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工艺学有机化工反应单元工艺课件.pptx
《化学工艺学有机化工反应单元工艺课件.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化学工艺学有机化工反应单元工艺课件.pptx(24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五章 有机化工反应单元工艺 第一节 烃类热裂解 第二节 氯化 第三节 烷基化,第一节 烃类热裂解一、概述 1、定义:裂解又称裂化,指有机化合物受热分解和缩合生成相对分子质量不同的产品的过程。2、分类:(1)有否使用催化剂:可分为热裂化和催化裂化两大类;(2)存在介质不同:可分为加氢裂化、氧化裂化、加氨裂化和蒸汽裂化。,有机化工反应单元工艺烃类热裂解,3、应用(1)烃类热裂化用来生产低级烯烃(2)氧化裂化用于甲烷制乙炔,重质烃制取混合烯烃、汽油、柴油和合成气等;(3)加氢裂化用于重质油制轻质燃料油、煤制人造天然气;(4)加氨裂化,如酯类加氨生成腈;(5)有机酸酯经裂解生成酸、酮和醇;(6)由卤
2、烷经热裂解可制得卤代烯烃。,有机化工反应单元工艺烃类热裂解,4、烃类热裂解工艺综述(1)原料 轻质烃:如天然气、炼厂气、轻油、柴油等 重质烃:如重油、原油闪蒸馏分油等(2)裂解 99%以上采用管式炉,裂解后要用急冷换热器(3)分离 a.净化:除去对后续分离工序有害杂质,如酸性气 体(H2S和CO2),炔烃和水分等。b.分离:首先将C5以下各种烷烃和烯烃分出,然后 采用深冷分离方法在100以下将低级烯 烃用精馏方法逐个分离,这种分离方法能 耗相当的大,需考虑节能问题。,有机化工反应单元工艺烃类热裂解,(4)其他裂解方法和分离方法 a.裂解 裂解重质油的蓄热炉法和砂子炉法,规模不大 b.分离 除采
3、用深冷分离方法外,还有吸收(精馏)法,吸附法和络合分离法等。,有机化工反应单元工艺烃类热裂解,(5)管式炉热裂解的技术进步a、原料多样化:随着催化裂化技术的进步,原料逐 步向重质化方向延伸、扩大了原料来源;b、裂解方式多样化:发展了过热水蒸气法、部分 氧化法、加氢裂化法和催化裂化法,提高了原 料的转化率和选择性;c、裂解炉炉型不断更新:为提高裂解温度,缩短 停留时间以提高低级烯烃产率,已发展5种比较 先进的裂解炉炉型;d、废热锅炉(急冷换热器)多样化、高效化;e、能量回收更趋合理,有机化工反应单元工艺烃类热裂解,二、烃类热裂解原理1.烃类的热裂解反应 烃类热裂解的过程十分复杂,按反应进行的先后
4、顺序,分为一次反应和二次反应:一次反应:由原料烃类热裂解生成乙烯和丙烯等低级 烯烃的反应。二次反应:由一次反应生成的低级烯烃进一步反应生 成多种产物,直至最后生成焦或碳的反应。在烃类热裂解中应设法加以控制二次反应。,有机化工反应单元工艺烃类热裂解,有机化工反应单元工艺烃类热裂解,(1)烷烃热裂解的一次反应 1.脱氢反应:2.断链反应:,有机化工反应单元工艺烃类热裂解,断键规律:(用键能大小来判断)a.同碳原子数的烷烃,C-H键能大于C-C键能,故断 链比脱氢容易;b.烷烃的相对稳定性随碳原子数的增大而降低,因 此分子量大的烷烃比分子量小的容易裂解;c.烷烃中叔氢最易脱去,仲氢次之,伯氢最难;d
5、.带支链C-C键或C-H键,较直链的键能小,因此支 链烃容易断链或脱氢;e.低分子量烷烃的C-C键在分子两端断链比在中央断 链容易,较大分子的烷烃则易在中央断裂。,有机化工反应单元工艺烃类热裂解,(2)环烷烃热裂解的一次反应 环烷烃发生断链和脱氢反应,生成乙烯、丁烯、丁二烯和芳烃等烃类。断键规律:a.带有侧链的环烷烃,首先进行脱烷基反应,若为 长链,则先在侧链中央的C-C链断裂,并一直进 行到侧链全部与环断裂为止,然后残存的环再进 一步裂解,裂解产物是烷烃和烯烃等。b.五元碳环比六元环稳定,较难断裂。c.由于伴有脱氢反应,有些碳环(如六元碳环)可 转化为芳烃;,有机化工反应单元工艺烃类热裂解,
