蓝道”概念,并成功应用于美国托里多市滨水开放空间规划设计等案例中。,4、城市空间分析的技艺 4.1 基地分析 4.2 心智地图分析 4.3 标志性节点空间影响分析 4.4 序列视景分析 4.5 空间注记分析 4.6 电脑分析技术,4.1 基地分析基地分析理论和方法在林奇的总体设计(Site Planning)一书
18、中得到系统论述。林奇提出的整套方法、技术和分析过程,涉及社会、文化、心理、自然、形体等广泛的文脉要素,该书现已成为城市设计和景观建筑学专业必读的参考书。,4.1 基地分析,(1)城市设计地段相关各种外部条件的综合分析。(2)基地环境分析涉及到社会、文化、自然、地理、形体、心理等广泛的要素。,(3)基地规划(Site Planning,林奇)(总体设计,黄富厢译)(4)设计结合自然(Design with Nature,麦克.哈格),4.2 心智地图分析这是从认知心理学领域中吸取的城市空间分析技术,具体过程则还借鉴了社会学调查方法。是城市景观和场所意象的有效驾驭途径。其具体做法是:通过询问或书面
19、方式对居民的城市心理感受和印象进行调查,由设计者分析,并翻译成图的形式。或者更直接地鼓励他们本人画出有关城市空间结构的草图。这种认知草图就是所谓的“心智地图”(Mental Map):这样的地图可以识别出对于体验者来说是重要的和明显的空间特征和联系,从而为城市设计提供一个有价值的出发点。,4.2 心智地图分析这是从认知心理学领域中吸取的城市空间分析技术,具体过程则还借鉴了社会学调查方法。是城市景观和场所意象的有效驾驭途径。其具体做法是:通过询问或书面方式对居民的城市心理感受和印象进行调查,由设计者分析,并翻译成图的形式。或者更直接地鼓励他们本人画出有关城市空间结构的草图。这种认知草图就是所谓的
20、“心智地图”(Mental Map):这样的地图可以识别出对于体验者来说是重要的和明显的空间特征和联系,从而为城市设计提供一个有价值的出发点。,4.2 心智地图分析(1)从认知心理学领域中吸取的城市空间分析方法,还具体借鉴了社会学调查方法,是城市景观和场所意象的有效分析方法。,寻问、书面调查、画图-“心智的图”(Mental Map)-通过心智地图可以识别出对于体验者来说重要的和明显的空间特征及其相互联系,从而为城市设计提供有价值的依据和出发点。,心智地图分析方法有两个基本特征:A、建立在“外行”对环境体验的基础之上,具有相当的“原始性”和“客观性”。B、居民是城市空间体验的专家,同样对城市设
21、计和空间环境有深刻的理解洞悉。,(4)心智地图分析方法可以从看似比较粗糙、逻辑性较差的表面意象中发现城市空间的彼此关联。,(5)林奇城市的意象与心智地图的比较,小结:在主观意向的表面形式下有较高的客观性,对于外来的设计者可以迅速地理解当地的空间结构和环境特色,并形成设计人员与居民的信息双向传递。,4.2 心智地图分析,4.3 标志性节点空间影响分析在“心智地图”分析基础上,我们可进一步调查分析居民对城市某些标志性节点,如塔、教堂、庙宇等建筑物及其空间的主观感受。这些标志性节点在所在城市中一般都有相当的空间影响范围,并且在城镇景观、居民生活和交通组织方面具有一定的集聚功能。这一调查途径可视为“心
22、智地图”技术的部分具体化,即由城市整体空间分析转移到局部空间分析。,4.3标志性节点空间影响分析,(1)空间节点-标志性建筑对城市的空间环境有相当的影响范围,对城镇景观、居民生活、心理感受和交通组织等方面都有一定的聚集效应。对空间节点的影响分析是对城市局部空间环境分析的重要方法。,(2)对标志性空间节点的空间影响进行空间调查。,A、视觉影响范围B、空间视角分析C、空间视觉评价D、归纳总结分析,4.3标志性节点空间影响分析,Signoria广场,乌菲齐宫,(3)空间节点影响分析对城市中具有历史文化特征的空间环境的保护与改造具有重要意义。A、空间主题的保护B、空间主题的强化C、空间主体的弱化(4)
