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与健康教育课件.ppt
《卫生与健康教育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卫生与健康教育课件.ppt(15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卫生与健康教育,绪论,一、卫生与健康教育的基本概念;二、实施卫生与健康教育的原则与方法三、实施卫生与健康教育的目的四、实施卫生与健康教育的意义五、卫生与健康教育的发展前景展望,一、卫生与健康教育的基本概念,(一)卫生与卫生学(二)健康的概念(三)影响健康的因素(四)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一)卫生与卫生学,卫生:个人、集体的生活卫生和生产卫生的总称。一般是指为增进人体健康、预防疾病、改善和创造合乎生理要求的生产环境、生活条件所采取的个人和社会的措施。,(一)卫生与卫生学,卫生学:卫生学是一门预防医学学科,是医学科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研究外界环境因素与人体健康的关系,阐明环境因素对人体健康影响
2、的规律,提出改善和利用环境因素的卫生要求及其理论根据和措施原则,以达到预防疾病、增进健康、提高劳动能力的目的。,(二)健康的概念,WHO1948年在其宪章中指出: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或不虚弱,而是身体上、精神上和社会适应方面的完好状态。,WHO所提倡的身体、心理健康和环境适应的三位一体揭示了健康概念的精髓,它是现代社会每一个人所执意追求的目标。,1989年,世界卫生组织根据现代社会现代人的状况,还将人的“道德健康”寓于健康概念之中,认为人的健康应该是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四个方面。,1精力充沛,能从容不迫地工作和应付日常生活事件;2处事乐观,态度积极,勇于承担责任;3睡眠良
3、好,休息充分;4应变能力强,能良好地适应各种环境变化;5对感冒和传染病具有一定抵抗力;,WHO关于衡量人类健康的10条标志:,6体重适当,体形匀称,动作协调;7视力良好,反应敏捷;8牙齿与牙龈无缺损或病变;9头发光泽,无头屑;10皮肤与肌肉具有一定弹性,行走轻便。,WHO关于衡量人类健康的10条标志:,(三)影响健康的因素,行为和生活方式,人类自身生物学因素,生活环境因素,社会保障制度,健康,人的行为、生活方式与健康,行为:是人为个体生存和种族延续而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时所作出的反应或一切活动的总称,它既包括人的一些本能性活动,也包括人所从事的劳动和人际关系等高级的社会活动。,生活方式:是社会及
4、其组成人群中占优势的社会和个人的卫生规范,是人们长期受一定民族、文化、经济、习俗、规范以及家庭影响而形成的一系列生活意识、生活习惯和生活制度。(图示),人的行为、生活方式与健康,酗酒,药物,暴饮暴食,吸烟,吸毒,缺乏锻炼,性淫乱.,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意外死亡,发达国家主要死亡疾病与生活方式的关系,人类自身的生物学因素与健康,健康状况,(四)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健康教育:是以健康为目的,通过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的社会和教育活动,促进人们自觉地采取有利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消除或降低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以便预防疾病,提高生活质量,并对教育效果作出评价的过程。一般将健康教育分为学校健康教育和大