6、(3)芳烃热裂解的一次反应 在一般的裂解温度下不易发生芳烃开环反应,但 会发生芳烃脱氢缩合、侧链断裂和脱氢反应。1.脱氢缩合:2.断侧链反应:3.脱氢反应:,有机化工反应单元工艺烃类热裂解,(4)烯烃热裂解的一次反应 1.断链产物为烯烃 2.脱氢产物为二烯烃,有机化工反应单元工艺烃类热裂解,(5)热裂解规律总结 1.直链烷烃易得乙烯、丙烯等低级烯烃,相对分子 质 量愈小,烯烃总收率愈高;2.异构烷烃裂解时低级烯烃收率比同碳数的直链烷 烃低,随着相对分子质量增大,这种差别减小;3.环烷烃热裂解易得芳烃,含环烷烃较多的裂解原 料,产物中丁二烯、芳烃收率较高,乙烯收率较 低。4.芳烃不易裂解为烯烃,
7、主要发生侧链断裂、脱氢 和脱氢缩合;,有机化工反应单元工艺烃类热裂解,5.烯烃热裂解易得低级烯烃、少量脱氢生成二烯 烃,后者进一步反应生成芳烃和焦;6.在高温下烷烃和烯烃还会发生分解反应生成少量 碳。,有机化工反应单元工艺烃类热裂解,2.烃类热裂解反应机理 烃类热裂解属自由基链反应机理,分链引发、链增长、链终止三个过程。(1)乙烷链反应机理a.链引发:,有机化工反应单元工艺烃类热裂解,b.链转移和链增长:c.链终止:,有机化工反应单元工艺烃类热裂解,(2)丙烷链反应机理a.链引发:b链增长:形成异或正丙基自由基,有机化工反应单元工艺烃类热裂解,CH2-CH3+C3H8 C2H6+C3H7 CH
8、3-CH-CH3 CH3-CH=CH2+H CH2-CH2-CH3 CH2=CH2+CH3,有机化工反应单元工艺烃类热裂解,c.链终止:,3、烃类热裂解反应动力学 烃类热裂解的一次反应可视作一级反应:当反应物浓度由C 0C,反应时间由0t,将上 式积分可得:因此 式中 为体积增大率。,有机化工反应单元工艺烃类热裂解,已知反应速率常数k随温度的变化关系式为:由此可知,当,k已知,则可求出某一裂解温度下的转化率x。表5-1-01 几种低分子量烷烃和烯烃裂解时的A和E值,有机化工反应单元工艺烃类热裂解,由于C6以上的烃类裂解动力学数据比较缺乏,可用图5-1-02进行估算。,有机化工反应单元工艺烃类热
9、裂解,4、烃类热裂解工艺条件讨论(1)裂解原料 表5-1-02列出了不同原料在管式裂解炉内裂解的产物分布。表5-1-02 不同原料裂解的主要产物收率(单位:%),有机化工反应单元工艺烃类热裂解,表5-1-03 生产1t(乙烯)所需原料量及联副产物量,有机化工反应单元工艺烃类热裂解,液态烃特别是轻油是目前世界上广泛采用的裂解原料。,(2)压力 裂解反应是分子数增加的反应,减压对反应有利。但不允许在负压下操作,常加入水蒸气来降低烃分压,水蒸气还起到载热体和清焦的作用。(3)裂解温度 提高裂解温度有利于提高链引发、链增长的反应速率,而对链终止影响不大,因此提高裂解温度对提高乙烯产率有利,但受到反应管
10、材质的限制。过高的裂解温度会影响二次反应及裂解产物的分布。,有机化工反应单元工艺烃类热裂解,(4)停留时间 为了控制二次反应,裂解温度愈高,允许的停留时间愈短。表5-1-04 石脑油裂解停留时间对产物的影响,有机化工反应单元工艺烃类热裂解,三、由烃类热裂解制低级烯烃和芳烃 1.裂解产品(1)低级烯烃 指乙烯、丙烯、丁二烯,还有丁稀、异丁烯,主要由石油烃热裂解制得。(2)芳烃 指苯、甲苯、二甲苯,还有萘,部分由石油烃热裂解制得,大部分来自石油烃的催化重整。,有机化工反应单元工艺烃类热裂解,有机化工反应单元工艺烃类热裂解,2.裂解工艺(1)由天然气生产烯烃 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用作裂解原料的仅