23、小结:偏重局部空间环境的分析方法。,4.3标志性节点空间影响分析,大教堂,4.4 序列视景分析这是一种设计者本人进行的空间分析技术。这一分析技术有两个基础,其一是格式塔心理学的“完形”理论,它认为,城市空间体验的整体由于运动和速度相联系的多视点景观印象复合而成,但不是简单地叠加。其二是人的视觉生理现象,根据有关研究,视觉是最主要的感觉信息渠道。戈登卡伦的城镇景观(The Concise Townscape,1961。),卡伦认为,理解空间不仅仅在看,而且应通过运动穿过它。因此,城镇景观(这里指空间)不是一种静态情景(Stable Tableaux),而是一种空间意识的连续统。我们的感受受到所体
24、验的和希望体验的东西的影响,而序列视景就是揭示这种现象的一条途径。卡伦本人则对一些案例用一系列极富阐释力的透视草图验证了这种序列观景分析方法。对于城市设计者来说,绘制草图的过程本身就是加深理解和判断空间视觉质量的过程。继卡伦以后,“序列观景”分析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1)城市空间体验是城市环境研究的重要内容。A、心理学上的意义:城市空间体验的整体是由于运动和速度相联系的多视点景观印象复合而成,但不是简单的叠加。B、生理学上的意义:视觉是最主要的感觉信息的渠道,约占人们全部感觉的60%。,4.4 序列视景分析,4.4 序列视景分析,(2)具体过程:在待分析的城市空间中,有意识地利用一组运动的
25、视点和一些固定的视点,选择适当的路线对空间视觉特点和性质进行观察,并进行图纸标注,对空间艺术特点和构成方式进行分析。A、拍摄序列照片B、草图透视分析C、电脑模拟分析,4.4 序列视景分析,4.4 序列视景分析,(3)戈登.卡伦的城市景观(The Concise Townscape,1961)A、理解空间不仅仅在看,还应该通过运动穿过它。B、城镇景观不是一种静态情景,而是一种空间意识的连续系统。,4.4 序列视景分析,4.4 序列视景分析,4.4 序列视景分析,4.5 空间注记分析这是现代城市设计空间分析中最有效的途径,它综合吸取了基地分析、序列视景、心理学、行为建筑学等环境分析技术的优点,适用
26、于设计者加深对设计任务的理解,并有助手改善城市空间关系的观察效果。所谓注记,乃指在体验城市空间时,把各种感受(包括人的活动、建筑细部等)使用记录的手段诉诸图面、照片和文字,因而这是一种关于空间诸特点的系统表达。这一技术在战后许多城镇设计和环境改造实践中得到广泛应用。,4.5 空间注记分析1)是现代城市设计分析中的重要方法,综合吸取了基地分析、序列景观、环境行为等环境分析的优点。,(2)通过对城市空间的体验,将各种感受要素(视觉景观、建筑细部、人的活动等)用多种手段记录下来,进行系统的表达与分析。,4.5 空间注记分析,(3)空间注记分析方法:全景式的、带有强烈行为主义色彩的空间分析途径。A、无
27、控制注记观察,4.5 空间注记分析,A、无控制注记观察,二、不同类型分析方法的主要特点,B、有控制注记观察,B、有控制注记观察,B、有控制注记观察,4.6 电脑分析技术电脑技术在城市规划中已得到广泛应用。运用计算机进行环境模拟和优化是最常见的做法,虽然这种可以模拟建筑形式、视线关系、阳光日照、风向强弱的技术还在发展之中,但这是一种很有前途的城市设计分析方法。模拟技术应用并不仅限于视觉分析,它还将广泛地运用于城市微气候分析、城市交通分析、城市空间环境行为分析等。,4、城市设计方法研究的意义 现代城市设计在一定程度上乃是一种无终极目标的设计过程,其成果和产品具有阶段性意义,阶段性目标实现的同时,又激发产生新的设计目标。,与传统城市设计那种终极目标式的思想相比,我们现在所处的复杂城市环境与我们预见和确定未来的有限能力是不相一致的。在实践、反馈、调整、实践、再反馈的城市设计实践过程中,充分体现了现代城市设计“动态性”、“互补性”和“开放性”的科学特征,这也是与传统城市设计思想的主要区别之一。,5、现代城市设计的双重复合过程(1)、专业工作者:分析操作过程-城市形态、城市结构和城市空间-设计干预-,(2)、多元决策参与者:合作协调过程-机构组织、跨学科组织和群众参与-设计干预-设计成果(产品),6、“在城市设计中,具体形体的设计与社会系统的设计的界限几乎完全消失了”-:赫尔伯特.西蒙,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1464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