5、众健康教育两个部分。,健康促进:是以教育、组织、法律(政策)和经济等手段干预那些对健康有害的生活方式、行为和环境,以促进健康。,(四)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二、实施卫生与健康教育的原则与方法,基本原则:(一)科学性原则(二)针对性原则(三)群众性原则(四)艺术性原则,二、实施卫生与健康教育的原则与方法,基本方法(一)信息传播法(二)培训法(三)组织法,三、实施卫生与健康教育的目的,1.提高健康知识水平;2.改善对待个人和公共卫生的态度;3.增强自我保健能力和对社会健康的责任感;4.预防心理疾病、促进心理健康;5.形成有益于个人、集体和社会的健康行为和生活习惯;6.降低常见病的发病率。,四、实施卫
6、生与健康教育的意义,1.能强化思想品德和道德观念的教育;2.能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3.有助于树立“大卫生”观念。,五、卫生与健康教育的发展前景展望,1.人类疾病谱和死亡谱的改变促使医学模式向着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这一模式实施的重头是健康教育。2.1975年WHO提出要在2000年实现“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的战略目标;1979年在阿拉木图宣言中,健康教育被列为实施这一战略目标的最重要举措。,3.我国在20世纪50年代初,我国政府提出了“预防为主”、“卫生工作与群众运动相结合”的方针,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动员起来、讲究卫生、减少疾病、提高健康水平”和“除四害、讲卫生、增强体质、移风易俗、
7、改造国家”的运动。4.1990年召开了全国健康教育工作会议。,5.2000年国家教育部提出体育课应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并将课程名称改为“体育与健康课”。,卫生与健康教育教学安排,第一讲 环境与健康概述,第一节 人类与环境;第二节 环境污染与自净;第三节 环境污染对人体的作用;第四节 环境对健康的影响。,第一节 人类与环境,一、人类的生活环境二、环境生态平衡三、人与环境的关系,一、人类的生活环境,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生活环境,自然环境,是指人类周围各种自然因素的总和,包括空气、阳光、水、土壤、岩石、动物、植物和食物。它是人类和一切生物赖于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社会环境,也称人为环境,是
8、人类为了生存和发展,不断提高自己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而创造的环境。诸如城市、工业、交通、城乡住宅区、娱乐场所、文化古迹、风景游览区等。它们构成社会的经济基础及其相应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艺术、法律、哲学、宗教等上层建筑。,二、环境生态平衡,生物圈,生态系统,生态平衡,食物链,生物富集,生物圈,人类和一切生物都生活在地球的表面,这里有日光、空气、水、土壤等环境因素,以维持生物的生存。地球上适宜生物生存的这个表面称为生物圈,它由地球大气圈的一部分和水圈、岩石圈构成,其范围大致是从海平面以下深约11km(公里)(太平洋最深处)到海平面以上十几公里(大气对流层以下和一部分平流层)的空间。,生态系统
9、,人类的生存与自然环境之间存在着十分密切的关系。人类和生物群落通过新陈代谢与周围环境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共同构成生物与环境的综合体叫做生态系统,它是一个有独立功能的基本单位。(示意图),水中微生物、浮游动植物和鱼类之间构成的生态系统,浮游植物,浮游动物,鱼类,被微生物分解为基本元素和化合物,氧气,营养物,营养物,营养物,消耗,光合作用,食物链,生物间通过食物形成的链锁关系,使物质和能量从一级生物体转移到另一级生物体的过程叫做食物链(示意图)。,人类的食物链,水,空气,土壤,水生浮游生物,鱼贝类,鸟禽类,畜类,昆虫,植物,生态平衡,自然环境中的生态系统处于不断运动和变化之中,在一定条件下