11、是乙烷、丙烷和正丁烷。流程见图5-1-03.(2)由炼厂气生产烯烃 炼厂气是炼油厂各生产装置所产气体的总称。首先分出乙烯、丙烯、丁烯和丁二烯,以及正丁烷和异丁烷,将剩余的乙烷、丙烷等送裂解炉裂解。工艺流程见图5-1-04.(3)由液态烃生产烯烃 是目前制低级烯烃的主要方法,常用原料有石脑油、轻油、直馏汽油、轻柴油等,也有用重质油的。工艺流程如图5-1-05所示。,有机化工反应单元工艺烃类热裂解,图5-1-05 由轻柴油裂解装置工艺流程图,3.裂解炉(1)蓄热式裂解炉 生产效率和热效率都低,仅在小型厂使用。(2)砂子炉 操作复杂、投资大、占地多,没有得到推广。,有机化工反应单元工艺烃类热裂解,(
12、3)管式裂解炉 在国内外广泛采用,围绕如何提高热效率和选择性的问题,发展了多种炉型:a.垂直管双面辐射型管式炉 简称SRT(短停留时间,SRT-为0.210.3S)裂解炉。图5-1-06所示为SRT-裂解炉示意图,为4程管4-2-1-1排列,变径管。,有机化工反应单元工艺烃类热裂解,有机化工反应单元工艺烃类热裂解,有机化工反应单元工艺烃类热裂解,有机化工反应单元工艺烃类热裂解,图5-1-06 SRT-裂解炉示意图,b.毫秒裂解炉(图5-1-07、08)停留时间仅0.0450.1s,乙烯单程收率可达3234%,但裂解气中炔烃含量高,清焦周期短。,有机化工反应单元工艺烃类热裂解,图5-1-07 毫
13、秒裂解炉示意图,c.超选择性USC型裂解炉 裂解炉系统图示于图5-1-09。在低烃分压条件下,停留时间对裂解选择性的影响更为显著,缩短停留时间最有效的途径是缩短辐射盘管的长度。W型为4程4次变径,停留时间0.35S;U型为2程2次变径,停留时间0.20.25S。,有机化工反应单元工艺烃类热裂解,图5-1-09 USC裂解炉系统,有机化工反应单元工艺烃类热裂解,d.GK裂解炉(图5-1-10),有机化工反应单元工艺烃类热裂解,e.LSCC裂解炉(表5-1-09),表5-1-9 不同炉型的结构特征,有机化工反应单元工艺烃类热裂解,表5-1-10我国引进的几种裂解炉1985年的技术经济指标对比,管式
14、裂解炉优点:1.炉型结构简单,能连续生产。2.乙烯、丙烯收率较高,产物浓度高。3.动力消耗小,热效率高。4.可以多炉组合而大型化生产。缺点:1.对重质原料的适用性有一定的限制。2.对管材要求高。,有机化工反应单元工艺烃类热裂解,4.裂解气的分离 分离过程分为三大部分:a.气体净化系统 包括脱除酸性气体、脱水和脱炔烃。酸性气体,主要是CO2和H2S,H2S主要是腐蚀设备管道,使干燥用分子筛缩短寿命,还会使加氢脱炔的催化剂中毒;CO2主要是因为在深冷操作中会结成干冰,堵塞设备和管道。脱酸性气体,工业上主要是用化学吸收法,采用NaOH溶液作吸收剂,称碱洗法。,有机化工反应单元工艺烃类热裂解,水在低温
15、下会结冰,堵塞管通影响正常生产,采用吸附法脱水,常用分子筛,活性氧化铝,硅胶等作吸附剂。炔烃会影响裂解产物的进一步加工利用。如若在乙烯中含有乙炔,在高压聚乙烯的生产中,由于乙炔的爆炸极限很窄,会有引起爆炸的危险。工业上脱炔主要采用催化加氢法。,有机化工反应单元工艺烃类热裂解,b.压缩和冷冻系统 将裂解气加压、降温、为分离创造条件;c.精馏分离系统 用一系列精馏塔将H2、CH4、乙烯、丙烯、C4以及C5馏分等分出,进入分离系统的物料组成见于表5-1-11。,有机化工反应单元工艺烃类热裂解,表5-1-11,表5-1-12列出了低级烃类的主要物理常数,有机化工反应单元工艺,(1)分离方法a.深冷分离
