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选考试时事政治热点专题课件.ppt
《公选考试时事政治热点专题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选考试时事政治热点专题课件.ppt(4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时事政治热点专题一,2019年9月,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内涵(是什么),经济增长不等于经济发展,经济发展,不仅指总量的增加,更注重的是结构改善和质量提高,包括需求结构、产业结构、要素投入结构、分配结构、城乡结构、区域结构等的调整;,经济增长,以产出量的增加作为衡量尺度,主要侧重于国民生产总值的提高,指的是单纯的经济总量的扩张。,经济发展方式应向哪转?,经济发展还涉及到与经济密切相关的社会发展变化问题,包括分配公平、人与自然和谐、国民幸福、制度变迁,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变化等在内的整个经济形态整体的演进。本质在于追求和实现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二、转变经济发展方
2、式的背景(为什么),(1)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解决我国经济发展深层次矛盾的客观要求。,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速度的成绩大于结构与质量方面的成绩。也就是说,我国经济的强劲发展是依靠传统的高投入、高消耗、高资本积累所带动的经济增长。目前这种经济增长,已经引发一系列经济和社会问题,并且给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带来威胁。我国经济到了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因此,切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任务紧迫而繁重。,1必然性,(1)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解决我国经济发展深层次矛盾的客观要求。,能源消耗过高,资源效率低下,1必然性,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背景(为什么),随着我国经济进入新一轮增长周期的上升期,资源约束矛盾将更
3、加突出,人口、资源、环境的压力越来越大。,我国的主要资源人均占有量在世界个国家的排序都很靠后,土地、耕地、森林等均排在位以后,淡水资源量位以后,种矿产资源潜在价值位以后。石油、天然气、铜和铝等重要矿产资源的人均储量仅分别相当于世界人均水平的、和。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铁矿石、氧化铝等关系国家经济安全的重要矿产资源将长期短缺。这就决定了绝对不允许我们靠拼资源发展经济,必须靠转变经济增长方式。,(1)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解决我国经济发展深层次矛盾的客观要求。,能源消耗过高,资源效率低下,1必然性,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背景(为什么),环境污染严重,生态恶化加速,环境污染严重,生态恶化加速,日污水排放
4、量在1.3亿吨左右,七大水系近一半河段严重污染,环境污染严重,生态恶化加速,我国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已超过环境自净能力。,环境污染严重,生态恶化加速,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由1990年的5.8亿吨上升到2000年的8.16亿吨;,环境污染严重,生态恶化加速,许多城市空气污染严重,酸雨面积已占全国面积的1/3,环境污染严重,生态恶化加速,全国水土流失面积达3.6亿公顷,约占国土面积的38%,每年新增1.5万平方公里,环境污染严重,生态恶化加速,沙漠化面积达174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18.2%,每年新增3436平方公里,90%以上的天然草场退化,每年增加退化草原2.5万公顷,环境污染严重,生态恶化加速
5、,环境污染严重,生态恶化加速,北方河流资源开发利用率大大超过了国际警戒线(30%40%),其中黄河、淮河、辽河达60%,海河达90%。流域生态功能严重失调。华北平原出现了世界上最大的地下水位下降漏斗,(1)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解决我国经济发展深层次矛盾的客观要求。,能源消耗过高,资源效率低下,1必然性,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背景(为什么),环境污染严重,生态恶化加速,结论1:在要素投入上,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投入,基本特征是高消耗、高污染、高投入、低效益、低效率。,(1)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解决我国经济发展深层次矛盾的客观要求。,能源消耗过高,资源效率低下,1必然性,二、转变经济发展
6、方式的背景(为什么),环境污染严重,生态恶化加速,中国的“圈地运动”?近年来由于集中力量发展资本密集的重化工业大企业,城市建设和工业建设大量占用耕地,每年增加成千上万失地农民。近几年我国每年建设占用耕地250万亩到300万亩,如果按人均一亩地摊算,就意味着每年大致有250万到300万的农民失去土地。,重化工业发展,经济总量失衡,我国农村有超过1.5亿的富余劳动力需要转移到城镇非农业中就业,城镇每年还有1500万以上的新增劳动力需要就业。因此,增加就业是关系经济持续发展和社会稳定的一项重要任务。,重化工业发展,经济总量失衡,(1)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解决我国经济发展深层次矛盾的客观要求。,能源消耗
7、过高,资源效率低下,1必然性,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背景(为什么),环境污染严重,生态恶化加速,在粗放型增长方式中,财政收入的增长靠经济规模的扩大,而经济规模的扩大主要依赖投资的增加。为了满足迅速膨胀的财政支出,为了安排日益增长的就业人口,势必要追求经济规模的增长速度。投资膨胀也就成为必然的结果。8年我国投资增长速度达到,投资率高达51,一些行业生产能力明显超过了市场需求,存在着破坏经济健康运行、协调发展的不利因素。,重化工业发展,经济结构失衡,2019年至2009年最终消费支出、投资、净出口对GDP贡献率和拉动率,19782019年我国投资率、消费率和净出口率的国际比较,57.4,40.6,
8、52.5,35,39.7,92.3,2.6,9.2,-44.8,8.4-67,80,45.5,注:外贸依存度一国商品进出口总值该国GDP100,结论2:在需求结构上,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最终消费支出的贡献率明显偏低。,三次产业对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拉动,注:发达国家第三产业在GDP中的比重超过了67.3%,中等收入国家超过了50%。,结论3:与世界大部分国家相比,我国第三产业增加值在GDP中所占比重明显偏低,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背景(为什么),(1)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解决我国经济发展深层次矛盾的客观要求。,1必然性,(2)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对经济发展规律的自觉适应与运用。,转
9、变经济发展方式就是对经济生态化规律的积极适应。循环经济、低碳经济、绿色经济不仅是人类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更是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可称为生态化规律)。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其主要内容就是通过体制机制和科技创新,使经济在循环、低碳与绿色的道路上又好又快发展。,通过经济发展促进社会全面繁荣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规律。转变发展方式包括了与经济发展相关的社会繁荣,切实处理好人口、经济、社会、生态之间的协调发展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背景(为什么),(1)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解决我国经济发展深层次矛盾的客观要求。,1必然性,(2)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对经济发展规律的自觉适应与运用。,(3