10、可保持暂时的相对的平衡状态,称为生态平衡。如果生态系统内部某些因素或条件发生改变,生态平衡状态就会受到影响,严重时就会遭到破坏。,生态平衡破坏(示意图),生活污水粪便肥料,池糖含磷0.2mg/L,水生植物过度繁殖,富营养化,池糖水体缺氧,消耗氧,鱼类死亡,池糖水体发黑发臭,人类生产生活,生物富集,在环境生态系统中某些金属元素或有毒物质,被生物体吸收后,不断积聚浓缩;或者某些物质在环境中的起始浓度不很高,通过生物食物链的逐级传递,使浓度逐级提高,这种现象称生物富集。,生物富集(示意图),海水汞0.0001mg/L,浮游生物汞0.010.02mg/L,小鱼体内汞0.20.3mg/L,大鱼体内汞15
11、mg/L,三、人与环境的关系,人与环境不断地进行物质和能量交换人体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人类有改造环境的主观能动作用,第二节 环境污染与自净,一、环境污染的概念二、环境污染的特征三、环境污染的来源四、环境污染物的种类五、污染物在环境中的迁移,一、环境污染的概念,物理、化学和生物等有害因素进入环境,使环境的组成或状态发生变化,扰乱和破坏了环境生态平衡,影响了人们的正常生活,对人群或生物造成直接、间接或潜在危害,以及造成经济损失者称为环境污染严重的环境污染叫做环境破坏或称之为公害,由公害诱发和引起的疾病称为“公害病”。,二、环境污染的特征,广泛性长期性复杂性多样性治理的困难性,三、环境污染的来源,进
12、入环境并引起环境污染或环境破坏的物质叫做环境污染物。按污染物的形态可分为:废气、废水、固体废弃物、噪声、放射性和热污染等等。环境污染物的主要来源可归纳如下:,环境污染物的来源,生产性污染生活性及医院废弃物污染交通性污染其它污染(如微波、电磁辐射、放射物、自然灾害、战争等),四、环境污染物的种类,1.按污染物的属性分为:生物性污染、化学性污染、物理性污染、混合性污染;2.按污染影响范围分为:点源污染、面源污染、区域污染、全球污染;3.按被污染的客体分为: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土壤污染、食品污染;4.按污染程度分为:轻度、中度、重度、严重污染;,五、污染物在环境中的迁移,大气,工农业生产废气,工农业
13、生产废水,生活污水,河湖海水,鱼贝类水栖生物,人,畜产物,农作物,农药,肥料,工农业生产废渣、生活垃圾,雨水,土壤,第三节 环境污染对人体的作用,一、环境污染物进入人体的途径二、污染物在人体内的转归三、人体对环境污染物的反应四、影响环境污染物对人体作用的因素,一、环境污染物进入人体的途径,呼吸道消化道皮肤,二、污染物在人体内的转归,吸收,转运,贮存,作用,生物转化,排泄,三、人体对环境污染物的反应,正常调节(生理适应阶段)代偿调节(亚病态阶段)失代偿调节(病态阶段),四、影响环境污染物对人体作用的因素,剂量作用时间多种因素的综合个体感受性差异,第四节 环境对健康的影响,碘与健康氟与健康公害病吸
14、烟与健康,第二讲 生活环境与健康,气候与健康;水与健康;土壤与健康;食物与健康,天气是指几小时到几天短暂时间内的冷热、干湿、风、云、雨、雪等大气状态的变化。而气候是长期天气变化情况的概括,即最常见的具有代表性的天气特征。,第一节 气候与健康,人们很早就已观察到疾病与季节、气象的联系,如花粉症、枯草热、流行性感冒等,均与季节有明显相关;天气的变化也常常引起某些疾病的加重。例如:心肌梗塞的急性发作常受高气压、气温变化、锋面过镜、大风等影响;高血压、脑溢血死亡多发生在寒冷季节、气象多变的日子。,气象医学的研究表明,气候变化不但会对患有多种疾病的人产生不利的影响,而且,当天气突然变化时,还会使一些健康
15、人出现某些症状。现代医疗气象学把气候变化诱发的人体和系列不适症状,称之为“气候变化过敏症”,这是一种相当常见却未受到人们注意的过敏。,气候过敏的临床症状主要有:情绪抑郁,乏力身困、失眠易醒、头痛、易激动、焦虑、食欲不振等等。本病主要是神经系统功能失调引起的。专家们认为,当寒潮袭击,或台风过境,或气温忽降忽升,或出现大风、大雾、阴雨天气等,如在健康人身上出现上述症状,查不出其它原因时,就应想到“气候变化过敏”。倘若每当天气变化时,都出现类似的症状,那么,“气候变化过敏”即可确诊。,国外有人研究发现,在普通人群中,约有13的人对天气变化敏感,且这种敏感性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如青少年对天气敏感者,约