16、法 采用-100左右的低温将烃类按沸点不同逐个用精馏方法分离出来。产品收率高、质量好,但能耗大、流程复杂。b.吸收(精馏)法 用系统自产的C3、C4或芳烃作吸收剂,在-70将C2以上馏分吸收下来,再采用精馏方法逐个分离出来。能耗低、流程简单,但产品收率低、纯度不高,达不到聚合级要求。,c.吸附分离法 用活性炭等吸附剂,在低温、高压下将C2以上馏分吸附下来,在高温、低压下逐个将烃类解吸出来。尚未工业化。d.络合物分离法 利用某些金属盐能与烯烃形成络合物的性质,将烯烃从裂解气中分离出来。得到的是混合烯烃,仍需采用低温分离。,(2)分离流程 如图5-1-11所示的几种分离流程。,(3)深冷分离法工艺
17、操作特征 3种分离流程的各塔操作条件如表5-1-13,从表中可见脱甲烷塔顶温度有区别,这是因为脱甲烷塔采取了不同压力操作的原因。表5-1-14表示了高压和低压脱甲烷的能耗比较。低压法能耗较低,但需甲烷制冷系统,投资较大。,表5-1-13 典型深冷分离流程工艺操作特征比较,有机化工反应单元工艺,表5-1-14表示了高压和低压脱甲烷的能耗比较,(4)深冷分离流程评述 顺序分离流程技术比较成熟,对裂解原料适应性强,但流程较长,裂解气全部进入深冷系统,制冷量较大;前脱乙烷分离流程适合分离重组分较少的裂解气,但宜用前加氢,主要问题是脱乙烷塔压力及塔釜温度较高,会引起二烯烃聚合。前脱丙烷分离流程,进入深冷
18、系统物料较少,适合分离重组分较多的裂解气。世界上主要乙烯装置都是采用顺序分离流程。,有机化工反应单元工艺烃类热裂解,四、乙烯工厂能量的合理利用1.乙烯工厂能量的供给和回收统计 表5-1-15 年产25万吨乙烯能量的供给和回收统计,有机化工反应单元工艺烃类热裂解,2.热量的回收a.急冷废热锅炉回收30%的高能位热量,产生高压蒸 汽用于发电或者驱动水蒸气透平;b.烟道气回收 5060%低能位热量,主要用作预热原 料和过热水蒸气;c.初馏塔系统回收约1020%的低能位热量,用作热 源。3.制冷方法a.蒸汽压缩法制冷b.节流法制冷,有机化工反应单元工艺烃类热裂解,4.制冷流程(1)制冷基本原理,有机化
19、工反应单元工艺烃类热裂解,气体,低温低压,气体,高温高压,压缩机,蒸发器,冷凝器,液体,低温低压,液体,低温高压,节流阀,(2)复叠制冷,有机化工反应单元工艺烃类热裂解,(3)多级制冷循环,(4)热泵 把热量从低温热源送向高温热源的体系称作热泵;有如下四种形式,见图5-1-16:a.一般制冷b.闭式热泵c.开式A型热泵d.开式B型热泵 c式省去了塔顶冷凝器,d式省去了塔釜再沸器,而且都不用冷剂。,有机化工反应单元工艺烃类热裂解,有机化工反应单元工艺烃类热裂解,有机化工反应单元工艺烃类热裂解,(5)中间冷凝器和中间再沸器 在精馏段设置中间冷凝器,可以利用冷冻温度比塔顶冷凝器高的廉价的冷剂,节省塔
20、顶冷凝器温度低的冷剂的冷量。,有机化工反应单元工艺烃类热裂解,在提馏段设置中间再沸器,可以利用温度比塔釜再沸器稍低的廉价的加热剂作热源加热塔釜液,节省温度稍高的热剂的用量。,有机化工反应单元工艺烃类热裂解,(6)冷箱 是利用节流制冷分离CH4和H2并回收乙烯的一个装置,为防止散热常装在一个方形容器中,俗称冷箱。,有机化工反应单元工艺烃类热裂解,五、由甲烷部分氧化制乙炔 由电石制得的乙炔曾是合成有机化工产品的主要原料,称为电石路线,其电能消耗大、生产成本高。但现在的乙炔相当一部分改由石油烃来生产,成本低。有些产品从乙炔出发合成比由乙烯出发合成更为简便(表5-1-17),因此,乙炔法仍有一定的市场