10、)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内在要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应向哪转?,高质量:-质和量、速度与效益,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科学发展所要实现的发展,应该是质和量的有机结合。在经济发展初期,我们比较重视数量,追求做大经济总量,对质的提升相对重视不够。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我们应更加注重发展的质量,在质的提升中实现量的新扩张。高质量又是与高效益紧密联系的。这就要求在发展中兼顾当前和长远,处理好速度与效益的关系。效益又不仅仅是指经济效益,还包括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等内容。,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背景(为什么),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应向哪转?,高质量:-质和量、
11、速度与效益,高质量、优结构、可持续、惠民生。,科学发展观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当前,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一系列矛盾和问题,很大程度上源于经济结构不合理。要把调整经济结构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重点。为此,应着力优化产业结构,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先进制造业和高效生态农业,全面提升产业技术水平和国际竞争力;着力优化需求结构,推动经济增长由过于依赖外需拉动向内外需协调拉动转变;着力优化要素投入结构,推动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着力优化城乡结构,推动城乡二元结构向城乡一体化发展转变;着力优化区域结构,推动地区发展不平衡向区域协调发
12、展转变。,优结构:-产业结构、需求结构、要素投入结构、城乡结构、区域结构,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背景(为什么),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应向哪转?,高质量:-质和量、速度与效益,高质量、优结构、可持续、惠民生。,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全面发展,就是要改变片面追求物质生产部门发展的经济发展方式,改变片面追求GDP的倾向,把医疗卫生、文化、科技、教育、社会保障、公共服务事业的发展摆在更重要的位置,彻底转变政府职能,在社会事业的发展中履行好政府职能。,优结构:-产业结构、需求结构、要素投入结构、城乡结构、区域结构,可持续:-“两型社会”建设:低消耗、低污染、低投入、高效益、高效率,可持续发展
13、,就是发展进程要有持久性、连续性。根本途径在于加快推进资源节约型社会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传统的增长方式是粗放型增长和外延式扩大再生产,基本特征是“三高两低”,即高消耗、高污染、高投入、低效益、低效率。科学的发展方式则是集约型增长和内涵式扩大再生产,基本特征是“三低两高”,即低消耗、低污染、低投入、高效益、高效率。,协调发展,就是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背景(为什么),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应向哪转?,高质量
14、:-质和量、速度与效益,高质量、优结构、可持续、惠民生。,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目的是更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因此必须坚持惠民生。做到惠民生,就要按照“学有所教”的要求,不断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并确保教育公平;按照“劳有所得”的要求,深入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完善分配制度,努力增加劳动者特别是普通劳动者的收入;按照“病有所医”的要求,大力发展医疗卫生事业,努力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按照“老有所养”的要求,积极推行社会养老、居家养老等方式,努力让老年人生活幸福;按照“住有所居”的要求,切实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努力让“天下寒士俱欢颜”。,优
15、结构:-产业结构、需求结构、要素投入结构、城乡结构、区域结构,可持续:-低消耗、低污染、低投入、高效益、高效率,惠民生:-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背景(为什么),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背景(为什么),(1)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解决我国经济发展深层次矛盾的客观要求。,1必然性,(2)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对经济发展规律的自觉适应与运用。,2重要性,(3)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内在要求。,有利于实现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符合人民的根本利益。,三、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途径(怎么转),牢牢把握“一个方针和两项国策”这一重要内容
16、 一个方针:坚持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方针 两项国策: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一个方针、两项国策、三个转变、四条道路,牢牢把握“三个转变”这一基本要求:促进经济增长,(1)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需求结构),(2)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产业结构),(3)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要素结构),三、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途径(怎么转),(1)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2)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建设
17、现代产业体系(3)坚持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4)坚持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优化国土开发格局,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牢牢把握“四条道路”这一根本途径:,一个方针、两项国策、三个转变、四条道路,2019政府工作报告:2019年政府转变发展方式要做的工作,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刻不容缓。要大力推动经济进入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的发展轨道。,积极扩大居民消费需求。,继续提高农民收入、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部分优抚对象待遇和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水平,增强居民特别是中低收入者消费能力。巩固扩大传统消费,积极培育信息、旅游、文化、健身、培训、养老、家庭服务等消费热点,促进消费结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考试 时事政治 热点 专题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143551.html