16、占1/4,壮年人则增长为1/3左右,老年人会升至1/2左右,一般女性比男性更敏感,可占总数的一半以上,而男性约为1/4。,引起气候过敏的原因不仅与机体的应激状态、天气变化的不同情况有关,还与天气出现变化有关。当天气变化时,气压会出现短暂波动,从而影响大气中的重力波,重力波作用于人体后可使人体出现功能性症状。天气变化时两个气团的摩擦会产生大量的正离子,人体也可因正离子的作用而自觉不适。,第二节 水与健康,水体生物性污染的危害;水体化学性污染的危害;,水体生物性污染的危害,水体细菌引起的疾病:主要有霍乱、副霍乱、伤寒、副伤寒和痢疾五大水媒传染病。水体病毒引起的疾病:主要有肠道病毒引起的肠道疾病、腺
17、病毒引起红眼病、肝炎病毒等。水中寄生虫引起的疾病:血吸虫病、阿米巴痢疾。,水体化学性污染的危害,汞:汞中毒引起肢体末端疼痛、手部动作障碍、感觉障碍、震颤、语言障碍、视力障碍、全身瘫痪、精神错乱等。砷化物:急慢性砷中毒,致癌等。镉:镉中毒引起骨骼和肾脏损害,如痛痛病。铬:对消化道有刺激和腐蚀,引起中毒症状。,第三节 土壤与健康,土壤化学性污染的危害;土壤生物性污染的危害;污染空气、影响土壤自净能力,第四节 食物与健康,食物营养与健康;食物污染与中毒;,第三讲 生产环境与健康,生产性毒物对健康的影响;生产性粉尘对健康的影响;高温与热辐射对健康的影响;生产性噪声与振动对健康的影响。,一、生产性毒物对
18、健康的影响,生产环境中存在的化学毒物,称为生产性毒物。它可能存在于生产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原料、辅助材料、中间产品、成品、副产品、夹杂物以及废弃物都可能是生产性毒物的来源。,二、生产性粉尘对健康的影响,能够长时间悬浮在生产环境空气中的固体微粒,称为生产性粉尘。它主要来自固体物质的破碎或机械加工、可燃性物质的不完全燃烧、某些物质加热时产生的蒸气在空气中冷凝或氧化、粉末状物质的混合、过筛、搬运等。,三、高温和热辐射对健康的影响,生产环境中的气象条件主要包括空气的温度、湿度、气流、热辐射和气压等。这些综合因素作用于人体,将影响体温调节,当超过一定的限度时将影响人体健康。,四、生产性噪声与振动对健康的影
19、响,生产场所运动的物体将产生噪声和振动。生产性噪声主要是由于物体的冲击、机器的转动、高压气流的喷出以及爆破等;生产性振动主要由风动工具、电动工具、交通工具和其它机械设备所造成。,第四讲 营养卫生与健康,科学合理营养基础知识;营养状况与疾病;常见食物营养分析。,一、科学合理营养基础知识,1.主要营养素2.平衡膳食与健康3.体脂与健康,主要营养素,蛋白质,糖类,脂类,维生素,无机盐,水,平衡膳食与健康,合理营养的关键在于适度,主要通过平衡膳食来实现。平衡膳食是指膳食中所含的营养素,种类齐全、数量充足、比例适当;膳食中所供给的营养素与机体的需要,两者能保持平衡。,平衡膳食与健康,中国营养学会1997
20、年根据平衡膳食、合理营养、促进健康的原则,提出了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中国居民膳食指南,1.食物多样,谷类为主;2.多吃蔬菜、水果和薯类;3.每天吃奶类、豆类或其制品;4.经常吃适量的鱼、禽、蛋、瘦肉、少吃肥肉和荤油;5.食量与体力活动要平衡,保持适宜体重;6.吃清淡少盐的膳食;7.饮酒应限量;8.吃清洁卫生、不变质的食物。,体脂与健康,当人体的脂肪量占机体体重的10%15%的体重,称为理想体重(或称为标准体重)。,标准体重(kg)=身高(cm)-100;(适用于165cm以下者)标准体重(kg)=身高(cm)-105;(适用于166175cm者)标准体重(kg)=身高(cm)-110;(适用于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卫生 健康 教育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1447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