21、。1.生产方法 有部分氧化法、电弧法和蓄热式裂解法,目前广泛采用的是部分氧化法,原料仍为天然气。2部分氧化法生产工艺(1)化学反应,(2)反应工艺 a.反应器 采用旋焰炉,结构示于图5-1-18,图5-1-18 旋焰炉结构示意图,b.工艺过程 反应工序 CH4和O2分别预热至600650,在旋流混合器中快速混合,温度约1530,停留时间0.010.03s,裂解气组成见表5-1-18.表5-1-18 甲烷部分氧化法裂解气组成,有机化工反应单元工艺烃类热裂解,吸收和精馏工序 吸收方法可分为高温溶剂吸收法和低温溶剂吸收,图5-1-19是高温溶剂吸收法的工艺流程:,有机化工反应单元工艺烃类热裂解,第二
22、节 氯化 在有机化合物分子中引入一个或者几个卤原子的反应称为卤化,它又可细分为氟化、氯化、溴化和碘化等。工业应用最重要的是氯化,其次是氟化。通过氯化和氟化,可以制得很多有机高分子聚合物的单体、有机合成中间体、有机溶剂、医药、农药等。氯化物在工业上的应用见表5-2-01。,有机化工反应单元工艺氯化,一、概述1.氯化反应的分类(1)按反应类型分类 a.取代氯化 烃类取代氯化:其他有机化合物的取代氯化:ROHRCl+H2O CH3CHO+3Cl2 CCl3CHO+3HCl,有机化工反应单元工艺氯化,+HCl,b.加成氯化 烃类的加成氯化:其他化合物的加成氯化 例如:光气合成 c.氧氯化,有机化工反应
23、单元工艺氯化,d.氯化物的裂解 脱氯反应 脱氯化氢反应 氯解 高温裂解(热裂解),有机化工反应单元工艺氯化,(2)按促进氯化反应的方式分类 a.热氯化法 以热能激发氯分子,使其解离成氯自由基,进而与烃类反应生成各种氯衍生物。常在气相中进行。b.光氯化法 以光子激发氯分子,使其解离成氯自由基,进而实现氯化反应。常在液相中进行,反应条件较缓和。c.催化氯化 使用催化剂降低反应活化能,从而促使氯化反应进行。有均相和非均相两种。,有机化工反应单元工艺氯化,2.氯化反应机理(1)自由基链反应机理 有热氯化和光氯化两类属于这一机理。a.脂肪烃的取代氯化.,有机化工反应单元工艺氯化,b.脂肪烃的加成氯化.,
24、有机化工反应单元工艺氯化,c.苯的气相热氯化和芳烃的光氯化 常用过氧化苯甲酰、偶氮二异丁腈作引发剂:,有机化工反应单元工艺氯化,(2)离子基反应机理 催化氯化大多属离子基反应机理苯的取代氯化a.第一种观点 b.第二种观点,有机化工反应单元工艺氯化,乙烯液相加成氯化的反应机理,有机化工反应单元工艺氯化,3氯化剂(1)工业用氯化剂 常用的有氯气、盐酸、次氯酸和次氯酸盐。(2)适用场合 a.Cl2:气相氯化,一般不用催化剂 b.HCl:活性比氯气差,一般需在催化剂存在下 c.次氯酸和次氯酸盐:比氯化氢强,比氯气弱。,有机化工反应单元工艺氯化,二、乙烯氧氯化制氯乙烯 氯乙烯是最重要的单体之一,主要用于
25、生产聚氯乙烯,还用作冷冻剂。1.氯乙烯生产方法评述(1)乙炔法 乙炔的转化率是9798%,氯乙烯产率为8095%。乙炔法技术成熟,反应条件缓和,设备简单,副产物少,产率高。缺点是乙炔价格贵,催化剂含汞,有毒,会造成环境污染。,有机化工反应单元工艺氯化,(2)乙烯法 优点是乙烯价格比乙炔便宜,无汞污染,缺点是氯的利用率只有50%,要解决好副产物HCl的利用问题。(3)联合法 将上述(1)(2)法合并,解决了HCl出路的问题,但汞污染问题及乙炔价格贵的问题依然存在。,有机化工反应单元工艺氯化,(4)氧氯化法 本法仅用乙烯一种原料来生产氯乙烯,产生的HCl用氧氯化法除去,也没有新的污染问题产生,现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化学 工艺学 有机化工 反应 单元 工艺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1441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